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個觀測臺站構筑陽江立體地震監測系統

2020-12-16 陽江廣播電視臺

地震是威脅人類生命財產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自然災害。我市是廣東省三大老震區之一,今天是5月12日,全國第12個防災減災,一起來看看我市近年來防震減災能力建設情況。

走進市地震局的監測室,裡面擺放裡不少用於監測地震的設施設備。眼前這臺顯示地震波變化的測震臺網系統正是其中之一,它可以同時接收陽江及周邊22個測震臺站的地震波數據。據工作人員介紹,目前我市已初步建成了空間、地表、地下三位一體的立體地震監測系統,共有在建和建成的地震觀測專業臺站119個,其中預警臺站46個。

市地震局辦公室副主任 工程師 劉建蕖:這些臺站所觀測到的數據可以為地震速報、地震預警、地震趨勢分析以及震後快速響應等工作提供科學依據。特別是地震預警,是在地震發生之後,利用地震波傳播速度小於電波傳播速度的特點,可以提前幾秒乃至幾十秒對破壞性地震波尚未到達的地方進行預警。可以有效減少當地的地震災害造成的損失。

據了解,陽江是全國4個防震減災示範城市之一,也是省地震預警終端試點市,目前已經在陽江核電、海絲館、市一中等地安裝了13個預警終端。同時國家地震烈度速報和預警工程項目也正在建設中,在我市境內正新建46個臺站。項目完成後,可為公眾提供地震烈度速報和地震預警服務。此外,市地震局也通過創建示範社區、示範學校、百場公益講座等科普宣傳活動,致力於提高公眾的防震減災意識和緊急避險能力。

