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beSphere開箱即用:加速雲原生賦能企業數位化轉型

2020-12-14 極客網FromGeek
  • 人閱讀
  • 2020-12-02發布
  • 來源:網際網路

  • 相關關鍵詞

作為青雲QingCloud(qingcloud.com)團隊打造的一款容器平臺,KubeSphere是在Kubernetes之上構建的分布式作業系統,用於數據中心的、可插拔的企業級多租戶容器平臺。在2018年7月推出首個版本KubeSphere 1.0.0後,經有2年多的發展,KubeSphere至今已經更新至3.0版本。

在談及KubeSphere發展取得的成績時,KubeSphere容器平臺產品負責人於爽表示:「KubeSphere被廣大開源社區用戶親切的稱為『雲原生全家桶』,KubeSphere 被電商、門戶等網際網路客戶,銀行、保險泛金融類客戶這些 IT 前沿技術敏感的行業客戶所選擇,同時也很高興看到製造業、公共事業等傳統行業客戶在數位化轉型中生產環境使用起了KubeSphere。「

具體而言,首先,KubeSphere核心功能做到讓用戶「開箱即用「:從提交代碼、構建應用、應用發布到測試環境、測試通過發布到準生態環境及生產環境,這一套流程在KubeSphere平臺上可通過可視化界面進行統一的管理。第二,不管是傳統微服務框架還是主流的雲原生微服務框架,在KubeSphere平臺上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支持。第三,KubeSphere支持應用跨平臺一鍵部署。KubeSphere既可以安裝在青雲之上,也可以安裝在其他雲平臺、物理機或者VMware之上。對此,於爽表示,研發團隊聚焦企業客戶業務應用、由專業的產品體驗設計師優化Kubernetes在使用過程中的體驗,「我們最終目的是降低:平臺落地的成本、用戶使用的成本。」

目前,用戶最關心的是多集群、項目管理等。Kubernetes集群規模越來越大,一個集群已經承載不了企業現有的業務,企業會擁有多個集群,分布式的管理這些業務。因此, KubeSphere 3.0版本中支持多集群管理。同時,KubeSphere 3.0也向傾向網絡租戶隔離、計量、GPU可觀察性,對接vGPU的功能。

另外,KubeSphere團隊還將會有一些跟企業用戶關聯度很大的功能,比如計費功能。在業務場景上, KubeSphere 會提供AI模型市場,把青雲QingCloud的AI算法、第三方AI算法,通過AI模型市場提供給終端用戶。

「雲原生一定是企業應用最核心的架構。」不過在企業數位化轉型建設中,於爽也強調:「我們希望 KubeSphere 成為為雲原生時代的福音,雲原生是趨勢,但廣泛被接受還需要一定的發展期,同時,還是不主張為了雲原生而雲原生,企業信息化發展路徑中也有多種架構可以嘗試和選擇。」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並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連結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智慧財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依法儘快聯繫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連結。 )

