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可辛:演郎平,鞏俐是唯一人選

2020-09-26 三聯生活周刊

文|宋詩婷

點擊上圖,一鍵下單

女排的價值

專訪導演陳可辛

三聯生活周刊:先是《李娜》,再是《奪冠》,為什麼連拍兩部體育題材電影?是你個人喜好,還是出於對市場的判斷?

陳可辛:首先是,在這個大環境裡,你要考慮什麼能拍、什麼不能拍。之前我沒拍過體育題材,導演剛開始工作的幾年,拍的東西都有自傳的成分,很個人化,慢慢才會向外去找些新的東西來做。其實不管拍什麼,歸根結底是拍情感,拍人的故事。

一開始我不是想拍體育題材,只是想拍李娜,覺得她是在一定社會環境裡很特別的存在。從《李娜》開始,才對體育題材感興趣。後來想拍女排,本以為影響力這麼大的一個團體肯定有很多人想拍,一問才知道,竟然沒有,所以就決定去拍了。

三聯生活周刊:在做這部電影之前,你對中國女排、「五連冠」、「女排精神」這些內地人很熟悉的人和事了解多嗎?

陳可辛:知道,但沒有後來了解得那麼深入。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女排在香港也非常受歡迎,或者說在全世界華人華僑社會裡都有很大影響力。我個人的經驗是,1978年亞運會在泰國舉辦,當時我16歲,在泰國讀高中。那是郎平第一次參加國際大賽,也是我生平第一次在現場看排球比賽,中國隊一出場大家都很瘋狂。我從來都不是一個體育迷,但不可能不知道中國女排,不僅國內對她們瘋狂,整個華人圈子都對她們很瘋狂。

但你要真問我對「女排精神」了解多少,那就是後來做劇本時慢慢去挖掘、慢慢去分析這個現象了。每個人可能理解都不同,但在我看來,1978年改革開放,百廢待興,在我們落後、缺乏自信的時候,中國女排是最先走出國門,重新走進世界大環境的,是衝在最前面的一群人。那對當時的中國來說是很大的突破和嘗試,已經遠不只體育那麼簡單了。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但我好像就是對時代的東西感興趣,《甜蜜蜜》是在拍時代變遷,《中國合伙人》也是。拍李娜還是在講一個運動員的成長,但拍女排不一樣,它背後有整個國家改革開放之後的歷史。我覺得,中國女排的主角是時代,通過女排,我們可以看到中國不同時代的面貌,而我可以對這種「面貌」做一些個人化的解讀,這可能就是很多人說我喜歡「夾帶私貨」的地方。

三聯生活周刊:拍《中國合伙人》的時候你說,有些經驗可以轉化,內地上世紀90年代的經驗,和香港上世紀70年代的經驗很相似,你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拍。做《奪冠》時,有這種經驗上的轉化嗎?

陳可辛:女排也一樣,《合伙人》拍到了80年代末期,《奪冠》走得更遠。那個年代的內地我沒有經歷,「文革」也沒有經歷,但40多年後,大家也都是通過看書,通過看資料、影像去了解和思考,所以把這些東西做得能有共情感並不難。

在內地拍電影這麼多年,很多人都問我怎麼做到「接地氣」,其實我沒有刻意要求自己接地氣,因為我在哪兒都必須接地氣。11歲離開香港,18歲去美國,21歲回來,不管在內地、香港,還是在美國,我都不是個當地人。人性內部是相通的。你首先要忠於自己的感受,其次是不要過分主觀,要多和大家聊。在內地拍電影,我需要有非常信任的編劇,價值觀上我們要很像但他比我更了解內地的生活和文化。我和編劇張冀之間已經建立了這種信任。

三聯生活周刊:對於女排的認知,你們有分歧嗎?

陳可辛:這次合作是他說最多次「你是香港人,你不懂」的一次,之前他很少說這樣的話。女排的故事很多,需要做取捨。三個階段,很大體量。張冀一直堅持,女排的故事要順著講,按時間來,不能像《中國合伙人》一樣在時空上跳來跳去,要老老實實講故事,因為中國人對女排有極深的感情,這個感情是時間累積的。但我覺得,每個故事都有一百種講得好看的方法,沒必要拘泥於那一種。關於這個問題,我們一直爭論,爭到後來我都放棄了,打算按劇本拍完,回來再想辦法剪。

三聯生活周刊:《奪冠》拍的是有原型人物的故事,選角上怎麼考慮的?現在看,個別角色的選擇還是有爭議的。

陳可辛:當時《中國合伙人》爭議也很大,我們都經歷過。一百個人心中有一百個郎平、一百個陳忠和,我們只能用自己的角度和角色需求去判斷。鞏俐是郎平的唯一人選,確定要拍《奪冠》時我就決定要讓鞏俐來演郎平。你仔細想想,這幾乎是唯一的選擇,不是她,還會有誰?除非我們不用明星,那電影就不是一個商業片,會更像個紀錄片。

