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提到李鴻章,恐怕很多人會辱罵他。因為是他代表清政府籤署了《辛丑條約》。同時,因為這個籤名,他成了一個永遠的罪犯。不過,仔細想想,李鴻章只是皇帝的奴隸。既然帝王棄臣,李鴻章肯定回不了天堂。
他看起來能力出眾,但那不過是個矮個子的將軍,恐怕他不可能跳出歷史的藩籬。
李鴻章靠打仗發家致富,但北洋海軍垮臺後,他一直處於絕望之中。作為與西方接觸最多的朝廷成員,李鴻章對西方的認識最為清楚。因為太意識到這個差距,李鴻章失去了激情,變得順從和前瞻。
1900年6月,八國聯軍入侵,清朝宣布與其他國家進入戰爭狀態。慈禧的一紙任命是:「李鴻章是全權大臣」,1900年8月15日,清朝都城被佔領,政府和朝廷紛紛出逃。9月29日,李鴻章先到天津,再到北京。
由於巨大的心理壓力,李鴻章病倒了。在看望完英德使節返回賢良寺的路上,他受寒無法康復。聯軍假裝拖延時間,「要價過高」,實在是喘不過氣來。他們擔心法院再也不用收拾爛攤子,一份耗盡「中國財力和力量」的「締造和平大綱」終於公布。
1901年1月15日,李鴻章與慶親王奕劻在「議和大綱」。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再次批評:「叛徒秦檜,不法分子李鴻章!」這時,李鴻章開始咳血。
事實上,李鴻章在籤署《辛丑條約》時,自己也是內疚和怨恨。作為清朝的一位著名官員,他幾十年來為鞏固國家而努力工作,但他卻成了叛徒。這樣的心理落差絕對超出了普通人的承受能力,而李鴻章也是在這樣的壓力下吐血而死!
其實,李鴻章的外交能力相當突出。在外國人眼裡,李鴻章地位很高。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坦言:「李鴻章是唯一一個仍能與世界抗衡的中國人」,但即便如此,李鴻章還是無法恢復元氣。他說他只是個紙板工,他的悲傷可見一斑。
晚清有識之士大都鄙視李鴻章,但梁啓超則不同。他為李鴻章寫了一本傳記,書中有許多讚揚的話。儘管責怪李鴻章是不可避免的,但他仍然承認自己的許多優點和能力。可見,李鴻章卻因為看得太清楚而變得懦弱起來。
李鴻章的夜晚一片悽涼。他年老時,被清政府提拔為替罪羊。一夜之間,他成了一個人人唾罵的國賊。俗話說,千夫所指無窮無盡。李鴻章在《辛丑條約》上簽了字,但他死後仍為國事擔憂,這說明他的罪過並非虛偽。
李鴻章的結局很悲慘,但他的家庭並沒有隨著他的垮臺而崩潰。其實,李家的後人還是很出色的。在李鴻章的後代之後,他們幾乎沒有一個從政。相反,他們培養了許多商業大亨。中國的許多億萬富翁都是李氏家族的後代。
當然,李中堂倒臺後李家得以倖存,主要是因為李中堂一生幹得不錯。為了維持李家的繁榮,李鴻章一生付出了很多努力,為子女選擇的婚姻伴侶也是有實權的官員。
李鴻章雖然是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但他內心還是一個老官僚。李鴻章作為洋務派的大臣,對儒家經典的研究也很透徹,但李鴻章並非如此。因為和趙小蓮的結合,李鴻章獲得了不少好處。因此,李鴻章在選擇家庭時更加謹慎,可見李鴻章的歷史局限性。
一般來說,李鴻章會為子女選擇權貴或權貴家庭。畢竟,李家族的基礎相對薄弱,需要支持和幫助。
你知道,張佩綸可是罪人,他給北洋海軍帶來了巨大的打擊!為了保證李家的繁榮,李鴻章將女兒嫁給一個幾乎毀了他一生努力的男人。值得一提的是,張佩綸的孫女也是近代史上非常有名的才女張愛玲。
當然,李鴻章對後人的教育並沒有趕上導師曾國藩。曾氏家族世代相傳,家族中從來沒有過害群之馬。李鴻章的後人不同。有吃、喝、嫖、賭、煙等各種毒藥的幼稚兄弟不在少數。當然,有能力、有才華的人很多。畢竟,李鴻章是洋務運動的領導者,他屬於最早向世界敞開眼界的人。李鴻章的孩子不僅要學四書五經,還要學英語。
當然,沒有一個李家的後人能像李鴻章這樣取得成就,他們中幾乎沒有一個能在政治上出類拔萃。但商界精英已經走到了一起,「家族」一代中的億萬富翁多達三位。與普通人的家相比,它是非常強大的。
李家的家庭教育雖然嚴格,但不努力,很難取得成功。有了家庭背景,就不能保證自己不會陷入貧困,一事無成。
參考資料:
【《李鴻章全集》、《清史稿·卷四百十一·列傳一百九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