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後十大經濟體預測,美國或不再是第一,三個國家可能會被除名

2020-12-09 財雲社

過去十年裡,世界經濟格局總體來說還是比較穩定的,尤其GDP超過全球GDP的60%的世界前十大經濟體,現在與十年前基本上沒什麼變化。那麼,10年後世界前十大經濟體還會不會是現在的這些呢?

按照2019年的GDP排名,世界前十大經濟體依次分別是美國、中國、日本、德國、印度、英國、法國、義大利、巴西和加拿大,其中歐洲最多有4個,亞洲3個,北美2個,南美1個。今年因為還沒有過完,所以這個名單會不會有變化暫時還不知,不過十年後這個名單肯定會發生變化。

10年後的十大經濟體名單預測

首先,10年後的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可能就不再是美國了,而是中國。在今年以前,我國的GDP要在10年內超過美國還是有不小難度。可今年由於美國的經濟出現衰退,我國與美國的GDP差距有望縮小至5萬多億美元,這讓我國在10年內超過美國的可能性大增。

因為5萬多億美元對其他國家來說或許是個天量,但對我國來說並非遙不可及。只要我國每年的GDP增速比美國高3.7%以上,那麼10年後我國的GDP就能超過美國。從過去10年的數據來看,我國每年在GDP的增速上保持對美國的3.7%以上的優勢,並沒有多大問題。

如果我國能在10年後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那會是百年來世界經濟格局的最大變化之一。因為這百年裡從來沒有一個國家能在GDP上超過美國。

其次,日本、德國、印度、英國、法國這幾個國家應該還會在十大經濟體名單中。不過排名可能會有所變化,其中印度有可能會超過德國,甚至超過日本都是有希望的,這要看未來印度的經濟增長能否比較穩定。

最後,義大利、巴西和加拿大這三個國家的位置就不是那麼穩了。

義大利在過去10年裡,GDP不進反退,仍然還停留在2萬億美元上下。今年義大利的經濟又出現了不小的衰退,能用10年時間恢復到衰退之前就算不錯了。巴西比義大利還要差一些,10年前的GDP就已經2.2萬億美元,今年可能會降至1.7萬億美元以下。加拿大近年來的GDP也始終突破1.9萬億美元。

如果以上三個國家要被取代的話,那麼能取代他們的大有可能會是韓國、俄羅斯和印尼這幾個國家。

韓國因為背靠我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其每年的GDP增長仍然能保持2%—3%左右,10年後的GDP有望超過2萬億美元。俄羅斯作為國土面積最大、人口也過億的國家,成為十大經濟的潛力也是很大的,而且俄羅斯在幾年前就進入過十大經濟體名單。印尼雖然目前的GDP才1萬億美元出頭,但GDP增長速度快,10年後也是有實力競爭世界前十大經濟體的。

