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求敗用劍折射的「成功五境」

2020-12-11 一天熱點

精讀《神鵰俠侶》,對劍魔獨孤求敗用過的四把劍感觸頗深。

書中交代,獨孤求敗的劍冢裡葬著自己一生用過的四把劍:

——第一把劍是把無堅不摧的無名寶劍,青光閃閃,凌厲剛猛,無堅不摧。獨孤求敗用這把劍在二十歲之前與河朔群雄爭鋒。

——第二把劍名叫「紫薇軟劍」,獨孤求敗三十歲之前所用,但因為誤傷了義士,悔恨無已,被其棄之深谷。

——第三把劍名叫「玄鐵重劍」,通體黝黑,沉重之極,不下七八十斤,更有意思的是劍鋒未開,劍尖呈半球狀,獨孤求敗四十歲之前所用。

——第四把劍是把樸實無華的木劍,拿在手裡輕飄飄的渾似無物,是獨孤求敗四十歲之後所用。

看完此節,嘍哥掩卷沉思,心有所悟——

獨孤求敗在不同年齡使用不同的寶劍,從無堅不摧的無名劍,到華貴精緻的的紫薇軟劍(光聽名字就很拉風有木有),再到外表沉重笨拙的玄鐵重劍,最後到質樸無華的木劍,嘍哥理解,這不僅僅是獨孤求敗所用之劍的外形材質發生變化那麼簡單,更重要的是隨著獨孤求敗年齒、閱歷、武功的增長,其心態、審美以及對成功的定義發生了變化。

正是從獨孤求敗這四把從弱冠到暮年用過的劍中,嘍哥讀到了「成功五境」——

第一重境界:少年爭

少年劍未配妥,出門即是江湖。這一階段,最大的特點是「爭勝負」。

十六七歲的年紀,血氣方剛,凡事與人爭勝,必須分出高下。

這像極了獨孤求敗的第一把無名寶劍,凌厲剛猛,無堅不摧。

大概在彼時獨孤求敗的眼裡,「少年不知愁滋味,愛上層樓」,在他的心裡,只有打敗對手才算是成功。總想著打遍天下無敵手,總是想著再進一步、再高一層,就如掌中劍一般,只求剛猛精進,只求克敵制勝,只求劍勝一招。

這種悍不畏死、誓爭第一的衝勁,像極了古今所有努力奮進的少年。

第二重境界:青年爭

這一階段,武功挺高了,在江湖上也有了一定的名氣地位,人的精神需求由少年時的「爭勝負」,進一步上升為「爭美醜」。

在他的心裡,作為一名武林高手,除了戰勝對手之外,還要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力求吃穿用度皆符合自己成功人士的身份。

劍需寶劍,馬需名馬,就連馬鞍也得是珠玉配飾,你從「紫薇軟劍」這個名字,就可以想像這把劍的華貴瑰麗。

第三重境界:壯年爭

這一階段,人的精神需求進一步升級,由「爭美醜」進一步上升為「爭是非」。

獨孤求敗為什麼要棄用華貴瑰麗的「紫薇軟劍」?那是因為他認為自己誤殺了「義士」,自己犯了過錯。也就是是說,這一階段,獨孤求敗的潛意識裡將成功定義為打敗壞人才是成功。

客觀上講,這一階段,獨孤求敗已然獲得世俗意義上的絕大成功,心態進一步成熟,開始反求諸己,開始對自己進行靈魂拷問,究竟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學武究竟是為了什麼?當了天下第一的意義在哪裡?

