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01:24:15
終於迎來立冬!
這也意味著!
我們又要吃餃子啦!
北京人立冬吃餃子的風俗,
最早是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
因「交子」與餃子諧音,為尋求一個好兆頭,
所以在這一天吃餃子自然便順理成章了。
再加上水餃外形似耳朵,
人們認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凍。
茴香?韭菜?羊肉?白菜?
瓷,立冬您家打算吃什麼餡兒的啊?
咱北京老講兒,
這立冬的餃子得吃倭瓜餡的餃子,
要說這倭瓜得從夏天就開始晾曬,
慢慢等它糖化,
擦絲,用肉或者雞蛋和餡兒,
最後吃的時候,得用醋加搗碎的蒜泥蘸著吃,
這味兒甭提多地道了。
不光立冬,
北京人一年到頭都在吃餃子,
大年初一、破五,頭伏,冬至要吃,
就酒,出遠門兒也要吃…
北京人對餃子愛的那叫一個淋漓盡致。
煎餃、蒸餃,鍋貼兒,
北京人的飯桌上不只有水餃。
但水餃卻是最常出現的「一員」。
尤其在寒冷的冬天,全家人圍坐一起,
和面、擀皮兒、包餃子,各有分工。
看那一盤盤熱氣騰騰的餃子被端上桌,
心裡那叫一個溫暖。
北京人包餃子講究餡兒大皮兒薄,
甭管是豬肉大蔥、羊肉大蔥、牛肉大蔥,
裡面的蔥只是調味品,絕不摻其他的菜。
餃子皮裡面包著一個圓圓的肉丸子,
咬一口滿嘴流油,滿屋都散著香味兒。
(圖片來自豆瓣:東四牌樓王師傅)
北京人家的餃子餡兒,也是種類繁多。
豬肉750g;芹菜6大棵
蔥姜適量;醬油3大匙
料酒1大匙;耗油2大匙
花椒粉或十三香粉1大匙;糖1.5匙
鹽少許;熱油50ml;香油1大匙
豬肉絞成餡兒,入盆待用,芹菜用手動絞餡器絞碎(摘去芹菜葉子),放少許鹽,醃1-2分鐘,入口罩布袋或徒手攥幹水分,入放肉肉的盆中
放入除熱油,香油外所有調料,外加少許鹽
熱鍋做油,待快冒煙時關火,待涼(不會把肉燙熟,但也不要放涼)澆到調料上,用筷子順一個方向快速攪拌均勻,淋入香油繼續拌勻即可
豬肉餡兒(三分肥,七分瘦)6兩
圓白菜1斤;胡蘿蔔3兩;大蔥2根
姜1塊;生抽、蠔油各1勺
花椒粒50粒;鹽、雞精、胡椒粉少許
香油1勺;色拉油1勺半;蝦皮1小把
花椒粒用100毫升開水泡30分鐘,剁碎的豬肉餡兒放入姜粒,花椒水分三次打入肉餡兒裡,順十針方向攪拌制肉餡兒充分吸入水份成粘稠,再加入雞精、生抽、胡椒粉、蠔油、拌勻,最後加香油拌勻備用(要肉不柴而嫩這一步很重要)
洗淨的圓白菜,鍋中水沸焯水1分鐘撈出切碎用紗布擠出水份
大蔥切碎,胡蘿蔔擦短絲切幾刀成粒,擠掉水份的圓白菜,蝦皮,加鹽、色拉油拌勻放制5分鐘(拌油是封住蔬菜水份)
菜和肉餡兒用手抓揉均勻(多抓揉幾下讓肉菜均勻結合成粘稠)
豬肉;胡蘿蔔;芹菜;黑木耳
茄子;豆角;蔥;姜;雞精
料酒;醬油;食用油;醋
鹽;糖;胡椒粉;花椒粉
黑木耳提前泡發。豬肉絞成肉餡兒。芹菜、蔥切碎,茄子切成小丁撒上鹽拌勻備用,豆角過水切成小丁,胡蘿蔔打碎入油鍋扁炒一下盛出放涼備用,黑木耳打碎
肉餡兒中加入雞精和料酒然後攪拌,再加適量清水攪打上勁。隨後加入醋、生抽、胡椒粉、花椒粉、薑末、糖、鹽、食用油攪打
再加入芹菜、胡蘿蔔、黑木耳、蔥,用手抓揉均勻
豬肉餡兒;蝦仁;幹香菇;黑木耳
蔥姜;鹽,生抽,耗油
美極鮮,香油。少許五香粉
香菇和木耳泡發後切小顆粒,蝦仁去蝦線洗淨切大顆粒。蔥姜少許切沫
黑木耳我選用的市集一粥一飯家的無根元寶耳。泡發後味道自然清香,肉厚無根,加入餃子餡兒中豐富了口感和味道。細細咀嚼可以感受到木耳的軟脆感
