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X光、CT、核磁共振,究竟哪個能把你看透?

2020-12-11 MSNG6886

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上周六小明騎自行車下坡時剎不住車,摔了個大仰趴。他的腿被衝下來的自行車重重壓著,導致膝蓋劇烈疼痛,路都走不了。隨後小明的朋友送他去醫院檢查,醫生先讓小明拍X光片,發現存在骨折的現象後又建議進一步做CT和核磁共振(MRI)。

小明有點不解,為啥拍了X光片又要做CT、MRI?有沒必要一下子做這麼多檢查呀?

相信大家都會有小明同樣的疑惑。那麼X光片、CT和MRI,它們到底「各司何職」呢?現在,就由東莞市人民醫院放射科主治醫師王芳來為大家解答一下。

先上一張圖簡單明了解答這個問題什麼是X片?

X片俗稱拍片子,是透視二維成像,可多角度拍攝(就像2D電影)。主要是利用X射線給人體拍照片,基於人體組織之間密度和厚度的差別,當 X 線透過人體不同組織結構時,被吸收的程度不同,所以到達螢屏或膠片上的 X 線量即有差異,形成明暗或黑白對比度不同的影像(膠片上的圖)。

簡單來說,就像是當你想選一個皮薄瓤多的榴槤的時候,X光就是給榴槤拍一個透視照,看看裡面的榴槤瓤怎麼樣。

適用範圍

1、胸部疾病如肺炎、支氣管炎、肺結核、肺部腫瘤、心臟及大血管疾病、氣胸、胸腔積液、肋骨骨折等其他胸部疾病。

2、骨與關節疾病骨關節外傷(骨折最常用)、骨質增生等退行性病變、骨或關節腫瘤、化膿性炎症、結核、風溼性或類風溼性關節炎、骨代謝性疾病等。

3、消化道造影檢查食道、胃腸道良惡性腫瘤,食道異物,消化道潰瘍,食管胃底靜脈曲張,腸道炎性病變等。懷疑腸套疊患者可以行空氣灌腸,在診斷的同時可以治療。

4、立位/臥位腹平片胃腸道穿孔、腸梗阻、腸扭轉、泌尿繫結石(腎、輸尿管、膀胱),腫瘤,先天畸形和結核等。

5、五官疾病眼眶或眼球金屬異物、上下頜骨、牙齒(口腔全景牙片)等。

6、乳腺疾病乳腺良惡性病變(乳腺鉬靶檢查)等。房東放水澱粉房東放水澱粉

什麼是CT?

CT是計算機斷層掃描,目前很多大醫院都可以進行全容積掃描,可經電腦後處理形成3D圖像(就像3D電影)。從本質上來講,它也是一項使用X射線進行攝影的檢查,但相比X光片,它可以通過多層面、多角度觀察,並藉助電腦的3D後處理重建功能,可觀察到任意方向三維圖像,密度解析度也有較大幅度提高,更加直觀、細緻地顯示病變。所以可以這樣理解,X光片檢查只拍一張「照片」,CT檢查是從不同的層面和角度分別拍多張「照片」。

適用範圍

1、神經系統病變顱腦外傷(腦挫裂傷、硬膜下/硬膜外血腫、蛛網膜下腔出血、顱骨骨折)、腦卒中(腦梗死、高血壓性腦出血)、腦腫瘤、炎症、顱腦先天畸形、顱內金屬異物、腦血管病等。

2、心血管系統可用於心包腫瘤、心包積液等的診斷,急性主動脈夾層、動脈瘤、冠狀動脈硬化等病的診斷。

3、胸部病變CT對於顯示肺部病變有非常滿意的效果,對肺部創傷、感染性病變、腫瘤、肺栓塞、縱隔腫瘤、淋巴結病變、胸膜病變、肺內佔位與縱隔關係等顯示較好。

4、腹部器官對於實質性器官肝臟、膽囊、脾臟、胰腺、腎臟、腎上腺等器官顯示清晰,對於腫瘤、感染及創傷能提供精準的解剖定位及病變範圍,對病變分期等有較高價值,對腹內腫塊的診斷與鑑別診斷價值較大。

5、盆腔臟器卵巢、宮頸和子宮、膀胱、精囊、前列腺和直腸腫瘤或炎症的診斷,腫瘤性病變CT是其臨床分期和放射治療方案設計的重要手段。

6、骨與關節骨關節各種病變、軟組織病變、結構複雜的骨和關節(如脊椎、胸鎖關節等)。尤其對骨折的顯示具有明顯優勢。

7、其它CT引導下行肝穿刺、肺穿刺、骨關節穿刺等。

什麼是MRI(核磁共振檢查)?

