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大主教呼籲改變耶穌是白人的印象:耶穌應該成為全人類的上帝

2020-12-26 達夫觀察

英國聖公會坎特伯雷大主教賈斯廷·韋爾比表示,鑑於「黑人的命也是命」抗議活動,英國國教應該對將耶穌塑造為白人的印象和其他表現形式進行深刻反思。英國大主教韋爾比強調,教堂必須非常仔細地審查白人耶穌雕像是否應該豎立在那裡。

6月26日,在周五的一次採訪中,這位英國國教的領袖指出,總統上來說,西方國家需要改變過去盛行的觀念,即傳統的基督教將耶穌描繪成白人。當被問及是否需要重新考慮耶穌的白人形象時,英國大主教韋爾比呼籲道:「當然需要改變這種上帝是白人的印象……但是,當你走進世界各地的教堂時,看到的卻不是白人的耶穌,你看到的是一個黑人的耶穌,一個韓國的耶穌,一個中東的耶穌——當然這不是最準確的——你看到一個斐濟的耶穌。」

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第四廣播電臺《今日》節目的採訪時,英國大主教韋爾比表示:「在不同的文化、語言和理解中,耶穌被以不同的方式被描繪。我不認為拋棄我們過去擁有的一切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但我確實認為:『那不是耶穌的本來形象,那不是我們崇拜的人。』這提醒了我們,讓耶穌成為完全人類的上帝的重要性。」

英國大主教指出,坎特伯雷大教堂的雕像將在全球「黑人的命也是命」大背景下接受審查,該運動旨在拆除那些有爭議人物的紀念碑或雕像,比如那些從事奴隸貿易的人。在最近要求拆除耶穌雕像的呼籲中,這位英國大主教強調,人們應該原諒那些以雕像形式「永生」的人,而非拆毀它們。

英國大主教韋爾比表示:「一些東西將不得不改變,我的意思是說,在教堂裡,天哪,你知道,比如在坎特伯雷大教堂或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到處都是雕像,我們隨處可見,其中一些必須改變,但是,是的,有些是可以繼續存在的,當我們走到一起時,我希望並祈禱,但前提是公平。」

但有人質疑這是否意味著坎特伯雷大教堂內的一些雕像會被拆除,韋爾比說道:「不,我沒那麼說,我很小心地沒有說出來。」英國大主教補充稱,這不是他的決定,並告訴《今日》節目記者:「我們將非常仔細地研究,並將其置於當前的時代大背景下,看看它們是否存在任何問題……」

英國大主教呼籲改變耶穌是白人的印象:耶穌應該成為全人類的上帝。其實,早在去年11月份,在「吐槽」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提出的積分制移民籤證計劃時,這位英國大主教就強調耶穌不是白人,韋爾比當時說道:「我們的創始人耶穌當然不是白人、中產階級以及英國人——他肯定拿不到籤證——除非我們特別缺木匠。」

