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嫡傳後人早已不在曲阜,孔氏嫡長子孫,何時在南方扎了根?

2020-12-22 闡史官曉悅

山東曲阜,泰山腳下,是聖賢孔子正宗家廟的所在地,這恐怕是盡人皆知的事情了,肯定有不少朋友還專程去孔府家廟參拜遊覽過。既然宗廟在曲阜,那麼按照儒家禮教的老規矩嫡長子繼承制,看守家廟的,不用問一定是孔子他老人家嫡長孫的後人。可如果突然有人告訴您,曲阜家廟裡現在住的,雖然是孔氏後代,可卻並不是孔子嫡傳長子長孫的後人,相信很多朋友一定會大為驚訝吧,說不定還會有人以為筆者是在生病發燒開始說胡話了。

既然這麼說,朋友們感到疑惑也是很正常的,如果說曲阜的孔氏家廟裡,現在世居的已經不是孔子嫡長,那麼孔氏嫡長又在哪裡呢?關於這點,我想借用清朝的兵部尚書李之芳曾說過的一句話來回答您:「孔氏之家廟者遍行天下,唯曲阜衢州耳。」其實孔門的嫡長後人都在浙江的衢州,至於他們為何會在衢州世代生息,這就不能不提起一段發生在宋朝的風煙往事了。

公元1128年,也就是建炎二年,宋朝第十位,南宋第一位皇帝宋高宗趙構,在揚州舉行祭天大典。當時的衍聖公,孔子第48代嫡長孫孔端友奉詔伴駕陪祭。偏巧這時金兵大舉南進,淮揚兇險。倒黴的宋高宗只好帶著一班大臣逃命到臨安(今杭州)。因為在這個過程中孔端友護駕有功,在臨安安頓下來以後,宋高宗就賜孔家在衢州建家廟。言外之意,反正整個北方也淪陷了,孔聖人又是最講究忠君與氣節的。所以您身為衍聖公,一個孔氏的嫡長傳人,也就沒有必要回淪陷區去面對那些金人了,還是踏踏實實留在南方伴駕吧。

正是由於高宗時,孔氏家廟的南遷,讓南宋時儒學的活動中心從北方轉移到了江浙一帶,並逐漸向更邊遠的南方地區滲透,對儒學在整個南方地區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象那個時期的大儒朱熹、陸九淵等人的治學活動,也都是以衢州為中心開展的。政治上的推崇,學術界的仰慕,再加上孔子嫡長傳人的社會號召力,自然也讓衢州孔廟的地位非比尋常,南宋時儒學的發展重心,也就自然而然地由北方傾斜到南方。衢州的孔府家廟中,一共沿襲傳承了六代衍聖公,留在衢州的孔氏後代被人們稱為孔子家廟的南宗。

等到了元朝立國的時候,情況又發生了變化。元世祖忽必烈雖然是遊牧民族出身的帝王,但是也很敬重推崇孔子。忽必烈覺得,既然國都定在了北京,那麼作為世襲衍聖公的孔子後人,最好是離我近一點,才能體現我尊師敬賢的帝王風範,所以這孔氏家廟怎麼能留在南方呢?還是應該遷回故地曲阜去。

於是忽必烈就令孔氏南宗第53代嫡長孫孔洙,率族人從衢州北遷回曲阜奉祖。但孔洙以孝為先,不忍棄上五代衍聖公的墳墓,又不能違抗聖命。於是就回奏皇帝:自己願將衍聖公爵位讓給在曲阜的族弟。為了日後不起爭端,南宗與朝廷約定:由曲阜北宗襲爵千年不易,如果日後南宗子孫為爵位挑起爭端,則「置之重典,永不敘錄」。

知道孔洙的決定後,忽必烈非常感動,盛讚孔洙「寧違榮而不違道,真聖人之後也。」就這樣,孔子世襲的爵位又從衢州,重新回到了曲阜。也正是由於南宗的禮讓,孔府家廟的政治地位和民間威望又從南方轉移到了北方。隨著時間推移,也因為北宗孔廟的日益興盛,南宗孔廟在人們的視野中越來越被淡化,社會地位江河日下,再加上戰亂的影響,到明朝的時候,幾乎已同「氓庶」。

