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 | 為什麼立冬要吃倭瓜餡餃子?

2021-02-16 國學經典學習資訊

 


「北風潛入悄無聲,未品濃秋已立冬。」

明天即2020年11月07日 星期六 (庚子年(鼠年)九月廿二),7:13:46,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立冬。

「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立冬時節,防寒保暖也顯得更加重要。

天文學上把「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但按照氣候學劃分,我國要推遲20天左右才入冬。



 

我國古代將立冬後的每5天再定出三候——

一候水始冰:此節氣水已經能結成冰。

二候地始凍:土地也開始凍結。

三候雉入大水為蜃「雉」指野雞一類的大鳥,「蜃」為大蛤,立冬後,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認為雉到立冬後便變成大蛤了。


 

立冬吃餃子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因而有吃餃子的風俗。

俗話說「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這立冬餃子餡也很有進究,要吃倭瓜餡,也就是南瓜餡的餃子。

倭瓜又稱窩瓜、番瓜、飯瓜和北瓜,是北方一種常見的蔬菜。一般倭瓜是在夏天買的,存放在小屋裡或窗臺上,經過長時間糖化,在立冬這天做成餃子餡,味道跟大白菜有異,也與夏天的倭瓜餡不同,還要蘸醋加蒜吃,別有一番滋味。

倭瓜是冬季的時令蔬菜,由於以前冬季沒有反季節蔬菜,因此倭瓜餡也就成了很多家庭包餃子的首選,而這樣的習俗也流傳至今。

除了立冬之外,除夕、初五、立春、清明、入伏、立秋、冬至都有吃餃子的習俗。因此不少朋友產生了疑問:「為什麼一到過節就吃餃子,尤其是北方?」

  

春節

  

民間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清時已有相當盛行。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初五

  

正月初五叫「破五」,也要吃餃子。有一種說法是,從初一到初五幾天之內禁忌較多,人們不可「輕舉妄動」,一過初五,就基本上過了年禧,不再禁諱了,所以要吃餃子祝賀。

  

立春

  

立春不僅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而且還是一個重要的節日。在天文意義上它標誌著春季的開始,所以應吃餃子。

  

清明

  

清明節有個風俗就是吃冷食。比如棗餅,還有麥糕,這些是北方的冷食。南方是吃糯米糰,如湖南。餃子也是其中一種。南方北方都吃。餃子形狀像元寶有吉祥如意的意思中國人圖吉利。北方素有清明早晨吃酸菜餡餃子、用酸菜水洗頭的習俗,謂之一年會心明眼亮。

 

入伏

伏天是一年中氣溫最高、潮溼、悶熱的日子,一年有「三伏」。百姓說的「苦夏」就在此時。入伏的時候,恰是麥收不足一個月的時候,家家谷滿倉,人們利用這個機會,打打牙祭,吃頓白面,餃子又是平時難見的上品,所以老北京就有「頭伏餃子二伏面」的說法。

  

立秋

  

立秋伏天人們胃口差,所以不少人都會瘦一些。到了立秋,民間素有「貼秋膘」一說,「民以食為天」,立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人們當然忘不了吃。所以北京、河北一帶民間流行「貼秋膘」。

  

冬至

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北方地區有冬至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餃子原名「嬌耳」,相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發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也有「冬至吃餃子一冬不會凍耳朵」的說法。

除了以上這些原因外,前沿君認為,以前人們的生活條件有限,餃子被視為「奢侈品」,只有過年過節才能「開葷」。然而如今生活條件得到極大的改善,我們可以吃到很多美食,餃子不再是稀罕物,但長輩們依然遵守著這些習俗,這也讓餃子成了一道永不過時的美味,也蘊含了親情、祈福的寓意。

