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評論員 屈旌
近日,因網絡視頻中流傳出的「遠赴人間驚鴻宴,老君山上吃泡麵」的熱梗,眾多遊客蜂擁到老君山吃泡麵打卡,導致金頂平臺上一片狼藉,垃圾遍地。對此,景區回應稱,他們每天都會打掃,但商家反映,太多人來吃泡麵,根本打掃不過來。(據12月14日看楚天報導)
老君山是世界地質公園、國家5A級旅遊景區,金頂傾紫氣,石林逸仙風,四季皆有美景,尤其是冬天一下雪,山峰銀裝素裹,宛如瓊瑤世界,仙氣十足。當這種脫俗的「仙氣」與泡麵香噴噴的「地氣」相碰撞,意外地產生了當代網友最喜歡的「反差萌」,會突然走紅,也不奇怪。
網絡文化中本來就存在相當多的偶然和無釐頭,專門爬上老君山金頂吃泡麵,究竟是時尚還是跟風,當下,也無須較真地去評價。單從客觀狀況來說,法律沒有禁止,相關規則沒有制止,在景區吃泡麵是沒有問題的。這幾天氣溫低,山路又遠,遊客流動較慢,集中在金頂一帶,也需要補充能量。而且,從景區的回應來看,他們對於吃泡麵一事,也並不持反對態度,也想趁著網絡熱梗刷一波存在感,很多泡麵也是現場的商家售賣的,可見,「老君山上吃泡麵」,本來是一件皆大歡喜的事。
那麼,造成難堪局面的問題,在於泡麵弄好,照片拍好,朋友圈短視頻一波發完之後,該怎麼做。遊客如果隨手一丟,連湯帶水,搞得狼藉遍地,很明顯就是沒有素質,破壞文明。而如果不文明的行為,得不到幹預和制止,甚至成為一種「大流」,就會引發「破窗效應」,讓人間仙境變成人間垃圾堆。所以,呼籲遊客「玩梗別丟了體面」很重要,但是採取相應的管理措施,對遊客行為進行引導和規範,也很重要。
在遍地垃圾的慘狀被網絡曝光之後,景區終於痛定思痛,發布公告對遊客限流,對環境問題開始整改。但是,衝擊性的畫面給人們帶來的負面印象,恐怕暫時不會因為一句「會整改」而煙消雲散,遊客會不會繼續買帳,還是在於整改結果和景區本身的吸引力。須知,「老君山上吃泡麵」的前一句,仍是「遠赴人間驚鴻宴」,如果驚鴻宴變成了大排檔,老君山變成了垃圾山,還有人會想要爬上去吃泡麵嗎?
本來,在網絡上爆紅,是很多景區求之不得的好事,但萬一沒有做好準備,自身管理漏洞多多,難以消受這突如其來的「流量紅利」,良機很容易變成危機。所以,景區想要長久客似雲來,不但要想辦法紅,更要時刻做好紅的準備。有了金剛鑽,才不怕攬上更多瓷器活兒,遊客們在山頂上這碗泡麵的吃相,才能優雅好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