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走,講一講,演一演 行走地標重溫歷史感受共鳴 楊浦學校這樣學...

2020-12-22 瀟湘晨報

圖說:上海市東遼陽中學的學生徐熙成分享了一段特別的「人文行走」經歷 新民晚報記者 孫中欽/攝(下同)

「大家知道上世紀60年代上海最高的建築是什麼嗎?既不是76米高的國際飯店,也不是中蘇友好大廈尖頂上那顆離地100米高的紅星,而是就在我們學校附近,楊樹浦發電廠的大煙囪,它有整整105米!這裡曾造就無數輝煌,曾是中國近代最大的發電廠,曾見證過上海工人革命運動, 也經歷著電力工業的轉型發展……」

今天上午,楊浦區中小學」四史「學習教育主題展示活動上,一堂特殊的歷史課正在進行,上海市東遼陽中學的學生徐熙成分享了一段特別的「人文行走」經歷,分享身邊歷史建築的前世今生。講述者還有老師,師生都是「楊浦兒女」,這一共同視角下不同年齡所見的學校、區域、城市和國家的變化和歷史沿革,勒了一幅跨越時空的動態的圖景,也一同回答了這樣一個問題:大家熟悉和熱愛的「現在」是從哪兒來的?

圖說:在楊浦定海土生土長的陸薇則分享了她眼中的城市變遷

小徐的同學,在楊浦定海土生土長的陸薇則分享了她眼中的城市變遷。從一家五口擠在十來平方米的老房子,到現在搬進保障性住房有了自己的小房間,從小時候輾轉公交到現在出門就有四通八達的地鐵,老城廂的新面貌令她由衷驕傲。

東遼陽中學 「四史」學習教育主題展示活動,是楊浦區各校開展「四史」學習教育活動中《城市行走》課程的一個縮影。在建設小學「學四史」人文行走中,學生們自己選擇路線,制定行走計劃,尋找楊樹浦路一帶的「四史印跡」。建設小學的校門口今年誕生了一張紅色地圖,楊樹浦圖上60餘個的紅色資源一步一點位,學生可以眼睛去尋找,用手去觸摸,用心去感受。從這裡出發,學生們行走到臨青學校、秦皇島碼頭、楊樹浦發電廠和國際時尚中心,走訪楊浦的工廠、企業,了解周恩來、劉少奇、林育南等革命先輩深入工廠開展革命活動的生動故事,聆聽王孝和等革命先烈頑強鬥爭、不惜犧牲生命的英雄事跡。在學習單上寫下行走感受,製作行走小報抒發情感,體會革命先輩們與新中國建設者們富於創造、勇於擔當的精神。學校還整理編寫《紅色濱江故事讀本》,把滬東工人運動中湧現的英雄人物、英雄故事搜集編寫成故事讀本供學生閱讀,學習這些革命英雄為新中國的成立、為楊浦的美好未來獻出寶貴生命的大義。

圖說:建設小學人文行走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

楊浦濱江地區有很多工業遺存和歷史建築,也是人文、生態、科技的豐富教育資源,平涼路第三小學以此則創建了跨學科課程《濱江DREAMS》,這門課也包含人文行走。此外還讓孩子們運用綜合學科知識與技能探尋濱江,培養具有良好文化修養、創新意識,能夠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尋求自主發展的新時代好少年。

據了解,楊浦區根據小學、初中、高中三個學段學生不同特點與學習需求搭建認知平臺,例如小學階段以講述故事明事跡為主,注重內容的可讀性與生動性;初中階段強調讓學生體悟人物精神,注重審美情趣和價值認同;高中階段強調課題研究悟哲理,注重讓學生學會理性思考和研判。所有課程指向科學精神、革命精神、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學生們在體驗中激活紅色基因,傳承紅色精神。

