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點擊上方「先楓資訊」關注我們。
一年前,前加拿大總理特魯多之子賈斯汀·特魯多(Justin Trudeau)當選聯邦自由黨新黨領之際,到訪溫哥華。他在演講中表達道,自由黨需要依賴年輕新生代,為黨內帶來革新力量,因此也非常強調吸納具備國際視野的年輕人入黨,並會同時重建與普羅大眾的關係。看當時現場眾多的年輕支持者們,包括仍在校的大學生乃至高中生的歡呼支持聲,讓人感受到小特魯多的這個理念絕非口頭說說。
文:加拿大《先楓周刊》記者 金勉
而其中一位年約十七八歲,在小特魯多身邊擔任翻譯的女生,非常令人印象深刻。流利的中英法切換,禮貌得體的回應,在青春洋溢之際不乏老練能幹。時隔一年再次見到她,才知道她就是今天「加拿大青年自由黨人駐卑詩省分部」(Young Liberals of Canada in British Columbia)的主席程頌蓮(Linda Ching)。
遇到一個完美女孩
從UBC剛剛下課趕來接受我們採訪的Linda, 見到我們禮貌地打招呼。帶著甜美笑容,未深談已經讓人在冷颼颼的天氣中感受到溫暖。給Linda照相,無需太多包裝,對著鏡頭的淺淺一笑,已讓人心醉。
看樣子和打扮,Linda是有些CBC風格的;而從那些細小的一舉一動和談吐中,能感覺到她身上十足的大家閨秀的修養,不急不躁,不搶著去表現些什麼,但同時也不做作或害羞,大方隨性地話題一開就和你熱絡起來。對這個曾經打過照面的女孩,我們這次有了更全面的接觸和了解:品學兼優,多才多藝,有理想有追求,自覺上進,全都是對她百分百適合的概括。想來若家有如此一女,父母做夢都會笑醒吧。
多元化的成長背景,很容易解釋Linda身上所具有的「國際範兒」---香港出生,北京成長,4歲來溫哥華,爸爸是江蘇人,媽媽是內蒙古人,身上集合了北方的豪邁大氣和南方的輕靈溫婉。作為家裡的長女,Linda絕對是好榜樣: 高中畢業於溫西著名私校約克豪斯(York House)女校畢業,眾所周知這學校不是給錢就能進,要考試和面試,有一定的水平才能考進去,也不是普通學生能混的。現在,她在卑詩大學UBC政治科學(Political science)專業的一年級學生;至於在興趣和特長上,Linda更是令人驚嘆:運動方面,她是體操、遊泳的好手,更愛騎馬的帥氣、自由、豁達;音樂方面,彈古箏、吹長笛不算什麼,鋼琴拿到ARCT演奏級證書(業餘10級以後的更高級別);接著問下去,她才說自己也畫油畫,空的時候還做做時裝設計。天哪,要不是我們「不死心」地繼續追問,謙虛的Linda估計是不會告訴我們這麼多的。
法律與政治,我的夢想與目標
雖然這麼多的特長給Linda的未來似乎已經鑄就了很多成功的可能,但她卻沒想要從這些方面發展:「音樂,藝術和運動,都是我平時喜歡的興趣,它們讓我的生活多姿多彩,各方面得到全面發展,但我真正喜歡和夢想追求的,是法律和政治。」此話一講,立刻明白為何這可人的姑娘選擇了很多人眼中嚴肅枯燥,充滿鬥爭的「政治科學」這個專業了。
「想當律師,是因為希望可以利用司法制度,去維護公平公正,幫助客戶爭取應有的利益;想從政,也是希望來幫助人,幫人發聲傳遞訴求,為弱勢群體爭取權益。」只是,在沒有多少青年人或真正關心和在乎政治的當下,對於這個漂亮,時尚又多才女孩的這個「有些剛硬」的夢想,我們好奇是怎麼來的。
「想從事法律和政治,我覺得自己是受父親的影響很深。他在我小的時候就給我講很多新聞,培養了我的世界觀、價值觀,讓我對事物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加拿大似乎很完美、和平,所以很多人都不太會在意和關心政治;再看看年輕人,更是對政治沒什麼興趣,只有在高中歷史社會課中被動地去了解那麼一點點。」相對於這無可否認的事實,也許是家庭的教育,讓Linda從小眼界思想開闊,有遠見,崇尚自由、平等人生,摒棄種族歧視,算是個打破保守陳規的急先鋒,所以即使有再多愛好特長,從政或法律,是她一直以來最明確且堅持的目標。
