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央行公布的《2019年中國城鎮居民家庭資產負債情況調查》
總資產前20%家庭的總資產佔比為63.0%。
而後20%家庭所擁有的總資產僅佔全部樣本家庭資產的2.6%。
再看另外一組數據,國內零售業務做得最好的招行和著名的諮詢公司貝恩聯合出了一份《2019中國私人財富報告》。
截止2018年底,中國擁有1000萬以上可投資資產(房子不算)的人群,有197萬人。
按照14億人口計算,這個人口比例不到全國的千分之二,他們的可投資資產總量則高達61萬億人民幣,而2018年中國個人持有的可投資資產總量是190萬億。
也就是這千分之2的人擁有的財富,佔了所有人的三分之一,這貧富差距...
關鍵在於這大量的社會財富7成都來自於房地產,而我們國家的自住率有96%,人均擁有1.5套房子,是全球主要國家中自住率最高的,沒有之一。
相信央行的這個數據還是客觀的。
那就說明現在連剛需的空間都很少了,除非是把家鄉的房子都賣掉帶著財富來到一二線城市來置業。
這也是為啥去年杭州領漲,今年深圳漲的原因之一。
那剩下的最大的需求就是改善了,也就是嫌現在住的不好,想換個漂亮的。
問題是大家都是互相置換那就是一個存量市場,流動性就會特別差。
這對於黑天鵝事件越來越正常化的國際環境下,這種低流動性的資產是比較危險的。
這也是為啥國家這一次強調房住不炒的決心如此之大。
當然,房子也不具備大跌的可能性,大家仔細想一想房地產行業最大的受益者是誰。
土地是誰賣的,龍頭地產商都是誰的,想明白了這個利益鏈條就明白了房地產的流動性未來會越來越差。
不允許大漲,不允許大跌,將財富鎖到這裡面。
那麼當資產難以變現,這就是紙上財富。
這也是為啥我不停的給大家說將多餘不住的房子賣掉早早變現的原因。
對比現在家庭的金融資產只佔總資產的20%,而持有金融資產的無風險資產比例有53.9%。
說明現在持有金融資產比例的人還是很少,而持有風險金融資產少之又少。
高資產、高學歷這部分人群已經提前看到了這一點。
總資產前20%家庭的風險金融資產的持有率為87.9%
後20%家庭的持有率為29.8%,隨著家庭資產的增加,家庭持有風險金融產品的比率穩步提高。
也就是以前有遠見炒房的那批人,現在也有遠見的把錢放入了價值低洼的金融資產裡了。
這是我們國家精英階層的選擇,而這些人的資產非常多元化,學歷越高股票、基金、網際網路金融產品和保險的比重也就越高。
人扎堆的地方價格總是貴的,我們要選擇的是人少的地方,這個道理很簡單。
不要等著人多起來了,才反應過來跑去當砌牆工,我們要當打樁機!
當身邊的人的選擇都和自己不一樣,總是會懷疑,總是會堅持不下去,慢慢的就成為羊群中的一員了。
方向已經同大家分析了,畢竟不是買菜,而是用自己辛苦掙的血汗錢去選擇一個大的方向。
我思考下來這就是縮小貧富差的路徑,精英階層的人脈和信息總是優於我們的,他們的選擇應該也是成功率最高的。
只要大方向對了,也許過程有些波折,但是最後總能到達,當然這只是我思考下來的結果,那個按鈕還是要自己按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