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智能中央研究院:聚焦人工智慧,發力「醫療+工業」領域研發

2020-12-14 金融界

來源:時刻頭條

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眾多製造業企業因用工困難、成本上升、訂單減少等諸多原因而面臨危機,但另一方面,疫情也促使中國製造業快速釋放少人化、無人化生產的需求,進一步凸顯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生產方式的重要價值;工業網際網路與大數據的應用成為製造業應對疫情挑戰的新一輪潮流;遠程醫療和智慧醫療成為新的發展趨勢,人工智慧技術與醫療行業的進一步融合,將推動醫療行業向數位化、智能化方向發展……

作為哈工智能產品研發與項目開發的職能部門,哈工智能中央研究院直面挑戰,把握機遇,持續深入人工智慧及機器人關鍵技術的研發,積極通過研發成果為機器人及智能製造賦能,為哈工智能未來的進一步發展持續提供創新動力,不斷提升公司在技術研發方面的核心競爭力。

哈工智能中央研究院主要負責哈工智能高新技術研究與應用推廣,包括哈工智能的技術研發、產品開發、技術推廣和智慧財產權年度規劃,並為哈工智能各子公司提供技術諮詢、支持與服務。中央研究院設有六個研發中心,包括智慧機器人技術研發中心、車身連接技術研發中心、工業AI技術研發中心、工業網際網路技術研發中心、工廠數位化技術研發中心、智慧醫療技術研發中心。同時,哈工智能中央研究院也是高新技術產品產業化的孵化平臺,重點研發機器人技術、工業視覺技術、工業網際網路技術、車身連接技術,開發智慧醫療產品、工廠數位化產品及工業軟體,研究領域涉及機器人核心零部件、機器人本體、集成應用、人工智慧、智能製造五大行業模塊,應用面向汽車、醫療、軍工、航空航天、新能源、重工等多個產業。

長期以來,中央研究院專注於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工業軟體等應用場景的開發及相關項目、產品的研發與開發,目前正在孵化醫療穿刺機器人和工業裝備AI設計兩個項目,並持續投入基於融合感知技術的工業檢測產品研發。

其中,來自哈工智能中央研究院的磅策採血機器人,是一款利用紅外醫學圖像處理、醫學超聲圖像處理技術、微控技術、多模態傳感技術結合AI算法研發的醫療穿刺採血機器人,從減少感染科護士採血感染風險的願景出發,實現血液標本自動收集、標本自動分揀整理,助力醫院實現全自動化驗檢。

磅策可攜式採血機器人

磅策穿刺採血機器人創新融合AI重建識別技術、圖像融合導航技術及力反饋控制技術,首創實時圖像分析並可快速計算組織形態;採用CT與超聲圖像融合配準導航,實時反饋軟組織變化;實現超聲姿態貼合,解決標準留圖;自製10軸專用穿刺裝置,涵蓋超聲貼合算法所應用的運動模型與穿刺多維度、深度、角度的穿刺機構,形成以AI+影像引導下的穿刺技術為核心的競爭優勢。

基於磅策醫療穿刺機器人,哈工智能中央研究院已建立AI+影像引導+穿刺定位+機器人技術平臺。該技術平臺通過與國內多家醫療水平較高的醫院團隊深入合作,專注於研發各種臨床應用場景中使用的小型化穿刺機器人。依託該技術平臺,中央研究院逐步將臨床應用拓展到五大方向,即血管介入穿刺機器人、腫瘤活檢穿刺機器人、積液引流穿刺機器人,腫瘤消融穿刺機器人和神經麻醉穿刺機器人。

2020年7月,哈工智能與潤達醫療籤署合作框架協議,擬在醫療健康產業、醫療智能化領域展開全方面的合作,布局行業潛力項目,助力中國醫療健康行業向智能化轉型與升級。目前,雙方已就採血機器人項目成立專門的工作組,就採血與體外診斷技術可結合性與產品的市場前景進行了論證。

與此同時,哈工智能中央研究院以人工智慧技術為核心,致力於基於規則推理算法、案例推理算法、快速隨機搜索樹算法、圖像算法、深度學習算法、視覺算法等,推動生產過程中涉及的、有痛點需求的工業設計、機器人視覺引導、機器人視覺識別等環節實現智能化升級。

2020年,哈工智能中央研究院研發的一款可以學習工業裝備歷史設計數據,實現工業裝備智能設計的軟體產品工業裝備AI設計軟體(AIAD V1.0) 正式發布內測,其最大的亮點在於能夠運用相同的學習算法,學習各個場景下工業裝備的歷史設計數據,從而封裝各個場景下工業裝備不同的設計邏輯。

設序工業裝備AI設計軟體

工業裝備AI設計軟體現階段主要為汽車焊裝裝備的智能設計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汽車焊裝裝備設計工作主要包括工藝規劃、機械設計、電氣設計、仿真虛擬調試等部分,其前後關聯、需求變化多的特性,致使工程師在設計工作中存在大量的重複設計勞動。針對這一痛點,工業裝備AI設計軟體利用人工智慧技術封裝設計工程師的設計經驗,目前已實現汽車焊裝夾具3D建模,圖紙自動生成,BOM表自動輸出主要功能,從而達到解放工程師、消除重複設計勞動的目的,極大地提升了設計效率與設計質量,降低設計成本,並且縮短製造、調試周期。

