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都在學習的這位中國文化巨人,我們自己了解多少?

2020-12-22 光影書苑

他是中國的文化巨人,據德國電視臺的一項調查表明,他是德國人心中「最知名的中國人」,每四個德國人家裡就藏有一本他的書。

在世界上被譯成外國文字進行發行的世界文化名著中,他的書發行量排名第二,僅次於《聖經》。

德國前總理施洛德,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美國總統裡根等國家元首運用他的思想進行國家管理。

日本松下、國內的海爾、阿里巴巴、網易等公司的創始人運用他的智慧進行企業管理。

世界各國的哲學界,科學界,思想界的諸多名人大家都在運用他的思想智慧,來應對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他就是老子,出生於兩年多年前的春秋時期,他一生只寫了一本書,就是《老子》,又名《道德經》。

圖片來源於網絡

老外們為何如此喜歡老子?名人大咖們又藉助了老子的哪些智慧?我們普通人是不是也可以學習《道德經》,從而讓生活變得更好呢?

於是,我翻箱倒櫃找到了幾年前在圖書節上淘到的《老子傳》和《道德經》。

我發現兩千多年前的老子也是一個普通人,他不是神,他只是愛動腦經,在讀了萬卷書,又行了萬裡路後,根據他自己的所見所想,領悟出了一些道理而已。

古人稱老師為子,因此老子就是老先生的意思。

老子一生坎坷,從小就失去了父母,他的童年是不幸和孤苦的,所幸幾代祖輩都是貴族,家裡有許多藏書,老子有機會讀了不少書。

圖片來源於網絡

老子學習刻苦,又愛動腦筋,喜歡觀察周圍的世界,族人們看到老子如此勤奮好學,於是幫老子請了一位老師。

後來,老子就考上了國家公務員,出任周朝國家圖書館館長(史官),從小就好學的老子抓住此機會,閱讀了大量的歷史資料和各類專業書籍。

通過遍閱群書,老子得以通古博今,熟知古史和歷代社會狀況。

圖書館館長的行政級別是史官,老子又得以在官場歷練了許多年。

在他的政治生涯裡,他兩次因為王室內鬥,受到牽連而被罷官,導致他在春秋各國之間顛沛流離多年,接觸到世間各種人情冷暖與悲歡,這使他見多識廣,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後,他的思想變得更加成熟深沉。

老子比孔子早出生大約二十年,孔子曾經三次拜訪過老子。

圖片來源於網絡

老子一生閱盡滄桑,飽嘗得失。

在他50多歲的時候,他又一次被免職了,他回到了闊別多年的老家,料理完事情後,便騎著一頭青牛向西緩緩而去。

圖片來源於網絡

路過函谷關時,在好友關尹子(列子的老師)建議下,老子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寫下了《道德經》。

再往後,就沒有人知道老子的下落了,史書沒有記載他之後的活動,傳說他活了至少一百歲以上。

老子生逢春秋亂世,那個時候的大小諸侯國之間,為了爭奪霸主之位,進行著長年累月的戰爭,導致各地良田荒蕪,哀魂遍野,民不聊生,老子的思想就是在這種大動蕩的社會背景下產生的。

經過了兩千多年,我們的社會已發展到如今的高度文明,物質生活可能已達到了古人認為的神話水平。但是對於人性和人類自身的剖析,我們還是需要向古人學習。

《道德經》的核心思想是:自然而為,但其宗旨是救世,而不是出世;是積極的,而不是消極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

學好《道德經》可以修身養性,練就強大的內心,趕走不必要的焦慮與困惑。

一個人的認知水平和他學到的知識以及生活經歷是息息相關的,和有遠見卓識的人聊天,會開闊你的眼界,提升你的認知,使你幡然醒悟,茅塞頓開。

所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會看得更遠,而看書其實就是在和書的作者聊天。

我把我在工作生活中曾經遇到的問題與《道德經》裡的智慧做了對應,限於篇幅的關係,我將在下一篇文章裡進行總結呈現。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