後來也有一些衢州的地方官,以維護孔子正宗嫡傳血脈為由,極力上書,為南宗孔廟和孔子的嫡長血脈爭取相應的政治和經濟地位。這些努力確實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到明朝時,也曾經恢復過南宗的爵位,但南宗在政治和民望上的影響力,卻是再難以恢復到當年的盛況了。

明以後,雖然有著最為正統的血脈,但南宗的聲勢依然不可阻擋地日益衰微,以至於大多數後世之人,只知曲阜的北宗孔廟,而不知還有在衢州的,真正為孔氏嫡長後代的南宗孔廟,也就更加不了解孔氏南宗,曾經在歷史上那麼重要而輝煌地存在過。

相關焦點

  • 山東曲阜的孔林,孔子墓「攜子抱孫」,學生子貢服喪六年
    來聖人故裡山東曲阜旅行,孔廟、孔府、孔林是古城物質遺產的核心,是遊人必到之處。曲阜古城位於山東濟寧,人口不過百萬,卻有著聖人故裡的恢弘氣度和強大的文化向心力、影響力。如果說孔廟、孔府、孔林是古城物質遺產的核心,那麼孔子及其傳續千年的儒家文化,則是古城百姓最引以為傲的城市精神。曲阜,一座位於山東西南部的小城。泰山是它東面的屏障,沂河與泗水穿城而過。這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早在5000多年前,人類祖先就在曲阜一帶繁衍生息。中華民族傳說中的「三皇五帝」中有四位曾在這裡留下了活動的蹤跡。
  • 盤點孔子後人,有出息的不多,孔尚任是一個
    文/令史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文有聖人孔子,武有忠義關羽,可謂中國文武楷模。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聖人孔子的後代們,看看孔氏一門的興衰榮辱。自孔子逝世到司馬遷所生活的漢武帝時期,曲阜孔氏每一代的命運都與大的社會背景密切相關。這讓司馬遷不禁感嘆,天下從君王到賢人,人數不可謂不多,然往往都是在世時顯赫,逝世後便不再知名。而孔子作為一介布衣傳承十餘代,為天下學者共同尊奉,著實可謂是至聖先師。司馬遷之後,歷朝歷代對於孔氏後人的優禮依舊延續不斷。
  • 山東曲阜的「陋巷」,顏回住在這裡,他是孔子最得意門生
    被稱為「東方聖城」的曲阜,因是孔子的誕生地及儒學的發源地而名揚天下,今天要介紹的是孔子得意門生顏回的故事。記得一檔綜藝節目《大叔小館》中,這哥幾個在夜談,孟非說自己祖籍山東,大家群起而攻之,你明明是重慶人,怎麼又跑到山東去了?
  • 韓國有八萬人竟是孔子後裔,最火的明星都是孔子後人
    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孔子的後人也在不斷的擴大,到現在為止,已經有了數百萬人之多,其後裔遍布兩岸四地,甚至海外也存在著為數眾多的孔子後裔,今天我們要來聊一聊的就是這支唯一被載入《孔子世家譜》的孔子後裔—韓國昌原孔氏。
  • 孔子後人如何?後代的生活揭秘
    孔子後人何在?其實這其中的原因還不少,在歷朝歷代的時候,一般的孔子後人是都會被封官的,最常見的就是封衍聖公這個名頭,職責就是管理祭祀的事情,而在民國也沒有例外,雖然封建被推翻了,可給孔家的後人封官這個事情還是沒有被摒棄,而孔德成因此就成了「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作為一個「國民政府」政府官員,孔子的後人也就跟著蔣去了臺灣,在臺灣每年祭祀孔子。
  • 孔子後人在臺灣:繼續世襲
