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兒立冬!北京人除了吃餃子,這些千萬不能忘!

2021-02-26 四九城

明兒(11月7日)「立冬」了,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立,表示開始,我們中國把立冬就作為一年中冬季開始的日子。

立冬過後,日照時間將繼續縮短,正午太陽高度繼續降低,直至冬至的到來。

立冬對於老北京人來說是個重要的節氣,有很多的規矩、講究。

北京有句俗語「立冬補冬,補嘴空」。立冬,有秋收冬藏的含義。勞動了近一年的人們,立冬這一天要犒勞一下自己和家人。嘴饞了,該吃點好吃的了。而且立冬是進補的最佳時期,進行食補,為抵禦冬天的嚴寒補充元氣。這就形成了立冬補冬的習俗。

立冬吃餃子


立冬吃餃子,北京人幾乎都知道這個習俗。北京人愛吃餃子那是由來已久的,過個大點的節日都要吃餃子,出遠門之前也要吃頓餃子。

當然立冬吃餃子,還有不凍耳朵的說法。相傳東漢名醫張仲景告老還鄉時,在路上見許多百姓由於天冷耳朵都凍壞了,於是就用羊肉加了些中藥,用面包裹,煮熟了給大家吃。吃過這些類似耳朵的東西,百姓的耳朵都好了,於是便留下了這一習俗——立冬這天安耳朵。

北京的餃子種類也多,水餃兒、煎餃兒、蒸餃兒和鍋貼兒,所以您可以換著樣的吃。

北京人吃的餃子講究餡兒大、皮兒薄,「一個肉丸」的餃子那可是北京人的最愛,不管豬肉大蔥、羊肉大蔥、牛肉大蔥,裡面的蔥只是調味品,絕不摻其他的菜。

還有一種餡兒也是北京人的最愛,茴香餡兒。北京人管茴香叫混香,多數外地人不愛吃茴香,所以有人將吃不吃茴香作為判定是否北京人的一個標準。因茴香氣味特殊,也不是每個北京人都能接受的。

反正我就最愛吃豬肉茴香的餃子。一口咬下去,湯汁「茲兒」地就冒進嘴裡了,肉香混合著茴香特殊香氣,正是印了那句話「好吃不過餃子」。

立冬這天還講究吃倭瓜餡兒的餃子。

倭瓜又稱窩瓜,是北京一種常見的蔬菜。一般倭瓜是在秋天買的,存放在小屋裡或窗臺上,經過長時間糖化,在立冬這天做餃子餡兒。用擦從把倭瓜擦成餡兒,直接包素餡兒餃子,也可加入雞蛋或者肉。倭瓜餡兒餃子蘸醋加蒜吃,別有一番滋味。


立冬吃涮羊肉

在清代皇宮裡,立冬的規矩是吃涮羊肉。因為羊肉屬溫補,對五臟有好處,五臟熱了,自然就可以抵禦冬季的嚴寒。後來這個規矩傳到了民間。

涮羊肉起源蒙古,成吉思汗的騎兵用頭盔燒水煮羊肉,是涮羊肉的最原始做法,後來逐步發展成北京涮羊肉。

北京涮羊肉,與川式火鍋不同,講究銅鍋炭火,清湯。北京涮肉考驗的是羊肉自身的功底,最傳統的鍋底只加入大蔥和薑片。

羊肉講究用口外的羊,「口外羊」即張家口以北的羊,也就是內蒙羊。而最好的部位是「黃瓜條」,一隻羊身上就兩條,口感很脆。

涮羊肉的時候,人們將羊肉用手工切成非常薄的片,一盤通常是四兩。再配些清口、豐富口感的素菜,白菜、篙子稈兒、粉絲兒、凍豆腐等,一般講究的順序,是先涮羊肉,後涮配菜。

老北京涮羊肉的蘸料就是麻醬,麻醬的配方各家都有秘方,少不得的是腐乳,韭菜花,香菜,而講究的可以放進去十幾味調料,因為涮羊肉本身是清水燙肉,除了羊肉自身那一口鮮甜,全靠小料帶起味道,因此相當受到重視。

炭火將鍋裡清湯燒的滾熱,用筷子夾起紅白相間、薄而不散的羊肉片,在湯裡這麼一涮,肉色一白就放在麻醬裡那麼一蘸,入口即化,醬香肉香合二為一。

立冬吃慄子


老北京的糖炒慄子曾與烤白薯、糖葫蘆一起被視為冬日裡最具風味的三種時令小吃,現在京城大街小巷排著長隊買白薯的場景早已絕跡,可是冒著寒風、排著長隊等著熱乎乎的糖炒慄子出鍋的場景仍不少見。

慄子也是一種非常營養的補品。立冬後天氣漸漸轉寒,而「寒為陰邪,易傷陽氣」,這個時候最宜吃些應時的慄子等堅果以養腎氣,增加陽氣。

糖炒慄子講究現炒現賣,過去老字號炒出的慄子飽滿,慄子殼極柔脆,用手輕輕一剝,慄子仁就出來了,不粘皮和內膜,慄子軟糯香甜、清香滿口。慄子不僅可以炒著吃、風乾吃,而將慄子作為輔料,用來燉雞、燉肉也是難得的美味。

立冬醃鹹菜



老北京人離不開鹹菜,對於老北京人來說,鹹菜那是金不換!

