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號航母現身!艦載機確定,艦島設計更是優秀

2020-12-12 錨之戰艦
原海軍司令劉華清將軍

曾幾何時,我海軍司令俯身向美國水兵請教,「國家沒有航母,我死不瞑目!」的呼聲還依稀在耳邊迴蕩 。我國曾是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中唯一沒有航母的國家。2012年在瓦良格號航母的基礎上經過改造升級,我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艦16號正式入役。2019年我國自行研製的航母山東艦17號入役。

16號遼寧艦

隨著16/17號航母的服役,我國正式進入雙航母時代,但是對於我國的萬裏海疆和深藍海軍的目標來說,兩艘航母遠遠不夠。關於第三艘航母18號的呼聲和討論也不絕於耳。說來就來,最新關於18號的消息就來了!

17號山東艦

自從我國的16號遼寧艦成為訓練艦之後,關於我國的航空母艦後續猜測就多了起來。果不其然,17號山東艦緊隨其後,現在已經服役了。那麼,後續的航空母艦應該是舷號為18了吧?你還別說,最新,最新一艘航母的消息來了。

航母戰鬥群

近日網上開始流傳出這樣一張照片,就是我國18號航母的CG圖,從圖中我們可以在艦首看到明顯的18字樣,採用了全通平直甲板,而此前關於18號採用平直甲板還是上揚甲板的討論終於有了定數。我們早已不是那個沒有航母的弱者,而是完全有能力生產巨型高端軍艦的國家。

18號航母CG圖

採用直通甲板,就意味著我國的18號航母的艦載機起降方式將放棄滑躍起飛,改成彈射起飛,在電磁彈射和蒸汽彈射兩者二選一,介於我國電磁彈射技術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不排除18號採用電磁彈射的可能性。

彈射起飛

乍一看,原來以為甲板上停放的是F-35戰機,仔細一看原來是我國國產的五代機殲 -31隱身艦載機。殲-31 上艦早已是廣大軍迷眼中板上釘釘的事情,對手瞄準誰都不用小編說,全通甲板,配上雙發殲-31 艦載機,將極大地增強艦載機的作戰半徑和載油載彈量。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我國航母可以在西太平洋和美軍航母一較高下。

殲-31艦載機

最令小編驚訝的事情就是18號的艦島設計,下圖我們可以看出是留個艦島的位置,按照比例原則,放大之後的艦島佔地面積和兩架殲——31差不多大,小巧的艦島設計不僅能夠降低航母被發現的風險,也節約了甲板面積,視野更開闊了,就能騰出來地方安放更多的艦載機,進一步增強航母作戰能力。

空出來的艦島位置

小編仔細數了一下,光甲板上停放的艦載機數量就達到了36架,加上地庫中的容量,滿員50架應該沒有問題,雖然趕不上美軍的核動力航母的搭載量,當時兩艘配合起來用,保護我國的海洋利益應該綽綽有餘了。從這點也可以看出18號排水量應該超過了16、17 號的七八萬噸,但是沒有達到美軍現役航母的10萬噸。畢竟我軍有一個「小步快跑,快速換代」的傳統。

網傳19號

平直甲板,隱身艦載機、電磁彈射,這已經達到了世界航母建設的頂級水平,美國航母的百年裡程,我國僅僅用了 十幾年就迎頭趕上,這就是中國速度,這就是中國力量!為軍工大大們加油!

