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同胞姓氏說法:「十個回回,九個姓馬」的由來

2020-12-14 小七談歷史

回族簡介

中國有56個民族,55個少數民族,回族便是其中一個。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簡稱,「回回」最初為他稱,後來才演變為自稱。回族的族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在八世紀的阿拉伯旅行家馬爾瓦則的《論中國突厥人與印度》一書中還記載了什葉派穆斯林大批進人中國的最早史實。

回族清真寺

回族同胞信仰伊斯蘭教,回族同胞聚居區均建有規模不等的清真寺,形成以清真寺為中心的穆斯林社區。回族有自己的文化、語言,回回語屬於印歐語系-伊朗語族-西伊朗語支—波斯語-波斯語東部方言(東波斯語),是中亞現代波斯語的初始形式,即早期新波斯語(early new persian),也為元朝及明朝初期回回人所使用最為廣泛的語言

「十個回回,九個姓馬」的由來

回族在形成民族之前,以波斯語或阿拉伯語命名,有名而無姓。回族在與漢族長期相處的過程中,開始接觸到漢族的姓氏制度。中國回族的形成與漢族不同。回族形成後,普遍使用漢語,回族姓氏也最後漢化,與漢族姓氏基本相同。但追溯回族姓氏的淵源仍與他們先民的姓氏有關。一般說來:阿拉伯人的全民是由本人名、父名、祖父名、族名、地名、部落名等構成。

回族美女劉詩詩

回族先民基本保持他們原來的姓氏,在唐宋的時候表現得比較明顯,例如:1965年泉州發現的唐代古阿文石刻,刻文為「這是海珊·本·穆罕默德·色拉退之墓,真主賜福他」。

這一姓氏特點在回族先民進入中國時仍然是很明顯的。唐宋元時來華的穆斯林,為中國回回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同時也為回回姓氏的誕生、形成和發展準備了條件。

元末明初,回族人開始用姓。由於阿拉伯人的名字中發「馬」和發近似「馬」音的不少如「麻」、「穆」、「沐」、「默」、「漠」等,回族人就漸漸地確定用譯音漢字「馬」作姓,後來代代沿用,這是回族人多「馬」姓的最主要的原因。

據《補元史·氏族表》載,回族人取「馬」姓有幾種情況。

一是取祖先原名的意譯為姓,如著名詩人馬易之,原名是「遒賢」或「納新」。他是元代葛邏錄人,葛邏錄又譯為合魯,是「馬」的意思。二是取祖名中第一字為姓,如馬速忽、馬哈麻、馬合沙等人的後裔,都取「馬」為姓。三是在祖名中取一個音為姓,如吉雅漠低音的後裔,因「漠」音近與「馬」音,所以取「馬」為姓。

回族婚禮(圖片來自網絡)

此外,也有人以官職而取「馬」字為姓的。如元代著名文學家馬祖常,他的高祖在金朝末年曾任風翔兵馬判官,他的子孫遂以其官職「兵馬判官」中的「馬」字為姓。我們近代聽到的回族武裝力量,也多稱為「馬家軍」。

回族服飾

民國時期,在我國西北的甘、寧、青地區,存在著數股強大的回軍武裝力量。由於其首領皆為甘肅河州回族馬姓,故稱「馬家軍」,俗稱「西北群馬」。因割據範圍不同,又分成「寧(夏)馬」、「青(海)馬」、「甘(肅)馬」等,其勢力還曾擴張到新疆。20世紀40年代後期,「群馬」中以馬鴻賓、馬鴻逵、馬步芳三個集團最具實力,人稱「西北三馬」。

