明兒(11月7日)「立冬」了,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立,表示開始,我們中國把立冬就作為一年中冬季開始的日子。
立冬過後,日照時間將繼續縮短,正午太陽高度繼續降低,直至冬至的到來。
立冬對於老北京人來說是個重要的節氣,有很多的規矩、講究。
北京有句俗語「立冬補冬,補嘴空」。立冬,有秋收冬藏的含義。勞動了近一年的人們,立冬這一天要犒勞一下自己和家人。嘴饞了,該吃點好吃的了。而且立冬是進補的最佳時期,進行食補,為抵禦冬天的嚴寒補充元氣。這就形成了立冬補冬的習俗。
立冬吃餃子
立冬吃餃子,北京人幾乎都知道這個習俗。北京人愛吃餃子那是由來已久的,過個大點的節日都要吃餃子,出遠門之前也要吃頓餃子。
當然立冬吃餃子,還有不凍耳朵的說法。相傳東漢名醫張仲景告老還鄉時,在路上見許多百姓由於天冷耳朵都凍壞了,於是就用羊肉加了些中藥,用面包裹,煮熟了給大家吃。吃過這些類似耳朵的東西,百姓的耳朵都好了,於是便留下了這一習俗——立冬這天安耳朵。
北京的餃子種類也多,水餃兒、煎餃兒、蒸餃兒和鍋貼兒,所以您可以換著樣的吃。
北京人吃的餃子講究餡兒大、皮兒薄,「一個肉丸」的餃子那可是北京人的最愛,不管豬肉大蔥、羊肉大蔥、牛肉大蔥,裡面的蔥只是調味品,絕不摻其他的菜。
還有一種餡兒也是北京人的最愛,茴香餡兒。北京人管茴香叫混香,多數外地人不愛吃茴香,所以有人將吃不吃茴香作為判定是否北京人的一個標準。因茴香氣味特殊,也不是每個北京人都能接受的。
反正我就最愛吃豬肉茴香的餃子。一口咬下去,湯汁「茲兒」地就冒進嘴裡了,肉香混合著茴香特殊香氣,正是印了那句話「好吃不過餃子」。
立冬這天還講究吃倭瓜餡兒的餃子。
倭瓜又稱窩瓜,是北京一種常見的蔬菜。一般倭瓜是在秋天買的,存放在小屋裡或窗臺上,經過長時間糖化,在立冬這天做餃子餡兒。用擦從把倭瓜擦成餡兒,直接包素餡兒餃子,也可加入雞蛋或者肉。倭瓜餡兒餃子蘸醋加蒜吃,別有一番滋味。
立冬吃涮羊肉
在清代皇宮裡,立冬的規矩是吃涮羊肉。因為羊肉屬溫補,對五臟有好處,五臟熱了,自然就可以抵禦冬季的嚴寒。後來這個規矩傳到了民間。
涮羊肉起源蒙古,成吉思汗的騎兵用頭盔燒水煮羊肉,是涮羊肉的最原始做法,後來逐步發展成北京涮羊肉。
北京涮羊肉,與川式火鍋不同,講究銅鍋炭火,清湯。北京涮肉考驗的是羊肉自身的功底,最傳統的鍋底只加入大蔥和薑片。
羊肉講究用口外的羊,「口外羊」即張家口以北的羊,也就是內蒙羊。而最好的部位是「黃瓜條」,一隻羊身上就兩條,口感很脆。
涮羊肉的時候,人們將羊肉用手工切成非常薄的片,一盤通常是四兩。再配些清口、豐富口感的素菜,白菜、篙子稈兒、粉絲兒、凍豆腐等,一般講究的順序,是先涮羊肉,後涮配菜。
老北京涮羊肉的蘸料就是麻醬,麻醬的配方各家都有秘方,少不得的是腐乳,韭菜花,香菜,而講究的可以放進去十幾味調料,因為涮羊肉本身是清水燙肉,除了羊肉自身那一口鮮甜,全靠小料帶起味道,因此相當受到重視。
炭火將鍋裡清湯燒的滾熱,用筷子夾起紅白相間、薄而不散的羊肉片,在湯裡這麼一涮,肉色一白就放在麻醬裡那麼一蘸,入口即化,醬香肉香合二為一。
立冬吃慄子
老北京的糖炒慄子曾與烤白薯、糖葫蘆一起被視為冬日裡最具風味的三種時令小吃,現在京城大街小巷排著長隊買白薯的場景早已絕跡,可是冒著寒風、排著長隊等著熱乎乎的糖炒慄子出鍋的場景仍不少見。
慄子也是一種非常營養的補品。立冬後天氣漸漸轉寒,而「寒為陰邪,易傷陽氣」,這個時候最宜吃些應時的慄子等堅果以養腎氣,增加陽氣。
糖炒慄子講究現炒現賣,過去老字號炒出的慄子飽滿,慄子殼極柔脆,用手輕輕一剝,慄子仁就出來了,不粘皮和內膜,慄子軟糯香甜、清香滿口。慄子不僅可以炒著吃、風乾吃,而將慄子作為輔料,用來燉雞、燉肉也是難得的美味。
立冬醃鹹菜
老北京人離不開鹹菜,對於老北京人來說,鹹菜那是金不換!