「核磁共振?!醫生我能不做嗎?

這檢查聽起來輻射好強!」磁共振(MRI)圖像具有很好的軟組織解析度,應用廣泛。其實醫院放射科的MRI檢查是沒有電離輻射的。人體大約70%由水分子構成,而水中含有大量的1H質子,1H質子進入磁場後自旋產生微弱的電信號,MRI設備通過激發1H質子並採集這部分微弱的信號,再通過計算機的模數轉換得到我們的MR圖像。因此,MRI檢查是無輻射、綠色、安全的。

通俗的說,磁共振的顯影原理是探測身體中水分子的變化,人為製造一個較大磁場(吸力很大),讓人體躺在裡面,在磁場中,人體中的氫原子核能夠有規律地運動並產生信號,再通過計算機把信號進行處理,形成圖像。

適用範圍

1、神經系統病變腦卒中、腦腫瘤、腦血管畸形、顱腦炎症、變性病、代謝中毒性病變、先天發育畸形、外傷等所有中樞神經系統病變。

2、脊柱和脊髓病變椎間盤病變、脊柱結核、脊柱外傷、脊髓炎症或脫髓鞘病變、脊髓或椎管內腫瘤、血管畸形等。

3、骨與關節骨內感染、關節炎、骨或關節腫瘤、外傷(尤其對一些細微的改變如骨挫傷等有較大價值),關節內軟骨、韌帶、半月板、滑膜、肌腱等病變有較高診斷價值。

4、全身軟組織病變無論來源於神經、血管、淋巴管、肌肉、結締組織的腫瘤、感染等,皆可做出較為準確的定位、定性診斷。

5、腹部器官肝癌、膽管癌、肝血管瘤及肝囊腫等的診斷與鑑別診斷,胰腺炎、胰腺腫瘤、膽囊炎、膽囊結石、泌尿繫結石/炎症,腸道炎症與腫瘤、腹腔內腫塊的診斷與鑑別診斷,尤其是腹膜後的病變。

6、盆腔臟器子宮肌瘤、卵巢或附件腫瘤,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睪丸結核、盆腔內包塊的定性定位,乙狀結腸與直腸腫瘤、膀胱腫物等。

