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瑜伽受傷了?這7個要領,你必須知道

2020-09-05 墨許文趣

各位小夥伴大家好,我是李穎。


十八年前,還在上中學的我因為頸椎病而接觸了瑜伽,進而長期練習並因此受益;十四年前,我在北大健身房的團操課上拉傷了膕繩肌,花了半年才完全恢復;十年前,我成為一名瑜伽教師,於是經常有小夥伴來問我:練瑜伽是不是比較容易受傷?如何才能避免受傷?我受傷了怎麼辦?


事實上,瑜伽是國際通行的康復理療方法。無論是肩頸、腰背、膝蓋的修復,還是產後康復、失眠緩解、免疫調節,瑜伽都是行之有效的方式。正確地習練瑜伽,不但不會讓我們受傷,反而會讓我們遠離傷病。


我給大家總結了7個要領,做到這幾點,你就能安全、高效地練習瑜伽。



保持呼吸
練瑜伽有兩種聲音,一種是「吸--呼--吸--呼」,一種是「嗯--哼--嗯--哼」。回想下,你是哪一種?如果是前一種,那非常好,你掌握了瑜伽練習的重要法門。如果你是後一種,那麼很遺憾,你憋氣了。憋氣,往往是受傷的開始。
大家想一想我們小時候打預防針會幹什麼?憋氣。為什麼要憋氣呢?因為憋氣是我們刻意忽略身體感受的一種方法。打針的時候它讓我們沒那麼疼,但是練瑜伽的時候,它也讓我們失去了對身體的覺察,明明身體已經到了不舒服的程度,我們還不知道,這就受傷了。

另外,憋氣還會我們的身體變得僵硬,這也是為什麼小時候醫生總讓我們放鬆,不要憋氣,因為憋氣會讓肌肉僵直,針可能都扎不進去。俗話說「剛易折」,僵硬的身體靈活性會變差,更容易受傷。
保持呼吸,是避免受傷的第一步。


適度挑戰
小時候我們打針會憋氣,那麼練瑜伽我們什麼情況下會憋氣呢?往往是在我們挑戰高難度體式的時候,尤其是那些超過我們自身能力的體式。有的夥伴盲目追求倒立體式,她可能是這麼想的:「就這一下!努努勁,就上去了!」結果,上是上去了,卻下不來,下面的手一松,脖子就受傷了。這是因為倒立體式要求我們的肩足夠展開,還要手臂的力量足夠強,這兩樣沒做到,嘗試倒立體式就是危險的。

李穎示範頭倒立式


瑜伽的哲學裡面,有一個「精進」與「安全」的平衡。過於偏重安全,躲在舒適區內,你會很難進步,練習效果也不好。過於偏重精進,執著於挑戰高難度體式,你會因此而受傷,反而耽誤了練習進度,得不償失。


我們鼓勵大家適度拓展自己的極限,但是要在專業的指導下,循序漸進,從易到難,隨著自己能力的提升逐步解鎖更難的體式,安全又有效地練習。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遠離高溫
有的小夥伴嫌瑜伽節奏太慢,總希望能夠快一些:動作快一些,出汗快一些,甚至有小夥伴為了快速出汗,把瑜伽室的溫度調得很高。SheSports是一個有態度的團隊。出於多年的專業理解,我們強烈不推薦大家練習「高溫瑜伽」。

高溫看起來有一些好處,比如你很快就能出汗,你的身體會更加靈活,這讓你誤以為高溫練習更有效果。


但是蒸出來的汗只是讓你減掉身體裡的水分,沒有減掉你的脂肪。你的身體靈活是因為高溫讓你的韌帶變鬆弛了,然而韌帶有熱漲冷縮的特點,回歸常溫的韌帶會變得又硬又脆,並在活動時產生細小的裂縫使我們受傷,而我們在一開始卻完全感受不到。在高溫中,你的情緒會更焦躁,很難保持對身體的覺察。你以為自己水平提高了,但僅限於高溫環境中的表現,回到常溫,你會更容易動作幅度過大,弄傷自己。


