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改變人生的契機,都藏在你經歷過的失敗裡

2020-12-23 小知英語課堂

白巖松:改變人生的契機,都藏在你經歷過的失敗裡

#讀書#

任何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經歷過失敗,不論你是富二代,還是天才,世上總會有一些事情是你做不到的。失敗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情,它甚至可以嚴重到讓一個人一輩子都無法翻身。

正是因為失敗如此可怕,才導致人人都對它避而遠之,或者閉口不談。世上的事就是這麼奇怪,你越是逃避一件事,它就越容易找上門,你越是期盼一件事,它就越不容易發生。

就像我們考試時,我們總是會害怕遇到那些沒複習過的知識點,但是現實情況是你沒複習什麼,試卷就考什麼。對於失敗而言也是如此,我們越是害怕失敗,就說明我們心裡總是想著失敗這件事。

吸引力法則說:你生命中所發生的一切,都是你吸引來的。

既然如此,我們必須做到兩點:一是儘可能摒棄失敗的想法,二是就算真的面臨失敗,也要學會坦然地接受它。

從上小學開始,老師就告訴我們失敗是成功之母,當時還未體驗過成功與失敗的我們壓根想不明白成功和失敗究竟意味著什麼。

等到真正長大了,經歷過了成功與失敗,我們卻又忘記了失敗的好處,只致力於追求成功,殊不知,所有失敗的經歷中都潛藏著成功的契機。所有的成功裡,也潛伏著失敗的危機。稍有不慎,成功就可能演變成一場失敗的悲劇。

白巖松說:人如果一直處於成功的狀態,慢慢就麻了,就像溫水中的青蛙,讓你覺得一切都是理所當然。

當一個人對成功覺得理所當然了,他便很難經受起打擊,有時候即便是一個小小的挫折,就足以讓他心態崩潰,失去所有。

在《白說》這本書中,白巖松總結了失敗的諸多好處,有兩點我非常的認可。其一是因失敗而偉大,其二是敗局催生變局。下面就談一談我對這兩點好處的看法。

1.因失敗而偉大

看到這個小標題,也許會有人有疑問,覺得人都失敗了,怎麼還會變得偉大。白巖松說:有時,真正的失敗與成功是需要歷史來定義的。

就拿嶽飛與秦檜來講,由於秦檜的讒言,導致宋高宗趙構一天之內連下十二道道金牌,強令嶽飛班師,嶽飛只得忍痛退兵。

後來,嶽飛父子被以莫須有的罪名絞死於風波亭。在當時的情況下,秦檜確實取得了完勝,而嶽飛不僅十年之功,廢於一旦,還丟失了和兒子的性命,當然是一個失敗者。

但是,現在我們卻尊崇嶽飛為英雄,讓秦檜夫妻的雕像跪在嶽飛廟前。

我們要明白,一時的成敗不足以否定一個人的能力,更不能把一個人輕易的定性為成功者或失敗者。

因此,我們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不要帶太多的功利心,只要我們相信做這件事是正確的,是值得的。

就算我們當下沒有取得成績,沒有獲得成功,但是歷史會銘記你做過的一切, 人們也會記住你的付出。

2.敗局催生變局

我向來認為,所有的成功都與兩個因素息息相關,一是時代的機會,二是一個人過往失敗的經歷。

改革開放剛開始的時候,很多企業員工紛紛下海經商,借著時代的大風扶搖直上,成為了當時的富翁。這便是時代造就的成功者,也是最容易獲得成功的方式之一。

當時代的機遇不在了,再想獲得成功就必須依靠豐富的失敗經歷。唯有不斷的嘗試,不斷的失敗,你才能總結出失敗的原因和經驗,最終讓你的敗局轉變為勝局。

我們常說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所以在你曾經跌倒過的地方,也隱藏著你走向成功的金鑰匙。關鍵就在於你是否有勇氣再回到自己跌倒的地方,重新審視自己的內心,找到問題的所在。