第四重境界:中年爭

這一階段,經歷過成功的喜悅、挫折的考驗和錯誤的悔恨之後,對生命世事都有了反思和新的感悟,不再一味追求外在形象、感官感受,不再追求打倒對手,開始關注內在和內涵,開始在爭競之中留有餘地,開始學會追求餘韻和留白。

就像獨孤求敗的玄鐵重劍一般,不再開鋒,甚至連劍尖都做成球型。

我想,這個時候的劍魔對於「勝負」「成敗」已經重新定義,看得見的勝利,未必是勝利;看不見的勝利,未必不是成功。

第五重境界:晚年爭

經過二次創業的獨孤求敗步入絕頂高手行列,飛花摘葉皆可傷人。

這一階段,獨孤求敗眼裡的江湖,已經不再是一個簡簡單單、非黑即白、非對即錯,純靠武力打打殺殺的二維世界,已經不再是一個侷促的、喧囂,緊緊張張的表層江湖,擁有了絕高修為的他開始以一種從容的、自信的、寬容的心來對待對手、對待世界。

用獨孤求敗的話說:「四十歲後,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自此精修,漸進於無劍勝有劍之境。」

這一階段,他的成功,就擺在那裡,已經無需證明。

少年爭勝,青年爭美,壯年爭是,中年爭韻,晚年爭無。正因為獨孤求敗在每個階段對成功的定義和理解不同,所以追求的目標也不同。

武俠照進現實,無處不是江湖。

現實中如你我般的普通人,每個不甘平庸的個體都有著自己的江湖夢,都在走著自己的江湖路,都何嘗不是已經經歷或者正在經歷著獨孤求敗的關於成功的五種境界?所不同的是,不同的經歷,不同的心境,所體悟到的有所不同罷了。

那麼,你用哪把劍?你在哪一層呢?