更不用說高溫可能帶來的呼吸道灼傷、脫水、過於疲勞等問題。


我們更建議大家找個相對舒適的環境,讓意識收回身體,正確地發力,把每個體式的細節做到位。
欲速則不達。


練習變體
如果我們自身練習的經驗還不是太多,有些體式暫時還做不到,或者如果我們處在生理期,有些體式不方便做,怎麼辦呢?我們也可以做一些變體。


例如常見的樹式,要求一隻腳抵住對側大腿根部。有些夥伴髖關節還比較緊,上方腳抬不了那麼高,而是抵住了膝蓋的位置,這就很容易傷到膝蓋。她可以手扶牆,在骨盆放鬆的情況下,用另一隻手把腳拉到大腿根兒上去,保持穩定之後再慢慢地讓手離開牆。如果髖關節特別緊,這樣還是不行,那我們就會建議她直接做簡易樹式,就是雙腳都在地上的一個類似練習,先學會伸展整條脊柱。

樹式(左)與簡易樹式(右)


大部分小夥伴們並不像瑜伽老師那樣每天都練習,所以有些體式做不到位,這是很正常的。根據小夥伴的水平,正確、及時地推薦她練習變體,是我們對所有老師的基本要求。
變則通嘛。


使用輔具
瑜伽墊,現在已經是很多家庭的標配。而認真學習一段時間的瑜伽後,你就知道,該給自己準備幾樣輔具了。
兩塊瑜伽磚,兩根伸展帶,就可以幫助你輕鬆、安全地解鎖很多以前無法完成的體式。例如站立前屈,這個體式看起來簡單,但是能做好的小夥伴也不多。這個動作的目的不是彎腰,而是摺疊髖關節,來拉伸大腿後側的肌肉。它要求腿伸直,來保護我們的膝蓋;腰背部要是平的,不能弓背,來保護我們的腰椎。做到了這兩點,還能手夠到地面的小夥伴,就不多了。


如果你強行向下彎腰,就可能會傷到腰椎。這個時候呢,我們會建議大家兩手下面各墊一塊磚,大腿後側特別緊張的小夥伴,甚至可以把磚豎起來,從磚上借一點力,獲得脊柱伸展的空間,讓腰背部變得更安全。

不同站立前屈式輔具的使用



指導小夥伴正確使用輔具,是我們對所有老師的要求。對小夥伴們來說,結合自己的水平合理使用輔具,也是一種智慧的體現。最終,我們相信所有夥伴都能脫離輔具,獨立完成體式。


在小幸福瑜伽的系統班上,我們為每位小夥伴配備了一個純棉抱枕、兩塊軟木瑜伽磚,還有兩根伸展帶。
你一定用得上。


謹慎輔助
2018年8月,上海的一位女士在健身房練習瑜伽。在教練為她肩部做拉伸時,用力不當導致她左上臂骨折。


很多小夥伴對「上手」有執念,覺得一定要有人在旁邊輔助,幫她推一下、拉一下,才能找到感覺。殊不知每年練瑜伽受傷的人,大部分都是在接受輔助過程中受傷的。一部分是因為有人輔助就放鬆了警惕,嘗試了過難的體式。一部分則和上海的這位女士一樣,是因為輔助教練不專業,用力過猛,導致肌肉拉傷,甚至骨折。

練習瑜伽的目的,除了加強自己的力量、平衡和靈活之外,更重要的是以體式為載體,建立覺察。覺察什麼呢?覺察自己的身體狀態,覺察當前的「小我」。覺察帶來接納,接納帶來改變。所謂的輔助,其實是依靠外力完成改變,這反映出我們不願意接納當前自己的客觀狀態,那麼即使不受傷,這種改變也是不能持續的。