相關焦點

  • 圖解伊莉莎白號航母,英倫雙島設計的七寸在哪裡?
    然而,雙艦島設計並不是義大利的首創,在2017年12月7日英國的伊莉莎白號航母服役,在當今航母設計趨向於無島化和平直化的大趨勢下,航母的首創國卻用「女王號」走了一條頗為另類的設計路線(其實是錢不夠逼得) 。
  • 阿拉斯加走廊,繪圖板上的黑科技,航母艦載機的無障礙快速通道
    印度海軍維克拉瑪蒂亞號航空母艦在改造過程中,涅瓦設計局為了配平左側飛行甲板地外飄而在維克拉瑪蒂亞號的艦島右側整了一塊將近十米寬的外飄甲板。 這個設計讓涅瓦設計局飽受抨擊,但是維克拉瑪蒂亞號航空母艦的艦島右側平臺是由其特定名稱的!這塊甲板的名字叫做阿拉斯加走廊!
  • 全球首艘12萬噸航母現身?配備清一色五代艦載機,俄:領先30年
    配備清一色五代艦載機 不幸的是,「福特」號航母存在一些技術上的問題,服役多年都沒有完全解決,新冠肺炎疫情大肆席捲美國之後,美海軍的狀態就持續走低,多艘軍艦接二連三出狀況,「好人理察」號遭受火災面臨報廢,造船廠出現多次事故,更嚴重的是,包括航母在內的很多水面艦艇都出現感染者,一度影響美海軍的正常部署。
  • 美軍航母上的警示標語:飛行員看見這行小字,艦載機很危險
    除此之外,艦載機著艦意外、攔阻索等設備出故障也很有危甲板作業人員的安全。在經歷數次事故的血淚教訓之後,美國海軍在航母和兩棲艦艇飛行甲板醒目位置標上了一些醒目標語,以此警示甲板作業人員時刻注意安全。◎「羅斯福」號航母艦島舷號旁的「注意噴氣尾流、螺旋槳和旋翼」警示標語美軍航母上最常見的的警示標語是「BE WARE OF JET BLAST, PROPELLERS AND ROTORS」,意為「注意噴氣尾流、螺旋槳和旋翼」。
  • 架空:悲痛欲絕的俄羅斯,獨一無二的海上軍校,成功號航母訓練艦
    利益源於大洋,風險源於大洋,對於銳意進取的中國海軍而言,八萬噸以下的航空母艦隻能是一個過渡,只有裝備電磁彈射器的核動力航母才能博得人民海軍的歡心,但是造航母容易,一南一北兩個巨型船塢全速造航母,十年十艘十萬噸級核動力航母不是夢,艦載機飛行員呢?海軍航母大發展的時代離不開高效培養的艦載機飛行員,因為海軍對於航母艦載機飛行員的迫切需求!新羅西斯克號得以鳳凰涅槃。
  • 法國下血本搞世界第二航母,又能怎樣?
    【法國最新確定的新一代航母設計,非常突出,核動力,大噸位,電磁助飛設計,配隱身艦載機】沉寂多年之後,法國在軍事領域、在最近終於爆了一個"大瓜",宣布建造新的核動力航母。【法國新航母的艦島和主升降機安裝位置設計,也採用了美國福特級航母類似的思路】首先,這艘航母的設計,非常突出從目前公開的模型可以看出,法國新航母的設計還是非常突出的,大幅超越法國現役、上一代的核動力航母戴高樂號。
  • 印度海軍為超日王航母更換西方艦載機,遇到了大難題
    它的前身是45000噸級,由前蘇聯建造的基輔級中型航母4號艦,曾叫「巴庫」號(蘇聯時期)和「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俄獨立後),而最近,印度方面有意替換這艘航母上的艦載戰鬥機,想買美制F/A-18E/F「超級大黃蜂」或法制「陣風」時,發現了一個巨大的麻煩。現在,「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的艦載機,是俄羅斯提供的米格-29K。
  • 校場:呼之欲出的法國新航母在設計上有什麼亮點?
    現役航母主要有兩種球鼻艏設計,一種是比較古老的水滴形球鼻艏,使用這種設計的主要有俄羅斯的庫茲涅佐夫級。另一種是較為新穎的撞角型球鼻艏,使用這種設計的主要有美國的福特級、義大利的加富爾號等。兩種球鼻艏的區別在於水滴形前凸較小,撞角型前凸較大,水滴形截面偏水滴形,而撞角型的截面偏圓角矩形。
  • 我國曾買下明斯克號航母,為何卻只有遼寧號改造服役?
    我是雜談胡侃,不繞圈子,直接說答案,明克斯號屬於二代航母,可發揮改裝的空間已經十分小,嚴格來說只能算是垂直起降飛機的重型巡洋艦,排水量小、升降機小、艦島太大等硬傷決定了其與我國走向深藍的目標相差甚遠,再者,中國購入的時候,其內部的結構基本被拆解得差不多了,如果能爆改明克斯號,則說明我們已經擁有獨立製造航母的水平,既然如此,幹嘛不直接製造一艘呢?
  • 老照片:由智利海軍訂購的戰列艦改裝的英國皇家海軍「鷹」號航母
    1918年2月28日,擱置了三年多的「海軍上將拉託雷」號被皇家海軍購買,作為航母繼續建造,艦名也更改為「鷹」號,計劃於1919年3月完工。1918年6月8日,鷹號航空母艦下水,並由沃克海軍造船廠開始改裝。吸取了百眼巨人號和暴怒號的經驗,進行了慎重設計,但1918年11月德國投降後,由於海軍預算大幅度削減,改裝工程再度停止。
