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智能切入醫療機器人領域 未來有望成新的業績增長點

2020-12-12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哈工智能切入醫療機器人領域 未來有望成新的業績增長點

  「哈工智能未來除做大做強做實工業機器人產業以外,同時將切入醫療機器人領域,兩三年後,這有望成為公司新的業績增長點。」哈工智能董事長喬徽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7月14日晚,哈工智能公告稱,公司近日與潤達醫療籤署合作框架協議,擬在醫療健康產業、醫療智能化領域展開全方面合作, 布局行業潛力項目,助力中國醫療健康行業向智能化轉型與升級。

  作為一家聚焦於高端智能裝備製造和人工智慧機器人的高科技上市公司,哈工智能已初步完成工業機器人全產業鏈布局,涵蓋上遊工業機器人核心零部件、中遊工業機器人本體及下遊工業機器人應用、工業機器人服務。工業機器人市場空間多大?哈工智能還將在哪些領域發力? 喬徽7月14日接受記者採訪時一一進行了回應。

  加碼新能源汽車智能製造布局

  「新能源汽車或智能汽車代替傳統汽車的大趨勢應該不會改變,哈工智能將在新能源汽車智能製造尤其是輕量化車身連接技術開發方面不斷加碼,以持續提高市場份額。」喬徽說。

  已完成氨綸業務和房地產業務剝離的哈工智能,近年來持續發力工業機器人產業鏈布局。喬徽表示,中國是全世界製造中心,但工業機器人覆蓋率並不高,未來市場空間很大,一是增量空間,2019年我國工業機器人每年銷量僅15萬臺,市場對工業機器人應用到產業上還沒完全理解,一旦市場充分培育,實際需求規模可能百萬臺甚至幾百萬臺,許多外資機器人廠家都在不斷擴充產能,這說明都看好中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空間;二是進口替代空間,去年15萬臺工業機器人中,超過 70%是進口機器人,國產佔比不到30%,未來,國產工業機器人替代進口工業機器人將是必然趨勢,哈工智能希望能成為工業機器人進口替代的行業先行者。

  2019年,哈工智能與現代重工合資成立哈工現代,加碼工業機器人本體業務。據悉,哈工現代為製造業企業提供工業機器人的生產、安裝、維修及售後服務,工業機器人相關的系統集成等業務,其生產的工業機器人以六軸通用機器人等為主,負載從20公斤到220公斤,可應用於汽車整車、汽車部件、軌道客車、家電、電子、機加工、食品、建築材料、工程機械等行業,兩三年後,年產工業機器人規模將達到年產1萬臺。

  「哈工智能與韓國現代重工合作,其面向中國市場提供的機器人本體的技術參數能夠符合汽車廠標準,希望能從高端客戶切入,打開一個窗口,逐步縮小與外資的差距。」喬徽預計,哈工現代今年有望拿到汽車廠工業機器人訂單。

  喬徽透露,在汽車領域,哈工智能目前傳統汽車智能製造佔比超過7成,新能源汽車佔比不到30%,「隨著公司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布局,希望通過三年的努力,公司新能源汽車智能製造業務佔比達到約50%。」

  哈工智能日前通過的定向增發方案,選擇新能源汽車作為「汽車車身智能連接製造系統產能建設項目」和「輕量化材料連接及人工智慧技術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兩個子項目的投資方向。項目實施後,哈工智能在現有新能源汽車相關資源基礎上,將大力推廣及拓展新能源汽車車身的製造生產線業務,不斷滿足我國智能製造裝備產業及汽車智能化焊裝市場發展需求。

  拓展新場景切入智慧醫療行業

  除包括汽車工業機器人在內的一般工業機器人外,哈工智能也在謀求拓展機器人技術應用的場景,並已經開始切入智慧醫療行業

  喬徽透露,哈工智能中央研究院目前建立了AI+影像引導+穿刺定位+機器人技術平臺。該技術平臺通過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戴尅戎院士和王金武教授團隊合作,專注於研發各種臨床應用場景中使用的小型化穿刺機器人,首先應用於血管介入穿刺機器人,並逐步將臨床應用拓展到五大方向,即骨腫瘤的活檢穿刺、腫瘤活檢穿刺機器人、積液引流穿刺機器人,腫瘤消融穿刺機器人和神經麻醉穿刺機器人。

