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是佛教中最重要的核心經典。其篇幅短小,但義理極為深奧。能讀懂它的人,都不簡單。有人甚至說,只有開了悟的人,才能真正理解此經。話雖如此,但是不同的人,都對《心經》有各自的見解。
我們一般所說的開悟,是指讀懂了某一句經典,對它的深奧義理,產生了一種「莫名其妙」的感覺。這種感覺,與普通的情緒有所不同。並且,伴隨而來的,還有對事物的各種見解。這些見解,在以前從來就沒有過相關認識,甚至沒有過相關學習。
由此可見,開悟的殊勝。
《心經》中經典名句甚多,歷來奉持此經的人,也無計其數。本文將為大家分享《心經》中的三個經典名句,希望大家越讀越開悟!
01第一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在《心經》中,對人的心闡述得比較多。特別是一個人對外界有了各種看法,由此會在他的心中引發各種效應,所產生的一系列「作用」。認為一個人,只有將外界所有的相,全部當成是空,才能達到五蘊皆空。否則,一個人在相中徘徊一世,也會無所得。
但是,佛經畢竟是佛說的話,所結集而成。這句裡面色與空的關係,並非僅僅只對人的心,它還能指導一個人的行為。當你去做任何事,都不要落入由事物產生的相當中,但是又不能否定自己所遇到的一切,否則,你就無法正確地對待事物,也無法從事物當中,生發出無量的智慧。
02第二句: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一個人的智慧,從來都是不生不滅的。但是由於妄想執著太多,情太重,導致自己在各種相中,用情所產生的妄想執著去思考問題,去對待問題。有句話說「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淨土。」無論你想到什麼,執著什麼,都要放下,讓自己的心,如如不動。這樣你才能達到最終的修行目標。
一個人,要以究竟涅槃為目標。那麼,假如你現在就究竟涅槃,你再去看看你的一切所得,一切智慧,就如同夢話泡影一般。無論你在這個過程中,想什麼,得什麼,失去什麼,都要做到無所住的心態。
03第三句:遠離顛倒夢想,究竟能涅槃。
一個修行人最大的敵人,不是苦難,不是煩惱,也不是外界的幻象,而是自己的心念。因為自己的心念,會反覆無常,會產生諸多的變化。特別是當自己的心念,產生了兩種不同的變化,自己要在其中抉擇,但是又不知道哪種選擇對,哪種選擇錯時,人的這種「顛倒夢想」,就越難讓自己從中跳出來。
《華嚴經》中說:「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無論是來自外界的,還是內心的,其實都是在五蘊的作用下,所產生的一種假象。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當你在事物當中,在抉擇當中,去查看自己的心,為什麼會有顛倒夢想時,你就找到了造成自己一切顛倒的根源。然後你再用「無智亦無得」的方法來克制自己的心,它就不會妄動,你就會於事物中,迅速開悟。這就是《心經》中 指導一個人修行,使他達到開悟的真正秘密。
《心經》雖然玄奧,但是並非只有開悟的人,才能理解。這部《心經》本就是佛陀所宣說,裡面蘊含了無盡的佛意。只要一個人能夠多讀此經,讀得越多,開悟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