所以10年後,全球前十大經濟體的名單和排名都可能大變樣,亞洲或成為十大經濟體最多的大洲。

本文由財雲社作者原創

相關焦點

  • 三大經濟體生變?外媒:中國15年後超美國,日本5年後難保第三
    同為多人口國家的印度,近些年經濟也有不錯的發展,在經濟增速上有些年份甚至能超出我們國家,但是印度的增速卻不穩定,2019年就跌倒6%以下。 相比之下,我們國家的經濟增速都維持在一個很穩定的水平,經濟增長水平也一直位居世界前列。數據顯示,2018年之前我國已連續16個季度的經濟同比增長都保持在6.4%至7.0%之間,進入2019年有些波動,但總體變化並不大。
  • 日本經濟研究中心預測:中國GDP或在2028年超越美國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日媒稱,日本經濟研究中心10日發布了亞太15個國家和地區截至2035年的經濟增長預期。預測值顯示,中國的名義國內生產總值(GDP)有可能在2028年超過美國。由於經濟從新冠肺炎疫情中復甦的速度不同,原本預測最早要到2036年以後才會出現的美中逆轉現象可能會大幅提前。據《日本經濟新聞》12月11日報導,該中心是基於新冠疫情的兩種設想發展情景推算經濟規模的。一種是疫情將在未來4到5年結束的「標準情境」,另一種則是比「標準情境」再延後4到5年的「嚴重情境」。
  • 中金公司發布2020年「十大預測」 A股指數在2019年大漲後繼續實現...
    原標題:中金公司發布2020年「十大預測」 A股指數在2019年大漲後繼續實現年度正收益 摘要 【中金公司發布2020年「十大預測」 A股指數在2019年大漲後繼續實現年度正收益
  • 2021年宏觀經濟十大趨勢展望
    新冠肺炎疫情無疑是一隻黑天鵝,對2020年世界經濟帶來了巨大的衝擊。今年前10個月中國出口同比增長2.4%,而WTO數據顯示上半年全球貨物貿易下降了14%,並且預測全年將下降9.2%。預測明年我國出口依然可以保持較高增長。同時,明年出口增長速度將呈現前高后低的走勢。
  • 2020年全球「十大驚喜」預測:美聯儲再降息兩次,科技股跑輸大盤
    智通財經獲悉,黑石集團副董事長Byron Wien預測,2020年,因美國經濟表現不佳,美聯儲將被迫降息兩次,而標指將反彈至歷史高位。作為華爾街知名預言家,在過去三十年中,他一直保持著在年初預言全球「十大驚喜」的習慣,這也成為了華爾街必讀榜單。
  • 聯合國預測2050年世界人口最多的10個國家!
    第一名印度,人口總量16.39億;第二名中國, 人口總量14.02億;第三名奈及利亞,人口總量4.01億;第四名美國,人口總量3.79億;第五名巴基斯坦,人口總量3.38億;第六名印度尼西亞,人口總量3.31億;第七名巴西,人口總量2.29億;第八名衣索比亞,人口總量2.05億;第九名剛果,
  • 2020年全球經濟形勢分析及預測 中國仍將領跑全球
    當時時間周一(1日),世界經合組織(OECD)發布了最新的全球GDP增長預測。報告認為,新冠疫苗的出現提高了全球經濟復甦前景,明年主要經濟體有望實現全面復甦,但復甦進程不一。中國仍將領跑全球,佔2021年全球經濟增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 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美國自09年以來首次正式進入經濟衰退
    據法媒報導,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周一宣布,美國正式進入衰退,美國歷史上最長一次經濟擴張宣告結束。NBER表示,美國經濟增長在2月見頂,自2007年至2009年後首次開始放緩。報導指出,創紀錄的128個月增長勢頭,在新冠病毒疫情在美國暴發前不久結束。儘管經濟學家通常將經濟衰退定義為連續兩個季度收縮,但NBER會使用包括國內產出和就業在內的一系列因素來判斷衰退是否已經開始。NBER在一份聲明中解釋稱:「委員會認識到,疫情和公共衛生應對措施導致了經濟放緩,其特點和動態不同於以往的衰退。
  • 英國智庫:中國經濟將在2028年完成對美國的「超車」
    作者:滕飛審稿:淺夢據媒體報導,英國智庫近日在對193個國家及地區經濟做出預測後得出結論,在經歷了蔓延至全球的新冠疫情後,中國經濟有望在2028年完成對美國的「超車」,而這比英國智庫去年的預測提前了整整5年。
  • 專家:疫情後 美國資本為何不惜代價要拉垮中國經濟?
    2019年10月,即新冠疫情爆發前,IMF曾預測,2022年美國經濟將增長2.1%,2021年底則將累計增長3.9%。但到2020年6月,在分析了新冠疫情的影響後,IMF預計2020年美國經濟將收縮8.0%;到2021年底,美國經濟仍將比2019年收縮3.9%。也即是說,從2020年至2021年間,美國GDP年均增長率將為負1.9%。
  • 日本機構預測:中國GDP或在2028年超越美國