相關焦點

  • 白巖松:你的成長,藏在每次崩潰後的繼續前行裡
    生活裡,誰沒有經歷過幾次崩潰,其中的心酸苦楚,只有自知。在幾經淬鍊後,是選擇怨天尤人,顧影自憐,還是選擇拾起希望,繼續前行,真的很重要。白巖松在《白說》一文中曾說:「有時候,也許老天爺很著急,本想給你一個更美好、更有趣的人生,可是你在消沉抱怨當中,讓機會一一錯過。等你終於想到那是命運的垂青之手在敲門時,再開門已經晚了,於是那些天天都在懷才不遇的人,最後可能真就一輩子懷才不遇。」
  • 白巖松《白說》:「短跑」還是「長跑」,此選擇藏著你的人生結局
    撒貝寧在節目裡曾說過剛開始做節目的時候想成為白巖松那樣的人,後來發現怎麼也成不了,撒貝寧是如此優秀、睿智、聰明的一個人,都想成為白巖松那樣的新聞人,可見,白巖松也不會差到哪去。就算我們對曾經的白巖松不熟悉,對他的作品不了解,對他的為人不知道,但僅憑優秀的撒貝寧這句話,白巖松的《白說》也值得我們去探索,而不是僅憑別人的三寸之舌就決定了一本書的價值。
  • 白巖松:經歷過艱難困苦,人生低谷!內心才會變得強大
    所有的走投無路都是為自己的無能找的藉口,乞丐也有活的多姿多味的,殘疾人也有捐款的,難道他們生來樂觀?我是個無神論者,也就是說,每個人只能在這個世界上存活短短幾十年,從不寄希望與,未來,來世,這樣虛無縹緲的文字。那麼,所有的快樂與痛苦都是種不可多得的財富,因為,你還活著!
  • 白巖松教你如何逆襲人生,獲得自由人生
    白巖松是我國著名主持人和教育學家,他的一生的經歷對我們來講有很大的指導意義,了解白巖松的經歷與過往,以及了解白巖松的教育理念,你會得到很多有益的收穫,讓我們擺脫生活的低級的煩惱,逆襲人生,做人生贏家。整個高一高二,白巖松在老師眼中就是個不折不扣的「差」學生,不積極不努力。白巖松回憶自己那個時候,「我最慘的時候,混到全班倒數第二。」到了高三, 「之前陪你玩的同學都跑去複習了」,白巖松那時候意識到,「是該衝刺了」。他用了高三一年的時間,從倒數的名次追到了全班前十。
  • 白巖松:一個年輕人的成長必須要過這兩關,毫無疑問
    白巖松老師想要表達的含義是:「年輕人一定多讀書,讀好書,腦子裡有知識,人生才能夠有更多的選擇,現在人們獲取知識的渠道很多,但是有多少人能夠靜下心來?去讀書」。年輕人需要不斷的積累經驗,才能夠獲取成功,成功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白巖松老師給年輕人兩點忠告,一個年輕人,想要更好的成長,必須要過兩關。
  • 白巖松推薦好書:閱讀這些書,更有機會改變人生
    作者:八分作為中國著名主持人,白巖松一向以卓越的見識,受到很多人的讚賞。很多人都很好奇,白巖松平時會閱讀什麼書籍。因為白巖松本人就經常公開向很多人推薦書籍。在白巖松推薦的書籍中,有一類是被他經常提起的。這類書便是名著經典。
  • 人生哲理世界觀都藏在書籍裡丨白巖松:孩子讀得多,人生就成功了
    央視著名的白巖松嘴巴以其出色的口才和智慧一直受到網民的稱讚。有人問他如何擺脫訓練。白巖松坦言:「除了閱讀,別無他法。」「現在每個人都在看手機,手機看得零零散散,大多數信息是由您的」同質」人群挑選出來的,它對您沒有幫助。許多年前,書本已經被比您高的人篩選。」
  • 《白說》:白巖松,是我們改變了世界,還是世界改變了我和你
    《白說》:白巖松,是我們改變了世界,還是世界改變了我和你很多人喜歡白巖松,仿佛在央視這臺機器裡,只有他出淤泥而不染,只有他的聲音才讓人們相信新聞裡也有真實而非劇場。我們都知道他們臺某些主持人寫的暢銷一時的自傳是別人代筆,這是公開的秘密,有經歷而無書寫能力找人代筆,並不違反出版業的遊戲規則,只要傳主主人不要冒充作家就好。大多數書看不下去是因為作者有話說不出來,說不利落,替他著急。白巖松的文字能力在中等偏上,老實一點就好看得多。
  • ...陳魯豫對談當代大學生,你猜都聊了啥?白巖松:今天年輕人的痛苦...
    就在白巖松牽頭,李昌鈺、周國平、馬未都、劉震雲、陳魯豫、武志紅、樊登等20餘位嘉賓相繼走進大學校園,完成了30場分享自身的成長經歷和人生智慧的演講後,這個系列行動的同名新書《對白:讓我們和更好的你聊聊》也面市了。近日,這本《對白》上市之際,此前演講中的四位主講嘉賓白巖松、馬未都、劉震雲、陳魯豫也坐到了一起,再度和當下的大學生們聊了聊。我們先來看看這本新書。
  • 《道德經》裡一句話點醒白巖松,風再大,終會停