霜降後,經過霜打的菜水分減少,加上植物本身的應激反應,蔬菜會形成特殊的甜味和鮮味,醃成鹹菜後,特別有味道,且不容易壞,故老北京家家戶戶趁此時醃鹹菜。

醃鹹菜用的蔬菜,以芥菜、大蘿蔔為主,雪裡蕻相對貴重少見,醃製時只能用大粒鹽,不能用細鹽,用細鹽容易爛,且沒有大粒鹽獨特的淡苦味,這種苦味有保健作用,且回味悠長。

醃鹹菜一般用水缸,需赤腳踩踏,這樣才能壓緊,不透空氣,防止腐敗,又不會給蔬菜帶來硬傷。一般是踩完一層菜,再放一層繼續踩,最後壓上圓石頭,這些石頭需用水煮,保證無菌。積年使用的醃菜石和醃菜水堪稱寶物,因為用它們醃出來的鹹菜味道獨特。

立冬養生


冬三月,要閉藏。閉藏:一是藏身形儘量不讓肌膚過於暴露於寒冷之下,尤其是腕、踝、肘、膝關節;二是藏心神,勿讓心有妄念則心可安、勿讓神有所擾則神可寧。

多點水

立冬雖然排汗排尿減少,但維持大腦與身體各器 官的細胞正常運作依然需要水分滋養。立冬一般每日補水應很多於 2000~3000 毫升。

出點汗

立冬養生要適當動筋骨,出點汗,這樣才能強身體。鍛鍊身體要動靜結合,跑步做操只宜微微似汗出為度,汗多洩氣,有悖於立冬陽氣伏藏之道。

早點睡

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歸,冒犯寒威。早睡以養陽氣,遲起以固陰精。因而,立冬養生要保證充足的睡眠,這樣有益於陽氣潛藏,陰津蓄積。在生活起居方面,建議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證充足的睡眠,適當睡個懶覺也是可以的,有利於陽氣潛藏、陰精蓄積。

護點腳

立冬健腳即健身。天天堅持用溫熱水洗腳,最好同時按摩和刺激雙腳穴位。天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活動雙腳。早晚堅持搓揉腳心,以增進血液循環。

防點病

立冬氣候寒冷,容易誘使慢性病復發或加重,應留意防寒保暖,尤其是預防大風降溫天氣對機體的不良刺激,備好急救藥品。同時還應重視耐寒鍛鍊,提高禦寒及抗病能力,預防呼吸道疾病發生。

調點神

立冬寒冷,易使人情緒低落。最好方法是根據自身健康狀況選擇一些諸如慢跑、滑冰、跳舞和打球等強度不等的體育活動,這些都是消除煩悶、調養精神的良藥。

進點補

立冬養生要科學進補。陽氣偏虛的人,選羊肉、雞肉等。氣血雙虧的人,可用鵝肉、鴨肉、烏雞等。不宜食生冷燥熱的人,選用枸杞子、紅棗、木耳、黑芝麻、核桃肉等。藥補則一定要遵醫囑,一人一法。冬令進補時,為使胃腸有個適應過程,最好先選用紅棗、花生仁加紅糖,也可煮些生薑大棗湯,以調整脾胃功能。

-END-

掃碼關注公眾號

掃碼看視頻

掃碼加好友

相關閱讀

北京這10家神級蒼蠅館,又小又破又難找!您覺得怎樣?

北京牛街尹記扒雞,您吃過嗎?

北京牛街肉餅宛,好長時間沒去吃了

我認識的北京女的。。。

北京發生醜陋一幕!體育場發生鬥毆!前國安球員南某:我上面有人!?

老北京才懂的清真老字號「一樓、兩烤、三軒、四順」,您都知道嗎?

南城人記中的長巷、草廠,是時候回來了!