  • 七萬噸,核動力—法國新航母畫出來了,進度已經落後於我國第三型航母
    總體看,法國新一代航母的整體布局和美國海軍的福特級比較相似,升降機沿右舷布置,艦島靠近尾部,這些都是為了方便艦載機的甲板作業。不過,以往法國航母的傳統設計,例如此前的克裡蒙梭號、福煦號、戴高樂號都是採用艦島前置設計,此次改後置倒是出乎意料。
  • 山東艦服役滿一年,起飛效率超過遼寧艦,艦載機數量依然成謎
    ,即便24架蘇33全部停放到「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甲板上,不同起飛波次之間也無法做到完美銜接,因此「庫茲涅佐夫」號航母起飛全部24架蘇33的時間要超過1個小時。,因此「尼米茲」級起飛48架艦載機至少在30分鐘以上,甚至會達到40分鐘,不過即便如此其起飛效率也是「庫茲涅佐夫」號的幾倍!
  • 福特號已進入戰鬥狀態,滿載超級大黃蜂,凸顯中國航母一個通病
    事實上,今年年初,福特號第8艦載機航空聯隊已經取得了飛行甲板認證(FDC)和艦載機空中交通管制中心認證(CATCC),5月30日,該聯隊正式進駐航母。2012年6月3日,"福特 "號航母和 "杜魯門 "號航母也進行了聯合訓練。
  • 原來這2艘航母都無法上超級大黃蜂和陣風艦載機!
    這不,現在某海軍就對手裡買來用了十幾年的米格29K艦載機越來越不滿意。反倒是對陣風M和超級大黃蜂這兩種西方的現役艦載機越來越抱新的期望。超級大黃蜂和陣風M各有優勢。陸基版陣風已經銷售到了該國的空軍,並且被當成了重大希望。而上艦版本的陣風除了空重稍微大一些和起降方式不同外,兩者飛在空中的品質和作戰系統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 美軍企業號航母即將安放龍骨!預估造價創新高,140億能造17艘055
    其中多種改進型的技術和新設備的按安置將會在企業號上體現,這也是其造價升高的主要原因。類似於福特級上的電磁彈射系統,其造價就高達8000萬美元,還有日益更新的雷達等探測手段更是一個銷金窟。就拿我國的055萬噸級飛彈驅逐艦來說,其造價就高達8億美元,艦體本身最貴的還是那一套相控陣雷達系統。不過,一艘企業號的造價就可以抵得上17艘055大驅。
  • 印度滑躍起飛航母:配備彈射型F/A-18 艦載機,是個非常頭痛的問題
    此消息是印度媒體對外透露的,在美印正式籤署《後勤交流備忘錄協定》以後,美國同意向印度出售與美海軍現役型號完全相同的57架 F/A-18 「超級大黃蜂」戰鬥機,以滿足印度海軍航母對艦載機的需求。
  • 法國新航母方案出爐,核動力搭配隱身艦載機
    而該航母計劃於2038年服役,其將取代"戴高樂"號成為法國海軍未來的主力航母,並成為屆時法國海軍麾下排水量最大的水面艦艇。▲法國此前的"戴高樂"號航母已經不能很好的滿足法國海軍未來的實戰需求了(圖片來源於:網絡)法國海軍當前服役的"戴高樂"號航母,是除美國海軍使用的"福特"級和"尼米茲"級外,全球唯一在役的核動力航母。
  • 韓國公開輕型航母外形,韓媒戲稱:爹是美國、媽是英國、和義大利是...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韓國《中央日報》1月3日報導,韓國公布了首艘輕型航母的概念圖,確定採用直通甲板和雙艦島設計的模式,該艦預計在2030年代服役,可保護韓國在遠海地區的海上利益。韓國媒體表示,輕型航母的造型讓人聯想到到「美國」級兩棲攻擊艦和英國「伊莉莎白女王」級航母。
  • 山東艦入役一周年,而英國航母至今難遠航
    從畫面中,我們能清晰看到殲15戰鬥機連續多天高頻率起降,完成最大架次出動回收科目訓練;身穿藍色背心的調度員在引領艦載機開出機庫,以及航母拖車和直-18F反潛直升機整齊地排列在甲板上。而這些光景都意味著山東艦經過一年的服役,已從"青澀小夥"長成"山東大漢"。
  • 俄新一代航母方案曝光:9萬噸級核動力航母,能載60架飛機!
    俄羅斯從未放棄過追求建造新一代航空母艦的想法,早前就曾推出過未來新一代核動力航母的模型,不過對於目前俄艦船建造實力來說,似乎只能停留在「模型」上。不過,近日一款俄未來航母新設計方案被曝光。這款被猜測為俄未來新一代航母的方案模型,比之前設想的早前版本更貼近實際,相比目前俄海軍唯一大修的航母來說,變化較小。俄海軍新一代航母方案被稱之為11430E「海牛」,它是涅瓦設計局推出的版本,並且是核動力航母。俄羅斯一直想建造核動力航母,11430E「海牛」的排水量達到了近9萬噸左右,從模型可以看出它依然採用的是滑躍式甲板,但是增加了彈射起飛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