    白巖松,央視非常著名的一位節目主持人。他在主持界有著很高的地位和口碑,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歡。即便是這樣一位在外人看來功成名就的人,也曾經歷過不為人知的痛苦和壓力。這種壓力嚴重到讓他患上抑鬱症,差點死掉。最終他通過看書,並且在家人的關懷下走出了抑鬱的陰霾。
  • 白巖松:再困難,都不要忘記《道德經》裡這句話,風再大,終會停
    白巖松是央視著名的主持人,在主持界的地位和口碑都很好,也許很多人都看到白巖松的功成名就,但其實白巖松也曾患過抑鬱症,承受著不為人知的痛苦,甚至和妻子交流都只能用紙條傳文字。後來通過家人的關懷和讀書,他才走出了陰霾。他當時主要讀的就是《曾國藩全書》和《道德經》。
  • 不要拿失敗和成功定義自己的人生
    愛迪生說:失敗也是我需要的,它與成功對我一樣有價值。失敗是我們人生經歷最多的課題,怎麼逃也逃不過的仇敵。人生失敗十之八九,失敗,就像黎明前的黑暗,與成功只差那一瞬間,只要你挺過去了,那麼你就能夠看到屬於你的光輝黎明。
  • 白巖松:要是考了第一名,我就跟你斷絕父子關係!
    作為「央視名嘴」,白巖松有很多經典語錄,也有不少精彩的演講,關於家庭教育,更是有著獨到的觀點和看法,比如:如果都讓孩子做看得到的成功,卻不敢去做有可能失敗的嘗試,那創新就不可能。教育要教會孩子贏,更要教會孩子體面地輸。...那麼白巖松是怎樣教育兒子的呢?白巖松說過,他從來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考第一名。
  • 白巖松:我曾三次抑鬱到想自我了斷,是曾國藩一句話點醒了我
    當我們感嘆任正非面對美國制裁時的大格局時,不會想到44歲前的他體驗過婚姻破裂、事業失敗、全家的重擔全扛在他一人身上的絕望;當我們感嘆馬雲、劉強東時勢造英雄時,也沒有辦法體會他們吃住睡在公司的焦慮與無奈。
  • 白巖松訓誡兒子:考第一就斷絕父子關係!轉給有需要的家長……
    白巖松並不認為「看球是瞎看,沒啥用」,這對孩子的成長很重要。「請問在人生中,哪有這麼好的機會,讓孩子感受到不放棄,結果可能會發生改變的例子。課堂上給不了。」白巖松相信這樣一句話:閱讀打開世界,但是運動讓人更早地體驗到分享、團隊精神以及勝敗的意義。
  • 白巖松書單:這4本書,影響我人生4個10年,值得每個人去閱讀
    央視名嘴白巖松分享了自己人生中關於書的理解。根據自己的成長經歷和不同年齡段讀物對自己人生的影響,白巖松總結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4本書,也是影響了他4個十年的書。這份書單,送給每一個人,希望在你們人生中最重要的40年,都能通過好的書籍,找到人生的方向,讀懂人生的道理。第一個10年——打開新的世界我經常會面臨這樣的一個問題:「對你影響最大的一本書是什麼?對你影響最大的一個人是誰?」
  • 白巖松:女人,貧窮思維不改變,這一生都不會幸福
    白巖松在一檔讀書節目中曾說:貧窮思維不改變,會影響你的下一代。「貧窮」這兩個字其實是有雙面性的,它既可以令人感覺到侷促卑微,同時也可以激發人的鬥志,關鍵在於人們對待貧窮的態度。貧窮不可怕,人們腦子裡固化的貧窮思維才可怕。
  • 那些詩詞裡的遺憾人生,願你都從未經歷!
    時光匆匆,固然有很多人或事物是我們留不住的,卻難掩藏在心底裡的點點滴滴。有些總是那麼美好,可卻總在不經意間騰起一抹淡淡的憂傷。總以為世間萬物都是美好的,可走進記憶的走廊,觸摸那些風景,殊不知留下了多少遺憾。而人們總說,人生總有遺憾,遺憾是美的。可他們不知,只有把握不住的,才叫遺憾;我們能緬懷的,只是遺憾本身。
  • 教會孩子接受「失敗」
    最近讀了白巖松的一本書《白說》,裡面有一句話特別讓我有觸動:漂亮的失敗是另一種成功。我們總是在教導孩子要考第一名,要考滿分。我們一直在要求孩子去看中最終的結果,而不擇手段。這是我們聽過了很多遍的話,但是他的下一句話卻令人意想不到,他說「同時,教會孩子們如何體面並且有尊嚴地輸」我們確實從來沒有思考過這個意義。我們從來都是去教會孩子如何去贏,從來沒有允許過孩子要去接受自己的失敗。但是,我們從來就沒有避免過失敗,我們從小到大總是在不停地從失敗中走過,可是我們卻羞於啟齒。
  • 白巖松:有格局的家長,懂得讓孩子吃「3種苦」,不會心軟
    執筆:筱沐定稿:筱沐只有受過很多表揚,卻也能承受挫折的人,才能去面對前途未卜的人生。——白巖松老輩人常說,一個人將來能否享福,要看小時候有沒有吃過苦,因為人生需要福禍相依,一切都是有定數的。可如今再看中國家長教育孩子的時候,大多數父母會盡力給孩子更好的生活,不再願意讓他們吃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