我們的老師在上課過程中,會不斷讓你自己去感受,讓你一直帶著覺察練習,量力而行。
畢竟,老師不可能一直在你身邊。
實時糾錯
2016年,有一個小夥伴想跟我一起學瑜伽,說是有一定基礎了。我問她在哪裡學的,她說:我跟著視頻練了三年。我說那你做個下犬式我看看。

我以為我做的下犬式(左)VS 我實際做的下犬式(右)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很多人跟著視頻練,卻練得不好,甚至受傷了的原因。瑜伽中的大部分體式,你自己都看不到自己。即使有一面鏡子,你也不可能總看鏡子,因為大部分體式都有眼睛應該看的地方。所以很多時候,體式做得對不對、到不到位,需要別人幫你看。


去年我們設計小幸福瑜伽的教學模式的時候,我堅持要採用小班雙向直播教學,不但要讓學員看到老師,也要讓老師看到學員。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實時了解大家的情況,實時糾錯。


你自己看不到的動作錯誤,比如塌腰了、弓背了,我們會立刻給與糾正;如果你身體跟不上課程的強度,我們會讓你做個變體,或者用一下輔具,避免你受傷;當然,我們也可能只是告訴你:做得很棒,再保持五個呼吸。高效的糾錯源於彼此的熟悉了解。我們把課程設計成20人小班,固定同學、固定老師,每節課糾正超過100次。


半年下來,老師對你的了解,可能都超過了你自己。
最後我想說,李穎從來都不是一個天賦型選手。我手短腿短,坐著手都夠不著地;我先天性關節疏鬆,關節動不動就要脫臼;我也走過5年的彎路,早期練習經常受傷;我得過頸椎病,還曾患有系統性紅斑狼瘡。但所有這些,從18年前的那個夏天開始,都從未阻擋我站上瑜伽墊。