但如果找明星,在現有的女演員裡,誰的資歷、年齡、氣場、外形條件會比鞏俐合適?鞏俐和郎平在各個方面都是匹配的。一開始,鞏俐還有些猶豫,我就告訴她,其實你不用演,你那個倔強的樣子,站在那兒就很像郎平了。至於去模仿郎平的動作和神態,那是鞏俐對自己的要求。

陳忠和我也一直希望黃渤來演,編劇張冀和我都很喜歡陳忠和這個人物。他和郎平一樣,是英雄人物,但更接地氣。做採訪時,我們除了郎平之外,聊得最多的就是陳忠和。他不是那種很囂張的英雄,是比較內斂的,也更像一個普通人的感覺,但內在很強大,最難找的就是這種演員。黃渤親和力很強,而且常常喜歡笑,喜歡用幽默的方式把一些氣氛緩和,這方面我覺得他們是匹配的。五官像不像?其實不一定像。

三聯生活周刊:電影2013年到2016年這段的戲還請來了現役的國家隊隊員來拍,包括之前看資料,你能從這些運動員身上感受到你感興趣的時代議題嗎?

陳可辛:電影80年代的大氛圍和人的狀態,我找了很多書和紀錄片來看,也看了很多攝影冊。肖全的攝影集《我們這一代》給我們提供了重要參考。很多演員的形象都是按他照片上的感覺去找的。

我們找了郎平的女兒白浪來演郎平,她當然是觀眾能買單的人選,更重要的是她從小在美國長大,身上那股特別陽光的感覺很符合80年代運動員的氣質。現在這批運動員明顯在自信心上是特別強的,雖然是第一次演戲,算是素人演員,但其實每個人都是明星。「這句話我不會這麼講。」她們自己演自己,還會自己改動臺詞。你能在她們身上看到鮮明的個性,這是時代在她們身上的體現。

三聯生活周刊:接受採訪時,你提起過,李娜的叛逆並不是所有年輕觀眾都能找到共鳴。《奪冠》以80年代為起點講故事,還有那種集體主義的情懷,容易引起觀眾共鳴嗎?

陳可辛:體育題材天然有一場關鍵的比賽,是可以推動情緒的。我喜歡拍有清楚敘事的電影,有些人喜歡拍和看那種被理性思考打動的東西,而不是情緒,但我偏偏是喜歡情緒的。大家總說女排是集體主義,但這裡也有個人英雄,有具體的人的故事。再集體、再個人英雄主義,最後能引起共鳴的永遠是人性的東西,在這方面我一直很有自信。