  其中,在血管介入穿刺機器人的臨床應用場景方面,哈工智能中央研究院已成功研發兩款用於靜脈採血的自決策採血機器人,主要用於血常規、生化等血液檢測。

  喬徽透露,哈工智能研發的採血機器人已進入臨床試驗準備階段,下一步將會申請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未來將成為公司重要發展方向,有望成為新的業績增長點。

  「醫療機器人目前尚處於早期階段,行業參與者非常少,毛利率要高於工業機器人,哈工智能兩年前就啟動研發,在賽道中相對靠前。」喬徽說,「未來,公司還將不斷推出機器人技術在醫療行業的應用,同時也會併購一些行業內公司,共同做大做強醫療機器人領域。」

  加大AI算法和軟體布局

  「機器人未來將應用在更多場景,但機器人一定要配上相應的算法和軟體,因此哈工智能還將在人工智慧軟體視覺技術、視覺算法、柔性化算法等方面加大投入,讓機器人硬體和軟體結合起來,更加適合現代化的製造環境。」喬徽說。

  圍繞「AI+ROBOT」的核心發展理念,哈工智能不斷探索機器人與AI、5G、視覺等技術的結合,在汽車、醫療等垂直領域已均有AI產品的規劃與開發。

  2019年工業博覽會上,哈工智能發布兩款 AI產品——工業智能設計軟體(AIAD V1.0) 與工業智能 OCR 視覺系統(ROBE-OCR)。其中,工業智能設計軟體今年升級為工業裝備AI設計軟體,該軟體可學習工業裝備歷史設計數據,實現工業裝備智能設計,最大亮點在於能夠運用相同的學習算法,學習各個場景下工業裝備的歷史設計數據,從而封裝各個場景下工業裝備不同的設計邏輯。目前該軟體已實現汽車焊裝夾具3D建模、圖紙自動生成、BOM表自動輸出、仿真運動部件自動定義、機器人運動路逕自動規劃五個主要功能。

  「這一工業AI軟體,可把現有的設計通過數據學習方式自動生成,可以起到解放工程師、消除重複設計勞動的目的,極大提升設計效率與設計質量。」喬徽表示。

  日前獲批的定向增發方案,募投項目之一是工業機器人智能裝備製造及人工智慧技術研發與產業化項目。通過該募投項目實施,哈工智能將掌握智能裝備製造和人工智慧領域的前沿動態和發展趨勢,進一步開發人工智慧產品,推動傳統工業機器人生產線升級。

  「自2017年以來,哈工智能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未來將有更多研發成果面世。」喬徽透露,哈工智能在沿著現有業務發展同時,還將圍繞工業機器人這一領域,尋找與公司能夠產生疊加價值的標的進行併購,進一步實現工業機器人領域領先地位的戰略目標。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網)

(責任編輯:DF526)

