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樹一幟!英國初代噴氣艦載機,首次採用後掠翼設計

2020-12-23 墨者善狩

自二戰末期開始,美蘇兩大國開始掀起了噴氣式戰機研發浪潮。作為傳統航空強國,英國也不甘落後,大名鼎鼎的霍克公司就在噴氣機研發領域另闢蹊徑,研發出英國初代噴氣艦載機——"海鷹"。在設計創新方面,"海鷹"配備了羅羅公司的經典"尼恩"離心式渦噴發動機,並且首次採用了後掠翼設計。由於當時包括美蘇等各國都將噴氣機研發的重點放在了空戰機型領域,獨樹一幟的"海鷹"迅速引起了各國關注。此後,包括荷蘭、西德、印度等多個國家都紛紛採購"海鷹",讓其成為50年代初一款十分經典的艦載噴氣戰機。

整體來說,上世紀40年代,各國在噴氣機研發技術水平方面還十分有限。因此,儘管霍克公司作為英國空軍的傳統合作商,曾經研發出"颶風"等多款戰鬥轟炸機,但最初在噴氣機研發方面也是進展緩慢,其中的"海鷹"研發項目也是在傳統螺旋槳戰機基礎上改進而成的。而在完成空戰版"海怒"戰機的研發後,信心十足的霍克公司在競爭英國皇家空軍訂單時卻遭遇慘敗。由於英國皇家空軍更加青睞於"流星"和"吸血鬼",霍克公司不得不另闢蹊徑,轉而在"海怒"基礎上研發首款艦載機。

要知道,在二戰結束後,英國皇家海軍的航母艦載機依然是老式"飛龍"螺旋槳戰機。儘管此前,英國皇家海軍一度考慮在"流星"和"吸血鬼"兩款空戰機型基礎上進行改進,但效果缺乏可陳。相對來說,由於採用了當時最先進的"尼恩"離心式渦噴發動機,再加上"海鷹"採用了簡潔化的機體設計,在機動性、航程以及海上作戰適應性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優勢,這款戰機迅速贏得了包括邱吉爾在內英國政府荷甲軍方高層的認可。值得一提的是,和當時僅僅具備對空攔截能力的眾多初代噴氣戰機相比,"海鷹"載荷能力十分出色,還可以搭載航空炸彈及火箭,甚至還兼具偵察機的作戰功能,超強的全面性也迅速贏得了英國皇家海軍官兵的認同。

自1953年開始,"海鷹"戰機就正式開始交付服役。根據權威數據統計,霍克公司總共生產了500多架"海鷹"艦載機,包括了F1、F2、FB3(戰鬥轟炸機型)、FGA4、FGA6等多個型號。在十多年的服役期中,"海鷹"一直是英國皇家海軍主力戰機,並且還參加了1956年的蘇伊士戰爭。期間,英國向大英國協國家以及眾多西方國家推銷這款戰機,但由於美制戰機佔據了市場主導,最終包括荷蘭、西德(西德採購後將其作為空軍戰機使用)和印度三國先後購買了"海鷹"艦載機。到了1961年,英國皇家海軍開始逐步退役"海鷹"艦載機。

在採購"海鷹"的海外國家中,印度在採購數量方面可以說首屈一指。早在1961年,印度就一次性接收了24架"海鷹",由於使用效果反饋良好,此後印度又先後從英國和西德採購了多批二手"海鷹",總數量達上百架。甚至在1971年的印巴戰爭中,印度海軍"維蘭特"號航母還出動了"海鷹"戰機對巴基斯坦吉大港(目前屬孟加拉國)展開了空襲。

除了在實戰中嶄露頭角之外,印度海軍飛行員還曾經駕駛"海鷹"戰機實現了水下彈射逃生。1976年3月4日,印度海軍王牌飛行員Debras中校在"維特蘭"號航母上進行例行訓練。由於航母彈射器發生故障,他所駕駛的"海鷹"直接墜入大海,而行動中的航母隨後即將碾壓戰機而過。千鈞一髮之際,Debras中校沉重冷靜地等待航母駛過,成功地完成了水下彈射逃生。這次壯舉,至今依然是水下彈射逃生的深度記錄。