相關焦點

  • 獨孤求敗 | 手中無劍,心中有劍,無劍勝有劍
    劍冢和「五劍」傳說 「劍魔獨孤求敗既無敵於天下,乃埋劍於斯。嗚呼!群雄束手,長劍空利,不亦悲夫!」 通過劍魔在劍冢中留下的這句遺言,我們可以了解到,獨孤求敗,是在他達到了武學巔峰和人生巔峰的時候,選擇了棄劍、葬劍。
  • 劍魔獨孤求敗的四柄劍,四種人生境界!
    劍道修為至高無上的獨孤求敗亦是金庸武俠小說中唯一被提及過真正「無敵於天下」的絕世高手。金庸老先生也在一次採訪中說未出場的人物中,獨孤求敗是武功最高之人。那麼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獨孤求敗在武學上到達了什麼境界。第一境:利劍級獨孤求敗的第一把劍——利劍:「凌厲剛猛,無堅不摧,弱冠前以之與河朔群雄爭鋒。」
  • 獨孤求敗的劍法最高境界是無劍,那麼楊過是否能夠達到呢?
    不僅如此,在他斷臂之後,居然還能夠得到獨孤求敗的教學,最終也練就了一身登峰造極的獨孤劍法。對於楊過的這一生而言,是就有著一定的傳奇色彩的,那麼,最終楊過的武功究竟達到了一個什麼樣的程度之上,也成為了後來很多人的探討對象。對於獨孤求敗來說,讀過小說的人都知道他的劍法是分成了五個不同的境界的,其中,最高的境界就是無劍境了。獨孤求敗在過了四十歲之後,才進入到裡無劍境最近的木劍境。
  • 獨孤求敗留下了四把劍,暗示他的劍法有5重境界
    在金庸筆下用劍的高手裡,唯有劍魔獨孤求敗配得上這八個字。獨孤求敗的一生是精彩的,也是寂寞的,縱橫江湖三十餘載,殺盡仇寇奸人,敗盡英雄豪傑,天下更無抗手。正是因為找不到對手,求不得一敗,劍魔才會隱居深谷,以雕為友,終其一生。這是何等的傲然與寂寥,而這一切,全都拜他自己一生所用的四把劍,所領悟的五重劍境所致。
  • 獨孤求敗四把劍「重現」:恆大用它玩了一把「不成功便成仁」的智勝...
    獨孤求敗是金庸筆下神一般的存在。這個人沒出過場,臺詞都沒一句,從頭到尾仿佛就一個影子在說:你看我雕不?他留下過一個劍冢,裡面埋了幾把劍。名義上是四把劍。眾所周知的是,這四把劍被楊過刨了出來,寫成刨墓筆記,傳了幾百年,造就了風清揚、令狐衝等一代代高手。
  • 在劍冢中,獨孤求敗一共留下三把劍,為何楊過只選擇玄鐵重劍?
    在劍冢中,獨孤求敗一共留下三把劍,為何楊過只選擇玄鐵重劍? 學會使用玄鐵重劍的楊過,實力猛增,心中充滿了志氣,想要學獨孤求敗,打遍天下英雄,楊過認為,只有如此,才能不枉此生!
  • 《神鵰俠侶》中獨孤求敗有四把劍,為何楊過要選擇玄鐵重劍?
    《神鵰俠侶》中獨孤求敗有四把劍,為何楊過要選擇玄鐵重劍?獨孤求敗的劍冢中,所埋四把劍分別代表了什麼寓意?獨孤求敗是《神鵰俠侶》中的隱藏高手,也是金庸小說中最厲害的傳說人物之一,他天資非凡,是一代武學奇才,尤其精於劍道。獨孤求敗被稱為劍魔,畢生只求一敗而不可得,最後埋劍於劍冢。四十歲後以山川草木均可為劍,已逐漸達到無劍勝有劍的境界。
  • 獨孤求敗有四把劍,為何楊過只選了重劍?
    先看下獨孤求敗的四把劍:第一把:無名長劍,凌厲剛猛,無堅不摧,弱冠前以之與河朔群雄爭鋒。第二把:紫薇軟劍,三十歲前所用,誤傷義士不祥,悔恨無已,乃棄之深谷。第三把:玄鐵重劍,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四十歲前持之橫行天下。第四把:木劍,四十歲後,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
  • 神鵰俠侶中,獨孤求敗留下四把劍,楊過為何偏偏選了玄鐵重劍?
    在獨孤求敗的劍冢之中,楊過發現了一柄利劍,一條石片,一把重劍,一把木劍,而這四把劍,乃都是曾經獨孤劍聖所使用過的兵器,分別陪伴其走過了一段歲月。所以,在這每一把劍的背後,其實都隱藏著獨孤求敗一段人生經歷,更代表其在那一階段的人生感悟。
  • 獨孤求敗劍冢中有四把劍,楊過為何選了玄鐵重劍?其中有四個原因
    說實話,楊過拿著玄鐵重劍橫行天下的樣子真的很像劍魔獨孤求敗。甚至有網友說,劍魔獨孤求敗是穿越者,他穿越到神鵰時期的身份就是楊過,因此,楊過與神鵰、劍冢、玄鐵重劍之間有一種莫名的聯繫。這種說法雖然很獨到,但金庸寫的是武俠,並非玄幻穿越,因此應該沒這種可能。
  • 金庸武俠小說中的五位用劍高手,楊過墊底,劍魔獨孤求敗僅排第二
