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智能董事長:訂單基本恢復充足,醫療機器人將成第二主業

2020-12-14 澎湃新聞

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與蔓延衝擊全球工業生產活動,供應鏈銜接不暢、終端需求下滑等負面效應波及全球機器人廠商。疫情對機器人行業造成的影響有多大?復甦進度如何?江蘇哈工智慧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稱「哈工智能」,000584.SZ)董事長喬徽近日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稱,短期看由於製造業經營壓力增加,對機器人行業確實有不小的影響。但從中長期看,製造業裝備升級的趨勢並沒有改變,疫情後甚至在加速。目前哈工智能在手訂單基本恢復充足水平,市場需求在明顯回暖。

產業結構調整的大趨勢下,工業機器人企業也在進行內部轉型。喬徽表示,哈工智能在兩三年前啟動戰略調整,目前正在提高機器人本體及服務和醫療機器人的業務佔比,降低對單一傳統汽車集成業務的依賴度。按照計劃,哈工智能將把系統集成業務和產品、服務業務的比例從現在的8:2轉變為1:1。

醫療機器人將是哈工智能大力拓展的新賽道,目前該公司旗下的磅客策採血機器人已經完成研發。採血機器人預計將在今年12月底進行註冊送檢,明年中旬開展臨床試驗。醫療機器人的平均毛利率與醫療器械基本一致,遠高於工業機器人。據介紹,除了內部孵化外,哈工智能還在尋找適合將機器人技術與醫療器械相結合的海內外併購標的,將醫療機器人業務培育為公司的「雙主業」之一。

疫情後工業機器人行業的變與不變

回顧疫情影響,喬徽稱,製造企業無論是投資意願、復工復產計劃、現金流運轉都多多少少受到影響。「一定程度上,這確實會波及裝備行業,製造業在採購新的裝備、智能裝備時考量的因素變多。」

但長期來看,他認為這對機器人行業是個利好,企業越來越多地意識到,用自動化裝備替代低端的、重複性高的人工崗位,能夠顯著提高企業復工效率和抗突發風險的能力。

從企業訂單量上看,市場需求正在復甦。哈工智能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其國內業務已經基本復甦,在手訂單基本恢復充足水平。順應汽車行業新能源發展趨勢,哈工智能的新能源汽車項目佔比顯著提升,目前公司在手訂單中新能源汽車的訂單有所提升。

今年前三季度,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54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2876萬元。喬徽對此解釋稱,受疫情影響,今年前兩個季度上下遊幾乎都處於停滯狀態,部分項目尤其是海外高毛利項目的驗收和收入確認時點延後,導致三季報中相關業績無法體現。

「三季報較二季報已經有了大幅減虧。另外我們工業機器人產品端也有增幅,與韓國現代重工合資的海寧工廠的在手訂單較半年度的500多臺也有增加。全年來看業績會較前三季度有好轉。」他說道。

喬徽認為,近年來國內機器人市場一直在逐步實現進口替代,國產機器人廠商的市場佔有率是在提升的。相比於跨國機器人巨頭,國內廠商的市場機遇在於挖掘更多細分製造業行業。「有很多行業以前沒用過機器人,也沒有現成的機器人產線,這部分需求還是藍海。」

比如哈工智能正在推進的五金龍頭打磨拋光、鋼結構焊接、鑄造廠內的鐵水澆注等應用場景,過去通常由人工操作,工作環境惡劣。疫情後,許多行業意識到進一步降低人工依賴可以提高企業調整的靈活性,細分領域的需求正在升溫。

哈工智能與韓國現代重工合資的哈工現代機器人工廠長期以來,汽車工業是全球最大的機器人應用領域。但近兩三年來全球傳統汽車銷量的連續下滑,令該領域工業機器人系統集成商的毛利率縮水。據喬徽觀察,由於汽車行業低迷,近兩年從事汽車集成的毛利潤也快速下滑,業內競爭壓力陡增。哈工智能的應對策略是拓展除汽車之外的傳統工業應用解決方案,目前已在軍工行業和醫療裝備工業領域的系統集成訂單上有所突破。此外,哈工智能與韓國現代重工自2019年初正式合資設立海寧哈工現代機器人有限公司,目前正在該公司的機器人本體產品上不斷推出組合套機,提高產品出貨量。

