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人民網(微信號:people_rmw)、人民日報(微信號:rmrbwx)等
今天下午1時38分,迎來立冬節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對「冬」的解釋是:「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意思是說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已藏起來準備冬眠。
古代將立冬分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入大水為蜃。」
立冬是季節類節氣。立,建始也,立冬表示冬季自此開始。這個時候,黃河中下遊地區開始結冰,土地表層開始凍結。農人把各種作物曬好、貯藏好。
倭瓜餃子涮羊肉
冬季草木凋零,萬物閉藏,人的飲食養生也進入「藏」的階段,即進補。俗話說:「冬天進補,春天打虎。」「補」是冬季食俗一大特點。
在北方,尤其是北京、天津的人們立冬講究吃餃子。餃子來源於「交子之時」,立冬是秋冬之交,所以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有的地方立冬有吃南瓜或軟棗的風俗,在天津河東「老天津衛」聚居地,人們吃倭瓜餡的餃子。
倭瓜又稱窩瓜、番瓜、飯瓜和北瓜,是北方一種常見的蔬菜。一般倭瓜是在夏天買的,存放在小屋裡或窗臺上,經過長時間糖化,在立冬這天做成餃子餡,味道跟大白菜有異,也與夏天的倭瓜餡不同,還要蘸醋加蒜吃,別有一番滋味。
至於清代宮廷,立冬的規矩是吃涮羊肉,因羊肉屬溫補,有利五臟,五臟熱了,自然就可以抵禦冬季的寒冷。
後來民間也熱衷此道。老北京的涮鍋講究銅鍋炭火,湯底澄清,只需加入薑片、蔥段等。炭火燒得鍋裡清湯滾熱,拿著筷子夾著紅白相間、薄而不散的羊肉片,在湯裡這麼一涮,肉色一白就放在冷的麻醬料裡那麼一蘸,入口即化,醬香肉香合二為一。
釀黃酒,去冬泳
立冬之日開始釀黃酒,是紹興傳統的釀酒風俗。冬季水體清冽、氣溫低,可有效抑制雜菌繁育,又能使酒在低溫長時間發酵過程中形成良好的風味,是釀酒發酵最適合的季節。因此紹興人把從立冬開始到第二年立春這段最適合做黃酒的時間稱為「冬釀」,祈求福祉。
過去立冬,河南、江蘇、浙江一帶民間還有用各種香草、菊花、金銀花煎湯沐浴的活動,稱為「掃疥」,以求治癒疾病,保證身體健康過冬。
今天,慶祝立冬的方式也有了創新。在哈爾濱,立冬之日,黑龍江省冬泳協會的健兒橫渡松花江,以此迎接冬天的到來。另外,河南商丘、江西宜春、湖北武漢等地立冬之日,冬泳愛好者們也都用冬泳這種方式度過這一天。
熬草根湯,舂交冬餈
立冬,閩中俗稱「交冬」,意為秋冬之交。立冬「補冬」,家家戶戶要熬製草根湯,將山白芷根、鹽膚木根、山蒼子根、地稔根等剁成片,下鍋熬煮出濃濃的草根湯後,撈去根塊,再加入雞、鴨、兔肉或豬蹄、豬肚等熬製。草根品種眾多,配方也多種多樣,但都躲不開補腎、健胃、強腰膝的功能。
這一天,漳州的鄉村人家要舂「交冬餈」慶祝好收成。糯米蒸熟後倒入石臼,舂得韌韌的,黏黏的,揪成桌球大小,細細地揉成團;花生米炒得香香的,磨得細細的,與白糖拌在一起。做好的小餈粑滾以白糖花生粉,擺放在大海碗裡。食用時用筷子一口氣串上幾粒,就像撥浪鼓,所以也叫「撥浪餈」。做好「交冬餈」,得敬一敬土地神,感謝他慷慨的給予。