相關焦點

  • 哈工智能董事長:訂單基本恢復充足,醫療機器人將成第二主業
    醫療機器人將是哈工智能大力拓展的新賽道,目前該公司旗下的磅客策採血機器人已經完成研發。採血機器人預計將在今年12月底進行註冊送檢,明年中旬開展臨床試驗。醫療機器人的平均毛利率與醫療器械基本一致,遠高於工業機器人。據介紹,除了內部孵化外,哈工智能還在尋找適合將機器人技術與醫療器械相結合的海內外併購標的,將醫療機器人業務培育為公司的「雙主業」之一。
  • 哈工智能中央研究院:聚焦人工智慧,發力「醫療+工業」領域研發
    眾多製造業企業因用工困難、成本上升、訂單減少等諸多原因而面臨危機,但另一方面,疫情也促使中國製造業快速釋放少人化、無人化生產的需求,進一步凸顯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生產方式的重要價值;工業網際網路與大數據的應用成為製造業應對疫情挑戰的新一輪潮流;遠程醫療和智慧醫療成為新的發展趨勢,人工智慧技術與醫療行業的進一步融合,將推動醫療行業向數位化、智能化方向發展……作為哈工智能產品研發與項目開發的職能部門
  • 科沃斯前三季度淨利同比增逾1.4倍 「三駕馬車」打造新的業績增長點
    添可今年推出的智能洗地機芙萬和智能吹風機摩萬,業績口碑雙收,二者天貓好評率皆達98%以上,添可品牌已成為公司新的業績增長點。  自有品牌收入佔比的提升,以及高毛利產品銷售佔比的提升直接受益便是科沃斯毛利率的上行。繼2018年、2019年兩個年度毛利率連續上行後,報告期內公司整體毛利率再次提升4.3個百分點至41.5%,其中自有品牌毛利率51.6%,較上年同期增加5.0個百分點。
  • 哈工智能(000584.SZ):上海晟磅及上海浚秋安擬向磅客策合計增資300...
    格隆匯 11 月 16日丨哈工智能(000584,股吧)(000584.SZ)公布,為了進一步推動公司智能醫療機器人(300024,股吧)業務的創新發展,使核心成員共享智能醫療機器人成長成果,哈工智能、張兆東(「創始股東」)及上海磅澈機器人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磅澈機器人」或「員工持股平臺」)(哈工智能、創始股東、員工持股平臺合稱為「現有股東」)與上海晟磅企業管理合夥企業
  • 哈工智能(000584.SZ):與中國同輻擬在醫療健康產業、醫療智能化...
    格隆匯 11 月 20日丨哈工智能(000584.SZ)公布,近日,公司與中國同輻(01763.HK)籤署了合作框架協議,擬在醫療健康產業、醫療智能化領域展開全方面的合作,夯實哈工智能在醫療健康產業的業務布局,助力中國同輻向醫療智能化領域進軍。
  • 東莞機器人企業尋求新增長點
    記者走訪市內多家機器人企業發現,隨著傳統企業、特別是為數眾多的中小企業對智能化改造逐漸形成共識,國內機器人市場需求今年以來劇增,機器人企業的訂單隨之大幅增加。為了跟上潮流發展,東莞機器人企業不僅繼續在研發技術方面做文章,而且正在加大轉型的力度,通過個性化服務提升市場的佔有率、聯手國際巨頭提升智能製造水平,藉此尋求新的增長點,探索未來的轉型。
  • 浙江眾成深度報告:POF熱收縮膜穩定增長,切入5G光纖油膏用SEP和...
    國海證券12月7日發布對浙江眾成的研報,摘要如下:全球POF熱收縮膜的龍頭企業。公司是全國最大,世界第二的POF熱收縮膜生產企業,擁有POF普通型熱收縮膜、POF交聯熱收縮膜2大類多個系列的產品。由於POF熱收縮膜性能上優於其他熱收縮膜產品,在部分領域正逐步替代其他熱收縮膜包裝材料,逐漸成為國際上最流行的環保型熱收縮膜包裝材料,需求有望保持穩定增長。2020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10.46億元,同比+16.0%,實現歸母淨利潤1.22億元,同比+82.3%。
  • 手機背光LED廠商穗晶光電陷業績瓶頸,車用市場能否成新增長點
    但儘管如此,也並未推動其業績實現大幅飛躍,僅保持小幅增長,尤其今年一季度受疫情影響,業績更是嚴重下滑。就在業績近乎陷入瓶頸時,其將車用LED業務作為新的利潤增長點,能否有效助其實現業績突破? 業績增長緩慢恐陷瓶頸 招股書顯示,穗晶光電主營業務為LED封裝,主要從事LED器件及背光燈條模組產品的研產銷。產品主要為LED器件(包括LED背光器件、車用LED、LED閃光燈、LED指示器件等)以及背光燈條模組。在智慧型手機領域,其LED背光器件、LED閃光燈應用於手機的顯示、閃光領域。
  • 中科信息布局未來十年發展 智慧醫療或成新的增長點
    而在信息化全面鋪開,物聯網、雲計算和人工智慧等技術向各行業全面融合滲透的背景下,中科信息如何把握機遇、未來業務優勢又將體現在哪些領域?圍繞上述話題,《證券日報》記者近日來到中科信息,對公司董秘尹邦明進行了採訪。人工智慧技術助力主營業務發展數字會議無疑是中科信息主營業務當中最具亮點的一大板塊。
