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介紹
77歲的魏奶奶,1年前出現腰部疼痛,步行幾十米就感覺左腿麻木、疼痛,需蹲下休息一會兒,才能繼續行走,保守治療效果不佳,深受困擾。
近日,魏奶奶來到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脊柱外科求醫,入院檢查,核磁共振顯示腰椎中央管狹窄,以L4為段明顯,黃韌帶增生,硬膜囊受壓。診斷為腰椎管狹窄。
由於魏奶奶年齡較大,身體基礎條件較差,不能耐受傳統手術。付強主任帶領團隊充分討論後,決定為魏奶奶行經皮內鏡微創手術治療。
進一步完善術前檢查後,在麻醉師的配合下,付主任使用鏡下磨鑽磨除關節突,鏡下槍鉗咬除殘餘關節突,並切除增生黃韌帶。不到2個小時,手術順利結束。術後患者症狀明顯緩解,第5天康復出院。
1、什麼是腰椎管狹窄?
椎管是由前方的椎體後壁、椎間盤,側方的椎弓根、關節突,以及後方的椎板和黃韌帶組成。這些組成部分增生肥厚或者椎間盤的突出等都可以造成椎管狹窄。
腰椎管狹窄症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腰椎骨與軟組織(關節突關節、椎板、黃韌帶、椎間盤等)發生形態與組織結構的變化,導致中央椎管、神經根管或椎間孔狹窄,使脊髓、神經根和(或)馬尾神經受到壓迫,引起一系列臨床症狀的疾病。
2、腰椎管狹窄病因?
腰椎管狹窄的原因有很多,臨床上以退變性腰椎管狹窄為主,多見於老年人。與機器用久會磨損的道理相似,人的腰椎在磨損、退變時,會引發骨刺生長、韌帶增生肥厚,導致腰椎管狹窄,使脊髓和神經受壓迫。
由於椎管組織的退行性改變是主要誘因,因此腰椎管狹窄其實是一種自然規律,就象年齡大了頭髮會變白一樣。幾乎每個人到了一定年齡都會出現椎管內不同程度的狹窄,只是大多數人狹窄的程度還不足以出現腰腿疼的症狀而已。
3、腰椎管狹窄治療方法?
腰椎管狹窄症是腰腿痛最常見的原因之一, 好發於中老年人。腰椎管狹窄是一種慢性病,一般不需要緊急治療,但當臨床症狀嚴重,且保守治療無效時,應考慮手術治療。
傳統開放椎板切除減壓術具有療效確定的優點,但對脊柱穩定性影響較大,常需內固定和融合。其存在手術創傷大、併發症較多等缺點,尤其對老年人具有一定挑戰。
4、什麼是經皮內鏡減壓術?
隨著醫學技術發展和生活方式變化,人們對疾病的治療提出了更快、更微創、更精準、更有效的要求。目前,微創已成為脊柱外科的重要方向 。
近年來,經皮脊柱內鏡在脊柱退變性疾病的治療中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隨著手術設備和技術的逐步成熟,其手術適應證已從單純腰椎間盤突出症擴展至腰椎管狹窄症,手術入路也從單純椎間孔入路擴展至椎板間入。目前,隨著內鏡下高速磨鑽、椎板咬骨鉗等手術器械的應用,臨床上已可以安全有效地切除椎板、關節突等骨性結構,達到神經根管、側隱窩、椎管成形減壓的目的。
經皮內鏡減壓術就是在內鏡下對椎管和鄰近軟組織退變導致的椎管容積減小進行有效減壓,包括處理突出的椎間盤、骨刺、增生肥厚的小關節和黃韌帶等。目前,經皮內鏡可以實現對單節段腰椎管狹窄症的有效減壓,具有手術創傷小、恢復快、療效滿意等優點。
專家介紹
付強,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教授,醫學博士,上海市科技啟明星,2018年10月人才引進至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擔任脊柱外科主任及微創中心主任。
1994年起在上海長徵醫院脊柱外科專業從事脊柱外科,1999年獲得長海醫院骨外科博士點授予的首位博士學位,是長海醫院脊柱外科創建者之一。成功完成6000餘臺各類脊柱手術。現任國際脊柱外科SAS學會會員,中國SAS分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創傷學分會交通傷學組委員,中國殘疾人康復學會脊髓損傷學組委員,中國康復學會脊柱脊髓損傷學組委員,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雜誌編委,中國軟組織疼痛學會脊柱內鏡學組委員,上海脊柱外科微創學組委員,自然基金委神經精神疾病青年基金項目評委。
在上海長徵、長海醫院專業從事脊柱外科臨床及科研工作25餘年,師從趙定麟、賈連順、侯鐵勝等國內著名脊柱外科名師。赴美國、法國、瑞士、德國等國學習脊柱外科新技術。對脊柱脊髓損傷、退變、畸形等傷病有較深入的研究和豐富的臨床經驗,尤其擅長頸椎病、複雜脊柱損傷、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滑脫症、腰椎管狹窄症、複雜下腰椎翻修術、脊柱側凸、脊柱腫瘤、脊柱結核等疾病的手術治療。近十年在國內較早開展了骨質疏鬆症外科微創成形術、脊柱內鏡、經皮椎間孔鏡、脊柱微創管道、脊柱微創拉鉤等微創新技術。
在脊柱外科領域獲得發明專利6項,主編出版上海市科技圖書出版基金專著《脊柱外科影像學圖譜》等專著十餘部,完成國家自然基金、軍隊科研基金和上海市科委基金六項,獲得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兩項。在國內核心期刊發表論文60餘篇,SCI論文20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