開闢新賽道:醫療機器人

兩年前,哈工智能中央研究院開始研發一個新的產品方向:採血機器人。相比於人工採血,機器人進行採血的穿刺識別度98%、穿刺疼痛感比人工抽血導致的疼痛感降低約2/3。

研發該產品的初衷,是哈工研究院內一個團隊在調研中發現,醫療器械廠商所研發的產品大部分是為了解決患者或醫生的臨床問題,但針對醫院中疲勞程度頗高的護士群體,卻鮮有符合其需求的產品問世。該團隊發現,採血窗口護士不僅工作壓力、工作環境風險較大,整個護士隊伍中被採過血的針頭扎到概率也比較高,存在嚴重的感染風險。

今年9月舉行的工博會上,現場觀眾模擬採血機器人工作場景(未發生真實穿刺)今年七月,哈工智能同上海潤達醫療籤署了合作框架協議,雙方擬在醫療健康產業、醫療智能化領域展開全方面的合作,布局行業潛力項目,籤約時,雙方已就採血機器人項目成立了專門的工作組。喬徽在採訪中介紹,目前公司的磅客策採血機器人已經完成研發,採血機器人預計將在今年12月底進行註冊送檢,明年中旬開展臨床試驗。「我國的醫療機器人行業尚處於起步階段,醫療領域機器人技術的應用範疇非常廣,目前醫生的很多操作,理論上都可以用機器人來輔助實現。」 喬徽透露,除了內生式研發,公司不排除會通過合作或併購的方式擴大公司的智能醫療機器人業務。考慮到醫療機器人與工業機器人不同的管理和運作模式,哈工智能計劃單獨成立一家公司,專門運作醫療機器人項目,同時將引入外部投資機構。