南京有句諺語:「一日半根蔥,入冬腿帶風。」一立冬,老南京人就特別注意吃生蔥了,以抵抗南京冬季溼寒,減少疾病的發生。按老人的講法,蔥性溫味辛,能發散讓人出汗,使體內鬱滯不通的陽氣隨著汗液排出,陽氣運行便通暢了,病邪也就隨汗被驅除了。南京人還常把「立冬嗖嗖疾病盤,大蔥再辣嘴中盤」這句老話掛在嘴邊,為了入冬後的健康,南京人此時也學著北方人吃起了生蔥。
立冬食蔗齒不痛
立冬意味著進入寒冷的季節,人們傾向進食可以驅寒的食物。上述不論南瓜糯米,還是羊肉大蔥,在傳統養生學中都屬於溫熱的食物。在汕頭,人們立冬吃用蓮子、香菇、板慄、蝦仁、紅蘿蔔等做成的香飯。這些也都是溫熱的食物。
在臺灣,街頭的「羊肉爐」「薑母鴨」等冬令進補餐廳高朋滿座。許多家庭還會燉麻油雞、四物雞來補充能量。羊肉性溫熱,常吃容易上火,中醫講究「熱則寒之」的食療方法。因此,吃羊肉時要搭配涼性和甘平性的蔬菜,能起到清涼、解毒、去火的作用。涼性蔬菜一般有冬瓜、絲瓜、油菜、菠菜、白菜、金針菇、蘑菇、蓮藕、茭白、筍、菜心等;而紅薯、土豆、香菇等是甘平性的蔬菜。
在福建的潮汕地區,立冬要吃甘蔗、炒香飯。甘蔗能成為「補冬」的食物之一,是因為民間素來有「立冬食蔗齒不痛」的說法,意思是「立冬」的甘蔗已經成熟,吃了不上火,這個時候「食蔗」既可以保護牙齒,還可以起到滋補的功效。
餃子是我們中國人餐桌上常見的美食
除了餃子餡兒可以多種多樣
餃子的包法也能玩出花
不僅有美味還要有顏值
快來學學餃子怎麼包得漂亮吧!
一般的蒸餃大部分都是魚形的,其實做法很簡單,不妨在家自己試一試。
將餃子折成半圓,一手託住餃子,另一隻手從左到右將餃子兩側依次以小波浪的方式往中間捏緊。
最後把尾端壓出一個尖就好了,看!像不像一條小魚?
兩步就做好了,又快又好看~
寓意吉祥如意、財源滾滾的元寶餃,胖乎乎的一個還十分可愛。
把餃子邊完全捏合壓實後,再把餃子的兩個邊拉到後頭,粘和起來。金元寶一樣的餃子就這麼包好啦!
厚厚的一個,口感特別棒!
經典款式的月牙餃,包法很簡單!
餃子折成半圓,先捏緊中間。把餃子皮左半部分的上皮折3個波浪捏緊。
再將另一邊的半部分上皮折3個波浪並捏緊。半邊彎彎的餃子你看,像不像月牙?
餃子偶爾也換換造型,來個三角的~
雙手託住餃子皮,大拇指和食指對稱,同時向餃子中間捏緊。
三角形的餃子造型簡單,幾何感十足!
除了三角形,再來個四角形嘛。
將兩邊的餃子皮折成半圓,從中間捏緊。
另外兩邊的餃子皮也折向中間,捏緊。
將四邊裂口都粘合起來,一個四邊形餃子就做好咯,超級簡潔美觀有木有?!
試試把餃子包邊變成一個鼓鼓的小錢包!
將餃子封口折成半圓形。用拇指把餃子頂端往下捏薄,最後捏成一條完整的絞邊紋。
是不是沒吃過這麼特別的餃子?那下次一定要試試了!
因為餃子中間壓緊後有個十字的形狀,似小鎖,所以叫小鎖餃~
把餃子皮從中部壓實。兩個大拇指各按住餃子的一邊,再用力往中間合攏。
這樣包出來的餃子上面會有一個可愛的小十字鎖,賞心悅目!
誰說包餃子只能用一張餃子皮啦,用兩張疊起來包個葵花餃,肉餡兒都能塞好多呢!
在一張餃子皮上放餡,在上面蓋另一張餃子皮。
在邊邊處捏出花邊,葵花一樣的餃子,你喜歡嗎?
論顏值,絕對不能少了玫瑰花餃。
將3塊餃子皮按一字型疊放在一起,肉餡也按一字鋪開。然後將餃子皮對摺後依次捲起來。
這樣玫瑰花餃子就做好了,做給喜歡的人吃,想想就美呢~
餃子包一包,還能變成小籠包呀~
將餃子一邊的麵皮捏緊,右手拇指固定餃子一邊,右手食指從後面折到前面的粘和處。
在摺疊的時候,用右手拇指把餃子波浪往外推。
最後把小尖頭捏到開始的摺痕處就行了,這樣包出來的餃子看起來就像一個小籠包!
烏海新聞發布
主編/楊孝成 編輯/李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