相關焦點

  • 都是餃子,北京人立冬吃的餃子可不一般!!
    我們又要吃餃子啦!北京人立冬吃餃子的風俗,最早是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不光立冬,北京人一年到頭都在吃餃子,大年初一、破五,頭伏,冬至要吃,就酒,出遠門兒也要吃…>北京人對餃子愛的那叫一個淋漓盡致。北京人吃東西,就是這麼講究!
  • 立冬 | 為什麼立冬要吃倭瓜餡餃子?
    立冬吃餃子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因而有吃餃子的風俗。俗話說「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一般倭瓜是在夏天買的,存放在小屋裡或窗臺上,經過長時間糖化,在立冬這天做成餃子餡,味道跟大白菜有異,也與夏天的倭瓜餡不同,還要蘸醋加蒜吃,別有一番滋味。倭瓜是冬季的時令蔬菜,由於以前冬季沒有反季節蔬菜,因此倭瓜餡也就成了很多家庭包餃子的首選,而這樣的習俗也流傳至今。除了立冬之外,除夕、初五、立春、清明、入伏、立秋、冬至都有吃餃子的習俗。
  • 今日立冬!吃餃子!
    冬季草木凋零,萬物閉藏,人的飲食養生也進入「藏」的階段,即進補。俗話說:「冬天進補,春天打虎。」「補」是冬季食俗一大特點。  在北方,尤其是北京、天津的人們立冬講究吃餃子。餃子來源於「交子之時」,立冬是秋冬之交,所以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有的地方立冬有吃南瓜或軟棗的風俗,在天津河東「老天津衛」聚居地,人們吃倭瓜餡的餃子。  倭瓜又稱窩瓜、番瓜、飯瓜和北瓜,是北方一種常見的蔬菜。一般倭瓜是在夏天買的,存放在小屋裡或窗臺上,經過長時間糖化,在立冬這天做成餃子餡,味道跟大白菜有異,也與夏天的倭瓜餡不同,還要蘸醋加蒜吃,別有一番滋味。
  • 立冬吃餃子 吃出家的溫度
    11月8日立冬當日,「吃餃子」的傳統不可或缺。北京民俗學會秘書長高巍告訴記者,「立冬」代表著季節的交替,而吃餃子最有辭舊迎新的感覺,應時應景。食物中毒應急措施 不僅在北京,在我國北方廣大地區都有立冬吃餃子的習俗。
  • 【立冬吃餃子】博海味道
    今天是立冬,作為一名營(zi)養(shen)學(chi)專(huo)家,是時候來科普一下博海醫院的餃子了!
  • 立冬了,用「1綠2紅」給家人包餃子,好吃營養,傳統習俗不能忘
    明天就是立冬節氣了,這意味著寒冷而漫長的冬季將要到來。中國作為美食大國,飲食文化淵源流長,在不同的節氣有不同的飲食講究。而在立冬節氣,中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吃餃子的習慣。餃子屬於我國非常重要的一種傳統美食,通過將小麥麵粉與水融合,包入各種餡料,伴著嫋嫋的熱氣吃上一碗,暖和又舒服,營養好消化。而且餃子象徵著團圓,明天又剛好是周末,大家再忙別忘跟家人吃頓餃子。
  • 今天立冬,吃餃子!吃什麼餡的餃子,又講究又美味?
    立冬吃餃子的習俗由來已久,所謂「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茴香餡是一款奇異的餡料,南方很多省份的人吃不慣,可北方很多地方的人又離不開,北京人就普遍愛吃茴香餡兒。基本每次到了吃餃子的節氣,小北都要介紹這家店,老字號,餃子種類繁多,口感味道出眾,每逢吃餃子的時令節氣,通常會爆滿。除了常規家常口味外,還有鮁魚餡、黑豬肉三鮮、牛肉大蔥等餡兒,還有酸辣烏魚蛋湯也可一嘗。
  • 北京人過立冬,最惦記這盤兒餃子!
    (圖片來自@故宮博物院微博)立冬對於北京人來說,是個重要的日子!這一天不僅代表冬季的開始,老年間還講究「立冬補冬」,所以立冬這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吃」啦!北京人在立冬這天,家裡是一定會包餃子的。(圖片來自:北京稻香村官網)還有很多老北京人習慣在這一天吃涮羊肉。
  • 立冬我們吃餃子 盤點京城特色餃子館
  • 今日立冬!想吃媽媽包的餃子
    立冬是季節類節氣。立,建始也,立冬表示冬季自此開始。這個時候,黃河中下遊地區開始結冰,土地表層開始凍結。農人把各種作物曬好、貯藏好。倭瓜餃子涮羊肉  冬季草木凋零,萬物閉藏,人的飲食養生也進入「藏」的階段,即進補。俗話說:「冬天進補,春天打虎。」「補」是冬季食俗一大特點。  在北方,尤其是北京、天津的人們立冬講究吃餃子。