在餡兒裡加入:鹽,生抽,耗油,美極鮮,香油及少許五香粉混合均勻。不用額外加料酒,蔥姜是最好的去腥調味品哦
玉米粒適量;豬肉適量
洋白菜(圓白菜)適量;木耳少許
馬蹄少許;胡蘿蔔適量;蔥花
薑末適量;鹽適量;糖適量;雞精少許
香油適量;生抽少許;清水適量
十三香適量;花生油適量
所有餡料裡的蔬菜切好備用,馬蹄去皮!玉米不喜歡大粒的切一下就可以了
肉餡兒加蔥末薑末,香油,鹽,雞精,生抽,糖,花生油,十三香,適量清水,攪打上勁(加水為了餡料溼潤好吃)
然後放入提前準備好的蔬菜碎,攪拌均勻
雞蛋3個;小蝦米2兩;胡蘿蔔2兩
香菇2兩;小香蔥2兩;西芹3兩
小茴香3兩;鹽3平調味匙
雞精2平調味匙;十三香3平調味匙
香油3平調味匙
雞蛋攪打均勻,下鍋炒熟,切丁
小香蔥、胡蘿蔔、香菇、西芹、小茴香洗乾淨切丁
熱鍋冷油(油能平鋪鍋底),依次放入小蔥、胡蘿蔔、香菇、西芹、小茴香、雞蛋、小蝦米(小蔥翻炒兩下再放其它食材)
加入鹽、雞精、十三香、香油,翻炒一分鐘出鍋(不要超過一分鐘,不然蔬菜會出水,口感不好)
看到這兒,您發現沒有,
北京人吃餡兒離不開「肉蛋蝦菜」,
沒肉就放雞蛋,沒雞蛋放蝦米皮,
實在連蝦米皮都沒有,
剁點兒白菜也能將就一頓。
等一盤盤熱騰騰的餃子端上桌,
醋、辣椒油、香油、蒜泥....
依自己的喜好搭配,
臨了吃飽,還得喝完餃子湯,
這叫「原湯化原食」。
您可能會覺得北京人吃餃子
事是真夠多的,
弄得跟吃滿漢全席似的!
沒錯~您還真說對了!
對於北京人而言吃什麼並不重要,
怎麼吃才是「講究」的正茬兒。
北京人吃東西,就是這麼講究!
既然咱今兒聊餃子,
那我還想跟您分享幾個
煮餃子和儲存餃子的小竅門!
和面時加雞蛋
和面時加個雞蛋能增加麵粉的蛋白質含量,蛋白質遇熱會凝固收縮,所以加入雞蛋能使餃子皮更緊實不易破,有嚼勁。
加鹽
水煮開後,加點鹽融化後再放餃子開始煮,能提高水的沸點,減緩澱粉糊化的速度,讓餃子更耐煮,不容易破皮。
沸水下鍋
水開後下鍋,這樣做能讓餃子皮裡的蛋白質迅速凝固成形,不易粘到一塊。
1、先把包好的餃子均勻撒上麵粉,放入冰箱冷凍15-20分鐘,餃子皮發硬即可。
2、取出餃子,用保鮮袋裝好,封好口後(袋子裡要留有空氣)再放入冰箱冷凍,以後取出的餃子就能「完好無損」啦。
(以上小竅門來自:高質量生活家,感謝!)
是不是又學一招?
今兒個最後,
再讓我給您推薦兩餃子館,
立冬您要懶得包了,咱就下館子的!
惠豐餃子樓算是咱北京經營比較久的餃子館了。它家的餃子餡大,實在,吃二兩就能飽。特別推薦鮁魚餃子,幾乎桌桌都點。魚肉鮮美嫩滑,不腥,一口下去特別滿足。
人均:69元
地址:西四北大街199號
餡老滿在咱北京小有名氣的家常餃子館。它家餃子個兒大,餡兒的種類也多,您要是有選擇恐懼症,那估計得糾結一會了。招牌是豬肉+韭菜+雞蛋+蝦仁的老滿餃子,鮮美多汁,蝦肉彈牙。他家的餃子還可以做成鍋貼,吃餃子吃鍋貼兩不耽誤。這裡有速凍餃子能外帶~
人均:60元
安定門店地址:安定門內大街252號(近交道口三條)
俗話說:
「好吃不如餃子,舒服不如倒著」
說了這麼多餃子,
您是不是跟我一樣,饞的不行了!
那咱也別愣著了,吃餃子去吧!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
轉載請註明!
褃節兒、抽冷子...北京人過的時間外人真聽不懂!北京人愛喝茶,也好「吃茶」,全都不能落下!是時候!好好咂摸一口咱北京的味道了!!老北京人解悶最愛去的地方,如今只找到六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