卑詩青年自由黨人的代言者
早在2008年,Linda就開始幫自由黨做義工,這讓原本心中只是有個美好憧憬的花季女孩,對政治有了更實際的了解。同時,她也因此機緣認識了自由黨前聯邦國會議員陳卓愉(Raymond Chan),因此參與到卑詩省自由黨青年組織中。2011年,當時競爭聯邦自由黨黨魁的另一熱門候選人Bob Rae在溫哥華造勢演講,Linda也作為年輕志願者參與其中。這幾年,通過參與這些活動,Linda說自己不僅接觸到了更真實的政治,也使得自己更懂加拿大這個國家。「愛政治,不為功名,愛的是它能夠為改變而發聲的責任感。」帶著這份目標,Linda從義工開始,熱情之餘展示出的領導力、協調力,讓她也從「加拿大青年自由黨人駐卑詩省分部」(Young Liberals of Canada in British Columbia )的外事副主席做到如今的主席,忙碌學業的同時,還要抽出時間參與卑詩省與自由黨有關的活動,協調安排其他自由黨年輕支持者的義工活動。
「我知道我比其他同齡人要忙很多,學業不能耽誤,興趣特長也不想放棄,還要做義工,也要適當娛樂休閒,但我並不累,因為忙碌讓我學會管理時間和壓力,這個我想以後走上社會無論做什麼都是非常需要的。」講到這裡,我們不得不佩服這個小妮子身上這份超越年齡的成熟和自覺,並且深信她的確在這方面做得極好,否則面前的她今天就不會被我們定義為「完美女孩」。
極致的「盡力而為」,讓夢想成真
對於自己的理想,Linda深知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她一再說,若是自己喜歡的東西,她一貫會堅持到底。就像在考完鋼琴十級以後,她選擇繼續攻下ARCT演奏級證書,而並非讓自己能解脫一項東西。「不僅要盡力,且要盡力到極致」,是她對自己的要求。對此,她又再次提到了自己的爸爸:「爸爸給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在別人眼裡他是成功的商人,但他一直很謙虛,從不輕言放棄,非常努力地打拼追求更高目標。我希望能成為像他一樣有理想有韌性的人。」
而對於法律和政治這兩個職業目標,Linda感謝父母的支持和理解。她坦言當初原本父母打算讓她去美國讀常青藤名校,準備SAT考試的同時,Linda發現自己對法律和政治的興趣越來越濃,而若去美國讀書,很多人就留在美國不會回來了;此外,要了解加拿大的政治、在加拿大從政,最好當然還是留在本地學習,這樣才能了解更多和自己國家有關的東西。所以,考慮之後,Linda覺得去UBC讀Political science,對於未來的目標更有用。 剛開始她怕父母對自己不去美國感到失望,但他們非常理解支持,認同留下來在加拿大本地讀大學,可以學習更多關於加拿大本國的政治體制,文化社會等,為此也讓Linda對堅持自己的目標更有信心。
「現在是打基礎的時候,我知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我想我會堅持下去。無論是法律界還是政壇,都需要更多女性的力量:女性從政,能為傳統意義上陽剛十足的政壇注入一股感性力量;我希望像很多加拿大現在政壇上的女政客一樣,用努力和能力證明:政治,並非男性權利。出於女性的本能,我們更能體貼和傾聽公眾的呼聲。Let's make it happen!」說出這番「豪言壯語」的時候,Linda在為自己打氣,也為當下的青年一代在打氣:有夢趁早追。當理想鑄就了激情並付諸於行動去實現,那份嚮往結成的果實,應該是不會讓你失望的。而從Linda身上,我們也感悟到:不要怕理想很豐滿,現實太骨幹。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它要實現了呢?
請點下面,閱讀《先楓報》電子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