  • 哈工智能:安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公司受讓哈爾濱工旅智新科技...
    8、主營業務:智新科技為主要面向主題樂園、科博展館、綜合商業、影視等行業,提供仿生機器人、載人機器人、科普展教機器人、新零售機器人、規劃設計、主題包裝、特種影片製作、原創IP、項目開發運營等綜合服務的公司,是國內集主題樂園、科博展館領域的產品、設計、施工於一體的綜合服務商。
  • 切入軍工領域!這家公司未來前景廣闊?
    原標題:切入軍工領域!這家公司未來前景廣闊?   今日內容: Ⅰ  切入軍工領域!
  • [路演]中直股份:新一代軍用直升機將成為公司業績增長點
    原標題:[路演]中直股份:新一代軍用直升機將成為公司業績增長點   「誠實守信心系
  • 上市前夕業績下滑,美聯國際教育(METX.US)能否打造新的增長點?
    美股 上市前夕業績下滑,美聯國際教育(METX.US)能否打造新的增長點? 2020年4月2日 18:35:46 廣證恒生本文來自 微信公眾號「 廣證恒生新三板研究極客」。摘要市場普遍關注:(1)美聯國際教育(METX.US)上市前夕的業績下滑事件。
  • 雷神山機器人上崗 相關機器人概念股有哪些值得關注?
    機器人的作用到底有多強大呢?其實對於我們市民來說,都是會關注著機器人的情況,畢竟對於我們來說也是有好處的。不過現在雷神山機器人上崗了,充電一次可以連續8小時工作,事後機器人相關概念股引起關注,有哪些呢?來看看!
  • 股價五元,機器人概念 三季報環比增長66%,會是明年十倍股嗎?
    ,行業應用為導向,形成了汽車集成生產線、醫療應用、工業自動化裝備三大應用技術板塊,同時將人工智慧技術與信息技術融入機器人產業鏈的各個環節,推動智能製造技術的發展。公司始終以技術創新為核心、自主研發為先導,在工業機器人在製造業中的應用尤其是在汽車車身智能化柔性生產線、車身輕量化、機器人門蓋自動智能裝配解決方案、凍幹機層板機器人自動焊接生產線等領域已經掌握了較為全面的相關核心技術,形成了比較突出的技術優勢。
  • 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實例 | 醫療機器人能否重新定義未來醫療模式?
    當機器人遇上醫療,會摩擦出怎樣的火花?部分醫療機器人產品中國與世界同步人工智慧的迅速發展和應用場景的不斷擴展為醫療領域的進步帶來了新的動力。山東思脈特奇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科技諮詢顧問孫嘉奇向《中國電子報》記者介紹,2017年以來,人工智慧在我國醫療領域的應用主要集中在醫學影像,其他的應用領域包括健康管理、醫療機器人、智能診療和智能康復。醫療機器人作為人工智慧在醫療領域的深化應用,能夠輔助醫生進行醫療診斷和治療,從而進一步推動醫療領域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 麗珠集團:艾普拉唑針劑獲批上市,將成為新業績增長點
    艾普拉唑處於成長早期,針劑將成為新的業績增長點。艾普拉唑腸溶片近年來銷售情況良好,並被納入2017年國家醫保目錄(乙類)。17H1艾普拉唑實現銷售2.09億元,同比增長46.77%,全年營收有望達到4.20億元左右,尚處於成長早期。相對於腸溶片,PPIs國內銷售注射劑佔比較高,注射劑型與口服劑型營收比例約為7:3。綜合來看,艾普拉唑針劑上市後有望成為公司新的業績增長點。
  • 時代點金(0104):三年內中聯重科業績有望翻倍
    點評:公司1999年創立以來立足水汙染治理技術,形成了水汙染治理、土壤修復、供水工程、固廢處置及二氧化氯製備及清潔化生產、環保裝備製造、環保項目運營、環保專業技術服務等多領域、全產業鏈布局。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醫療汙水、消殺設備等領域的空間釋放。僅廣西省337家二級以上醫院有望帶來10.5億廢水提標改造空間和2億元的消殺設備需求。
  • 安踏年營收339億背後:迪桑特成新增長點,2020年業績目標維持健康
    財報會上,鄭捷用「高歌猛進」來形容FILA的業績增長形勢。目前,安踏與FILA依然是集團內絕對的兩大主品牌,兩者佔據總營收的比重接近95%。除此之外,創立於日本的高端冬季運動品牌迪桑特(Descente),是集團矩陣中的另一主要增長點。
  • 機器人產業7隻概念股價值解析
    公司香港新時達、德國新時達等電梯產品子公司均未實現盈利,一定程度上吞噬了工業機器人帶來的淨利潤。隨著下遊地產等行業的逐步回暖,公司電梯業務有望企穩。  公司董事長增持價格、員工持股價格以及收購會通的發行價格均高於目前股價,安全邊際較高。公司2016年計提充分,隨著電梯業務回暖,機器人業務穩步推進,17年有望迎來業績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