  • 「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立冬為什麼吃餃子呢?
    而民間也有祭祖、飲宴等習俗,即使再忙的農人也要在家裡休息一天,殺雞宰羊,準備時令佳品,一方面祭祖,以盡為人子孫的義務和責任;一方面祭天,感謝上蒼賜予的豐年,並祈求來年風調雨順。當然祭祀儀式後的酒食,也可以讓辛苦一年的農人,好好犒賞自己。古代人把立冬當成一個重要的祭祀節日,其祭祀習俗具有濃厚的歷史文化氣息。
  • 今日立冬丨別忘了吃餃子!這些餃子的包法你會嗎?
    立冬是24節氣中的第19個節氣。立冬過後,天會明顯黑得更早。「立冬」節氣的到來,表示開始進入冬季。3、立冬南方人愛吃些雞鴨魚肉,而北方人喜歡吃餃子。說起立冬吃餃子,其實有一個歷史典故,相傳東漢名醫張仲景告老還鄉時,在路上見許多百姓由於天冷耳朵都凍壞了,於是在黃河邊支了口大鍋,把羊肉、辣椒和驅寒的藥材放進去熬,然後撈出來切碎,包在像耳朵一樣的麵皮裡再下鍋煮,那個形狀和耳朵一樣,包著這些餡料的就是餃子。
  • 立冬了,這些餃子被金塔人玩出花,火爆了酒泉人的朋友圈!
    金塔有句諺語:「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冬至來臨,金塔餃子與時俱進,開拓創新,進入了炫彩時代!水果餃子首次搬上金塔人的餐桌,傳統的白麵餃子即將退出歷史舞臺!這些五彩斑斕的餃子何嘗不是金塔人民幸福生活的縮影.愛餃子,愛生活!
  • 今天立冬,大家吃餃子了嗎?
    由來對「立冬」的理解,還不能僅僅停留在冬天開始的意思上。追根溯源,古人對 「立」的理解與現代人一樣,是建立、開始的意思。人的身體是小宇宙,健康的人,此時身體的陽氣逐漸收藏到了肚臍以下,下半身也增溫了。倘若這個節氣陽熱得不到收藏,或者收藏得少,來年春夏,不但植物長不好,人身也會多虛寒。所以,冬天要做的事,就是「藏」。
  • 「立冬」美食圖譜:吃餃子、燉豬蹄、存大白菜
    要形容冬天的天氣,可能許多人都會說一個字「冷」。在古人的觀念中,立冬的到來,則意味冬季自此開始。  它是「四時八節」之一,也有不少有趣習俗。如今,忙碌的人們雖然沒有太多時間遵循以前的習俗度過立冬,但也多多少少都有著自己的溫馨回憶。
  • 今日立冬,上饒人除了「麻子粿」,還要吃什麼?
    做糯米冬酒除了麻餈果,舊時的上饒城鄉家家戶戶,都要在立冬日做糯米冬酒,冬酒可以舒筋活血。吃餃子在我國北方,立冬之日人們愛吃餃子。餃子是源於「交子之時」,立冬則是秋冬季節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
  • 立冬棒棒噠!明天你吃幾種餃子?咱吃6種火鍋……
    「立冬」節氣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就是明天吶,即太陽位於黃經225°時。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開始。立冬食補 南方熱補立冬吃餃子在我國南方,立冬人們愛吃些雞鴨魚肉,在臺灣立冬這一天,街頭的「羊肉爐」、『薑母鴨』等冬令進補餐廳高朋滿座。
  • 立冬將至,俗語:「立冬有食補,春來勇如虎」,立冬吃什麼?
    農村有句俗語叫做:立了冬,土不生,寓意著立冬之後,就不能再進行播種了,由於地溫的降低,氣溫已經跌至種子發芽的溫度,百草開始衰敗,一片蕭瑟的景象開始展現。立冬這個節氣在民間很重要,對於吃的方面自然也就更講究。
  • 【立冬】立冬吃什麼?
    下面中國吃網從立冬習俗、立冬養生、立冬後養生等幾方面告訴你,立冬吃什麼。看完本文你就一定知道立冬吃什麼好了。立冬」到,「立冬」峭,立冬來了吃餃子。轉眼間又到了「立冬」節氣的開始,每到這個時節,就意味著,冬天就要到了。雖然,這個時候,我國大部分地區都還處在秋意裡,甚至有些地方還穿著拖鞋、短袖,不過這完全不會妨礙老百姓們慶祝這一古老節氣到來的歡樂氣氛。
  • 【明日立冬】大蒜餃子佛手卷 老字號備戰「立冬」
    因為明天就立冬了!每年這時候別瞧天冷了,但是好吃的東西反而更多了。打立冬起,很多老北京的吃食就將挨個兒登場,剛沾得的冰糖葫蘆開始沿街叫賣,滿大街的糖炒慄子香直往鼻子裡躥,還沒吃呢,先勾起很多人兒時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