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託賓Q效應看滬深股市重振之道

2021-01-07 經濟參考網

  股市需要形成適度繁榮,貨幣政策就需要維持適度流動性,因為只有股價上漲才可能依靠託賓Q效應所產生的財富效應和投資效應,有效激勵並引導貨幣通過資本市場轉向實體經濟投資。從這個意義上講,股市繁榮不起來,中國經濟也很難繁榮。

  作為一國最為重要金融市場的資本市場(沒有之一),要想服務好一國經濟增長和經濟轉型,必須確保自身的繁榮和壯大。然而在中國,這似乎已變成了一種奢望。2013年滬指全年跌6.75%,連續四年熊冠全球,中國股市與發達經濟體股市再次嚴重背離和分化。而在IPO重新開閘以及資金面趨緊的衝擊下,2014年滬深股市開局,行情仍是一片慘澹。

  多年來,圍繞著究竟是經濟增長利好股市,還是股市繁榮利好經濟增長的話題,各方始終爭論不休。而事實上股市與經濟增長之間絕對不僅僅是簡單的「晴雨表」關係,股市對經濟也會有反作用。股市健康繁榮,能對經濟產生正向推動作用,否則,會產生反向阻礙作用。

  本質而言,宏觀經濟與股市之間的關係,就是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之間的關係,故而對於當前股市持續低迷的中國而言,必須深刻反思兩者之間的關係:一方面防止虛擬經濟對實體經濟的透支和擠出,另一方面,盡力推動虛擬經濟為實體經濟服務好,並促進實體經濟進入良性循環。

  股票市場一手連著財富創造,一手連著財富分配。相對其他市場,股市是最市場化的市場,能對貨幣政策和宏觀經濟政策做出最迅速的反應,股市可以通過金融資產價格的變化,直接影響投資者和上市公司的信心,進而影響消費和投資,帶動投資消費增加,促進就業增長,從而促進整個經濟的啟動,真正使得虛擬經濟有效向實體經濟傳導。

  在金融理論中,資本(股票)市場可以通過貨幣政策傳導機制,聯繫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貨幣政策的變化能夠通過影響各種金融資產的價格,尤其是股票的價格來影響實體經濟,從而實現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這一內在作用機制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被美國經濟學家託賓所揭示,被稱為託賓Q理論。

  託賓Q理論提出,股市是貨幣政策影響實體經濟的一個重要渠道,這個渠道是通過股價的變化實現的。股價是企業支付給投資者的紅利的現值,從理論上講,紅利等於企業資本的邊際產量減去資本折舊後的餘額。託賓Q理論將企業的股價與投資支出聯繫起來,若託賓Q值較大,就表示企業資本重置成本低於企業市場價值,即公司發行較少的股票就可以買到較多投資品,進而促進投資支出增加。當資本的邊際產量大於資本的邊際成本(包括折舊和企業的資金成本,即市場利率)時,企業就會增加投資;反之,企業就會減少投資。

  託賓Q理論對於研究虛擬經濟對實體經濟的微觀傳導過程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思路:股價的變化會改變企業的Q值, 進而影響企業的投資支出:貨幣供應增加(利率下降)→企業經營成本降低→企業利潤增加→股票價格上升→託賓Q值升高→投資、消費支出增加→總產出增長。股價變化就這樣作用於實體經濟。

  現實也是如此,自2011年以來美國股市連續三年氣勢如虹,美聯儲量化寬鬆對推動美國資本市場以及實體經濟發展的政策效果進一步顯現。數據顯示,2013年三季度美國家庭淨資產上揚1.9萬億美元至77.3萬億美元。此數值為自1945年有記錄以來的歷史最高值,美國家庭擁有的房地產價值增加4280億美元,期間企業股票和共同基金上揚9170億美元。

  美國貨幣政策通過支持資本市場的連續上漲對實體經濟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受益於海外市場回暖,以及實體經濟內生動力增強,2013年三季度企業稅後利潤在GDP中的佔比首次突破11%,這是有數據記錄以來的首次。與此同時,企業稅收支出同比下降了大約5%,這直接推升了上市公司ROIC(投入資本回報率),奠定了美國股市上漲的微觀基礎。道瓊指數由2009年3月(量化寬鬆政策之前)的6600點漲至2013年底的16000多點,上漲了1萬點。三季度美國GDP增長4.1%,創兩年半新高,其中繁榮的股市功莫大焉。託賓Q效應真正使得美國資本市場與實體經濟形成了良性互動。

  反觀我國,貨幣政策偏緊以及資金成本飆升直接對股市產生了重大影響,特別是去年以來,隨著央行逐步收緊貨幣總閘門,銀行體系資金面維持偏緊狀態,我國國債收益率飆升至近9年以來最高水平。滬深兩市2013年中報顯示,上市公司利息支出佔EBIT(息稅前收益)的比重約為31%,ROIC(投入資本回報率)與資金成本倒掛情況嚴重。