    孔德成是孔子第77代嫡孫,是「中華民國」唯一的世襲官員,而他唯一的工作就是每年在孔子誕辰紀念日,負責參加臺北孔廟的祭典。這些年,孔子後人在臺灣過得挺不錯。  文 柯實  孔子嫡親後裔是最高級別的世襲官員,一邊教書一邊做官,還兩次讓蔣介石幫忙走了「後門」。這些年,孔子後人在臺灣過得挺不錯。
  • 關於曲阜的由來
    這種白鷺是曲阜的市鳥。為什麼選鷺鷥作市鳥呢?因為它們每年冬天從曲阜孔廟裡飛出去,春暖花開的時候又飛回來,它們除了晚上去捕魚撈蝦覓食之外,平時是不飛出去的。鷺鷥是一種水鳥,但曲阜的水面並不多,只是6公裡外有一個水庫。因此這個現象非常神奇。中國大大小小的孔廟都被稱為文廟或夫子廟,只有這裡的孔廟被稱為至聖廟。『至聖』就是『至聖先師』,意思是說孔廟是至高無上的一個聖人的廟宇。
  • 春秋末年,儒家的創始人孔子誕生曲阜,宋仁宗封孔子後代為衍聖公
    曲阜位於山東省西南部,是中國著名的禮儀之鄉。商代時,曲阜名「奄」,商王南庚曾遷都於此。周代時,曲阜為分封國魯國的都城。隋開皇十六年(596),才定名為「曲阜」,沿用至今。自遠古時代起,曲阜便是東方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春秋末年,儒家文化的創始人孔子誕生於此。曲阜因孔子和儒家文化的成就而享有盛譽,保留著眾多的文物古蹟,其中以由孔廟、孔府與孔林組成的「三孔」建築群最為著名。
  • 話劇《孔子》走進孔子故裡曲阜 把儒學熱推向新高潮
    話劇《孔子》在孔子故裡山東曲阜上演。曲阜市委宣傳部供圖中新網山東曲阜12月16日電 (陳曙光 李驍)12月15日晚,山東省重點舞臺藝術創作項目——話劇《孔子》在孔子故裡山東曲阜上演,把儒學熱、孔子熱推向新高潮。
  • 孔子後人為何能受封2000多年?不管王朝變遷
    孔家有如此待遇,這都要歸功於孔子本人,他所創立的儒家思想,幾乎成為了封建專制統治的核心思想。除了皇帝可以不遵守外,普天之下的所有人都要學習這一思想。衍聖公出現的時間則相對來說短了一些,1055年,宋仁宗時期將孔子的嫡長子孫冊封為衍聖公,一直到1935年,國民政府將最後一代衍聖公孔德成,改成了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
  • 孔子故鄉,東方聖城 ——曲阜與孔子文化的千年之緣
    年輕的孔子,趕著牛車,滿載一腔的豪邁熱血,以自己的「仁」之思想遊說各國,奈何時值戰亂年代,各路霸主諸侯最關心的是:令行禁止的軍隊、豐富堅韌的軍械戰車、嚴刑峻法,以穩固自己的統治地位。所以從歷史來看,孔子的滿腹經世治國之道是超前的,在那樣一個戰亂動蕩的年代,當權者都是想的如何去徵服,而不是經營。如今我們再去查詢關於孔子的簡介,可以看到非常有意思的三個標籤: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 孔孟之鄉,濟寧市曲阜孔子博物館
    遊玩在濟寧,名氣最大的當屬儒家文化源頭孔孟文化,孔孟文化又以曲阜三孔為代表,名滿海內外,號稱東方的耶路撒冷。孔子博物館位於曲阜城南孔子大道,於2013年動工,2019年9月正式開館迎客。景區為免費景區,實行身份證預約制,可現場預約進館。
  • 從衍聖公到72代家奴25朝貳臣,孔子後人跌落神壇!為何被千夫所指
    但由於孔子思想太過超前違背當時統治者利益,使得孔子受不到重用。孔子這樣厲害,後世崇拜孔子的人自然很多。有人講天不生孔子,萬古如長夜。也有人說,自有生民以來,未有孔子也。足以見得孔子在中國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漢朝時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 孔子家族往事