⊙文章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轉載請聯繫後臺

女排的價值

相關焦點

  • 《奪冠》看哭觀眾 導演陳可辛:鞏俐是演郎平的不二人選
    用拍攝技巧讓鞏俐「長高」《奪冠》中鞏俐飾演的郎平形神兼備,得到觀眾的一致好評。陳可辛坦言,想跟鞏俐合作是他一直以來的夢想,這次終於達成,他也覺得非常幸運。「鞏俐確實是飾演郎平的不二人選。我一直跟她說,你只要站在那兒,那種倔強和強大的氣場,就是郎平。
  • 《奪冠》看哭觀眾 導演陳可辛:鞏俐是演郎平的不二人選
    用拍攝技巧讓鞏俐「長高」《奪冠》中鞏俐飾演的郎平形神兼備,得到觀眾的一致好評。陳可辛坦言,想跟鞏俐合作是他一直以來的夢想,這次終於達成,他也覺得非常幸運。「鞏俐確實是飾演郎平的不二人選。我一直跟她說,你只要站在那兒,那種倔強和強大的氣場,就是郎平。
  • 鞏俐是演郎平的不二人選
    用拍攝技巧讓鞏俐「長高」《奪冠》中鞏俐飾演的郎平形神兼備,得到觀眾的一致好評。陳可辛坦言,想跟鞏俐合作是他一直以來的夢想,這次終於達成,他也覺得非常幸運。「鞏俐確實是飾演郎平的不二人選。我一直跟她說,你只要站在那兒,那種倔強和強大的氣場,就是郎平。
  • 169鞏俐怎麼演184郎平?陳可辛:特效拉長身高,但最重要的是霸氣
    9月25日,由陳可辛執導,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白浪、中國女子排球隊主演的電影《奪冠》(原名《中國女排》)正式上映。電影跨越40年,講述新老兩代中國女排的成長與奮鬥史。今日,本片的導演陳可辛接受了包括貓眼電影在內的媒體群訪,解答了影迷們關於《奪冠》提出的問題。
  • 「紹興市民關注熱點」《奪冠》看哭觀眾 導演陳可辛:鞏俐是演郎平的不二人選
    用拍攝技巧讓鞏俐「長高」  《奪冠》中鞏俐飾演的郎平形神兼備,得到觀眾的一致好評。陳可辛坦言,想跟鞏俐合作是他一直以來的夢想,這次終於達成,他也覺得非常幸運。「鞏俐確實是飾演郎平的不二人選。我一直跟她說,你只要站在那兒,那種倔強和強大的氣場,就是郎平。
  • ...陳可辛導演揭秘幕後拍攝故事:除了鞏俐我想不出誰還能演郎平
    聊演員被郎平女兒白浪的表演驚呆了「鞏俐是飾演郎平的不二人選。」陳可辛說,「鞏俐在電影圈跟郎平在體育圈有著同等地位,她們都是20世紀80年代開始職業生涯,都是第一批走出國門的中國女性,並且最終都做到了國際影響力的頂級水平,除了她我真的想不到還能找誰演這個角色。」
  • 陳可辛:鞏俐的氣勢和眼神,決定了她只要站在那裡她就是郎平
    談起和鞏俐的合作過程,陳可辛表示,跟鞏俐合作其實是想了很多年了,以前也聊過一次,但結果一直沒真正合作上。「這次很幸運,因為她確實是演郎平的不二人選。我也一直跟她說,其實她只要站在那兒,她就有那種很強勢的氣勢,她很倔強的眼神,就是郎平了。她在電影圈裡跟郎平在體育圈裡面有同等的地位,她們都是上世紀80年代開始從事自己的職業生涯,(在自己的行業裡面)第一個走出國門跟國際接軌再到影響力那麼大的中國女性。
  • 奪冠:從聲音到背影,鞏俐神還原郎平,她是陳可辛的不二人選
    在此之前,基於真實事件的體育故事片很少,這次陳可辛導演的 而演員選角也是這部影片的絕對加分項,《奪冠》從鞏俐扮演的郎平片花曝出開始,幾乎是一致好評,陳可辛也直言他和編劇張翼心目中扮演郎平的不二人員就是鞏俐,而鞏俐的郎平,從一出場就被直呼「神還原」,作為國內80年代開始,最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兩位女性,鞏俐詮釋郎平不僅是一次藝術化的情景再現
  • 鞏俐曾給出對奪冠的承諾:讓郎平走向世界!難怪陳可辛只中意鞏俐
    好的演員不是像誰演誰而是演誰像誰,這句話放到鞏俐身上一點都沒錯,她演出了郎平的神韻,明明在真實生活中,任誰都不會把郎平和鞏俐聯繫到一起,可當鞏俐出演郎平的時候你又不得不承認,
  • 鞏俐曾給出對奪冠的承諾:讓郎平走向世界!難怪陳可辛只中意鞏俐
    郎平的神韻,明明在真實生活中,任誰都不會把郎平和鞏俐聯繫到一起,可當鞏俐出演郎平的時候你又不得不承認,鞏俐就是郎平。,鞏俐本人也是很有野心的,她佩服郎平也喜歡這個角色,所以更想將這個角色演好,因而在前期下了苦功夫去琢磨這個角色,如此才能在電影中演得那麼好。
  • 鞏俐「奪冠」,神還原郎平,「表演是我唯一會做的事」
    鞏俐在片中飾演的郎平,被公認為是經典復刻,說鞏俐就是複製粘貼版的郎平。難怪當初導演陳可辛一眼就認定了她是扮演郎平的最佳人選,被鞏俐多次婉拒後,依然一而再、再而三邀請她。拍攝期間,郎平去片場探班,在看到鞏俐演的自己後讚不絕口,摟著鞏俐的肩膀對導演陳可辛說
  • 專訪名導陳可辛揭秘如何《奪冠》:除了鞏俐,誰還能演郎平