新民晚報記者 易蓉

【來源:新民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收藏年鑑·當代禪意書畫——演一法師
    無論是俗名魏源還是法名演一,他的名字當中始終沒有離開水,這也許就是冥冥中註定的因緣。傳說5月13這一天是關公磨大刀的日子,磨刀需要水,龍王施恩,特降雨露潤澤山河,魏源也因此還有個小名叫子龍。這個名字既寄託著父親望子成龍的殷切希望,也隱含著他的生命密碼。子龍——魏源——演一,是墨香瀚海中的一條蛟龍,註定要走一條不平凡的風雨人生路。子龍的童年是苦澀的。
  • 中國禪意書畫名家——演一法師
    (演一法師作品 五百羅漢圖系列)(演一法師作品 五百羅漢圖系列)(演一法師作品 五百羅漢圖系列)(演一法師作品 五百羅漢圖系列)(演一法師作品 五百羅漢圖系列)在中國二千多年的佛教歷史長河之中,書畫僧在歷史上都佔據著重要的位置,從巨然、貫休、八大、石濤等畫僧都是名留青史。
  • 《大秦賦》和《有翡》的問題並不是張魯一扮嫩,趙麗穎演少女
    分數開始掉大概就是張魯一出場,按照歷史來說,嬴政這時候12歲。明明角色還沒成年,怎麼就換成年演員了?這時候已經開始有不少聲音說換演員太著急了,沒必要。更何況之前還有翁斐然演的少年嬴政珠玉在前,40歲張魯一演12歲嬴政就更……翁斐然這版小嬴政看著就陰鬱深沉,很有老子就是要滅了六國的架勢。不過帶著《紅色》徐天的濾鏡,張魯一版『小』嬴政我還是忍著不適看下去了。
  • Dota2:本以為Ame是一踢四,沒想到是LGD四人演走了Ame
    我們都知道原先的LGD組隊之初,也是費勁周折的,因為當時隊伍成績不好,所以Ame和Maybe就化身點子王,對陣Fnatic的比賽中,他們就來了一次希瓦影魔和強襲黑鳥,成功的演走了姚帝,這才有了強勢兩年多的LGD。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特別是Ti8、Ti9上,Ame連續兩年整活,雖然隊友極力維護,但是玩家們卻不買帳,這也為他離隊埋下了導火索。
  • HRJ爵士三重奏《行走的JZ Club之爵士大叔講·演音樂會》開票
    昆明劇院供圖 雲南網訊(記者 畢芃)10月10日,2020昆明第三屆首戲演出季首場大牌爵士演出HRJ爵士三重奏《行走的JZ Club之爵士大叔講·演音樂會》正式開票。11月下旬,HRJ爵士三重奏將走進昆明劇院,為現場爵士音樂愛好者趣說爵士故事,翻譯爵士語言,帶來一個集聆聽音樂、傳播知識、幽默互動於一體的新型現場。
  • 王財貴教授講:經典中的「學」字!(一)
    不過,既然再三要我講,推辭不掉,只好做這場演講。於是,我就講一個沒有講過的題目,剛才介紹人說,這個題目非常簡單,只有一個字,叫做——「學」。這樣就能夠符合我們這個活動的初衷,以誦讀為主,以講解為次,所以講一個字,等於少少地講。        不過呢,各位年齡都已經超過13歲了,所以現在也可以稍微講一講。
  • 演了這麼多角色的金士傑原來是獸醫?著名主持人卜學亮去演話劇?
    我跟金寶合演《暗戀桃花源》的時候,我是真的覺得他很特別,他的表演會越來越好。剛開始他是這樣,你跟他演到一個程度之後,他就變另外一個樣子。當時我還跟賴老師講過,「這個金寶好好玩哦,這個戲,他今天演跟他十天以後不一樣,他又有一些新的東西會出來。
  • 葉璇自曝離開TVB原因,稱演電影比演電視劇高級?走的時候眼
    一開始,葉璇也有點心動,畢竟電視是免費就能看,電影是要花錢看的。那時候電影的發展也比電視劇更好,演電影的是明星,而演電視劇的只是藝人,各方面的待遇都差很遠,例如知名度就差很大,意思就是說演電影比演電視劇的要高級。
  • 陳可辛:演郎平,鞏俐是唯一人選
    拍李娜還是在講一個運動員的成長,但拍女排不一樣,它背後有整個國家改革開放之後的歷史。我覺得,中國女排的主角是時代,通過女排,我們可以看到中國不同時代的面貌,而我可以對這種「面貌」做一些個人化的解讀,這可能就是很多人說我喜歡「夾帶私貨」的地方。
  • 田雨|我想演好小人物
    床架子掛著蚊帳,蚊帳一拉開跟幕布似的,我跟我哥就披上枕巾、毛巾被,扮將軍、扮騎馬打仗。我那會兒特愛出洋相,老想引起別人注意,上課時愛在下面接各種腦筋急轉彎的話茬,按現在話說就是個話癆,可能基因裡就有點兒這種表演欲,老師都挺煩這樣孩子的。6歲以後我隨父母到承德生活,上的學校和日本一所小學是姊妹校,經常會有一些文化交流。那所學校的教學方式很開放,有很多課餘活動,我一直鼓號隊吹小號。
  • 行走玉樹|探索一條少有人走的路
    行走玉樹規劃設計圖解決了頭疼的問題,對雙雙發來的線路來了興趣,經過幾次修改細化後,確定最終行走的路線。整個行程從位于格拉山腳的岔口,到野吉尼瑪村結束,徒步裡程約為72公裡,計劃人力背包,攜帶露營補給等裝備,用時七天,途中要翻越多個海拔5000+的高山埡口;