如果我都可以,那你也一定可以。

相關焦點

  • 練瑜伽的 7 大禁忌和十個注意事項
    瑜伽的運動可能會導致肌腱受傷,甚至會韌帶拉傷或是拉松,使得關節不穩定。以下是十個注意事項。1.有血液凝固疾病者,避免練習瑜伽。瑜伽的動作需要擺位、肢體伸展扭轉,過程中可能導致末梢血流減少,更容易導致血液凝固嚴重,引發心臟血管疾病。2.骨質疏鬆症者,練習要小心。有些瑜伽的動作必須用手或腳等肢體支撐身體的重量,如果有骨質疏鬆症,很可能因為核心肌群的力量沒有訓練好,以致手肘支撐的時候,不小心骨折。
  • 做瑜伽注意這7點,防受傷安心練
    練瑜伽注意7點防受傷瑜伽有益身心健康,但如果練習不當也易受傷Verywellfit網站發文總結了保障瑜伽安全的7點建議,如一定找合格的教練、尊重身體發出的停止信號等。1找一個合格的教練為使教練資格標準化,美國瑜伽聯盟制定了200~500小時的瑜伽教練培訓項目。你需要確保教練至少接受過最低程度的培訓,這將大大減少受傷的可能性。
  • 練瑜伽總是不得要領怎麼辦?
    舉個簡單的例子,記得我剛開始練瑜伽的時候,後彎老師說要用肩胛骨,我能聽懂,但是練習的時候還是會用腰去做後彎。糾結了很久,每次練後彎都怕腰用力,所有的練習都以加強肩胛骨力量為目的,但總是不得要領。後來就直接放棄了這個想法,隨緣吧,保持規律的練習就好了,直到有一天,練到後彎的時候,我忽然發現原來用肩胛骨的力是這樣的,腰椎不酸了,反而感覺很舒適。
  • 一梵瑜伽丨練瑜伽的這7個誤區,你注意到了嗎?
    我在瑜伽中怎麼那麼容易受傷?我花了那麼多時間去瑜伽,為什麼沒有變化?我的瑜伽怎麼老是堅持不下去,是不是我太懶......今天我們來看一下瑜伽人中最常見且容易導致受傷的7個誤區,看看你有沒有犯過這些?01體式難度越高越好?
  • 瑜伽越練越受傷?做好這4點,幫你學會預防運動損傷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肯定經常能遇到從瑜伽中受益的人,但我們也會遇到因不當練習而受傷的小夥伴。因此,就有一個名詞——「瑜伽傷」。然而,這個詞的出現讓很多人認為瑜伽是一項容易受傷的運動,這也讓很多對瑜伽感興趣的人望而卻步。
  • 初學者練瑜伽,這10個常見瑜伽動作細節必須知道!
    開始瑜伽練習的原因很多,但對於初學者而言,開始可能會讓人恐懼。因為許多瑜伽姿勢要讓你的身體保持獨特的形狀,因此,如果開始有困難,不要放棄。通過練習和正確的指導將會變得容易。儘管有成千上萬種瑜伽姿勢可供選擇,但從基礎入手很重要。初學者練瑜伽需注意正確的脊柱運動和呼吸技巧。
  • 初學者練瑜伽,這10個常見瑜伽動作細節必須知道
    開始瑜伽練習的原因很多,但對於初學者而言,開始可能會讓人恐懼。因為許多瑜伽姿勢要讓你的身體保持獨特的形狀,因此,如果開始有困難,不要放棄。通過練習和正確的指導將會變得容易。儘管有成千上萬種瑜伽姿勢可供選擇,但從基礎入手很重要。初學者練瑜伽需注意正確的脊柱運動和呼吸技巧。
  • 冬天練瑜伽,不知道練什麼?7套瑜伽序列,每天練習不重樣
    冬天練瑜伽,很多伽人都不知道練什麼?事實上,冬天練習跟平時的練習主要的區別,就在於,一定要熱身,讓身體微微發熱,提高關節的靈活度,避免受傷。那麼,今天給大家分享7套瑜伽序列,讓你一周的練習,每天不重樣,一起來看看吧:1、這套基礎流瑜伽,可以作為日常練習,也可以用來熱身
  • 瑜伽老師,自述:練瑜伽,是如何受傷的?
    前天的一篇文章《瑜伽30年,最終大手術:全髖關節置換!再次,敲響警鐘!》被推薦後的幾個小時,達到7萬的閱讀,我很意外,內容的主題就是:因為過度練習瑜伽,導致髖關節置換的大手術。我經常會看一些國外的瑜伽網站,瀏覽一些瑜伽的最新資訊,把有幫助的還會傳達到我的直播間和文章裡。我當時創作這篇文章是因為,我的髖關節也受傷了(髖關節撞擊綜合症),所以,我想藉此呼籲大家,不要向文章中的吉爾·米勒(Jill Miller)那樣逞強,要學會保護自己,瑜伽是為了身體健康,而不是折磨自己的身體。
  • 練瑜伽受傷,主要有兩個原因,你中招了嗎?
    瑜伽本來可以強身健體,但是很多人在練習瑜伽過程中受傷。練瑜伽受傷不是個例,有醫生表示,每年都有很多練習瑜伽的人來治療,她們的傷痛主要有腰椎受傷、頸椎受傷、肌肉拉傷扭傷、膝蓋受傷等等。比如,山式、三角式、樹式、戰士二式等等,但是很多練習瑜伽不是衝著這些體式而去,而是想著練成一些高難度體式,在朋友圈秀一秀,這就很容易導致受傷。