除了採血穿刺機器人之外,哈工智能子公司磅客策(上海)機器人有限公司還在進行麻醉機器人、腫瘤穿刺機器人和醫院檢驗科自動化設備的重點研發,加速推進在醫療器械領域的行業布局。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哈工智能切入醫療機器人領域 未來有望成新的業績增長點
    原標題:哈工智能切入醫療機器人領域 未來有望成新的業績增長點
  • 哈工智能中央研究院:聚焦人工智慧,發力「醫療+工業」領域研發
    眾多製造業企業因用工困難、成本上升、訂單減少等諸多原因而面臨危機,但另一方面,疫情也促使中國製造業快速釋放少人化、無人化生產的需求,進一步凸顯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生產方式的重要價值;工業網際網路與大數據的應用成為製造業應對疫情挑戰的新一輪潮流;遠程醫療和智慧醫療成為新的發展趨勢,人工智慧技術與醫療行業的進一步融合,將推動醫療行業向數位化、智能化方向發展……作為哈工智能產品研發與項目開發的職能部門
  • 哈工智能(000584.SZ):與中國同輻擬在醫療健康產業、醫療智能化...
    格隆匯 11 月 20日丨哈工智能(000584.SZ)公布,近日,公司與中國同輻(01763.HK)籤署了合作框架協議,擬在醫療健康產業、醫療智能化領域展開全方面的合作,夯實哈工智能在醫療健康產業的業務布局,助力中國同輻向醫療智能化領域進軍。
  • 哈工智能:安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公司受讓哈爾濱工旅智新科技...
    同時,鑑於公司現任副董事長于振中先生任哈工大機器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哈工大機器人集團」)高級副總裁,且哈工大機器人集團下屬企業哈工大機器人集團(哈爾濱)(2)哈工智能於本協議籤訂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向標的公司支付全部增資款,哈工智能根據《投資意向協議》已支付的800 萬元投資意向金將全部轉為增資款,哈工智能只需再支付2,200 萬元增資款,在本協議項下的全部投資款即完成足額支付。
  • 哈工智能(000584.SZ):上海晟磅及上海浚秋安擬向磅客策合計增資300...
    格隆匯 11 月 16日丨哈工智能(000584,股吧)(000584.SZ)公布,為了進一步推動公司智能醫療機器人(300024,股吧)業務的創新發展,使核心成員共享智能醫療機器人成長成果,哈工智能、張兆東(「創始股東」)及上海磅澈機器人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磅澈機器人」或「員工持股平臺」)(哈工智能、創始股東、員工持股平臺合稱為「現有股東」)與上海晟磅企業管理合夥企業
  • 哈工智能(000584.SZ)擬以7140萬元獲得智新科技13.47%股權
    智通財經訊,哈工智能(000584.SZ)發布公告,為進一步圍繞機器人產品業務多元化發展進行深度布局,公司擬以自有資金人民幣3000萬元對哈爾濱工旅智新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智新科技」或「標的公司」)進行增資(簡稱「本次增資」);同時,公司擬以4140萬元的交易對價受讓哈爾濱鑫聯新投資企業
  • [收購]哈工智能:關於擬收購德國NIMAK GMBH、NIMAK KG和NICKEL...
    一、交易概述 江蘇哈工智慧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哈工智能」)於2018年10月24日召開的第十屆董事會第二十六次會議,以9票同意、0票反對、0票棄權審議通過了《關於擬收購德國NIMAK GmbH、NIMAK KG和Nickel GmbH 100%股權的議案》。
  • 弘業股份:聚力主業推進轉型
    疫情背景下,對貿易主業將產生什麼影響?公司此前終止的定增會否重啟?帶著疑問,大眾證券報記者參加了5月28日弘業股份的股東大會,由於董事長吳廷昌辭職,此次會議由董事、總經理姜琳主持。疫情將給公司帶來什麼影響?弘業股份表示:「今年面臨疫情,給進出口帶來了向下衝擊,一季度全國出口整體下降11.4%,江蘇比全國又多3個點,受疫情影響,公司外貿進出口業務相對承壓較大。其中出口面臨在手訂單取消或延期、新訂單籤約困難、物流運輸不暢等諸多問題。進口業務受疫情影響程度相對較小。」
  • 中信建投證券:三月醫療IT訂單增速回升 疫情期間訂單金額略有下降
    但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加之疫情催生了醫療信息化建設的新需求,3月份訂單明顯恢復,中標金額同比增長73.3%,帶動一季度訂單量回升。從項目數量看,20Q1項目數量合計417個,同比增長39.5%,平均訂單金額為261.2萬元,同比下降22.5%。訂單金額下降主要是升級改造項目較多,其訂單金額普遍在百萬以下,整體建設類大訂單較同期少,因此平均訂單金額有所下降。
  • 哈工智能擬收購上海柯靈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剩餘60.88%股權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孔子元)哈工智能公告,公司擬以4,870.4萬元的交易對價收購溪印智能及溪藍智能合計持有的上海柯靈實業發展有限公司60.88%股權。本次交易完成後,柯靈實業將成為公司全資子公司,並納入公司合併財務報表範圍。公司表示,柯靈實業作為哈工智能為激勵員工積極進取而孵化出來的第一家公司,是一家致力於提供精密工業清洗解決方案的企業,主要聚焦於汽車行業及其配套供應商等業務領域。