相關焦點

  • 今日立冬!吃餃子!
    立冬是季節類節氣。立,建始也,立冬表示冬季自此開始。這個時候,黃河中下遊地區開始結冰,土地表層開始凍結。農人把各種作物曬好、貯藏好。倭瓜餃子涮羊肉  在北方,尤其是北京、天津的人們立冬講究吃餃子。餃子來源於「交子之時」,立冬是秋冬之交,所以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有的地方立冬有吃南瓜或軟棗的風俗,在天津河東「老天津衛」聚居地,人們吃倭瓜餡的餃子。  倭瓜又稱窩瓜、番瓜、飯瓜和北瓜,是北方一種常見的蔬菜。
  • 今日立冬!想吃媽媽包的餃子
    立冬是季節類節氣。立,建始也,立冬表示冬季自此開始。這個時候,黃河中下遊地區開始結冰,土地表層開始凍結。農人把各種作物曬好、貯藏好。倭瓜餃子涮羊肉  在北方,尤其是北京、天津的人們立冬講究吃餃子。餃子來源於「交子之時」,立冬是秋冬之交,所以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有的地方立冬有吃南瓜或軟棗的風俗,在天津河東「老天津衛」聚居地,人們吃倭瓜餡的餃子。  倭瓜又稱窩瓜、番瓜、飯瓜和北瓜,是北方一種常見的蔬菜。
  • 立冬吃餃子 吃出家的溫度
    11月8日立冬當日,「吃餃子」的傳統不可或缺。北京民俗學會秘書長高巍告訴記者,「立冬」代表著季節的交替,而吃餃子最有辭舊迎新的感覺,應時應景。食物中毒應急措施 不僅在北京,在我國北方廣大地區都有立冬吃餃子的習俗。
  • 今天立冬,吃什麼好吃的補補?
    今兒個立冬,天氣越來越冷了,老話說「立冬補冬,補嘴空」。這一天,老北京在吃喝上最講究了。按老北京習俗過立冬一定要吃餃子。
  • 立冬,別忘了「補嘴空」,這4種餡兒餃子,葷素搭配特別好吃
    立冬,別忘了「補嘴空」,這4種餡兒餃子,葷素搭配特別好吃明天就是立冬節氣了,立冬是24節氣的第19個節氣,一般以立冬為冬季的開始。立冬後,意味著冬季正式來臨,草木凋零、蟄蟲休眠,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人類雖然沒有冬眠之說,但是民間卻有「補冬」的習俗,並有「立冬補冬,補嘴空」的諺語。在北方,有立冬吃餃子的習俗,而南方一般是冬至吃餃子。
  • 都是餃子,北京人立冬吃的餃子可不一般!!
    我們又要吃餃子啦!北京人立冬吃餃子的風俗,最早是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瓷,立冬您家打算吃什麼餡兒的啊?咱北京老講兒,這立冬的餃子得吃倭瓜餡的餃子,要說這倭瓜得從夏天就開始晾曬,慢慢等它糖化,擦絲,用肉或者雞蛋和餡兒
  • 立冬餃子就吃這餡,熱湯煮太香了,再貴也要吃,驅寒又滋補
    立冬餃子就吃這餡,熱湯煮太香了,再貴也要吃,驅寒又滋補後天就是立冬了,時間真快,轉眼我們就匆匆地走過了3季,立冬意味著秋天已經結束
  • 今天立冬,吃餃子!吃什麼餡的餃子,又講究又美味?
    送別深秋,迎接初冬,各位朋友,立冬節氣到了 。在昨天的推文裡,小北跟大家聊了聊立冬節氣以及整個冬季的養生之道,那麼今天就著重跟大家聊聊這其中的重中之重——吃。所謂:「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意思便是:冬天到了,要多吃些藏進身體裡,才能挨過這數九嚴寒。
  • 今日立冬,來碗熱騰騰的餃子吧!(附5種賊拉好吃的餃子做法)
    立冬又叫「交冬」,預示著冬季的到來,而且立冬後天氣漸寒,所以立冬這天素有進補的習俗。俗話說「立冬補冬補嘴空」,說的就是在立冬這天咱們要抓緊進補,以增加能量預防嚴冬的寒氣侵入。在北方,立冬這天講究吃餃子,餃子來源於「交子之時」,立冬是秋冬之交,所以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今天咱們給大夥介紹一款來自京津地區的美食:倭瓜餃子,而這倭瓜就是咱們熟悉的南瓜。
  • 今兒立冬!怎麼吃餃子才最講究最過癮?
    今兒立冬,您家吃餡兒了嗎?北京有句俗話,叫「立冬補冬,補嘴空」。過去種地的時候,人們習慣於立冬這天犒賞一下自己和家人,也可以帖些肥膘,為冬天攢點脂肪好抗凍,這就形成了立冬補冬的習俗。到了後來,老北京人習慣於在這一天吃頓餃子,由於因為水餃外形似耳朵,人們認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凍。
  • 立冬吃什麼?
