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2日,強生公司在華製藥子公司西安楊森有限公司今日宣布旗下喜達諾®(STELARA ®)的兩種製劑,即用於皮下注射的烏司奴單抗注射液及用於靜脈輸注的烏司奴單抗注射液(靜脈輸注),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適用於對傳統治療或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拮抗劑應答不足、失應答或無法耐受的成年中重度活動性克羅恩病(CD)患者。
喜達諾是國內獲批的首個全人源「雙靶向」白細胞介素12(IL-12)和白細胞介素23(IL-23)抑制劑,此次加速審批得益於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於2019年5月29日將喜達諾®納入到第二批臨床急需境外新藥名單中。
喜達諾®的用藥方案為首次根據體重進行單次靜脈輸注(IV),以快速幫助改善病情;8周後開始進行90mg皮下注射,此後建議每12周90mg皮下注射,以幫助持續控制病情。
2019年歐洲克羅恩病和結腸炎組織指南(European Crohn's Colitis Organization)推薦喜達諾®可作為中重度克羅恩病治療的一線生物製劑用藥。 憑藉全新的白介素作用機制,喜達諾®具有快速起效和持續維持緩解的特點。喜達諾®新適應症的獲批標誌著中國克羅恩病治療的重要進步,也將為我國克羅恩病患者,特別是中重度患者,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治療手段。
此次獲批是基於三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多中心研究的III期臨床試驗(UNITI-1、UNITI-2和IM-UNITI)的研究結果。 在既往對TNF-a抑制劑治療失敗或不耐受的患者(UNITI-1)以及既往對傳統治療失敗的患者(UNITI-2)進行的誘導研究1中,患者在接受喜達諾®單次靜脈(IV 6mg/kg)輸注後第6周獲得臨床應答患者比例為34%(UNITI-1)和56%(UNITI-2),顯著大於安慰劑組,並且經喜達諾®治療的患者早在第3周就已獲得顯著的臨床應答和緩解,1周內獲得顯著的症狀改善。此外,在維持研究(IM-UNITI)1中,此前每8周注射一次喜達諾®並獲得臨床應答的患者在第44周時維持臨床緩解(53%)和應答(59%)的人數比例顯著高於安慰劑組(36%和44%)。另外,69.5%(每8周注射一次)和61.9%(每12周注射一次)的患者可維持臨床緩解至152周。
作為炎症性腸病(IBD)的一種,克羅恩病是會導致腸道炎症或潰瘍的慢性疾病。在過去20年中, IBD在中國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其中克羅恩病的發病率預計為0.4 /100,000。 克羅恩病通常發病於人生上升期的青年時期,罹患克羅恩病使患者在學業、事業上受到嚴重影響。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主任委員陳旻湖教授表示:「近年來,腫瘤壞死因子(TNF-α)抑制劑在IBD治療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仍有不少患者出現療效不佳、失去應答或不耐受等現象。IL-12/23是克羅恩病的重要治療靶點,因此IL-12/23抑制劑將為這些患者的治療提供新的選擇。」
「克羅恩病的治療不應只有一種普適方法,西安楊森公司很自豪能夠成為第一家提供兩種不同治療方案(喜達諾®和類克®)的公司,以解決患者當前未滿足的治療需求。」 西安楊森公司總裁Asgar Rangoonwala強調,「 30餘年來,西安楊森一直堅守對中國患者的承諾。我們正與相關機構通力合作,確保喜達諾®的可及性,推動其成為一種新的重要治療方案。我們將堅持不懈,為創造一個沒有疾病的未來而不斷努力。」
喜達諾®(烏司奴單抗注射液)於2017年11月首次在中國獲批,用於治療中重度斑塊狀銀屑病。成人克羅恩病適應症是其在中國獲批的第二個適應症。
關於喜達諾®
喜達諾®(烏司奴單抗)是一種全人源單克隆抗體,可特異性結合白細胞介素IL-12和IL-23的p40蛋白亞單位,親和力高。IL-12和IL-23是天然產生的細胞因子,在人體的急性和慢性炎症均發揮重要作用,而克羅恩病正是一種慢性反覆發作的炎症性疾病。喜達諾®已在89個國家獲批,並分別獲得過加拿大蓋倫「創新產品獎」(2010年) 、美國蓋倫「最佳生物技術產品獎(2011年)」 和國際蓋倫獎(2012年) 。
關於類克®
類克®(英夫利西單抗)是全球首個抗腫瘤壞死因子(TNF-α)單克隆抗體,並是首個獲批適用於胃腸病、風溼病和皮膚病三個不同領域的TNF-α抑制劑。類克®在中國獲批的適應症包括:類風溼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成人潰瘍性結腸炎、成人及6歲以上兒童克羅恩病、瘻管性克羅恩病和銀屑病。類克®目前已在100多個國家獲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