相關焦點

  • 英國傳奇的木製噴氣機,造型奇特怪異,採用離心式設計卻大獲成功
    英國噴氣時代先驅—惠特爾,英國航空博物館有他的肖像,1942年左右,坐在飛機製造部的辦公桌上時調節滑尺在拿到1941年初購買到惠特利的離心式發動機的專利後,德哈維蘭公司便組織設計團隊對購買到的離心式發動機進行改進,新的離心式發動機的設計十分順利,在1942年初便進行了各種各樣的測試,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 紅色鞭撻者——米格-23戰鬥機,可變後掠翼是亮點
    在冷戰漫長的歲月中,米格設計局曾經設計了諸多先進的戰鬥機,不過有一款戰鬥機技術上雖然先進,但是卻缺乏存在感,這就是米格設計局設計的第二款前線戰鬥機——米格-23"鞭撻者"戰鬥機,它是蘇聯第一款採用可變後掠翼技術設計的單發單座戰鬥機,由於採用了可變後掠翼技術,因此該機同時兼顧了低速起降性能和高速攔截作戰
  • 從巔峰滑落,二戰後的英國作戰飛機第一部分:空軍戰鬥機
    二戰結束的時候,英國人在航空設計和製造方面絕對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即使在噴氣時代早期,英式設計靠著積累和慣性仍然能吊在第一梯隊。但其後英國的航空工業就走上了衰退之路,到如今純英式血統的作戰飛機已經很罕見了,以後還能不能看到也是未知之數。
  • 比噴氣飛機還要快的螺旋槳客機,首飛後令西方驚訝不已!
    第一種方案,工程師們將炸彈艙和防護設備拆掉,再把兩個設計好的客艙塞進窄長的機身裡。赫魯雪夫會待在機身後半部,經由後登機梯登上客艙。這一方案,定為TU-116。工程師會繼續保留強大的渦槳發動機以及後掠翼,同時把機翼挪到機身下方以配合更寬的加壓機艙。
  • 納粹的末日黑科技,Ta-183「烏鴉」噴氣截擊機,卻成就了米格-15
    而德國的噴氣發動機之父漢斯·馮·奧海恩想法是與英國弗蘭克·惠特爾一致的,但是漢斯·馮·奧海恩卻沒有閉門造車,而是選擇與德國的亨克爾飛機製造廠商合作,經過反覆的試驗,漢斯·馮·奧海恩終於建造出來了噴氣式發動機。噴氣式發動機問世之後,德國高層對其是非常的重視,開始研發噴氣式飛機。可以說漢斯·馮·奧海恩推進了德國航空的進步。
  • 流星划過不列顛上空,二戰末期英國噴氣式戰鬥機發展始末
    不過好在當時的科技發展環境較為蓬勃,各國的航空工業相比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取得了很大進步,就拿英國來舉例子,在一戰結束後的幾年間英國人設計出了包括「颶風」戰機在內的多款先進戰機,在整個國際市場上享有盛名。英國戰機發展取得的重要成就離不開發動機研發技術的不斷進步。
  • 可變後掠翼戰機的歷史:美蘇曾經爭相研發,最終卻被五代機終結
    五代戰機的正式服役徹底將一種飛機設計淘汰成為了歷史文物,那就是可變後掠翼設計。五代戰機的超機動需要矢量發動機提供動力,而可變後掠翼是矢量發動機問世前,航空工程師對動力飛行作出的最大努力之一。那麼什麼是可變後掠翼呢?美蘇兩國對其理解又是怎樣呢?
  • 美國最後一架以機炮為主的艦載機,「十字軍戰士」
    它在1953年的5月就開始設計。在1955年3月原型戰機首次試飛,在1957年3月開始交付美國海軍使用。在上個世紀美國海軍開始了招標計劃,並且這次計劃是研製一款超超音速的艦載機,而在二戰之前研製過許多優秀戰鬥機的錢斯·沃特公司,在飛機進入噴氣時代後,它研製的F-6U和F-7U艦載戰鬥機的表現都不是太好,於是想借這次機會,讓自己的公司,重新豎起旗幟。
  • 「卡普羅尼-坎皮尼N.1」驗證機 採用獨一無二的義大利噴氣發動機
    恰在80年前,即1940年8月27日,卡普羅尼-坎皮尼N.1噴氣式飛機首次在義大利米蘭機場進行試飛。然而,這架飛機並未贏得第一的稱號,因為在1939年8月27日,德國的首架渦輪噴氣式飛機亨克爾He.178已經完成了首飛。
  • 第4353回:海盜旗戰略轟炸機,槍騎兵可變後掠翼