  截至2013年12月31日,在排列滬深市值縮水前100家的上市公司中,國有企業佔據八成,全年A股市值蒸發前十位公司市值累計蒸發超萬億元,中國石油以1930億元市值蒸發額居首,其次為中國人壽,市值蒸發1730億元,中國神華排第三,市值蒸發1700億元,中國石化市值蒸發918億元。貨幣政策結構性緊張的背景下,資本市場不但沒有起到刺激企業投資的激勵作用,反而對實體產生了負向的「抽血」,實體經濟進一步萎縮。

  由此看來,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確實有助於緩解資本市場的資金緊張,恢復市場信心。鑑於美元在決定全球流動性方面的核心作用,掌握全球貨幣「總閥門」的美聯儲開始逐漸減少每月的證券購買計劃,全球的貨幣基數將由停滯轉為下降,這是導致國際資本回流的重要推動力,勢必導致中國「資金池」水位下降。面對這樣的大背景,股市需要形成適度繁榮,貨幣政策就需要維持適度流動性,因為只有股價上漲才可能依靠託賓Q效應所產生的財富效應和投資效應,有效激勵並引導貨幣通過資本市場轉向實體經濟投資。從這個意義上講,股市繁榮不起來,中國經濟也很難繁榮。

相關焦點

  • 託賓Q視角下的A股
    3、兩種估值體系:傳統的估值體系及託賓Q估值體系  衡量股票市場均衡點的方法多種多樣,典型的如PE估值中樞、PB估值中樞等,託賓Q理論作為研究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經典理論,同樣適合用於研究A股市場均衡點,且從A股市場獨特的流通狀況看,託賓Q更具有實際意義。
  • 託賓Q比率發出警示 美股恐已無上漲空間?(圖)
    Pavilion Global Markets Ltd.周三(12月11日)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鑑於企業的市值已經超越其資產的重置成本,美國股市可能已無上漲空間
  • 滬深300 vs中證500 到底誰是高富帥?
    然而,寬基指數中最受歡迎的,有滬深300、中證500等。到底選哪個指數基金呢?誰是高富帥?誰更值得追求和追捧? 先說下「張三」,滬深300指數。 它是由滬深證券交易所於2005年4月8日聯合發布的反映滬深300指數編制目標和運行狀況的金融指標,並能夠作為投資業績的評價標準,為指數化投資和指數衍生產品創新提供基礎條件。
  • A股市場估值整體偏高 上市公司增減持脫離Q值
    6月中旬股市暴跌以來,上市公司紛紛加大了股票增持的力度,與6月之前的減持潮形成了鮮明對比,這一現象與經典的「託賓Q」理論相吻合。然而,本文追溯A股市場近年來的股東行為和投資行為,發現這種吻合併不是常態。  「託賓Q值」是什麼?
  • 股市從無「鍊金術」
    本文基於公開資料撰寫,僅作為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我承認我最近有些膨脹,因為找出了曼德爾布羅特的《市場的(錯誤)行為》這本書,指望自己能夠從中能夠找到股市的鍊金術。對,就是下面這本。我們沒有用書中的數據,我們用代表中國股市走勢的滬深300指數來檢驗,發現了基本相同的結論。上圖紫色線是過去十年滬深300指數的實際走勢,藍色線是我們用隨機正態分布模擬的走勢圖。
  • 緊縮政策影響"鈍化" 滬深股市探底回升雙雙紅盤報收
    新華網上海5月13日電(記者 潘清)央行宣布再度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令A股資金面承壓,但在市場對緊縮政策反應逐步「鈍化」的背景下,13日滬深股市探底回升,雙雙以紅盤報收。當日滬深股市小幅高開。上證綜指以2846.31點開盤,全天走出先抑後揚的「V」字型走勢。
  • 11種評估美國股市的方法|市盈率|股市|股票|估值
    騰訊財經訊 據《巴倫周刊》報導,很多投資者認為,美國股市太昂貴了。需要注意的是,這個股市當前的估值是個「大雜燴」——一些指標說明股市非常便宜,而另外一些指標則說明股市非常昂貴。這種模稜兩可的情況,成為評級機構繼續對美國股市持「中立」評級的原因之一。
  • 中國股市迎來「開門紅」 英媒:滬深300指數創2008年以來新高
    國際在線專稿:1月6日,滬深300指數盤中突破5400點,最高觸及5433.47點,創下2008年1月以來新高。中國股市的「開門紅」引發英國媒體關注。《金融時報》報導,中國滬深300指數創下2008年1月以來新高。
  • 中國股市迎來「開門紅」英媒:滬深300指數創2008年以來新高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韓基韜國際在線專稿:1月6日,滬深300指數盤中突破5400點,最高觸及5433.47點,創下2008年1月以來新高。中國股市的「開門紅」引發英國媒體關注。《金融時報》報導,中國滬深300指數創下2008年1月以來新高。究其原因,該報導認為,是中國在2020年扛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經濟強勁復甦,提振了全球投資者的信心。路透社在報導中認為,中歐達成投資協定等利好因素使投資者受到鼓舞。《衛報》報導,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正在以「超乎預期的速度強勁復甦」。