文字:楊春明

攝像:白金玉

相關焦點

  • 中國地震站網監控系統:「一二三四」快速提升運管效率
    烏恰縣地震局收到運維派單後,確定臺站故障原因為運營商光纜故障造成通信中斷,經過搶修,臺站恢復正常。就在這次故障排除一個多小時後,烏恰縣發生5級地震。這是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地震站網全流程一體化監控系統(簡稱地震站網監控系統),日常進行實時監控、智能化運維的一個普通案例。
  • 震後首個臺站即可發出地震預警
    地震預警又快又準的難度在於,速度和準確度是矛盾的統一,地震預警系統要在數秒內,利用少量臺站和地震初期觀測數據來估算地震參數和影響場,技術難度極大,強調速度就會使處理結果存在較大誤差,強調準確度就會使處理時間加長。
  • 地震監測預報預警實現快速發展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借力信息化提升防震減災水平地震監測預報預警實現快速發展實時接收全國臺站數據和全球多個臺站共享數據,實現全國2分鐘內、全球10分鐘內有影響地震的自動速報。臺網中心主任王海濤告訴《法制日報》記者,作為我國防震減災工作的重要業務樞紐和地震監測預報預警的國家級業務中心,臺網中心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圍繞全國地震監測臺網數據的匯集、傳輸、處理、分析和服務等全流程業務鏈,初步構建起感知系統、信息資源、核心應用和智慧服務的新一代業務體系,帶動地震業務轉型實現快速發展。
  • 重慶「點線片面」結合構築立體防貧監測網
    重慶市堅持脫貧與「防貧」相結合,把防止返貧放在重要位置,探索建立了點上重點監測、線上專題監測、片上四級監測、面上大數據監測的立體防貧返貧監測體系,「一戶一策」制定幫扶措施,切實鞏固脫貧成果。截至2020年11月底,全市共識別錄入國扶辦信息系統監測對象21987戶66683人,其中脫貧監測戶10095戶32441人,邊緣戶11892戶34242人。一、重點監測盯住「點」。結合全市脫貧攻堅「百日大會戰」,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兩類對象開展全面排查,重點關注:一是收入不達標家庭。
  • 記者探訪中國地震臺網中心:信息化助力提升監測速報
    臺網中心主任王海濤介紹,臺網中心信息化建設的目標是實現地震基礎設施資源、地震數據資源、公共服務平臺資源的集中統一和共享共用,地震業務應用的靈活復用,地震信息資源開放共享和普惠服務。圍繞全國地震監測臺網數據的匯集、傳輸、處理、分析和服務等全流程業務鏈,他們初步構建了感知系統、信息資源、核心應用和智慧服務的新一代業務體系,帶動地震業務轉型和跨越式發展。
  • 濉溪縣防震服務中心領導檢查指導地震前兆臺網工作
    12月23日,濉溪縣防震服務中心朱潔副主任、冀化海副主任在業務人員的陪同下對地震前兆臺網進行了檢查。 檢查組一行先後來到臨渙姚湖前兆臺、濉溪前兆臺,聽取了觀測臺站一年來日常運維管理、觀測技術運用和設備操作等情況,仔細查看了觀測臺站周邊觀測環境和儀器設備狀況等。
  • 深圳建成環境空氣品質垂直監測系統
    來源: 深圳新聞網-深圳晚報深晚記者12月6日從深圳市生態環境局獲悉,目前已建成深圳市環境空氣品質立體監測系統、環境空氣品質預報預警系統及可視化會商系統等。其中,深圳市環境空氣品質立體監測系統是以356米高的梯度塔為中心建設而成,可更加精準地監測各項空氣品質指標,標誌著深圳建成全國首個城市環境空氣品質垂直監測系統。目前,市民可在「深圳空氣品質App」以及微信小程序上查詢深圳74個街道(辦事處)PM2.5濃度的實時排名情況。
  • 天津建成三級預警監測網站 平均每8公裡一個監測點 讓地震預警更快...
    今年7月12日,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區發生5.1級地震,在130多公裡外的天津,部分市民地震前從電視機裡看到了預警信息:「地震橫波將在33秒(倒計時)後到達……」。那麼,我們常說的「地震預警」是怎樣出爐的?天津在地震預警領域有什麼技術手段,又是怎樣布局的?日前,記者就這些市民關心的話題採訪了本市地震監測預報中心主任邱虎。  「地震預警不同於地震預報。」
  • 坐地鐵遇地震如何辦?濟南地鐵是否裝有監測系統保市民安全?
    由濟南市委、市政府主辦,市紀委機關、市委宣傳部承辦,濟南廣播電視臺協辦的大型電視問政節目「直面問題 踐行承諾」——《作風監督面對面》2021年1月5日再度開問,本期節目的上鏡單位是濟南市地震監測中心、天下第一泉風景區服務中心、濟南市公共就業服務中心、濟南市社會保險事業中心2019
  • 河南省地震局召開2020年度全省地震監測質量工作會議
    近日,河南省地震局在鄭州組織召開2020年度全省地震監測質量工作會議,省地震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士華出席會議並講話。各省轄市、濟源示範區防震減災中心,局機關相關處(室)、直屬事業單位、各地震臺相關專業技術人員70餘人參加會議。
  • 內江也有地震預警系統了,設置在這三個地方