此款AI設計軟體將逐步推廣應用至工業裝備設計的各個領域,為實現工業裝備設計的自動化、智能化升級提供強大助力。

除了研發新產品,哈工智能中央研究院致力於與權威機構、標杆企業開展針對不同市場需求的技術研究與應用拓展、推廣項目合作,為更多企業實現生產過程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提供技術、產品、解決方案支持。例如,與上海機器人技術產業研究院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就機器人再製造標準及機器人故障診斷、壽命管理開展合作研究;與中鋁智能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就實現中國鋁業所屬企業生產過程的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共同開展研發和應用技術推廣。

作為哈工智能的「智慧大腦」,中央研究院將繼續加大對人工智慧及機器人關鍵技術的研發,積極探索人工智慧技術與機器人、研發成果與產業升級、市場需求與產學研互聯、互促的融合之道,為哈工智能在全球智能化背景下,構建新型競爭優勢與促進行業發展貢獻「智慧」,持續賦能。

相關焦點

  • 哈工智能切入醫療機器人領域 未來有望成新的業績增長點
    工業機器人市場空間多大?哈工智能還將在哪些領域發力? 喬徽7月14日接受記者採訪時一一進行了回應。   加碼新能源汽車智能製造布局   「新能源汽車或智能汽車代替傳統汽車的大趨勢應該不會改變,哈工智能將在新能源汽車智能製造尤其是輕量化車身連接技術開發方面不斷加碼,以持續提高市場份額。」喬徽說。
  • 哈工智能董事長:訂單基本恢復充足,醫療機器人將成第二主業
    醫療機器人將是哈工智能大力拓展的新賽道,目前該公司旗下的磅客策採血機器人已經完成研發。採血機器人預計將在今年12月底進行註冊送檢,明年中旬開展臨床試驗。醫療機器人的平均毛利率與醫療器械基本一致,遠高於工業機器人。據介紹,除了內部孵化外,哈工智能還在尋找適合將機器人技術與醫療器械相結合的海內外併購標的,將醫療機器人業務培育為公司的「雙主業」之一。
  • 哈工智能(000584.SZ):與中國同輻擬在醫療健康產業、醫療智能化...
    格隆匯 11 月 20日丨哈工智能(000584.SZ)公布,近日,公司與中國同輻(01763.HK)籤署了合作框架協議,擬在醫療健康產業、醫療智能化領域展開全方面的合作,夯實哈工智能在醫療健康產業的業務布局,助力中國同輻向醫療智能化領域進軍。
  • 東華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成立,聚焦紡織、航空航天等重點領域4個...
    今天,東華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揭牌成立。東華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是專門從事人工智慧產學研用結合的跨學科校級科研機構,承擔人工智慧方向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科研成果轉化及對外交流等職責。研究院建設目標,聚集一流人才,發展高端製造,成為有影響力的人工智慧學術研究高地;實現科教融合、產教融合與國際教育融合的人才培養新模式,成為人工智慧人才培養高地;構建科創與金融融合的新生態環境,成為人工智慧成果轉化高地。
  • 人工智慧近年來被廣泛應用於金融、電商、醫療等領域
    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而作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量之一,人工智慧近年來被廣泛應用於金融、電商、醫療等領域。  風生水起之餘,人工智慧產業也暗藏隱憂:隨著全球人工智慧規模化建設和應用的加速,人工智慧基礎設施、設計研發及融合應用面臨的安全風險正日益凸顯。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聯合瑞萊智慧RealAI、百度、騰訊等單位共同撰寫的《人工智慧安全框架(2020年)》顯示,隨著深度偽造技術開原始碼、APP應用增多,不法分子利用深度偽造技術製作虛假視頻侵犯個人肖像權、名譽權和隱私權的現象屢見不鮮。
  • 寶武水務—中央研究院聯合研發中心成立
    寶武水務—中央研究院聯合研發中心成立北極星大氣網訊:6月22日,寶武水務—中央研究院聯合研發中心成立,標誌著中國寶武水務和大氣治理產業的技術研發和創新步入新階段,這也是寶武水務堅持「三高兩化」路徑導向,創建世界一流科技型環保企業的重要裡程碑。中國寶武副總經理郭斌出席成立儀式並講話。
  • 西北工業大學在關注哪些方向?新成立一個研究院布局這些領域
    1月14日,據西北工業大學官網消息,西北工業大學光電與智能研究院建設方案近日通過西北工業大學黨委常委會審議,標誌著光電與智能研究院正式獲準成立。據西北工業大學稱,人工智慧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重要驅動力量,已成為國家科技發展戰略的重中之重。
  • 聚焦醫療人工智慧:輔助醫療,減少誤診漏診
    導診導醫,滿足服務需求;輔助醫療,減少誤診漏診人工智慧+ 看病快準佳(聚焦高質量發展?關注人工智慧⑧)醫療人工智慧正在從概念走進現實「內科怎麼走?」「請問您想找哪個內科?
  • 三六零參與編制《人工智慧安全框架》報告:聚焦當前AI風險
    12月11日消息,近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信通院」)安全研究所發布《人工智慧安全框架(2020年)》藍皮報告。該藍皮書主要針對全球人工智慧安全框架缺失問題,聚焦當前人工智慧突出安全風險,提出了涵蓋人工智慧安全目標,人工智慧安全分級能力,以及人工智慧安全技術和管理體系的人工智慧安全框架。據三六零表示,其參與了此次藍皮書的編制工作,其旗下360 AI安全研究院專注於人工智慧與安全的前沿技術研究,在全球範圍內率先發現了眾多人工智慧安全問題。