    「立冬補冬」,家家戶戶要熬製草根湯,將山白芷根、鹽膚木根、山蒼子根、地稔根等剁成片,下鍋熬煮出濃濃的草根湯後,撈去根塊,再加入雞、鴨、兔肉或豬蹄、豬肚等熬製。在臺灣,立冬這天,門口掛著「羊肉爐」、「薑母鴨」招牌的食肆生意會特別火爆,人們相信,立冬吃羊肉、薑母鴨可以驅走寒氣溫暖手腳,避免冬季被凍傷。
  • 明兒立冬!北京人除了吃餃子,這些千萬不能忘!
    北京有句俗語「立冬補冬,補嘴空」。立冬,有秋收冬藏的含義。勞動了近一年的人們,立冬這一天要犒勞一下自己和家人。嘴饞了,該吃點好吃的了。而且立冬是進補的最佳時期,進行食補,為抵禦冬天的嚴寒補充元氣。這就形成了立冬補冬的習俗。立冬吃餃子
  • 立冬與習俗!
    在黑龍江哈爾濱、河南商丘、江西宜春、湖北武漢等地,立冬之日,冬泳愛好者們用冬泳這種方式迎接冬天的到來。無論在北方還是南方,冬泳都是不少人喜愛的一種鍛鍊身體的方法。  立冬飲食,北吃餃子南吃蔥北方:餃子  在北方,立冬的規矩是吃水餃,因為水餃外形似耳朵,人們認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凍。立冬這天應吃「倭瓜」餡的餃子。
  • 今日立冬!2017年的冬天要來了 | 花兒903
    立冬是季節類節氣。立,建始也,立冬表示冬季自此開始。這個時候,黃河中下遊地區開始結冰,土地表層開始凍結。農人把各種作物曬好、貯藏好。倭瓜餃子涮羊肉  冬季草木凋零,萬物閉藏,人的飲食養生也進入「藏」的階段,即進補。俗話說:「冬天進補,春天打虎。」「補」是冬季食俗一大特點。
  • 今天立冬!吃什麼餡的餃子最講究、最過癮?!
    常言道:「今年冬令補,明年可打虎」,這就明確的告訴大家,立冬是吃喝進補的好時候。究竟咱瀋陽人在立冬節氣是怎般吃喝,如何進補的呢?立冬吃餃子的習俗由此得來,正所謂:「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羊肉的羶氣,在富含多種維生素的胡蘿蔔面前完全「繳械」,冬天吃上兩盤羊肉餃子,絕對舒坦。韭菜味道醇厚,有益陽、提神的功效,三鮮餡餃子可葷可素,蝦仁、雞蛋,都是不可少的。三鮮餃子可口,鮮香,集各種營養精華於一身。
  • 【有聲夜讀】立冬夜 思遠鄉
    江南雖無北方吃餃子的習俗,但立冬弄些好吃的還是流行的,家境好些的,上胡慶餘堂、方回春堂、萬承志堂配些膏方或者人參蟲草什麼的慢慢吃,家境一般的,也會弄些雞鴨魚肉什麼的犒勞一下自已,再不濟也得抓上二帖十全大補藥泡上本地的高粱土燒酒,聽老輩人講效果還是很不錯的!村裡最年長的老爹據說每年冬季必飲!連不會喝酒的父親都泡過幾次,是不是真應該試試?
  • 今日立冬(Beginning of Winter)!
    二十四節氣中的四立,在中國古代是重要的節日,在「立冬」之前,天子會戒齋沐浴,「立冬」這一天,親率群臣出郊,行「迎冬之禮」。吃餃子此後,老百姓也開始模仿製作這種「耳朵狀」食物即現在被大家熟知的餃子。直到今天,仍有「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說法。
  • 立冬為什麼要吃餃子,寓意是什麼?送您素餡餃子大全!
    勞動了近一年的人們,立冬這一天要犒賞一家人一年來的辛苦。有句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嘴饞了,該吃點好吃的了。
  • 【明日立冬】大蒜餃子佛手卷 老字號備戰「立冬」
    論傳統,立冬最應景的食物,就是這「立冬佛手卷」,速凍的,看著有點像春卷,但又露著餡,裡面餡料用的是當季的大白菜,看似簡單的節令食品,名字裡可是暗藏玄機,因為這佛手,諧音就是「福壽」!每年立冬當天,家家戶戶都講究捏餃子吃,尤其得吃羊肉餡的,熱騰騰地一出鍋,吃的就是這股熱乎氣兒。如今大伙兒吃的精細,各種新奇餡料五花八門,玫瑰花、南瓜、蓮藕等等都能入餡包餃子,就連普通的大白菜也包出了新花樣,估計您還真不一定吃過。
  • 今日立冬!2017年的冬天正式開始了!
    立冬是季節類節氣。立,建始也,立冬表示冬季自此開始。這個時候,黃河中下遊地區開始結冰,土地表層開始凍結。農人把各種作物曬好、貯藏好。倭瓜餃子涮羊肉  在北方,尤其是北京、天津的人們立冬講究吃餃子。餃子來源於「交子之時」,立冬是秋冬之交,所以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有的地方立冬有吃南瓜或軟棗的風俗,在天津河東「老天津衛」聚居地,人們吃倭瓜餡的餃子。  倭瓜又稱窩瓜、番瓜、飯瓜和北瓜,是北方一種常見的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