7、胸部病變縱隔腫物、淋巴結及胸膜病變等,可以顯示肺內團塊與較大氣管和血管的關係等;乳腺各種病變的診斷。

8、心血管系統可用於心臟病、心肌病、主動脈瘤、動脈夾層、心包腫瘤、心包積液以及血管附壁血栓等的診斷。

溫馨提示1. 懷孕未滿三個月的孕婦儘量避免X光、CT和MRI檢查。2.體內有心臟起搏器等電子設備、鐵磁性動脈瘤夾、非鈦質金屬置入物的患者不適宜做MRI檢查。

相關焦點

  • 【保健】X光、CT、核磁共振 究竟哪個能把你看透?
    我們在醫院檢查的時候,有的醫生會說:你先拍個x光,查出來有必要我們再拍個ct。這讓很多小夥伴們一頭霧水:為什麼照了x光,還要照ct?為什麼不能直接拍ct呢?為什麼有時候要做昂貴的核磁共振呢?這些令人一頭霧水的問題,今天我們一一解答。
  • X光、CT、核磁共振 究竟哪個能把你看透?
    CT能確診X光片上所懷疑的病灶?如果真的沒有骨折,只是一些皮外傷,CT檢查是可以幫助排除X光片上所懷疑的病灶的。但是,如果真的是一種在X光片上所不能清晰發現的隱匿性骨折或撕脫骨折時,CT絕對是你的一根救命稻草!因為X光片的影像是一幅二維重疊的影像,相對比較片面。而CT的影像是由一系列斷層的圖像構成的,它相當於把組織結構一層一層的剖開來,清楚並逐一地顯示更多的細節和結構,而且解析度更勝X光片。
  • 彩超,X光,CT,核磁,都有什麼不一樣?醫生和你講一講
    對於曾經在醫院看過病的人來說,各種各樣的雷射或者ct肯定是非常常見的。而在醫學專業裡,醫學影像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不過對於普通人來說,什麼彩超、核磁共振、ct和與x光的確是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這也讓很多人都感到了一絲迷惑。
  • CT、核磁、X光的區別,講得太到位了!
    我們在醫院檢查的時候,有的醫生會說:你先拍個x光,查出來有必要我們再拍個ct。這讓很多小夥伴們一頭霧水,為什麼照了x光,還要照ct?為什麼不能直接拍ct呢?這些令人一頭霧水的問題,今天我們一一解答。
  • x光、b超、ct,哪種檢查最傷身?有必要告訴你事實了
    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很多智能科技的加入讓醫療診斷更清晰便捷,像x光、b超、ct等都已經完全投入使用,但同時也招來一部分質疑聲,有人說拍片時會不會有輻射?會不會傷害我的身體?還有x光、b超、ct等哪些檢查最傷身?解決以上問題之前,我們要知道輻射是什麼,是不是真的那麼可怕。
  • 都能透視,核磁共振、CT、X光,還有B超,有啥區別?
    最近有些小夥伴留言問小濟,經常聽到去看病要用到核磁、ct、X光片和B超等這些東東,它們到底有啥區別?在回答它們的區別之前,小濟先說一下它們的相同之處:1、它們都有「透視」能力人的肉眼無法看到身體內部的狀況,如哪裡器官上長了個腫瘤,哪裡血管塞了,它們能看到。2、它們都是檢查而非治療手段也就是說它們4個只能幫忙告訴你得了什麼病,卻不能給你治病,治療還得靠藥物和手術。那麼,它們的區別在哪裡呢?
  • 體檢照CT和x光有多傷身體?輻射會致癌?這3點希望你能早知道
    相信大家去醫院檢查時,難免會遇到一些帶「輻射」的檢查,比如照X光、CT等等。這些檢查,我們在檢查室就能看到醒目的輻射警告標牌,不僅要體檢的人"提心弔膽",仿佛連醫生們也不願在檢查室裡逗留,都要遠遠地坐在隔壁的小房間裡。
  • 胸部CT與胸部正位X光哪個好些?我們應該先做選擇?
    經常選擇體檢套餐時候會發現這麼一個問題,不同的體檢套餐體檢項目都不一樣,其中就有胸部CT肺部CT,胸部X光,遇到這樣你是不是會有選擇恐懼症?既然我們花錢就得花的值。先了解他們區別的你在選擇體檢套餐體檢項目就會胸有成竹。
  • 兒童做ct,x光,核磁共振對他們身體生長發育有多大影響?
    兒童做ct,x光,核磁共振對他們身體生長發育有多大影響?核磁共振先來說說核磁共振吧,其實核磁共振利用的是磁場的原理,並沒有利用到放射性物質,對人體是沒有什麼影響的。核磁共振就是把人體推進一個大磁場中,記錄人體的原子運動軌跡,從而來判斷病情,這項檢查還是能比較準確看出病因的,而且對人體沒有什麼傷害,畢竟我們人類就生活在地球這個大磁場中。