    參考消息網12月12日報導 日媒稱,日本經濟研究中心10日發布了亞太15個國家和地區截至2035年的經濟增長預期。預測值顯示,中國的名義國內生產總值(GDP)有可能在2028年超過美國。由於經濟從新冠肺炎疫情中復甦的速度不同,原本預測最早要到2036年以後才會出現的美中逆轉現象可能會大幅提前。
  • 專家預測:歐盟國家的GDP可能在2020年,迎來第三次低谷
    各國經濟都在2020年有不同變化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的數據預測,在發達經濟體國家中,美國、德國、法國、義大利等多個國家的經濟在2020
  • 2019年全球礦業十大事件
    2019年全球礦業十大事件 文章來源:中國礦業新聞網 編者按:2019年,面對全球經濟發展的諸多不確定性、複雜性,處於緩慢復甦、深度調整期的礦業行業註定又是不平凡的一年。       這一年,全球經濟增速放緩,股市動蕩,各大經濟體對大宗礦產品的需求降低,價格走勢難測,不確定性增加,但新興經濟體對礦產品的需求維持了大致穩定。
  • 最新預測!2050年全球GDP:中國第1,美國第3,日本跌出前五
    編輯:近日,國際會計審計專業服務機構普華永道(PwC)發布了最新報告《2050年的世界》。該報告預測了30年後的全球經濟形勢,也預測了2050年全球十大經濟體,新興國家在未來30年將得到長足發展,而美國、日本等國逐漸衰退。
  • 五大因素影響2021年美國經濟修復
    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福奇也預計,到2021年下半年甚至更晚,美國民眾生活才有望重回正軌。  綜合來看,經濟學家們認為支撐美國經濟2021年持續復甦、避免雙底衰退的主要因素包括:  第一,與2020年春季疫情肆虐之初相比,目前美國企業、家庭和公眾已更加適應疫情對經濟社會的衝擊。
  • 聯合國預測30年後,人口最多的5個國家
    聯合國預測30年後,人口最多的5個國家第一:印度超過15 億第二:中國11 億第三:奈及利亞 7.33億第四:美國4.34億第五:巴基斯坦4.03億中國現在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但聯合國給出了三十年後的人口數量的結果,即,印度遲早會超過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這只是時間問題。
  • IMF預測:到2025年,中國人均收入「接近最富有的1/3國家」
    據彭博新聞社網站11月18日報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到2025年,中國人均收入在全世界的排名將比本世紀初上升56位。報導稱,根據IMF上月發表的《世界經濟展望》數據測算,到2025年,中國的人均收入排名將升至第70位,更加接近最富有的三分之一的國家。
  • 日本機構預測:中國GDP或在2028年超越美國 比之前預計大幅提前
    原標題:日本機構預測:中國GDP或在2028年超越美國 比之前預計大幅提前參考消息網12月12日報導 日媒稱,日本經濟研究中心10日發布了亞太15個國家和地區截至2035年的經濟增長預期。預測值顯示,中國的名義國內生產總值(GDP)有可能在2028年超過美國。由於經濟從新冠肺炎疫情中復甦的速度不同,原本預測最早要到2036年以後才會出現的美中逆轉現象可能會大幅提前。據《日本經濟新聞》12月11日報導,該中心是基於新冠疫情的兩種設想發展情景推算經濟規模的。
  • 前三季度世界十大經濟體名單出爐,我國與美國差距縮小,一國消失
    2020年前三季度世界十大經濟體及排名變化與去年相比,今年十大經濟體的名單大致上變化不大,不過排名卻有不小變化。首先,GDP排名世界前四的國家分別是美國、中國、日本和德國,這幾個國家的位置都沒有變。美國雖然今年前三季度的GDP出現了不小幅度的衰退,但它的GDP對其他國家的領先優勢仍然很明顯,前三季度的GDP達到了15.5萬億美元。如果按照不變價國內生產總值計算,美國前三季度的GDP達到了18.58萬億美元,短時間內很難有國家可以超越它。我國作為今年前十大經濟體中唯一實現經濟增長的國家,位置自然比較牢固的。
  • 2021全球經濟三大預測:東邊日出西邊雨
    香港全球化中心的預測認為,2021年歐美由於債務風險和疫情長尾的持續影響,復甦空間很可能十分有限,而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則具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來源:英為財經,香港全球化中心製圖 經合組織的報告還預計,兩年之後,也就是2022年,二十國集團(G20)成員國之中,經濟增長率最高的三個國家分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