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江瀚視野
根據光明網7月31日的報導,面對疫情衝擊,美國社會的貧富差距日趨嚴重。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鮑威爾當地時間29日表示,在疫情導致的經濟衰退中,窮人比富人遭受了更多的打擊。根據美聯儲的評估報告,美國低薪工人的就業率比疫情暴發前降低了35%左右;而相比之下,美國富豪們的財富卻一路上揚,亞馬遜、臉書等公司執行長的個人淨資產總額增加了上千億美元。一場疫情,再次凸顯了美國資本主義社會的扭曲。
美國經濟學家已經注意到,這場疫情危機對美國富裕群體和貧困群體的影響存在明顯差異。在此基礎上,經濟學家提出了「K型復甦」的理論,即美國富人將相對較快地從疫情引發的經濟衰退中恢復過來,資產價值進一步上漲;然而,藍領工人等收入較低的群體卻會承受裁員的衝擊,並可能面臨持續多年的財務困境。
我們看到美國當前好像已經面臨著比較大的社會貧富差距,而這種貧富差距還在不斷擴大的過程中,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我們到底該怎麼看待美國的問題?
我們要明白美國是世界重要的發達國家,也是世界最主要的發達經濟體,所以對於整個市場來說美國有著非常大的市場影響力,也是對於全世界有著非常好的借鑑意義,我們對於美國當前市場的判斷要有一個非常清晰的認識,一方面美國經濟有著非常好的發展空間,我們看到美國保持了多年的經濟長期增長,甚至於在2008年出現金融危機之後,歐洲面臨著嚴重的衰退,美國卻在自己的增長路上不斷的向前,所以美國的優勢是非常明確的。但是就是這樣的一個情況,美國為什麼卻能出現比較嚴重的貧富分化和貧富差距呢?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美國這個國家實際上是一個非常強力奉行自由化經濟規律的一個國家,所以在美國基本上主要有錢的都是美國的那些比較大的跨國企業和跨國公司這些公司通過自身的壟斷市場優勢,實際上賺了非常多的錢。在美國經濟整體向好的時候,這種賺錢的優勢可以保持下去,而這些企業也會願意將一定的收入分給美國的民眾,從而讓更多的人可以通過消費對整個企業帶來更多的貢獻。所以在經濟順周期的時候,基本上我們是看不出這些貧富差距和矛盾的,因為基本上有錢人過得很好,但是一般的民眾由於經濟發展的還可以,可以通過自身的工作,可以通過資本市場獲得一定的收益,所以一般民眾的生活也不太差。
其次,我們看到當前的整個黑天鵝對美國市場來說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衝擊。一方面整個美國市場都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難題,到現在為止,防控在美國依然沒有取得真正決定性的勝利,或者連拐點都沒有出現。美國的很多州在全面實施經濟開放之後,又迫不得已暫停了開放就是因為防控面臨著巨大的問題,整個市場都面臨巨大的壓力。另一方面正是由於防控的問題導致了大多數人依然迫不得已待在家中,這種居家令的作用對於大多數美國人來說,實際上面臨著巨大的壓力,要知道美國的網際網路雖然發達,但是實際上大部分的美國普通勞動者都是服務於線下的非網際網路經濟體,而當前面臨的經濟危機和經濟的整體復甦緩慢,實際上對於這些在線下經濟體服務的工作人員來說,是很難通過工作獲得足夠的收入。但是我們看到真正美國的有錢人通過自己在資本市場的布局,通過全球的公司的經營,通過在網際網路市場的大力投入,實際上收入的水平並沒有出現明顯的下降,有些公司還出現了不錯的增長,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必然會導致美國的貧富差距進一步加大。
所以,有的時候我們判斷一個國家的貧富差距並不能僅僅看待這個國家在經濟發展水平較好的時候的表現,還要考慮在經濟出現一定衰退的情況下,這個國家的表現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