  • X光、B超、CT等,哪些檢查最傷身,幾句實話醫生一直想告訴你
    但是,有不少人在聽到x光檢查、ct檢查時,都會產生抗拒心理,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大家受到了「輻射致癌」的影響!由於我們對醫療知識並沒有過多了解,更別說是醫療設備使用了。再受到當今網絡發達、真實或不真實的信息影響,大家都或多或少的對醫療設備有錯誤認知。
  • ct可以照出膠質瘤嗎,膠質瘤的核磁共振檢查效果怎樣
    ct可以照出膠質瘤嗎,膠質瘤的核磁共振檢查效果怎樣 原標題:ct可以照出膠質瘤嗎,膠質瘤的核磁共振檢查效果怎樣
  • 關於「紅寶石」
    「紅寶石」在《聖經》裡曾經被提到過4次,在古老的梵文中,「紅寶石」被稱為「Ratnaraj」,意為「王者之石」(King of precious stones)。關於「紅寶石」「紅寶石」專指因含有「Cr,鉻」元素而呈現紅色的寶石級「剛玉」(Corundum),具有僅次於鑽石的硬度。它的英文名是「Ruby」,源自拉丁文「Ruber」,意思是紅色。
  • CT、B超和核磁共振之間有什麼區別?這篇文章給你科普一下
    CT、B超以及核磁共振都是平時去醫院檢查時常見的一些檢查手段,我們的病情不同,醫生會讓我們去做不同的檢查,有的時候是CT檢查或者B超,有的時候又說需要做核磁共振。
  • 得了骨科疾病是拍X光片好,還是做CT、磁共振檢查好?
    核磁共振檢查又是什麼呢?核磁共振,英文簡稱為MRI,是目前用於人體檢查的精密和昂貴的醫學成像設備之一。其原理與X光機和CT原理不同,是利用強大磁場,讓身體內的氫原子先排隊再解散,接收這期間的電磁波信號,再對身體內部組織成像。核磁共振檢查對軟骨、韌帶、肌肉、脂肪等軟組織的成像效果要比CT好。
  • 孕期X光片、CT等檢查能不能做?
    那麼,孕婦到底能不能拍胸透呢?騰訊全民較真微信公眾號為大家梳理了這方面的知識點。 但不管是哪個部位的X光檢查,輻射劑量都未超過50mGy。目前也並沒發現有孕期女性接受輻射劑量在50mGy以下,發生畸形、生長受限等的個案報導。所以,孕期可以在謹慎的情況下安全的輻射劑量內使用X光檢查。也完全沒有必要因為一次拍了胸片就終止妊娠。
  • 「珠寶」Gübelin 推出 Blushing Wing 項鍊:帕帕拉恰粉色羽翼
    瑞士珠寶商 Gübelin 剛剛推出新一季珠寶作品——「Blushing Wing」項鍊,靈感源自斯裡蘭卡「帕帕拉恰」藍寶石中充滿流動感的包裹體。設計師將寶石的微觀結構重新演繹為羽翼圖案,搭配「帕帕拉恰」主石和粉色調彩寶,讓人聯想到飛鳥舒展翅膀迎接朝霞的的絢麗景象,呼應斯裡蘭卡「鳥類天堂」的讚譽。
  • 「波羅蜜」就是要「究竟」…
    所以你要「持戒」一定有這兩個:第一個要「放下意見」第二個,放下意見就代表四個了,就是內施還有外施,內外皆施…再來就是在這個過程裡,有各種煎熬、衝突、掙扎,那就要「耐煩」──「忍波羅蜜」,你把這東西弄好了就叫作「精進」,自然就有「禪定」。
  • Luminous Diamonds推出「螢光」鑽石珠寶系列
    天然鑽石中約有25%-35%在紫外線下呈現「螢光效應」,這種效應能夠讓鑽石在陽光下看上去顏色更白。AGS 實驗室將鑽石螢光強度劃分4個級別——可忽略、中、強、很強,Luminous Diamonds 挑選的鑽石均為「中」級及以上。「Lucent」是新作中風格最簡潔的系列,呈現精巧的單主石設計。
  • 能讓你看透人心的42條實用小技巧
    能讓你看透人心的42條實用小技巧 來自專欄鐵木君 1,148 人贊同了文章 為你朗讀 6 分鐘 1、如果一個女生,願意和你在0.5m的「曖昧距離」內長時間相處,代表你們的關係能更近一步
  • 核磁共振跟CT到底有什麼區別?這些實話,你得好好聽進去
    眾所周知,核磁共振以及CT檢查都是生活中較為常見的檢查手段。在發現某些疾病出現時,為了得到準確的檢查結果,就需要藉助這兩種比較先進的影像檢查。通過查看病灶的具體成像,來得知患者病變部位的具體情況,明確診斷後採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