相關焦點

  • 開箱即用 雲原生全家桶KubeSphere如何做到
    「雲原生是解決客戶在企業業務落地,適應數位化、網際網路化趨勢時,一個很落地的解決架構」,在前不久青雲QingCloud與媒體的溝通會上,KubeSphere容器平臺產品經理於爽感嘆到,「這是雲原生最好的時代,也是不得不雲原生時代。」
  • 真正實現開箱即用 KubeSphere容器平臺加速企業落地雲原生
    隨著數位化轉型進入2.0時代,眾所周知的Kubernetes已經成為了雲原生落地的事實標準,為企業應對業務模式非常頻繁的變化提供了極大便利,從原來的雲模式變成雲原生模式,可以實現雲原生應用快速開發、交付。根據Gartner的估計,2020年,大概有75%的全球化企業將在生產中使用容器化應用。
  • 積極擁抱雲原生,KubeSphere開箱即用解決企業落地難題
    Gartner報告稱「到2020年,大概有75%的全球化企業將在生產中使用容器化應用。」在這一輪數位化轉型中,企業必然走向雲原生,看,離不開容器,離不開Kubernetes的人會越來越多。 Kubernetes為什麼這麼受歡迎呢?
  • 一步跨入雲原生 KubeSphere如何做到開箱即用
    KubeSphere容器平臺產品經理於爽談到,「軟體不再像以前通過傳統的二進位文件構建,更多的圍繞雲原生的技術標準一定是容器化的。無論是物理機、虛擬機、雲平臺,軟體可以通過容器在不同的基礎設施裡運行。未來,雲原生一定是企業應用最核心的架構。」
  • 開箱即用的KubeSphere:讓企業專注於「用」,而非「怎麼用」
    對於企業而言,在雲原生落地的過程中,Kubernetes作為雲原生最基礎的支撐平臺,就像一套繁雜的萬能工具箱,使不少技術人員將時間迷失在了怎麼使用工具上,KubeSphere作為Kubernetes之上構建的分布式作業系統,通過美麗的界面與極簡的人機互動,讓企業用戶可以從此專注於「用」,而非「怎麼用」。
  • 技術沙龍|賦能企業數位化轉型,移動云云原生應用架構實踐
    5G時代,信息技術正在加速融入千行百業,雲計算成為驅動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新引擎。企業如何全面擁抱雲原生,如何充分利用雲提供的豐富業務PaaS能力,構建架構領先、業務創新的雲化企業級應用,是企業在數位化時代重構其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
  • 面向社區,開箱即用 KubeSphere容器平臺幫助企業更好邁進雲原生時代
    在這其中,青雲QingCloud賦予KubeSphere最重要的功能便是「開箱即用」。「在雲原生的勢頭之下,我們希望KubeSphere可以開箱即用、運維友好,把所有後端的技術細節屏蔽掉,盡我們最大的可能幫助用戶節省學習成本,用戶可以迅速上手,提升用戶的效率。」於爽說道。
  • 開箱即用、面向社區,KubeSphere容器平臺想做些什麼
    在經過一年多的打磨之後,開箱即用成為了KubeSphere的優勢功能。於爽強調,這是一款面向社區的產品。更直接一點來理解,這款產品已經開源給所有的開發者,與青雲沒有很強的關聯性,可以說是其本身的社會性質要大於商業性質。在所有企業都在加快數位化步伐,邁入雲原生時代的當下,青雲推出一款面向社區的「劃時代產品」,這樣做的路徑是怎樣的呢?
  • 雲原生大熱 KubeSphere容器平臺助推落地應用
    雲原生是近兩年一大熱詞,企業上雲,到企業雲上,雲原生成為關鍵。何為雲原生?2015年, Matt Stine提出雲原生(Cloud Native)概念。結合可靠的自動化手段,雲原生技術使工程師能夠輕鬆地對系統作出頻繁、可預測的重大變更。5G時代的到來,數位化技術越來越快,企業都在做數位化轉型,而雲原生技術正是輔助企業完成數位化轉型的。不得不雲原生時代:企業數位化轉型必走雲原生據Gartner報告, 2022年,大概有75%的全球化企業將在生產中使用容器化應用。
  • 中國測繪丨霍向琦:用「數字大腦」賦能產業數位化轉型
    霍向琦進一步分析說,雖然測繪地理信息產業很龐大,但行業頭部企業規模卻不大,已上市的頭部企業收入加起來可能不超過五十億元。更多的還是以勞動密集型的工程企業居多,小到幾十人,大到幾百人,整體產業呈現碎片化、利潤低、平均效率低下的特點。因此,這個產業迫切需要加速數位化轉型升級,並且到了非轉不可的時刻。
  • 雲原生全家桶KubeSphere這一年如何做到為企業降本增效?
    近幾年,「雲原生」概念興起,越來越多的企業將目光投向雲原生,以期藉此實現企業業務的數位化轉型,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在KubeSphere容器平臺產品經理於爽看來,雲原生是解決客戶在企業業務落地時適應數位化、網際網路化趨勢時,一個很落地的解決架構。前幾年,網際網路企業率先實現雲原生,現在很多傳統企業也在往這個方向發展。這是雲原生最好的時代,也是不得不雲原生時代。