    >讓人振奮的是內江在這個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3月20日,記者從市應急局獲悉,內江市轄區內3個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項目已全部開工建設,進展順利。項目建成後,將填補內江地震監測預警空白,為公眾逃生避險、政府應急決策、重大工程地震緊急處置、相關科學研究提供及時豐富的地震科技服務。
  • 2秒報出地震參數它比速報員更快
    近日,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發生5.9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裡。根據距離地震的距離,地震中心的地震速報記者杜光寶在接受《科技日報》採訪時表示,他已經連續四個春節站在監測系統前。地震發生後,他會檢查地震參數信息約10分鐘,糾正自動快速報告結果,並給出正式的快速報告。這是杜光寶和他的同事必須做的。
  • 保利發展控股·2020陽江海陵島馬拉松新聞發布會在陽江舉行
    陽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並將在各方面大力支持、統籌協調好本次保利發展控股·2020陽江海陵島馬拉松。由中國田協主辦的「跑遍中國」線上馬拉松廣東賽區啟動儀式將在陽江與保利發展控股·2020陽江海陵島馬拉鬆開幕式同時舉行,陽江將通過這一盛大的體育賽事活動,進一步打開陽江海陵島走向世界的窗口,讓更多的人了解海陵島,認識海陵島,向世界展示海陵島的風採和魅力。2020陽江海陵島馬拉松將作為跑遍中國·幸福廣東系列賽事,將在12月20日比賽當日舉行跑遍中國廣東賽區的啟動儀式。
  • 景區、公園環境空氣品質在線監測系統
    景區、公園環境空氣品質在線監測系統 一、系統概況 響應政府號召,建設空氣品質監管體系,提高信息化和智能化,達到合理利用資源,根據監測要求:需監測PM2.5、PM10、CO、SO2、CO2、
  • 遼寧省地震局召開推進地震臺站改革工作座談會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遼寧省地震局地震監測中心站職能配置、機構設置和人員編制規定》,保障地震臺站改革工作順利實施,2020年12月18日,遼寧省地震局召開推進地震臺站改革工作座談會。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明同志主持會議,局黨組成員、局有關處室(單位)和各地震臺站負責同志參加了此次座談會。
  • 重大危險源風險監測預警系統建設完成
    發布日期:2020-12-23 10:51信息來源:菏澤日報 瀏覽次數:1日前,記者從市應急管理局獲悉,自去年下半年全省危化品安全生產風險監測預警系統建設工作開展以來,我市74家企業及11個裝卸區的危化品重大危險源風險監測預警系統已全面完成建設,為危化品行業量身定做了一個全方位
  • 地震破壞最嚴重的地方,到底在哪?|地震科技「震」樣看
    對於廣大民眾來說,對於地震速報的信息相對熟悉一些:地震在哪、震級有多大、地震什麼時候發生的,以及地震發生在地下多少米。這些都是地震監測儀器可以直接測出來的(有些還需要經過人工矯正),我們在震後幾分鐘內就能收到相關的信息。如果一個地震發生以後,我們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大致知道地震破壞的情況,也就是地震烈度如果也能實現通過機器迅速播報,那就太好了。
  • 高鐵將接入地震信息 可及時接收預警後減速或停車
    此前非模擬試驗中已多次成功實現預警此前,在中國鐵路總公司和中國地震局聯合組織開展的「高速鐵路地震監測預警系統非模擬試驗」中,福廈線、成灌線及大西線同時開展天然地震監測,多次成功實現預警。籤約儀式上雙方表示,將加快推進京張、京雄、京津城際等高速鐵路地震預警示範應用。下一步雙方將加快推進高速鐵路地震預警系統與中國地震臺網信息系統互聯互通工程實施。結合智能京張、智能京雄、京津城際等地震預警示範應用,完善地震信息服務產品和信息接入標準,加快推進地震預警信息服務能力建設,提升高速鐵路應對地震災害能力。
  • 美國加州又地震了!3月以來第二個最強地震,未來有7級以上地震?
    主要問題就是美國加州是一個多地震帶,並且還有可能發生更大的地震,那我們從這次的地震了解下美國的一個地震情況。根據地震監測網數據顯示,這次地震是發生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附近海域,等級大小為5.7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位於北緯40.51度,西經125.05度,所以相對不大,本次地震沒有引發海嘯問題,暫時也沒看到影響報告。
  • 1分鐘,完成江蘇省內地震自動速報
    地震發生後,多長時間內可以收到地震速報……2020年5月12日是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當天,江蘇省地震局通過網絡平臺開展網絡直播宣傳活動,邀請江蘇省首席科技傳播專家、江蘇省地震局原巡視員張振亞和江蘇省地震監測中心高級工程師王俊做客直播間,解讀地震監測的關鍵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