    古龍筆下的劍神甚多,比如西門吹雪、葉孤城、燕南天、謝曉峰等。與古龍小說中不同的是,金庸小說的一般更注重內功,兵器倒是其次。但金庸江湖中也不乏用劍的高手,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金庸武俠小說中的五大劍神。
  • 看破獨孤求敗的五段劍法,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所處的境界
    楊過斷臂之後,來到獨孤求敗所居的荒谷,發現了劍冢,從裡面發掘出三柄劍,加上被棄的『紫薇軟劍』,共是四柄劍。獨孤求敗在每柄劍下都寫下了自述性斷詞,這幾句自述說出了他武學逐漸精進的五個階段。在這裡說一句,獨孤求敗的劍術之悟,不但是武學之悟,亦是人生之悟,求學問道,都會經過這幾個階段。莊子說「道通為一」,各種學問到了頂端都有相同之處。
  • 金庸筆下獨孤求敗四大境界,竟迎合了王國維的求學三大境界
    不過,在筆者看來,金老爺子這位武俠小說家,在作品中竟也暗自用獨孤求敗四大境界,暗自迎合了王國維的求學三境界。一個寫武俠,一個是末代文人,兩人看起來是嚴肅文學和通俗文學的代表人物,沒有放在一起做比較的意義,可在筆者看來,這兩人卻在某些地方恰暗自應和,或許金老爺子是用這種方式紀念王國維這位傳奇文人。
  • 天龍八部中的劍神卓不凡與劍魔獨孤求敗是否是同一個人?
    眾所周知,獨孤求敗是《神鵰俠侶》中傳說級的高手,他的劍法出神入化,一生未逢敵手。根據金庸武俠時間線的推測,獨孤求敗大概是在天龍年間左右。由此,很多人都認為獨孤求敗就是天龍世界裡的劍神卓不凡,他在劍冢上的刻字只是吹牛皮而已。那麼獨孤求敗到底是不是卓不凡呢?
  • 《倚天屠龍記》太虛子棄劍,漸入無劍之境
    謝遜讓他明白,到了棄劍之時,漸入無劍級!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獨孤棄劍,太虛亦棄劍獨孤求敗劍魔獨孤求敗既無敵於天下,乃埋劍於斯。嗚呼!群雄束手,長劍空 利,不亦悲夫!凌厲剛猛,無堅不摧,弱冠前以之與河朔群雄爭鋒。
  • 獨孤求敗刻在劍冢的遺言,道破他的武功水平
    關於這個問題金庸先生沒有明說,然而結合小說內容來看,答案其實就藏在獨孤求敗的遺言中:自此精修,漸進於無劍勝有劍之境。未能達到「無劍勝有劍之境」。何為「無劍勝有劍」呢?這可不是「無招勝有招」,「無劍」並不一定代表「無招」,那麼「無劍勝有劍」到底是什麼境界呢?它並不玄妙,所謂「無劍勝有劍」就是手中無劍,然而出招威力卻更在利劍之上。
  • NBA江湖人物誌——勒布朗·獨孤求敗·詹姆斯
    如果要用金庸先生筆下的一個人物來形容勒布朗·詹姆斯,我覺得獨孤求敗是一個完美的選擇。獨孤求敗一生歷經四重境界,終至天下無敵,詹姆斯的職業生涯也是四經轉折,跌宕起伏,終成一代名宿。劍道第二境界—紫薇軟劍:「紫薇軟劍,三十歲前所用,誤傷義士不祥,乃棄之深谷。」
  • 金庸武俠中,身為獨孤求敗的第一傳人,楊過究竟會不會獨孤九劍?
    今天史書凌軒閣就來聊聊金庸筆下的劍法,雖然種類繁多,但其實真正的一流劍法,在境界上都超不出獨孤求敗的劍法體系。金庸武俠中,劍法的最高境界是劍氣。《天龍八部》中,段譽的六脈神劍並不是指法,而是一種能打出六道凌厲劍氣的劍法。劍氣之境,是獨孤求敗劍法的最高境界,他在五十歲之後突破到了「無劍勝有劍」的境界。
  • 八臂神劍方東白,以劍法教「大理論家」獨孤求敗做人
    張無忌的太極劍劍意已被方東白破了,用意不用力才是太極拳精髓,以硬碰硬才會碰斷,危急時刻張無忌還是要用自身更厲害武功九陽神功,張無忌全憑內力碾壓方東白,雖然太極劍比八臂劍法高明,東方白的劍法已到利劍極之最,張無忌的太極劍雖然到了最高境界,但還沒到「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的境界,只差那麼一步,張無忌只有靠九陽神功才能夾住倚天劍,他若劍雖木製,但在他九陽神功運使之下無殊鋼刃,張無忌拿什麼武器已經沒什麼區別了
  • 獨孤求敗武功蓋世,為何甘心躲在劍冢?只因一個對手,他身不由己
    這個人便是劍魔獨孤求敗,此人一生只求一敗,弱冠前曾以無名利劍同河朔群雄爭鋒,三十歲前開始習用紫薇軟劍,四十歲前改用玄鐵重劍,遂威震整個武林,四十以後武學修為更進一步,草木竹石均可為劍,自此精修,漸進於無劍勝有劍之境,「劍魔獨孤求敗既無敵於天下,乃埋劍於斯。嗚呼!群雄束手,長劍空利,不亦悲夫!」他晚年便隱居在了劍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