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來看太空中的中國國旗 天問一號自拍照慶祝祖國生日

2021-01-19 新民晚報

新民晚報訊(記者 葉薇)10月1日,在舉國歡度國慶、中秋雙節之際,國家航天局發布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圖像,圖上的五星紅旗光彩奪目,呈現出鮮豔的中國紅。

這是我國天問一號探測器首次深空「自拍」,茫茫宇宙中銀色的著陸巡視器和金色的環繞器熠熠生輝,天問一號以此向祖國報告平安,表達生日祝福。

探測器上的五星紅旗,尺寸約為39釐米×26釐米,略小於一張A3紙,重量144克,圖案採用特殊材料經特殊套印工藝噴塗。

飛行圖像由探測器攜帶的分離測量傳感器拍攝。傳感器安裝於探測器外側壁,在地面控制下與探測器本體分離,利用自身兩側安裝的兩個廣角鏡頭,每秒拍攝一張圖像,通過WIFI通信方式將圖像傳送給探測器,再由探測器轉發給地面站。為了拍好這張帶國旗的自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火星環繞器團隊進行了多項技術攻關。

來源:國家航天局(下同)

拍攝奔火舞姿

自我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工程立項以來,如何做好火星探測器在軌工作狀態的可視化監測就成為了研製團隊面對的重要任務之一。為了獲取「天問一號」在奔火過程中的全貌狀態,八院火星環繞器工程測量分系統團隊專門設計了一套由多個「質量小、個頭小、能耗小」的「小傢伙」組成的監測系統。

眾所周知,在地面自拍時可以藉助自拍杆等輔助工具,在選好角度、光影后進行拍攝,而「天問一號」的自拍卻沒有這麼簡單。由於本身個頭較大,如果採用自拍杆策略,「天問一號」需要使用一個長達15米的自拍杆才能實現全貌自拍,不僅資源消耗大,而且容易產生安全隱患。為此,八院火星環繞器工程測量分系統團隊提出「分離式監測方案」,即在合適的光照條件下「拋」出一個輕型相機對「天問一號」進行拍照,並實時把圖像傳回「天問一號」探測器上。

wifi相機正反雙頭

為了成功實現分離式監測方案,八院火星環繞器工程測量分系統團隊需要一個能「分得出去、拍得清楚、傳得回來、堅持得住」的小傢伙:採用輕小型低衝擊解鎖分離裝置使相機「分得出去」;採用彩色成像,配置800×600、1600X1200兩檔解析度的相機讓圖像能「拍得清楚」;採用可實現400米無線通信的超強Wi-Fi通信讓數據能「傳得回來」;採用可提供長於1小時供電的一次性電池讓相機能夠「堅持得住」,讓地面能夠一覽「天問一號」奔火的全貌狀態。

考慮到相機在逐漸遠離探測器的過程中可能出現翻轉,研製團隊將相機設計為正反雙頭,保證相機在翻轉過程也可以儘可能多地拍攝到探測器圖像。經過四年的攻關研製,這個重約950g的小傢伙歷經重重考驗順利搭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進入太空,並順利地將重約680g的頭部分離出去,收穫了清晰的圖像,圓滿完成了「天問一號」全貌可視化監測任務。

這面國旗不一般

作為八院火星環繞器工程測量分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次「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上的國旗是為了本次任務專門設計與研製的。此次任務使用的國旗尺寸約為39釐米×26釐米,稍小于于一張A3紙,重量僅為144克。為了儘可能地減輕重量、保證平整,國旗圖案用特殊顏料經特殊套印工藝噴塗在一張鋁板上。為了確保歷經太空惡劣環境考驗後仍然可以鮮豔完好,國旗在經歷了輻照、高低溫交變、低溫存儲、粘合脫落等多重試驗考核後,才最終安裝在探測器側面。

天問一號探測器於7月23日成功發射,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直接送入地火轉移軌道,飛行期間已成功完成地月合影獲取、兩次軌道中途修正、載荷自檢等工作。截至10月1日凌晨,探測器已飛行1.88億千米,距地球2410萬千米,飛行狀態良好。