    「海盜旗」的血統從此可以確定它是一個多重父母的混血兒,它的可變後掠翼來自M-18,而M-18的後掠翼又是俄聯公認最成功的設計,而圖波列夫設計局相中這一點的就是在航空氣體動力學上無窮的潛力。企劃案提出後的次年,在圖-22M首次試飛後,圖波列夫局被指派以米亞西舍夫設計局的設計進行發展研究。
  • 鮮為人知的中國航母方案,以法國為藍本,強5上艦做艦載機
    【軍武次位面】:風林火山4月1日愚人節,網上流傳出一則法國開工第二艘航母的假消息,作為除美國以外唯一擁有核航母的國家,法國航母走出了一條獨樹一幟之路。而不為人知的是,其實當年中國與法國在航母方面也有過深入的合作。
  • 蘇聯85型航母配套艦載機,可以彈射起飛的圖-91「靴子」
    有航母自然有對應的艦載機,發展了幾十年有我們最熟悉的蘇-33戰鬥機、米格-29K戰鬥機,也有罕見的垂直起降型雅克-38、雅克-141等,不過在蘇聯航母體系發展早期有過很多未成型方案,本文介紹一款很有意思的配套機型——採用共軸反轉技術圖-91「靴子」艦載魚雷轟炸機。
  • 美軍航母上的警示標語:飛行員看見這行小字,艦載機很危險
    航空母艦飛行甲板是世界上最危險的作業環境之一,在甲板上作業的水兵們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無處不在的旋翼、螺旋槳或噴氣尾流所傷到。除此之外,艦載機著艦意外、攔阻索等設備出故障也很有危甲板作業人員的安全。◎「羅斯福」號航母艦島舷號旁的「注意噴氣尾流、螺旋槳和旋翼」警示標語美軍航母上最常見的的警示標語是「BE WARE OF JET BLAST, PROPELLERS AND ROTORS」,意為「注意噴氣尾流、螺旋槳和旋翼」。
  • 「勝利者」戰略轟炸機:融合了德國空氣動力學設計和英國發動機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和德國幾乎同時研製了噴氣式戰鬥機,然而德國在此領域更勝一籌,他們的Me.262戰鬥機成為一個傳奇。德國同時研製的還有噴氣式轟炸機,並參加了實戰,德國戰敗後相關的研究工作就終止了,至今德國也沒有自己的噴氣式轟炸機。
  • iPhone13概念圖:致敬賈伯斯的經典設計,初代iPhone升級版
    去年發布的iPhone12系列是近幾年來變化最大的一款蘋果手機,不僅全部採用OLED面板,而且首次配備5G基帶,邊框也回歸經典的立體磚塊式造型。外媒最近發布一款全新的iPhone13概念圖,將機身後蓋的款式改成初代iPhone的設計,這是在致敬賈伯斯的經典設計,充滿了濃濃的情懷。劉海寬度還是沒有變化,但這款升級版初代iPhone還是有許多看點。
  • 艦載機確定,艦島設計更是優秀
    航母戰鬥群近日網上開始流傳出這樣一張照片,就是我國18號航母的CG圖,從圖中我們可以在艦首看到明顯的18字樣,採用了全通平直甲板,而此前關於18號採用平直甲板還是上揚甲板的討論終於有了定數18號航母CG圖採用直通甲板,就意味著我國的18號航母的艦載機起降方式將放棄滑躍起飛,改成彈射起飛,在電磁彈射和蒸汽彈射兩者二選一,介於我國電磁彈射技術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不排除18
  • 阿拉斯加走廊,繪圖板上的黑科技,航母艦載機的無障礙快速通道
    英國和俄羅斯推崇的所謂的阿拉斯加走廊又有什麼用呢?如果這種設計有優點的話,美國航母為啥不用? 阿拉斯加走廊有何作用?優缺點是什麼?如果阿拉斯加走廊這麼好為什麼沒有一艘航母才用了阿拉斯加走廊設計? 阿拉斯加走廊是什麼?阿拉斯加走廊位於艦島右側,這條走廊寬度大於艦載機摺疊機翼後的寬度,並且阿拉斯加走廊的淨高允許艦載機通過。
  • 英國SCP發布x2水下噴氣發動機 用戶可在水下自由遊動
    一家英國公司SCP Marine Innovation發布了一款新型的x2水下噴氣發動機組件(x2 Underwater Jet Pack)。它是一個可穿戴式推進系統,採用的是高性能船用推進器。用戶可以將它牢固地安裝到前臂上,這樣他們可以自由地進行水下雜技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