  • 2020年12月3日最新滬深股市新股上會情況一覽表
    原標題:2020年12月3日最新滬深股市新股上會情況一覽表   中商情報網訊:2020年12月3日,浙江泰坦
  • 滬深300指數是什麼意思?滬深300指數和滬深300etf的區別
    我們常常聽到大家說:定投指數基金,滬深300指數適合定投。那麼滬深300指數是什麼意思呢?一起來看看。  首先要說的是滬深300指數和滬深300指數基金是不一樣的。  滬深300指數,由上交所和深交所於2005年4月8日聯合發布的,反映滬深300指數編制目標和運行狀況,並能夠作為投資業績的評價標準,為指數化投資和指數衍生產品創新提供基礎條件。  那麼滬深300指數是怎麼得來的呢?
  • 股市指數怎麼看?
    很多基金或股票投資者常常提到「大盤」,「滬深300」等等這樣的字眼,眾所周知,這都是衡量股市業績基準的指標,然而對於指數的實質是什麼,常用的指數衡量股市整體的情況是否合理卻鮮有深入思考。尤其是今年兩會的召開, 又讓「上證指數失真」上了熱搜,其編制方法被建議修改是怎麼回事?你真的懂指數嗎?
  • A股:強勢上攻後,明日股市前瞻!
    導語:股市強勢上攻,明日再接再厲?短期看或對美股產生一定的提振效應。不過,需要說的是,隨著利好的兌現,美股這一波震蕩攀升可能將告一段落,短期或有所震蕩,注意風險。先說重點:經濟會議定調了資本市場的發展大方向:「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這意味著未來各項改革措施將會繼續深入推進,其中提高上市公司的質量將成重要的方向之一。
  • 【諾獎專欄•第38期】詹姆斯•託賓:我成為經濟學家的演化之路
  • 1990年股市回顧 1990年股市大事件
    一、滬深股市發行兩隻股票  深原野,1990年3月,面值10元。深原野發行時,引發深圳萬人空巷,凌晨1點證券公司門口就排起了長龍 ,第二天,證券公司開門時,人如潮湧,證券公司的玻璃櫃檯都擠碎了。  巨大的財富效應舉國關注,全國股民開始湧向深圳,證券公司門外人山人海,深圳市政府發出通知,嚴厲禁止黨政幹部炒股。  三、 上海櫃檯市場牛市  1990年5月初,上海靜安指數還在100點左右,電真空還只有90元,仍是破面股票。  1990年5月底,靜安指數站上100點。  1990年6月底,靜安指數110點。
  • 2006年股市行情回顧 股市大事件及十大牛熊股
    即將過去的2006年我國股市「可圈可點」,上證指數從年初的1100多點一路上漲到年底的2300多點,漲幅超過了100%,創出了我國股市的歷史新高,滬深300指數漲幅躍入全球5強,A股融資總額全球第三,總市值從年初不到3萬億元膨脹到8萬多億元……我國股市成為全球牛市中的明星。
  • 【股市開盤前的話】債市風暴能否迅速平息是影響股市的短期關鍵因素
    上周五,大盤開盤後平穩上漲,滬深分別收漲0.44%和0.54%,科創50收跌0.36%,中小板和創業板指分別上漲0.56%和0.83%。作為大盤或者說績優股風向標的上證指數,已經錄得三連陽,從而可以確認大盤風格基本切換到了價值股。
  • 透過股市看美歐經濟之差與貨幣之爭
    (圖片來源:壹圖網)譚雅玲 王澤寅/文 當前有關美聯儲降息預期是攪亂市場正常視覺以及經濟前景判斷的重點,即使如此美歐股市上漲並未停歇。同時,兩大板塊的差異與分歧已經較為明顯,甚至歐洲版塊順應美股和協同美股更加凸顯,其最終目的在乎貨幣較量則是根本宗旨與戰略之焦點。
  • 2003年股市行情回顧 2003年股市大事件
    點評:記憶中,歲末年初大體都是滬深股市清淡寂寞的時候,2003年的開市第一天也沒有例外。上證指數無聲跌破了3年多以來的最低點1339.2點,創出1317.47點的新低,似乎給全年的走勢蒙上了一層陰影。  2、衛生部召開非典新聞發布會  事件:4月18日,衛生部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非典情況。衛生部常務副部長高強介紹了防治非典的有關情況。
  • 一隻嶄新的滬深300增強基!
    作為A股市場上的主流指數滬深300,目前已經有很多基金公司開發跟蹤它的基金,即滬深300指數基金,品種也是相當豐富的,有普通的指數基金,有完全複製的ETF類基金,也有根據一定的量化策略做出增強的滬深300指數基金。在這樣的背景下,易方達基金再推出一隻滬深300增強基金,能玩出什麼花樣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