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8 10: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掌健識 上海市醫學會健康科普基地
做健康的傳播者,一路同行,一起成長
當前,中國糖尿病形勢十分嚴峻,12.8%的成年人有糖尿病,5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有心血管、視網膜、腎臟和神經病變等各種慢性併發症。每年的11月14日是聯合國糖尿病日,世界各地舉辦一系列科普教育活動,旨在喚醒人們對糖尿病的關注。上海市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組織糖尿病領域的青年專家撰寫了系列科普文章,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糖尿病的基本知識。抗糖路上,我們一起並肩同行,共同戰勝糖尿病!
近來,有位病友聽說了手術可以治療糖尿病,他感覺似乎不太靠譜,畢竟醫生都說糖尿病是終身的,可是又覺得手術要是真的能治好糖尿病,也是件莫大的好事,所以特來向內分泌科醫生請教這其中的原委。
患者:
醫生,這手術治療糖尿病是真的嗎?
醫生:
的確有這樣的案例,多項臨床證據提示代謝手術是可以明顯改善肥胖伴有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甚至可使得一些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緩解」。早在2009年美國的糖尿病協會就將代謝手術列為治療肥胖伴2型糖尿病的治療措施之一。我國也於2011年在內分泌協會和外科學會認可了代謝手術是治療肥胖伴2型糖尿病的手段之一。
患者:
具體是什麼代謝手術呢?
醫生:
目前的代謝手術主要有四類,都屬於腹腔鏡手術,主要包括:袖狀胃切除術,胃旁路術,可調節胃束帶術,膽胰旁路術,但臨床上用的最多的是袖狀胃切除術。
患者:
效果怎麼樣,是不是手術後就代表糖尿病就好了?
醫生:
與傳統的治療手段相比,如生活方式改變與降糖藥物,代謝手術能的確更有效地改善肥胖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並控制其他代謝指標:如體重、血脂、血壓等。國內的報導顯示,手術1年後糖尿病緩解率可達到73.5%。國外的研究顯示,隨訪代謝手術患者10-15年後,糖尿病的緩解率仍明顯高於非手術組。但目前的證據還不能表明代謝手術後糖尿病就會完全緩解,仍需要長期隨訪。
患者:
只要是肥胖的糖尿病患者都能做這個手術嗎?
醫生:
任何手術都有一定的手術指徵和適宜人群,代謝手術同樣如此,需要經過專業醫生評估之後才能判斷是否符合手術適應症。代謝手術常規建議年齡18-60歲,一般情況好,手術風險低,體重指數[BMI(身高cm/體重(kg)2]≥32.5 kg/m2,有或者無合併者的2型糖尿病患者都可選擇代謝手術;若患者27.5 kg/m2≤BMI≤32.5 kg/m2且有2型糖尿病,並存在心血管危險因素:如高血壓、高脂血症等可酌情選擇代謝手術。同時,並不建議1型糖尿病患者、胰島功能不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BMI≤25 kg/m2, 、外科手術禁忌症以及對手術的風險益處不能理解的患者手術。
患者:
手術有沒有什麼後遺症,安全嗎?
醫生:
總的來說,代謝手術都是腹腔鏡下進行的手術,創傷小、預後好、屬於比較安全的手術,但還是存在術後短期併發症和遠期併發症的風險,主要包括術後切口的出血、吻合口瘻、消化道梗阻、潰瘍、營養缺乏等。目前衛生部門都會設立該類手術的資格準入制度,並由內分泌醫生和外科醫生一起把控手術適應症、在整個手術過程中及圍手術期提供醫學保障、並長期隨訪患者為其未來的日子保駕護航!
(圖片源於網絡)
供稿:上海市醫學會糖尿病分會青年委員會
作者:張曼娜 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內分泌科
原標題:《【掌健識】聯合國糖尿病日│手術治療糖尿病,靠譜嗎?》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