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人工智慧將進入快車道,有預測將會出現兩種人,一種是閒人,一種是神人。希望我們的高校多培養神人,少培養閒人。讓機器具有人性,是設計師在人工智慧世界的責任和工作。」
今天,在第五屆上海交通大學創新設計論壇上,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王敏發表了智能時代高校設計學科人才培養的方向。闡述了新一代工業革命背景下「技術與設計」的關係帶來了全新的思考與啟示。
如何推動中國設計走上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道路?如何促進技術創新、完善設計創新體系、搭建協同創新平臺、提升設計創新能力、釋放數字經濟潛力?
論壇以「數字增強創新,設計賦能轉型」為主題,邀請國內外在創新設計領域的專家和學者分享並探討知識網絡時代背景下創新設計的發展趨勢和應用案例。
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奚立峰對「中國製造」轉向「中國設計」的廣闊前景提出期待;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訪問講席教授徐志磊就「設計與人工智慧」進行了深入解析。
設計專業學生的培養,到底是藝術為先還是設計為先?中國美術學院院長助理吳小華教授始終認為學生還是要打好藝術的基礎,才能在設計上有所建樹。「現在很多的藝考生被培訓班教壞了,新生進校後,我們首先要做的是讓他們扔掉許多高考固化的東西,培養新的藝術思維。
上海交通大學2017年成立設計學院,「創新設計」成為學校在建的17個「雙一流」學科群之一,2018年獲批設計學一級學科博士點。
設計學科確立了智能設計理論與方法、體驗與互動設計、設計管理與社會創新三個學科方向,建立了國際化創新人才培養新模式。近五年累計獲得各類學科競賽獎532人次,包括以德國紅點至尊獎2項、IF獎2項、美國IDEA Finalist設計獎在內的國際獎22人次,以第十二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銀獎及「中國好設計獎」為代表的國家級獎項17人次,以2020「知行杯」上海市大學生社會實踐項目大賽特等獎和「匯創青春」為代表的省部級獎項104人次。優質教學吸引了國內外一流生源,國際留學生佔比超20%。
設計學科位列QS排名全球100強,僱主聲譽全球前10,泰晤士高等教育學科評級A類。
來源:周到
【來源:周到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