相關焦點

  • 老外談中國文化「為什麼中國文化不受歡迎」值得我們警醒
    中國文化歷史悠久,從舊石器時代到現代,它是我們各民族、地區文化的整合,形成了悠久豐富的文化體系。當然中國文化也不同於西方文化,中國文化有明顯的歷史、地形、民族特色之分,它不僅影響我們還影響了我們周邊諸國。在國外問答論壇上有一位老外談:為什麼中國文化不受歡迎?現在我們就來聽聽他是怎麼說的。
  • 【邁耶調查】幫老外教授了解中國文化!
    文化地圖是艾琳·邁耶教授數十年來的心血研究,用八個維度了解世界上各個國家的文化傾向。目阿龍(文中人物均為化名)就職於一家以色列公司,該公司最近收購了一家俄羅斯製造商 ,阿龍受命接管這家公司。抵達莫斯科時,阿龍興致衝衝,希望能儘快搞定一切。雖然他從小在以色列特拉維夫長大,但他的父母都生於俄羅斯,因此他了解俄羅斯文化,能講一口流利的俄語。他曾成功管理過以色列的團隊和加拿大大型組織。
  • 中國文化——關於名字文化,你了解多少呢?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名字那你知道名字是怎麼構成的嗎?中外名字有哪些差異嗎?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關於名字文化的一些英文表達吧!簡直就和我們聽見小麗、小偉、建軍、建國一樣,所以當老外聽到這些名字時,也許會露出迷之微笑。No.2 甜美類有些家長特別喜歡給孩子取一些特別可愛的名字,比如Apple、Tiger、Kitty,但是這些名字通常被作為外號使用的。
  • 老外才開始學中文就想放棄,終於讓老外體會到我們學英語的痛苦
    如今隨著中國發展的越來越快,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開始來到中國。有些是為了旅遊,有些是為了學習,而還有一些是想生活在這裡。不管是為了什麼,學會中文都是必須的。雖然說現在有各種翻譯軟體,但是如果要長期待在中國,光靠翻譯是遠遠不夠的,唯一的辦法就是學會中文。
  • 成都「本地老外」菲利普:方言是了解一座城市的「鑰匙」
    呂楊 攝中新網成都8月1日電 題:成都「本地老外」菲利普:方言是了解一座城市的「鑰匙」作者 嶽依桐「成都悠閒,成都辣,成都友好,在成都耍,成都四個字:『巴適得板』!」呂楊 攝2012年,還在波蘭讀大二的菲利普開始學習中文,初衷是為了增強自己畢業後的就業競爭力。「隨著波蘭和中國國際合作不斷加強,會中文的人才擁有更多更好的就業機會。」菲利普說,沒想到學習過程中,自己對中國「日久生情」。「那時我便下定決心,一定要中國來看看。」2014年底,大學剛畢業的菲利普迫不及待地開啟中國之旅。
  • 「99乘法表」被英國引入,老外學習後感嘆:中國人是這麼算數的!
    「99乘法表」被英國引入,老外學習後感嘆:中國人是這麼算數的!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古中國在數學方面的造詣是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歷經2000多年的發展,我們更是研究出了一套專屬於自己的99乘法表,順口溜式的讀音,使它簡單易記。
  • 國人叫外國人「老外」,外國人也會給我們起名字,一般是這樣稱呼
    如今,時代發展變化的非常快,國與國之間的交流日益密切,各國之間都進行著文化和生活習慣上的交流,外國人也非常嚮往中國的生活,想要在中國這個大環境裡好好生活。因為他們了解到中國有幾千年的歷史文化,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這是在那些西方國家都體會不到的,所以他們想要來中國生活,體驗不同的感受。
  • 中國爽文是老外們的春藥!
    網站上琳琅滿目的中國爽文會讓你產生錯覺:中國網絡寫手都是深藏不露的大神,擅雙語寫作?其實不然,這些中國玄幻網文都是由一群國外的網文愛好者手動翻譯的,前幾個月還特地跟起點網談妥了版權問題。而作為中華文化的搬運工,其精神領袖是一個叫作RWX的美國夥計,也就是WuxiaWorld的創始人。
  • 老外第一次到中國吃羊肉米線,一口湯下去直呼好吃!可惜外國沒有
    時間過得可真快,甚至中國也變成了強國,其他國家也對中國有所畏懼。當然畏懼的只是不善者,對於很多外國人,中國人還是非常歡迎你們的。畢竟現在很多外國人對中國的文化非常喜愛,甚至還專門學習中文呢!中國的魅力可以說是非常大了,不知道你覺得呢?
  • 聯合國公布最難學習的語言,讓無數老外崩潰,但又不得不學!