  • 保持這9個好習慣,你的瑜伽一定練得好
    ,每個人的身體情況都是不同的,瑜伽也不是高難度的體式「較量」,每個過程都是一種體式,如果你不停與別人做比較,就等於失去自我成長的機會,傾聽身體的感受,練習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享受瑜伽的過程。,瑜伽就是要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心思散了,練會玩會手機,這樣練了也是沒有效果的。
  • 瑜伽只適合女性?錯,男人練瑜伽的8個好處,能說服你嘗試練習嗎
    這就是瑜伽的開始。瑜伽是由印度的男性在印度創立的,當初僅向男孩傳授。幾百年前,只有男人練習瑜伽,甚至不允許女人上課。印度被殖民地之後,瑜伽也被帶向了世界。 為什麼很少男人練瑜伽?從身體到心理的健康,瑜伽無疑是世界上最有益的運動之一。那為什麼很少男人練瑜伽?
  • 瑜伽初學者在家不知道練什麼?這套序列趕緊收藏!
    最近,很多新人留言給小編問道:自己在家練瑜伽,有時記不太清課堂裡老師教的序列,也不知道練得對不對,怎麼辦? 沒關係,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套瑜伽序列,體式簡單又容易記,特別適合初學者!如果不清楚在家練習該怎麼練,就趕緊收藏吧!
  • 瑜伽,你是在量力練習還是用力過猛了?做到這6點表示你就練對了
    在家裡練瑜伽,關注雪兒的瑜伽,擁有健康好身體雪兒一直以來都特別喜歡王子文哦,在她身上看到的總是活力那麼普通人應該選擇哪種瑜伽,哪些姿勢來練?1、理解要領必須在明白各體式的要領和注意事項後 專注於你當下的練習,這才是真正的瑜伽。當瞭望遠方的時候,切莫忽略了腳下的路。
  • 瑜伽練不好?因為不知道這 6 個基本原則!(經典)
    都說練瑜伽,不能蠻練。練多不如練對!練習瑜伽,帶著智慧去練習。在這裡和同學們分享6個練習瑜伽的基本原則,掌握了這些原則,瑜伽練習會變得更加穩定、輕鬆、有效。當你有個向下的力就像你扔一個球到地面,球會彈起來一樣。所以,你會在瑜伽課上聽到老師說,紮根,是為了更好地向上。
  • 瑜伽如人生,練瑜伽這9個階段你到哪個階段了?
    練瑜伽就如同跟瑜伽談了場戀愛,如果把這個過程分為9個階段,你覺得現在自己已經「修煉」到第幾個階段?你能切身感受到瑜伽帶給你的好處,然後發現自己慢慢愛上了瑜伽。,你會發現如果這兩天沒練習瑜伽身體總感覺不舒服,總會覺得今天好像少了點什麼。
  • 練瑜伽小心練出「瑜伽傷」
    瑜伽是目前較為流行的一種運動方式。研究表明,適當的瑜伽練習對健康有益,比如,能夠改善身體的平衡和靈活性;減少焦慮和抑鬱的發生;改善呼吸功能、有助減少慢性疼痛等。   瑜伽對人體健康的好處很多人都知道,但有一種「病」叫瑜伽傷病,你知道嗎?
  • 瑜伽初學者在家不知道練什麼?這套序列趕緊收藏
    最近,很多新人留言給小編問道:自己在家練瑜伽,有時記不太清課堂裡老師教的序列,也不知道練得對不對,怎麼辦?沒關係,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套瑜伽序列,體式簡單又容易記,特別適合初學者!如果不清楚在家練習該怎麼練,就趕緊收藏吧!
  • 練瑜伽:越努力,越受傷!贊成嗎?
    (遠離假瑜伽,改掉以往的慣性練習,結合解剖學、理療性的原理,精細慢動作,有控制的真正激活肌肉,適合初學者,和練瑜伽各種受傷的,以及中老年人)此篇文章的寓意,剛好和我的瑜伽晨練的思想非常統一:練瑜伽,不要太努力,要了解一個體式的來龍去脈, 也不要畏懼和盲目崇拜高級體式,更不要盲目去嘗試。再高的樓層也是一點一點累積上的。再難的動作,也是由一個個簡單的細節整合而成的。
  • 不知道如何釋放壓力?學會這7個瑜伽動作,練完之後心情豁然開朗
    小密語錄:身心壓力每個人都有,只不過是有的重,有的輕而已,我們要學會去釋放壓力,可以選擇練習這套瑜伽體式,練完之後讓你心情舒暢,更開心。如今的生活節奏加快,不僅帶來了很多福利,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焦慮與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