相關焦點

  • 玉兔二號寫信、天問一號自拍,祝福雙雙衝上熱搜!
    別看它現在又冷又硬,人家以前可是「流心兒」的!  五仁月餅和流心月餅,你喜歡吃哪種?  畫了我和前輩兩隻兔在這塊「月餅」上蹦躂的樣子,賞月的時候,記得我們就在這裡  天問一號首次深空「自拍」  祝福祖國生日快樂  就在同一天,天問一號首次發來深空「自拍」,祝福祖國生日快樂,也衝上了微博熱搜。
  • 天問一號速度接近30千米/秒,為何比美國毅力號晚著陸火星3個月?
    在航天領域中,儘管我國起步相對於美俄要晚,但經過幾十年披星戴月的追趕,我國再也不是幾十年前的中國了,一躍成為航天大國,我國自主製造的高科技太空飛行器讓美國專家看後都感到有壓力,尤其是正飛往火星的中國天問一號,某一方面技術已超過美國。
  • 與「光」同行的1分38秒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完成深空機動
    在北京飛行控制中心現場,研製人員在不斷計算著天問一號的通信時延,記者還看到了一個名詞叫「光行時」。什麼是光行時?它有什麼作用呢? 為什麼要顯示在屏幕中央?
  • 天問一號距離地球多遠了?測器距離地球超1億公裡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昨天(14日)晚上9點,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44天,飛行裡程約3.6億公裡,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距離火星約1200萬公裡。目前天問一號飛行狀態良好,受天體運動規律影響,火星與地球距離在0.5億公裡至4億多公裡周期性變化。天問一號探測器到達火星附近時,距離地球約1.9億公裡。天問一號自7月23日發射以來,已成功完成地月合照、探測器「自拍」、三次中途修正、一次深空機動、載荷自檢等工作。
  • 「天問一號」團隊發了一張慶祝合影,綠媒評論區又有人開始喊「臺灣...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就在這一值得紀念和慶祝的時刻,臺灣島內某些媒體又給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增添了些許「歡樂」的氣氛。
  • 天問一號探測器距離地球超1億公裡 預計春節前後被火星捕獲
    央廣網北京12月15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昨天(14日)晚上9點,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44天,飛行裡程約3.6億公裡,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距離火星約1200萬公裡。預計將在春節前後被火星捕獲。
  • 美國人評價中國天問一號 到底有多厲害?
    近日,我國的「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引發不少國家關注,美國人評價中國天問一號是一個大膽的嘗試,據悉,天問一號是中國行星探測器,對於該探測器的發射成功,美國媒體十分剛感慨,並且認為中國在太空探索領域已經是一個領導者。
  • 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央視網發火星文慶祝
    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作為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的成功發射也意味著我國航天技術的又一次突破。@央視網 則在微博用了一種特殊的方法慶祝了這一成功,引起了廣大網友的共鳴。@央視網 在微博使用「火星文」發了一條微博:恏渏 亾類哋夲能,並配了一張「中國航天新視界」的圖。
  • 王永利:科學短紀錄片《Hi,火星》揭秘「天問一號」太空之旅背後的...
    7月23日,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火箭一飛沖天,將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送入地火轉移軌道,邁出了中國行星探測的第一步,也標誌著中國邁入了深空探測時代。7月25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紀錄頻道隆重推出十集科學短紀錄片《Hi,火星》,生動及時地揭秘「天問一號」 太空之旅背後的故事,強烈吸引了廣大觀眾的關注,並引發熱議和好評。
  • 唐嫣曬照慶祝生日,自拍被贊少女,完全看不出來是當媽的人
    12月6日,是演員唐嫣的生日,在生日當天,唐嫣也在個人的社交帳號上面發布了一組自己的近照來慶祝自己的生日,她的這組照片也引發了粉絲們的熱議。從唐嫣曬出來的這組照片來看,她最近的狀態真的是非常能打,難怪粉絲們一直都誇讚她少女,小編看了也有這樣的想法。唐嫣曬照慶祝生日,自拍被贊少女,完全看不出來是當媽的人。
  • 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裡程突破3億千米!如何穩穩地抵達火星?科普來了
    在軌飛行期間,天問一號已經完成三次中途修正和一次深空機動等飛控工作。11月初,著陸巡視器進入艙和火星車的多個分系統完成首次在軌自檢,結果正常。天問一號計劃於2021年2月到達火星,實施火星捕獲,2021年5月擇機實施降軌,著陸巡視器與環繞器分離,軟著陸火星表面,火星車駛離著陸平臺,開展巡視探測等工作。
  • 距離地球800多萬公裡,天問一號又要修改軌道,為什麼老是修改?
    先是以色列成功發射了火星探測器「希望號」,然後是中國發射了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最後是美國發射了新一代火星車「毅力號」。其中最受國人關注的莫過於我國的天問一號,它不僅是我國歷史上首顆火星探測器,同時也是我國進行地外行星探測的開山之作,接下來還會有天問系列的探測器問世。
  • ...張慶祝天問一號發射成功的圖,臺灣就有人又開始喊「臺灣南波萬」
    天問一號探測器昨天發射升空,部分隊員擺出天問一號拼音首字母縮寫的「TW.1」隊形,這張慶祝天問一號發射成功的圖傳到臺灣,馬上就有人又開始喊「臺灣南波萬(NO.1)」。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起飛。中國邁出行星探測的第一步——奔向火星。這是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成功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
  • 2021年,這些黑科技奇蹟即將發生,中國「天問一號」上榜!
    據報導,在西班牙的《趣味》月刊雜誌上,有研究者盤點了2021年可能創造出的五大科技奇蹟,其中著重提到了「天問一號」,作為我國第一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從去年發射開始,就一直備受矚目,接下來,就讓我們一同來看看都有哪些科技奇蹟即將變成現實。
  • 為祖國慶生 青島隆重舉行升國旗儀式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之際,10月1日上午,青島市在市級機關一號樓樓前廣場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升國旗儀式,與全國人民一道隆重慶祝這一盛大節日,以表達1000萬青島人民對偉大祖國的無比熱愛,對祖國母親的深深祝福。
  • 2940萬公裡外三次變軌,天問一號技術令美震驚,白宮:哪來的
    天問一號變軌意義重大據光明日報報導,近期我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控制下順利完成深空機動變軌。據了解,"天問一號"為進入火星軌道,要進行三次變軌,並於4個月後與火星交會。"天問一號"在距離地球2940萬公裡外進行精準變軌,本身就需要非常高超的航空技術。
  • 天問·探路火星|中國加入火星「精英俱樂部」,外媒怎麼看?
    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邁出了自主行星探測的重要一步。「天問一號」計劃對火星進行「環繞、著陸、巡視」,如果順利完成,將為全球首次同時展開「三步走」的計劃。對於中國這次歷史性發射任務,外媒和外國同行也頗為關注。
  • 「天問」一號、攬星九天~為中華崛起而歌
    4月24日,國家航天局宣布,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同時公布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標識「攬星九天」。三個月後的7月23日,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預計2021年3月份左右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信息發布
    任務啟動前幾日,成員們發表了一篇新篇章,中國火星探測器的登陸嘗試,就仿佛是出席一個位於火星東北部的「盛裝舞廳」。於《自然天文學》雜誌上,中國天問1號火星任務的成員們,刊發了一篇關於對紅色星球(火星)輸送軌道雙星和火星車/空氣模塊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