綜上,就是民間流傳「十個回回,九個姓馬」的由來。還有需要修正和補充的,請留言。謝謝點閱哦。

相關焦點

  • 「十回九馬,十馬九回」,為何回族大多姓馬?
    俗話說:「十個回回九個馬,剩下的就姓撒拉哈」,馬姓回民遍布全國各地,是回族中的大姓。
  • 回族人大多是姓馬的,這是為什麼?
    這首先和回族接受漢族的姓名制度有關。回族在形成民族之前,以波斯語或阿拉伯語命名,有名而無姓。回族在與漢族長期相處的過程中,開始接觸到漢族的姓氏制度。中國回族的形成與漢族不同。回族形成後,普遍使用漢語,回族姓氏也最後漢化,與漢族姓氏基本相同。但追溯回族姓氏的淵源仍與他們先民的姓氏有關。一般說來:阿拉伯人的全名是由本人名、父名、祖父名、族名、地名、部落名等構成。
  • 為什麼回族人大多是姓馬的?不說你未必知道原因!
    回族是我國分布最廣的少數民族。西北地區是我國回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區,做為中國回族第一大姓馬姓,在這裡表現的尤為突出。根據寧夏固原縣(包括今彭陽縣)戶籍調查,回族馬姓佔總人口的1/3。俗語道:「十個回回九個馬,不姓馬來也姓尕。」
  • 【回姓源流】【回姓人物】遼陽三岔子村及回長廉、回玉泉
    我現在只知道我們是進士府那枝的回氏後裔 ,進士叫回長廉。然後排輩只記住中間8個字:福錦恩光寶  顏良兆孟登。我是寶字輩的,前面還有四個字沒記住,後面有沒有字也不清楚,排在我前面的字「光」,有可能是「廣」字。
  • 【回姓源流】順帝賜姓回氏考
    、漢、瑤、滿等各族,各族信仰、風俗各異,其源流也有不同的說法,歡迎大家求真問根,積極深入進行考證。無論最終回姓源流有多少支多少脈,都不影響天下回姓因回而一家親,反而會彰顯回姓文化的源遠流長和豐富多彩。須知中華五十六個民族都是一家人,何況我回姓!《天下回姓》編輯部現已收到一些不同的回姓考源稿,並有新的重大的發現,將陸續推出。。。。。。
  • 漢族馬姓的來由
    馬姓馬姓,中華姓氏之一,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嬴姓、子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
  • 中國十大奇怪姓氏,有個姓一行都寫不下
    怎麼還是個字還是個姓呢? 事實上,這個頓號不僅是頓號,作為漢字讀「zhǔ」,古同「主」、同「注」。還可以作為姓,那當然是非常冷門了,全中國只有幾百人姓這個姓,遇上這樣姓的朋友,你要好好珍惜。 2 |
  • 馬化騰、馬雲、馬斯克、馬克思,你還認識哪些姓馬的牛人?
    馬姓,在《百家姓》中排第五十二位,在現今中國姓氏排行第13位,其中分布最集中的地區是青海省和寧夏回族自治區。 後來趙奢的後人,還以「馬服」為姓氏,發展到後來甚至單姓「馬」。 還有很多司馬姓氏,後來也改成單姓馬。其中就有司馬遷的後人。另外古代西域遷過來很多外國人,也多姓馬,就像現在的音譯中也有很多外國名人音譯成「馬姓」,當時的外國人也音譯馬姓的多。這其中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曾被譯為「馬哈麻」、「摩珂末」、「謨罕德」等,所以回族中姓馬的人最多。俗語中有說,「十回九馬」。
  • 日本人姓氏的由來
    日本人的姓氏由來,古代日本人沒有姓,只有名。後來隨著生產的發展,特別是進入階級社會以後,在統治階級中間首先出現了氏和姓。氏是日本古代國家中的一種政治組織。每個氏都有自己的名稱,叫做「氏名」。氏名是根據該氏族在朝廷中擔任的職務或該氏族居住、管轄的地方命名的。
  • 百家姓|馬姓
    導讀身為華夏兒女、炎黃子孫,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姓氏,那麼我們的姓氏從何而來?在滾滾歷史長河中又出現了哪些著名的歷史人物呢?本號「百家姓」系列推送帶您走進歷史,探尋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姓氏之謎。馬姓源出馬姓主要有嬴姓、兄弟民族馬姓兩種源出。一、源出嬴姓。出自帝顓頊裔孫伯益之後趙奢的封地馬服,屬於以居邑名為氏。
  • 見到這四個姓氏,別再誤以為是日本的姓氏了,其實都是中國的古姓_騰訊新聞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中國人的種族形式觀念根深蒂固,中國人的姓氏由來可以追溯到至今五千多年前的太古母系氏族社會。自伏羲氏時就有「正姓氏,別婚姻」的說法,在那時,姓氏主要作用是防止同姓親族通婚和區別高低貴賤。