    楚天都市報記者 戎鈺當我們談起中國女排,郎平是一個無論如何都繞不開的名字。所以,當著名導演陳可辛宣布將拍中國女排的40年傳奇,所有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誰來演郎平?答案是鞏俐,以及郎平的女兒白浪。9月25日,慧眼識中兩位完美女主角的《奪冠》提前登陸全國影院,打響國慶檔「第一槍」。影片上映至今,除了收穫3億元票房,也收下了無數觀眾被中國「女排精神」感染而落下的熱淚。9月27日晚,導演陳可辛通過微信接受記者採訪,在近2個小時的時間裡分享他如何實現完美選角,如何完成這部他「30年導演生涯中最難的一部作品」。
  • 鞏俐演的郎平有多傳神?看《奪冠》有感
    1.鞏俐曾三次拒絕出演郎平歷史上有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的故事,在《奪冠》籌備初期,陳可辛也曾三邀鞏俐出演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鞏俐一面怕自己演不好家喻戶曉的郎平,另一面擔心電影拍攝時間只有三個月,和她一起拍攝的專業運動員又是非職業演員,短時間內拍出來壓力非常大。但鞏俐最終被女排精神打動——明知自己不會贏,還是要拼盡全力、永不放棄,如果不嘗試,怎麼知道不可能?於是,眾望所歸的鞏俐成為了郎指導,這非她莫屬。
  • 《奪冠》鞏俐演得郎平,廣大網友評價演得很好
    9月25日,由陳可辛執導、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白浪等人聯袂出演的電影《奪冠》正式上映,影片口碑新鮮出爐,廣大網友打出高分,好於98%的國產電影。讓鞏俐來演中年郎平、讓郎平的女兒白浪來演青年郎平、讓朱婷和女排姑娘們來演她們自己……我再想不到比這更完美、更匹配、更理想的選角了!尤其是鞏俐,她用了四個多月的時間,從內到外,完全成了郎平本平。「真的好像!」
  • 白浪演哭奪冠劇組,陳可辛4連贊白浪演技,她是青年郎平第1人選
    該片由陳可辛執導,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白浪、中國女子排球隊隊員主演。目前,《奪冠》僅上映一天就突破1億票房,片方也於今日發布白浪特輯,她在電影中飾演青年郎平。白浪問道:"還有誰,比我更合適?"確實,身為郎平的女兒,白浪不僅遺傳到母親的運動基因、身高、相貌,還有不服輸的姿態。陳可辛導演表示,白浪是青年郎平的"第一選擇"。
  • 鞏俐朱婷曾多次拒演《奪冠》,陳可辛再三邀請,出演原因讓人淚目
    所以當初陳可辛導演在籌拍這部電影的時候遇見了很多困難,其中選演員就已經是個非常頭痛的問題了,因為一直找不到適合的演員。 最後終於找到合適的鞏俐,但是鞏俐一開始並不想出演郎平這個角色,因為郎平是一個傳奇人物,她以運動員還有教練的身份見證了10次奪冠中的8次。
  • 鞏俐身高才170,怎能配得上飾演郎平?陳可辛「三殺」回答絕了
    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夠理解,或者深入了解過郎平在背後付出了心血?今日話題,帶大家一起了解,郎平這一人物,看看陳可辛眼中的她,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對於這個答案,陳可辛導演是這樣回答的! 選擇鞏俐,說實話,我是有一點私心的。因為一直以來我都想和鞏俐合作,再往大一點說,和鞏俐合作,也是我的夢想。如今夢想成真,還是非常的高興的。
  • 鞏俐演絕了郎平,電影真實感人
    出演郎平,鞏俐無疑是導演乃至觀眾心目中的最佳人選,然而由於擔心演不好,鞏俐曾三次拒絕陳可辛導演的邀請,最終被「明知不行,也要迎難而上」的女排精神感動,做足了功課才答應出演郎平一角。為了演好郎平一角,鞏俐拼盡了全力,連續十幾天跟隨女排比賽,觀摩模仿郎平的一舉一動,查閱各種相關資料,向身邊教練請教取經,最終在電影中走進了郎平的內心世界,成為了郎平。微駝著背、時不時推眼鏡、豎大拇指、時而堅定時而溫柔的眼神……鞏俐在很多形體細節上都完美地還原了郎平本人,如出一轍。
  • 鞏俐演的郎平有多傳神?看《奪冠》之前,你必須了解10大看點
    ,在《奪冠》籌備初期,陳可辛也曾三邀鞏俐出演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鞏俐一面怕自己演不好家喻戶曉的郎平,另一面擔心電影拍攝時間只有三個月,和她一起拍攝的專業運動員又是非職業演員,短時間內拍出來壓力非常大。但鞏俐最終被女排精神打動——明知自己不會贏,還是要拼盡全力、永不放棄,如果不嘗試,怎麼知道不可能?於是,眾望所歸的鞏俐成為了郎指導,這非她莫屬。
  • 鞏俐已郎平附體,有人卻敢說:有誰比我更合適
    一眼就認定了她是扮演郎平的最佳人選,被鞏俐多次婉拒後,依然一而再、再而三邀請她。:演郎平,就要學習讓自己在拍攝期間,保持在接近郎平的狀態裡。既然從內心是如此喜歡和認同,那麼,為何《奪冠》拍攝前,陳可辛導演為「郎平」這一角色邀請了鞏俐三次,鞏俐接連拒絕?因為,她一度擔心的是自己演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