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改變人生的契機,都藏在你經歷過的失敗裡
#讀書#
任何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經歷過失敗,不論你是富二代,還是天才,世上總會有一些事情是你做不到的。失敗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情,它甚至可以嚴重到讓一個人一輩子都無法翻身。
正是因為失敗如此可怕,才導致人人都對它避而遠之,或者閉口不談。世上的事就是這麼奇怪,你越是逃避一件事,它就越容易找上門,你越是期盼一件事,它就越不容易發生。
就像我們考試時,我們總是會害怕遇到那些沒複習過的知識點,但是現實情況是你沒複習什麼,試卷就考什麼。對於失敗而言也是如此,我們越是害怕失敗,就說明我們心裡總是想著失敗這件事。
吸引力法則說:你生命中所發生的一切,都是你吸引來的。
既然如此,我們必須做到兩點:一是儘可能摒棄失敗的想法,二是就算真的面臨失敗,也要學會坦然地接受它。
從上小學開始,老師就告訴我們失敗是成功之母,當時還未體驗過成功與失敗的我們壓根想不明白成功和失敗究竟意味著什麼。
等到真正長大了,經歷過了成功與失敗,我們卻又忘記了失敗的好處,只致力於追求成功,殊不知,所有失敗的經歷中都潛藏著成功的契機。所有的成功裡,也潛伏著失敗的危機。稍有不慎,成功就可能演變成一場失敗的悲劇。
白巖松說:人如果一直處於成功的狀態,慢慢就麻了,就像溫水中的青蛙,讓你覺得一切都是理所當然。
當一個人對成功覺得理所當然了,他便很難經受起打擊,有時候即便是一個小小的挫折,就足以讓他心態崩潰,失去所有。
在《白說》這本書中,白巖松總結了失敗的諸多好處,有兩點我非常的認可。其一是因失敗而偉大,其二是敗局催生變局。下面就談一談我對這兩點好處的看法。
1.因失敗而偉大
看到這個小標題,也許會有人有疑問,覺得人都失敗了,怎麼還會變得偉大。白巖松說:有時,真正的失敗與成功是需要歷史來定義的。
就拿嶽飛與秦檜來講,由於秦檜的讒言,導致宋高宗趙構一天之內連下十二道道金牌,強令嶽飛班師,嶽飛只得忍痛退兵。
後來,嶽飛父子被以莫須有的罪名絞死於風波亭。在當時的情況下,秦檜確實取得了完勝,而嶽飛不僅十年之功,廢於一旦,還丟失了和兒子的性命,當然是一個失敗者。
但是,現在我們卻尊崇嶽飛為英雄,讓秦檜夫妻的雕像跪在嶽飛廟前。
我們要明白,一時的成敗不足以否定一個人的能力,更不能把一個人輕易的定性為成功者或失敗者。
因此,我們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不要帶太多的功利心,只要我們相信做這件事是正確的,是值得的。
就算我們當下沒有取得成績,沒有獲得成功,但是歷史會銘記你做過的一切, 人們也會記住你的付出。
2.敗局催生變局
我向來認為,所有的成功都與兩個因素息息相關,一是時代的機會,二是一個人過往失敗的經歷。
改革開放剛開始的時候,很多企業員工紛紛下海經商,借著時代的大風扶搖直上,成為了當時的富翁。這便是時代造就的成功者,也是最容易獲得成功的方式之一。
當時代的機遇不在了,再想獲得成功就必須依靠豐富的失敗經歷。唯有不斷的嘗試,不斷的失敗,你才能總結出失敗的原因和經驗,最終讓你的敗局轉變為勝局。
我們常說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所以在你曾經跌倒過的地方,也隱藏著你走向成功的金鑰匙。關鍵就在於你是否有勇氣再回到自己跌倒的地方,重新審視自己的內心,找到問題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