    當時,忽必烈有意成全本為最嫡系正統的孔子53代嫡孫、南宗的衍聖公孔洙回歸山東曲阜,解決孔子家族嫡傳的南北宗之爭。 但孔洙卻主動表示,孔子南宗當時在浙江衢州已經有五代先祖入葬(第48代、49代、50代、51代、52代),他自己實在不忍心、難以離棄先祖,況且北宗孔氏家族畢竟也是嫡系子孫,在亂世中守護曲阜祖業也勞苦功高,因此自己願意放棄南宗衍聖公的封號爵位,解決孔子家族的南北宗之爭。
  • 在曲阜建設孔子大學?官方回復留下可能性
    山東省的高教實力在全國不算拔尖,一批像孔子大學這樣具有代表性的高校,無疑能給山東帶來更廣泛的影響力。從孔子故裡曲阜市來看,也迫切需要一所孔子大學。山東省內的強校,大多位於濟南、青島兩座城市,曲阜師範大學是山東省唯一一所位於縣級市的大學。作為孔子家鄉的大學,曲阜師範大學一直有改名孔子大學的呼聲。
  • 孔子故裡曲阜邀遊客評選「少年孔子卡通形象」-新華網
    新華社濟南3月6日專電(記者劉寶森、席敏)孔子故裡山東曲阜目前正面向遊客開展「少年孔子卡通形象」評選活動,這項活動將持續一個月,頒獎儀式將於4月初春季祭孔期間舉行。  記者從曲阜市文物局獲悉,曲阜市於去年10月舉辦「少年孔子卡通形象」暨「孔子文化」旅遊產品設計創意大賽活動,旨在更好地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挖掘孔子及其儒家文化深厚內涵,讓孔子形象在國內外青少年群體中得到準確的認知和廣泛傳播。截至今年2月底,共收到來自山東省內外13個地區的參賽作品200餘件。
  • 孟子死後,他的後人是什麼狀態?為啥沒有孔子的後人出名?
    在傳統的中國儒家文化當中,孟子一直是地位非常崇高,幾乎可以與儒家的創始人孔子相提並論,被尊稱為亞聖。儒家學說,往往也被稱之為孔孟之說。從這一點上,就可以看出孟子的崇高地位了。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很多人可能都聽說過孔子的後代,所謂的衍聖公一脈,很多人迄今仍然居住在山東曲阜。
  • 走進孔子的故鄉 山東曲阜孔府
    遊玩曲阜孔廟後已接近下午1點左右,出了孔廟步行約十來分鐘就到孔府。正門,孔府正門坐北朝南,迎面是一個粉白的大照壁,門前左右兩側,有一對2米多高的圓雕雌雄石獅。孔府,又稱衍聖公府,位於中國山東省曲阜市,曲阜城內、孔廟東側。是孔子的世襲衍聖公的後代居住的府第。
  • 孔子家鄉的楷樹與楷雕
    當聽說這兩件禮品均為「曲阜三寶」之一的楷雕,而且楷木只生長在孔林時,福田首相和夫人連聲道謝,對這兩件禮品非常珍愛。  楷雕為什麼這樣珍貴?這還要從兩千多年前的孔子及其弟子說起。  所謂楷雕,即用楷木雕刻的工藝品,它與碑帖、尼山硯並稱為「曲阜三寶」(楷杖、如意、蓍草為曲阜古「三寶」)。楷雕所用的楷木,即孔林中生長的楷樹。  孔林中生長的楷樹非常稀有。
  • 眾所周知,孔子家鄉在山東曲阜,然而孔子後裔在莆田,卻少人知曉
    孔子家鄉山東曲阜,有孔林,孔廟和孔府等古蹟,名 聞世界,眾所周知。然而,孔子的四十一世孫於唐代定居莆田,並於宋代創建孔氏家廟和涵江書院,卻少人知曉。按莆田涵江孔氏譜系:孔子三十七世孫孔齊卿,唐建中間(780-783年)官兗州司馬,襲封文宣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