  • 楊浦濱江將出現「小小講解員」,用童言童語講好濱江故事
    近日,「小小講解員」志願服務即將在楊浦濱江黨群服務站上線服務,用通俗易懂、生動有趣的童言童語為前來參觀的少年兒童講好楊浦濱江的歷史和黨建故事,讓「人民故事人民講」的志願者團隊進一步擴大。圖說:活動現場。孫雲 攝去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楊浦濱江,還走進了「人人屋」黨群服務站。
  • 楊浦又一新地標即將崛起
    楊浦又一新地標即將崛起 2020-06-22 12: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婷婷講成語故事》在京首發 把中國成語「演給孩子聽」
    紅網時刻1月10日訊(記者 蔡娟 攝影 張必聞 通訊員 謝一帆 吳咪咪)成語是中華文化沉澱下來的語言瑰寶。學習成語,不僅能豐富孩子的詞彙積累,還能見微知著,培養孩子的歷史觀、想像力和創造力。成語跟詩詞一樣,是中小學語文的重中之重,幾乎每一次考試,都有對成語知識的考核。那麼,如何讓孩子們愛上成語學習?怎樣才能記得住、用得好?在婷婷姐姐的新書《婷婷講成語故事》中,都能找到答案。
  • 高清:追隨先輩足跡 走一段紅軍路吃一頓紅軍餐
    井岡山 人民網劉佳攝 實景演出自2008年正式開演以來,門票收入達1個多億,參加演出的農民人均增收6000多元,形成了「白天幹農活,晚上演戲」的新農村、新農民生活新風尚。     來到井岡山,你會不由自主的追隨先輩的足跡,走一段紅軍小路,看一場紅色歌舞,學一首紅軍歌謠,聽一堂傳統教育課,重溫一次入黨儀式,感受紅色旅遊的靈魂和魅力。
  • 劉嘉玲劉曉慶扮嫩算什麼,張魯一40歲還敢演13歲小朋友,離譜!
    根據官方介紹,《大秦賦》講述了秦始皇嬴政在呂不韋、李斯、王翦、蒙恬等人的輔佐下平滅六國、一統天下,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國家的故事,是一部歷史向的正劇。可惜作為《大秦帝國》系列收官之作,《大秦賦》播出後口碑遠不如前作,連一向低調走演技派路線的男主張魯一都面臨翻車風險。
  • 兩人同演《一僕二主》,差別這麼大?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張嘉譯、閆妮、江疏影主演的《一僕二主》,小編倒是很喜歡看這樣的都市情感劇,這部講的是由張嘉譯飾演的中年老司機和女總裁唐紅、大齡剩女綠茶女神顧菁菁的愛情故事,顧菁菁在劇中還有個好閨蜜叫Lily,和她一樣一心只想找個靠譜的鑽石王老五。
  • 給我一杯酒 再給我一支煙 說走就走
    從小進行這方面的訓練能有效地開發智力,挖掘人的音樂潛力,並能對學琴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樂理簡單來說,音樂基本理論知識為了演奏的需要,鋼琴課往往是用到什麼講什麼,因為不講學生就不會彈。這樣在課上講的樂理只能是應付演奏,不可能系統、詳細,不可能講得太深,更沒有書面練習。學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不會留下深的印象。學生如果想自學,就會遇到很多新問題。
  • 感受城市發展與變遷 楊浦學子的這堂「四史」學習教育課接地氣有創意
    「春風浩蕩」,乘著改革的浩蕩春風,共同感受改革開放的偉大變化。「『融』之華章」,追溯學校發展的足跡,傾聽老一輩建設者與東遼陽共成長的動人故事。「共譜輝煌」,第九屆「感動校園人物」的故事精彩演繹,接續譜寫學校變革發展新篇。東遼陽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吳鴻春表示,近年來,學校紮實開展「四史」學習教育系列活動。
  • 孩子看上玩具不肯走,寶爸先發制人一招解決,網友:厲害了我的爹
    文|秘籍君每次逛街,商場的玩具店附近總能看到哭鬧的孩子和一臉愁悶的家長,原因大家都懂,無非是一個鬧著要買,一個家裡連鍋都揭不開,於是只好現場為圍觀群眾演一出「撒潑打滾」的兒童情景喜劇。有提倡講道理的,然而孩子三歲以下皮質腦發育不健全,完全聽不進話;有建議直接拒絕的,可心理學家又說了,會打擊孩子脆弱的自尊心;要不乾脆直接買了?可育兒專家表示反對,玩具多了對孩子智力發育和幸福指數都不好,不能這麼任性!一時間,所有成年人都一籌莫展了起來,似乎怎麼做都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