  • 聯仁健康董事長:醫療大數據將使健康醫療模式發生改變
    自疫情發生以來,大數據、醫療科技等的應用成了「戰」疫的亮點和關鍵點。各地的綠碼、定點醫院的防疫機器人、以及網際網路醫院的網上診治,無不體現出醫療科技及大數據的重要性。這次疫情無疑給醫療健康行業帶來了一次發展和變革的契機。
  • 店面貨品充足銷售額逐步恢復
    天山區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全面有序地引導各類商業零售經營單位恢復正常經營,方便廣大市民日常生活。截至3月7日,天山區各大商場超市及個體門麵店近八成恢復經營,各店貨品充足,銷售額正逐步恢復。店內貨品充足,部分商品打出促銷讓利的標籤,供顧客挑選。「我們店員已基本到位,貨品也全部上架,銷售額正在逐步恢復。」店長常傑說,為保證顧客安心購物,店內公共區域保證2小時全面消毒一次,衛生間1小時一次。在位於天山區和平南路的吾吾子羊羔肉店,店員對前來訂購食品的顧客一一進行了測溫及登記。
  • 東莞製造業年末招工調查:訂單充足工人緊缺 派遣工日結工「搶手」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東莞製造業年末招工調查:訂單充足工人緊缺,派遣工、日結工「搶手」作者:陳潔,實習生吳淑萍 東莞,有「世界工廠」之稱,在步入年末之際,很多製造業企業都出現訂單增多的局面,這使年末招工成為一件難事。
  • 邁得醫療目前口罩機訂單充足 繼續深耕醫用耗材智能裝備製造業
    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訊 邁得醫療在回答投資者網絡提問時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產能受限,一季度口罩機銷售金額約為1500萬元,截至目前,口罩機訂單充足。今年第一季度,公司淨利潤531萬元,同比增長了56%。
  • 機器人產業7隻概念股價值解析
    公司香港新時達、德國新時達等電梯產品子公司均未實現盈利,一定程度上吞噬了工業機器人帶來的淨利潤。隨著下遊地產等行業的逐步回暖,公司電梯業務有望企穩。  公司董事長增持價格、員工持股價格以及收購會通的發行價格均高於目前股價,安全邊際較高。公司2016年計提充分,隨著電梯業務回暖,機器人業務穩步推進,17年有望迎來業績拐點。
  • 田偉院士:我眼中的醫療機器人
    在這樣的矛盾中,機器人不斷更新換代,從一個浪漫的設想,一步步被創造成了能夠真正應用到臨床的產品。從1985年至今,醫療機器人經歷了四個重要的階段。第一個是PUMA 200機器人,團隊希望利用這款工業機器人對可疑的腦部病變進行活檢手術。但是這個嘗試並沒有成功,一是因為過程太過繁瑣,還有一個致命的問題——定位不夠精準。
  • 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實例 | 醫療機器人能否重新定義未來醫療模式?
    按照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的分類標準,醫療機器人的產品主要分為四類:康復機器人、輔助機器人、手術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孫嘉奇向記者介紹,康復機器人能幫助病人術後肢體恢復;輔助機器人能幫助醫生進行術前的病人情況分析,實現有效導診;手術機器人能通過清晰立體影像和靈巧機械手協助醫生進行手術,縮小創傷區域,縮短康復時間;服務機器人能幫助醫護人員完成各種繁瑣工作,例如運輸和配藥。
  • 醫用手套訂單暴增近20倍 藍帆醫療業績爆發?
    2月12日,藍帆醫療在互動平臺上表示:「自疫情暴發以來,因國內市場醫療防護用品需求量大幅增加,公司國內訂單較同期相比暴增近20倍,且產品價格也出現了明顯上漲,同時國內市場產品的價格也陸續傳導到出口訂單的價格,預計今年公司防護事業部是一個量價齊升的局面。」
  • 第三屆國際醫用機器人創新發展論壇——中國醫療機器人技術創新...
    ,全麵塑造發展新優勢,提高創新鏈整體效能,北京市醫療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北京清華工業開發研究院等單位主辦的第三屆國際醫用機器人創新發展論壇將於2020年12月26日在北京召開。大會將邀請國家部委及北京市相關領導、院士、知名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共同研討中國醫療機器人產業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分享醫療機器人國際前沿技術、臨床應用與創新發展成果,研討產業創新生態構建的新服務與新模式。誠邀您參加此次論壇!
  • 艾米機器人與好醫友醫療合作,攜手推動醫療機器人的普及
    宣布與好醫友醫療科技集團正式達成戰略合作,通過此次合作,雙方能夠充分各自優勢,攜手推動醫療機器人的普及,助力智慧醫療產業建設。 艾米機器人成立於2015年,是一家專注於智能服務機器人、陸地巡航機器人研發、製造及銷售的人工智慧創新企業,擁有專業的開放式機器人服務平臺,可為醫療、展館、政務大廳等不同應用場景提供可定製的專業化、個性化機器人解決方案。 此次合作完成後,艾米機器人也將繼續推進產品在醫院方面的布局和海內外市場的拓展,同時布局康復機器人和微創機器人的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