    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編陳三,很開心又和大家見面了,在歷史的發展中語言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也是最偉大的力量,如果想要了解一個國家的文化,學會它們的語言也是最基礎工作,每個國家的語言都不一樣,學習起來難度自然不同,那你們知道哪個國家的語言最難學嗎?
  • 【老外在中國】捷克男人論中外不同的「愛情觀」
    lina的好奇心之【老外在中國】Different doesn't mean wrong.對中國的印象及理解■ 中國沒有想像的那麼窮 肥羊: 在來中國前,我以為在中國有100美元就是富有的人,來了以後我發現完全不是。
  • 「同化能力」太強,英國人來中國定居,回國後覺得自己是個老外
    這就是為何中國遊客即便有一些不文明的標籤存在,但卻特別歡迎他們的原因。據了解中國遊客目前在國際上每年能夠提供約1.5億的人次,貢獻特別的大。但其實除了中國遊客愛往外跑以外,其實外國遊客也喜歡來中國旅遊。對於擁有漫長五千年文化史的中國,我們的歷史十分悠久,也就擁有很多旅遊資源。
  • 很多老外來中國的首選並不是北京,而是一個能共存多種文化的城市
    提起上海,我們都知道上海是座魔都,而很多的外國人來中國,首選不是北京,而是上海,這是為什麼呢?首先上海並沒有成為殖民地,上海租界是一群大商人在把持,沒有什麼國家在此地派過總督,而華界是中國政府自己派人管理,其次我也不認為100年前即使有對此地印象好的外國人恐怕活的也沒幾個了,不大可能是造成歪果仁較多的原因。
  • 老外的漢字紋身、國人的英文T恤,世界兩大文化鴻溝
    「我不吃肉88但是我咬」,估計這位仁兄覺得自己太胖了,把「不吃肉」紋到身上,讓朋友們一目了然,既表達了自己想要減肥的決心,又說明了自己只是想咬一下肉,但肯定不會往肚子裡吞。這就更搞笑了,紋了個骷顱頭外加兩把劍,還霸氣的在四個角落配上:這是紋身!這難道還不夠明顯嗎?還需這般表達出來,估計是怕別人以為是畫上去的吧!
  • 老外調侃中餐吃不飽,了解真相網友哭笑不得:照這吃法能吃飽才怪
    文/星煥 老外調侃中餐吃不飽,了解真相網友哭笑不得:照這吃法能吃飽才怪!老外在中國就餐,如何被味蕾徵服,為何抱怨吃不飽!中國美食雖然種類數量之多,但是不遠萬裡來到中國的吃貨老外自然也不會讓自己餓肚子,那為什麼嘗盡南甜北鹹,東辣西酸的老外還是說中餐吃不飽呢?
  • 老外:讓我來說一說中國學生的可笑英文名
    老外:讓我來說一說中國學生的可笑英文名賊貓轉載▼標籤:英文名字 老外 母語 納粹 怪名 中國 雜談分類:〖轉帖〗英語學習法如果你在中國的學校教過書,那肯定了解通常中國學生會取一個英文名。而且,你肯定也知道,他們所取的名字經常是稀奇古怪的那種,比如:白日夢(Fantasy,男孩名)、不不(No-no女孩名)、愛管閒事(Snoopy,女孩名)、冰冷貓(Icy Cat,男孩名)、閃光的(Shiny,女孩名)等等。
  • 用Chinglish能應對老外?「倖存者偏差」的大坑了解一下
    之後,民警小哥哥也挺敞亮,毫不避諱把自己英語評價為「Chinglish」。中式英語的語法和措辭都不太禁琢磨,但架不住歐美——尤其是英語國家的人見得多,因此即便表述不太地道,老外也能通過大腦的「糾錯」功能,聽出個所以然。語言最大的,也是最基本的功能便是溝通。
  • 你公司裡的老外起了哪些中文名字?
    很多到中國來工作的老外,包括很多外企中的高管,到中國工作以後,第一件事就是入鄉隨俗地給自己起一個中文名字,以此表達對中國文化的尊重。在工作當中還與中國同事互稱中文姓名,能迅速拉近與中國同事友好親切的距離,是一種高情商體現。
  • 文化交流無國界 愛上中文愛中國
    說到各種語言的學習難度,有一個流傳很廣的說法是中文難度最大,最讓老外頭疼,但隨著中國影響力的越來越大,很多老外都開始學習中文,通過深入地了解,他們對中文,對中國文化都有了不一樣的感受。在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就有這樣一群愛上中文的老外。
  • 外國留學生在浙江:我們都用不同的方式愛中國
    童笑雨 攝中新網杭州12月12日電 題:外國留學生在浙江:我們都用不同的方式愛中國作者:童笑雨「在『浙』兒我們不再是那個所謂的老外,我們都有不同的方式,表達對中國的愛。」來自浙江師範大學的外國留學生在臺上動情地唱著歌,吐露的是臺下大部分外國留學生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