霜降後,經過霜打的菜水分減少,加上植物本身的應激反應,蔬菜會形成特殊的甜味和鮮味,醃成鹹菜後,特別有味道,且不容易壞,故老北京家家戶戶趁此時醃鹹菜。
醃鹹菜用的蔬菜,以芥菜、大蘿蔔為主,雪裡蕻相對貴重少見,醃製時只能用大粒鹽,不能用細鹽,用細鹽容易爛,且沒有大粒鹽獨特的淡苦味,這種苦味有保健作用,且回味悠長。
醃鹹菜一般用水缸,需赤腳踩踏,這樣才能壓緊,不透空氣,防止腐敗,又不會給蔬菜帶來硬傷。一般是踩完一層菜,再放一層繼續踩,最後壓上圓石頭,這些石頭需用水煮,保證無菌。積年使用的醃菜石和醃菜水堪稱寶物,因為用它們醃出來的鹹菜味道獨特。
立冬養生
冬三月,要閉藏。閉藏:一是藏身形儘量不讓肌膚過於暴露於寒冷之下,尤其是腕、踝、肘、膝關節;二是藏心神,勿讓心有妄念則心可安、勿讓神有所擾則神可寧。
多點水
立冬雖然排汗排尿減少,但維持大腦與身體各器 官的細胞正常運作依然需要水分滋養。立冬一般每日補水應很多於 2000~3000 毫升。
出點汗
立冬養生要適當動筋骨,出點汗,這樣才能強身體。鍛鍊身體要動靜結合,跑步做操只宜微微似汗出為度,汗多洩氣,有悖於立冬陽氣伏藏之道。
早點睡
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歸,冒犯寒威。早睡以養陽氣,遲起以固陰精。因而,立冬養生要保證充足的睡眠,這樣有益於陽氣潛藏,陰津蓄積。在生活起居方面,建議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證充足的睡眠,適當睡個懶覺也是可以的,有利於陽氣潛藏、陰精蓄積。
護點腳
立冬健腳即健身。天天堅持用溫熱水洗腳,最好同時按摩和刺激雙腳穴位。天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活動雙腳。早晚堅持搓揉腳心,以增進血液循環。
防點病
立冬氣候寒冷,容易誘使慢性病復發或加重,應留意防寒保暖,尤其是預防大風降溫天氣對機體的不良刺激,備好急救藥品。同時還應重視耐寒鍛鍊,提高禦寒及抗病能力,預防呼吸道疾病發生。
調點神
立冬寒冷,易使人情緒低落。最好方法是根據自身健康狀況選擇一些諸如慢跑、滑冰、跳舞和打球等強度不等的體育活動,這些都是消除煩悶、調養精神的良藥。
進點補
立冬養生要科學進補。陽氣偏虛的人,選羊肉、雞肉等。氣血雙虧的人,可用鵝肉、鴨肉、烏雞等。不宜食生冷燥熱的人,選用枸杞子、紅棗、木耳、黑芝麻、核桃肉等。藥補則一定要遵醫囑,一人一法。冬令進補時,為使胃腸有個適應過程,最好先選用紅棗、花生仁加紅糖,也可煮些生薑大棗湯,以調整脾胃功能。
-END-
掃碼關注公眾號
掃碼看視頻
掃碼加好友
相關閱讀
北京這10家神級蒼蠅館,又小又破又難找!您覺得怎樣?
北京牛街尹記扒雞,您吃過嗎?
北京牛街肉餅宛,好長時間沒去吃了
我認識的北京女的。。。
北京發生醜陋一幕!體育場發生鬥毆!前國安球員南某:我上面有人!?
老北京才懂的清真老字號「一樓、兩烤、三軒、四順」,您都知道嗎?
南城人記中的長巷、草廠,是時候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