  • 中國智慧醫療學術會議聚焦產學研—新聞—科學網
    會議現場設有人工智慧視網膜分析檢測   朱漢斌攝 12月12日,中國人工智慧學會主辦,中山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等承辦的2020中國智慧醫療學術會議在廣州舉行。本次會議由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常務理事、智慧醫療專委會主任班曉娟,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林浩添主持。 人工智慧是醫療、科技等領域產學研的熱點。本次會議以「聚焦產學研,助力大灣區」為主題,邀請來自人工智慧領域、醫療科研單位、高校醫療科技企業的專家學者,為促進智慧醫療基礎理論、前沿技術和關鍵技術的發展共商共議,以期通過加強國際國內交流,進一步加速我國人工智慧技術在智慧醫療領域內的應用。
  • 聚焦醫療器械,廣東第二家國家創新中心落戶深圳
    5月8日,記者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獲悉,4月2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批覆同意,以深圳高性能醫療器械國家研究院有限公司為依託單位,組建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下簡稱「創新中心」)。這是目前全國組建的16個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之一,也是廣東第二家、深圳首家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
  • 洛陽國宏集團:聚焦先進位造 發力實體經濟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田宜龍 王雪娜 通訊員 張濤中德合作結碩果,絲路朗宸S60旅居車在洛陽高新區批量下線;康達卡勒幅自主研發的首臺DR產品順利下線,助力高端醫療影像設備「國產化」;洛陽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成功入選工信部2020年國家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項目;與豫資城鄉一體化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籤訂了洛陽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基金合作協議……
  • JDD2020:京東探索研究院成立 立足六大領域打造源頭性科技高地
    貝爾實驗室,研發出電晶體為整個電子世界帶來革命;GoogleX實驗室「駛出」的Waymo自動駕駛汽車或將永遠改變出行方式;亞馬遜Grand Challenge嘗試將機器學習應用於預防和治療癌症,突破人類醫療科研領域邊界;微軟亞洲研究院開發的計算機視覺系統等技術,推動了整個計算機領域的發展。
  • 利好8 大醫療領域,一文讀懂未來 AI 醫療風向標
    尤其今年抗疫期間,人工智慧在抗疫前線的風光一時無兩。 那麼,AI 在醫療發展的道路上能否一路狂飆? 近日,由中國信通院、工業網際網路創新中心以及 36 氪研究院聯合編寫的《2020 人工智慧醫療產業發展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正式出爐。
  • 感受2020年人工智慧的風向 就看百度研究院十大科技趨勢預測
    12月24日,百度研究院發布了2020年十大科技趨勢預測。人工智慧毫無疑問是2019年的扛鼎關鍵詞,今年是人工智慧的「小年」,這一年,人工智慧熱度有所回落,喧囂褪去,落地成為主旋律;同樣也是這一年,人工智慧在沉澱中走向成熟,價值浮現,工業化才是人工智慧的真實模樣。
  • 聚焦重點領域 擴大有效投資
    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強力推進「交通攻堅年」「項目落地年」「穩企安商年」各項部署,聚焦新基建、交通等傳統基礎設施、重點產業及公共服務等三大重點領域,抓項目、穩投資、調結構,取得明顯成效。擴大有效投資成為應對疫情衝擊、加快經濟復甦的重要突破口,為加快構建城市發展新格局、補齊公共服務領域發展短板,推動中山高質量崛起提供了重要支撐。
  • 深蘭人工智慧生態基地、鄭州芯成科技全球研發中心等項目集中簽約...
    復星國際、上汽集團雲計算軟體研發中心、深蘭人工智慧生態基地等28個標誌性項目上臺籤約,32家企業同步籤約,總額超過1100億元。圖片來源:鄭州發布中原科技城聚焦5大核心產業—數字文創、信息技術、前沿科技、生命科技、人才教育。信息技術產業方面。
  • 賦能煙臺產業升級 國內首家超高清8k產業研究院在煙啟用
    山東是工業大省,產業門類齊全,正積極搶抓新基建發展機遇,大力布局5G基站,積極搭建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夏普在超高清視頻研發生產等領域居於行業領先,處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前沿,希望雙方攜手加強原始創新和技術應用,著力構建「8K+5G」全產業鏈,拓展深化人工智慧、產業融合、文化旅遊、新聞傳播等方面合作,努力在更高層次上實現互利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