  • 姓氏文化:那姓
    那姓        那姓(那 古音:noh 奴個切)是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381位。在現代他是極罕見的姓氏。
  • 明明姓「虎」,偏說自己是「貓」,這個奇葩的姓氏你聽過嗎?
    ……」百家姓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姓氏文化作為中華五千年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一個家族血脈的傳承,除了一些常見的姓氏,你知道在我國姓氏中,還有一些很有意思的姓氏麼?在傳統文化當中,虎一直是權力的象徵,被稱為「萬獸之王」,虎姓族人也因為他們的姓氏,一聽就覺得威風凜凜。虎姓起源源自姬姓,以祖先名字為氏。
  • 全球馬姓族人都在看⋯⋯(馬家人頂起!)
    漢朝有個大司徒叫馬宮,他本為複姓馬矢氏,後馬宮以仕學名揚,遂省文去「馬矢」中的「矢」而改單姓馬氏,其後裔子孫世代相傳至今。(2)出自他姓改馬姓。如漢代有漢戚人馬宮,本姓馬矢,至馬宮以仕學顯,改姓馬。兩晉之後大量司馬氏改為單姓馬姓。
  • 百家姓——賁姓的由來
    賁姓有十起源:一是來自魯國縣賁父的後代;一是來自戎族氏族;一是來自晉國苗賁父的後代;一是來自秦國嬴姓的後代;一是來自兩周時期特殊稱謂等等。是故,史傳「楚材晉用」之佳話。因賁皇食採於苗,其後裔子孫中有以邑名為姓氏者,稱苗氏;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賁氏,世代相傳,史稱賁氏正宗之一。該支賁氏正確讀音作bēn(ㄅㄣ)。第四個淵源源於嬴姓,出自春秋時期秦國,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據史籍《風俗通》記載,該支賁氏出自苗氏源於秦國的王族後裔賁父。據史籍《史記·秦本紀》記載:「非子居犬丘,好馬及畜,善養息之。
  • 姓氏文化:莊姓
    莊氏族人的一半大多尊奉楚莊王、莊蹻為得姓始祖,並不與子姓莊氏合譜。  第三個淵源:源於回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據文獻《中國回族大辭典》中的記載:莊氏,是回族的姓氏之一,現主要分布於海南省三亞市一帶地區。  數十年前,馬來西亞邦咯島大丸小學附近的馬來人都能講海南話,他們到咖啡店喝茶聊天,除滿口流利的海南話外,還閱讀中文報紙。
  • 歷史見聞:我國最尷尬3個姓,其中一姓僅17人,另外2姓女孩
    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制度時期發端,再到秦漢時期的姓氏合為一體,歷經幾千年的延續、傳承,如今的姓氏體系也從最初的上古八姓姬、姚、媯、姒、姜、嬴、姞、妘發展到了單姓、複姓並存的局面,據《中華姓氏大辭典》顯示,中國的姓氏已經多達一萬三千多個。
  • 我國最尷尬3個姓,其中一姓僅17人,另外2姓女孩用了會羞於
    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制度時期發端,再到秦漢時期的姓氏合為一體,歷經幾千年的延續、傳承,如今的姓氏體系也從最初的上古八姓姬、姚、媯、姒、姜、嬴、姞、妘發展到了單姓、複姓並存的局面,據《中華姓氏大辭典》顯示,中國的姓氏已經多達一萬三千多個。
  • 姓氏的由來,來看看你的姓是怎麼來的?
    這是百家姓裡開頭的第一句,中國的宗族種姓文化源遠流長,我們就來看看那些特殊的姓氏。百家姓流傳到現在,大部分的姓氏都是根據封地為姓。有的姓氏就是以官職名,這是因為在那個時代不僅僅爵位是世襲的,就連官職也是世襲的。這個時候姓氏就形成了一種權力的象徵。比如司徒、司空、司馬之類。也有是以方位為名的,像東方、西門、北堂、南宮之類。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些特殊的姓氏。
  • 世人常說;只聞其名,不知其姓,那么姓氏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在人類的原始社會就出現了姓氏,姓是區分每個家族的標誌符號,中國的百家姓裡面有408個單姓,76個複姓。中國人的姓都是從幾千年前傳下來的,一代傳一代,所以,在民間還有這種說法,同一個姓氏在500年前是一家。姓氏文化可謂是源遠流長,內容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