  • 創新服務賦能機制,加速數位化轉型——《數位化轉型夥伴行動倡議...
    此前,國家發改委、中央網信辦聯合印發《關於推進「上雲用數賦智」行動,培育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明確提出,推進數位化轉型夥伴行動,以創新服務機制賦能中小微企業數位化轉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世界經濟數位化轉型是大勢所趨。」當今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日新月異,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深刻改變著人類生產生活方式,對各國經濟社會發展、全球治理體系、人類文明進程影響深遠。
  • 雲原生數據中臺,袋鼠雲數棧DTinsight4.0賦能企業智能化轉型
    數據中臺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新基建,能夠幫助企業搭建數據信息於一體、開放共享、安全可靠的數據共享中心,最終實現數據驅動業務的新模式。9月17日,行業領先的企業數位化基礎設施供應商袋鼠雲,聯合愛分析在杭州西溪賓館首次舉辦了2020DDIC數智+行業峰會暨數棧戰略發布會。
  • 千億美元市場的「正確答案」,如何用數據驅動企業數位化轉型?
    面對數據分析和BI上的需求,企業有了可以信賴的「新技術」——以Snowflake和偶數科技為代表的雲原生資料庫廠商,通過數據倉庫和雲平臺的深度融合,讓企業能夠更好的通過數據驅動,加速他們的數位化轉型。3、數位化轉型加速Gartner的一項調查顯示:在2020年,69%的公司加快了其商業數位化的進程。由於數據量的持續暴增,為了能夠跟上整個市場加速的步伐,企業應當朝著數據驅動的數位化轉型邁進。
  • 新中大韓愛生:新基建賦能建企數位化轉型
    建築產業2019年的營收總額數據是24.5萬億左右,這樣一個龐大的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如何藉助「新基建」的賦能,實現數位化轉型是當前非常值得研究的一個命題。新基建」主要包含三塊內容:信息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
  • 聚焦業務應用 KubeSphere幫助企業一步跨入雲原生
    隨著5G時代到來,數位化技術越來越快,如果企業業務仍然只停留在以線下門店為主的傳統形式上,顯然已不能適應現在的發展需求,業務需要變革,而IT也在為了支撐這種變革而不斷推進,具體而言,體現在不斷變遷的應用架構和開發流程上。
  • 騰訊馬斌:產業數位化升級 雲原生安全勢在必行
    加速鍵」。雲是未來安全攻防的「主戰場」新基建不斷加速推進,為了應對數字時代面臨的安全問題,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上雲。據騰訊發布的《數字中國指數2020》報告,2020年上半年的用雲量,比去年同期提升了78%。用雲量的大幅提升,更加促進了外賣、信息服務平臺、團購、經營數位化和供應鏈網際網路化的發展。
  • 華為雲原生精英沙龍圓滿落幕,行業翹楚論道雲原生
    後疫情時代,「雲上生活」,「永遠在線」成為新常態,企業數位化轉型和智能升級進一步加速,技術創新將成為時代發展的主旋律,如何快速創新成為企業面臨的重大課題。業務雲化轉型成為了企業創新的牛耳,雲原生成為了當下技術圈的寵兒, 「雲原生Cloud Native」高速發展已成為業界共識。那麼雲原生的技術創新有哪些?相關的產業生態熱點話題如何理解?
  • 時速雲榮獲年度銀行卓越合作方,賦能金融行業數位化轉型
    新常態下的銀行數位化轉型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疫情對各行業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卻在一定程度上倒逼了企業的數位化轉型。作為典型的技術敏感性行業,銀行對於數位化轉型需求更為迫切。但有調查顯示,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響,國內銀行業普遍面臨業績增長承壓、用戶規模大但粘性低、數位化轉型滯後、資管業務轉型壓力大、對公風險更加不確定等5大挑戰。
  • 疫情之下企業如何實現數位化轉型?慧科訊業線上支招!
    2020年,突如其來的一場疫情讓許多企業措手不及,尤其是傳統的非信息化企業,因為缺乏有效的數位化管理經驗和模式,部分企業的運營在疫情面前受到了極大的衝擊。數位化轉型迫在眉睫,也再一次被提上了議程。但是如何轉型?如何利用大數據賦能企業數位化轉型?這些都是企業決策者亟待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