相關焦點

  • 詹森這麼搞,「耶穌都拿不到英國移民籤證」
    【文/觀察者網 徐蕾】據今日俄羅斯(RT)新聞當地時間11月18日報導,在倫敦18日舉行的英國工業聯合會會議上,英國坎特伯雷大主教賈斯汀·韋爾比(Justin Welby)諷刺首相詹森支持的積分移民制度,表示如果真的將這種制度引入英國的話,連耶穌都拿不到英國移民籤證。
  • 《認識耶穌》| 上帝的後嗣
    在這裡有一點值得注意,人因為到了時候就要離開世上,所以兒女要傳宗接代成為後嗣,但上帝是永恆的,連轉動的影兒都沒有,也不會改變,還需要什麼後嗣呢?聖經裡卻明明說「立兒子為承受萬有的」(來1:2),還說「既是兒女,便是後嗣,就是上帝的後嗣,和基督同作後嗣。如果我們和他一同受苦,也必和他一同得榮耀」(羅8:17)。上帝是獨自存在的,換句話說,他從永遠以前直到永遠存在。
  • 耶穌升入高天,坐在上帝的右邊
    當主耶穌教導了門徒關於上帝國度的拓展,以及門徒所要承接的使命,就在門徒的眼前升上天去。主耶穌的升天不是隱藏的,而是親自在眾人的眼前升入高天,從視覺的真實讓人確信天國的真實。經文描述耶穌基督是「被取上升」,起初上帝差遣獨生子耶穌為我們降世與人,如今上帝喜悅主耶穌所成就的事,就將主耶穌接到天上去了。
  • 耶穌的十字架
    就是當上帝這樣饒恕我們,我們在接受這樣饒恕的時候,我們的心應該改變!如果兩個人有了誤會,彼此爭吵了,什麼叫彼此饒恕?饒恕是不是意味著兩個人要和好?和好是不是意味著雙方的心情應該改變?! 我們在十字架上並不是說:哦!耶穌你為我死了!所以我的罪就被饒恕了!
  • 上帝和耶穌得到榮耀
    說完這番話,耶穌心裡憂傷,便宣布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你們中間有一個人要出賣我。」門徒面面相覷,不知道耶穌指的是誰。西門·彼得向耶穌所愛的那個門徒點頭示意,讓他問耶穌到底是誰要出賣祂。那門徒坐在耶穌旁邊,便順勢靠過去問耶穌:「主啊,是誰呢?」
  • 上帝,耶穌,聖母,是同一個宗教崇拜的神嗎?
    作為一神論宗教,肯定是信奉上帝無疑,《聖經》裡也表明得很清楚。然而《聖經》分「舊約」和「新約」兩個部分。猶太教作為一神論古老宗教的起源,只信奉「舊約」。上帝是唯一崇拜的神。公元元年,耶穌誕生了,正值羅馬統治以色列時期。耶穌長大後開始傳教,被信徒認定是「舊約」中預言的「彌賽亞」,即上帝之子,為救贖而來。但在當時,猶太教並不承認耶穌是彌賽亞。因為猶太教預言的彌賽亞,應該背負著為復國以色列的使命而降臨。
  • 你所謂的「為上帝大發熱心」是不是在逼迫耶穌呢?
    掃羅是一個法利賽人,受教於迦瑪列的門下,按著祖宗嚴謹的律法受教,熱心侍奉上帝,掃羅是一個對上帝熱心的法利賽人,熟悉各種猶太律歷,恪守摩西律法,因耶穌所傳的福音和猶太人固有對摩西律法認識的巨大衝突而積極參與迫害基督徒。在大馬士革的路上,那是保羅生命發生轉折的地方,也是他第一次真正的經歷上帝的地方,大馬士革路上的光照,使得這一個逼迫耶穌的保羅成為傳揚耶穌的保羅。
  • 耶穌是誰?
    很多人都聽說過耶穌的名字,卻很少有人認識耶穌。就連當年親身跟隨耶穌的門徒,也不認識耶穌是誰。有一次,耶穌和門徒一起坐船渡海,海裡忽然起了暴風,甚至船被波浪掩蓋,耶穌卻睡著了。門徒來叫醒了祂,說:「主啊,救我們,我們喪命啦!」耶穌說:「你們這小信的人哪,為什麼膽怯呢?」於是起來,斥責風和海,風和海就大大平靜了。眾人希奇說:「祂是怎樣的人,連風和海也聽從祂了?」
  • 橄欖山上的萬國教堂,在這裡,耶穌向上帝禱告!
    在老城的東面便是之後這麼後來發展起來的一塊區域,這裡有一座橄欖山,山上有一座萬國教堂,耶穌便是在此地向上帝做完了禱告後被捕。耶路撒冷被經書記載為聖地,那麼這裡的每一寸土地都是與神聖這個詞密不可分了,就如橄欖山,在經書上被記載為聖山。耶穌曾經在這裡宣傳他的道義,最後卻也在這裡被自己的門徒所帶來的士兵抓捕。山上耶穌曾經呆過的地方,種植著不少橄欖樹。
  • 寫給全人類的一封公開信,致所有不信耶穌的人!
    一.在宇宙中只有一位真神名叫耶和華, 他是天地萬物的創造者並管理者,也是人 類生死禍福的掌管者,而耶穌是神的兒 子,是神賜給全人類唯一可信賴的救世 主。五.由於人的罪,使人一生的追求、奮鬥 成為虛空,真是生老病死、喜怒哀樂、悲 歡離合、勞苦愁煩、轉眼成空。真是兩手 空空而來,最後兩手空空而去,生不帶來 死不帶去,這是人類活在罪中的真實寫 照。六.由於人的罪,要可怕也更嚴肅的 是:「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身體死 亡),死後且有審判」(希伯來書9章27 節)。人死不是如燈滅(因靈魂是永存 的)。
  • 耶和華,耶穌的關係
    猶太史學家約瑟夫的著作《猶太史》以及一些不信基督教的羅馬帝國官員之間和學者們之間的通信,都可以作為耶穌 及其事跡的旁證。對於這一點,基督教教義就要求基督徒要相信三點:第一、耶穌是道成肉身,是聖子降世為人;第二、耶穌死而復活;最後一點是,承認自己是罪人。通過信仰耶穌的救贖而得救(因為有隻有耶穌為他的選民做了挽回祭,代替他的選民死在十字架上平息了神的憤怒)。這三點是基督徒信仰的核心之一。
  • 耶穌被釘十字架是為了外星人?
    根據《聖經》記載,耶穌出生於伯利恆 (巴勒斯坦中部),三十歲左右開始傳道,三十三歲時在總督本丟彼拉多執政時受難、為了全人類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第三天復活、並向門徒顯現四十天後升天,坐在全能天父的右邊,他必要在世界窮盡的審判之日在光榮中降來,建立榮耀的天國,給「善」帶來最後的勝利。
  • 耶穌受難:祂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
    《耶穌受難記》的導演梅爾·吉勃遜回答:這是我們全人類都有的責任,是我們的罪惡打倒了耶穌基督,祂為我們的罪惡而受傷,而耶穌的血則洗清我們的罪。耶穌基督,對你而言,究竟意味著什麼?01 祂是被殺的贖罪羔羊耶穌曾說,他降世的唯一目的就是為我們死:「正如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
  • 有上帝愛我們就夠了,為何要有耶穌呢
    有上帝愛我們就夠了,為何要有耶穌呢?一定要透過祭物罪才得赦免嗎?感謝您的回答!唐牧師答:一、「有上帝愛我們就夠了,為何要有耶穌呢?」沒有耶穌,人會誤解上帝的愛,把他的愛當作溺愛,這樣不管人怎樣犯罪作惡,因上帝愛他們,就一定赦免他們的罪。這就是所謂普救主義。要有耶穌,他是聖子降世為人(道成肉身),「上帝使那無罪的,替我們成為罪,好叫我們在他裡面成為上帝的義。」
  • 你也可以成為上帝了?耶穌模擬器2021年2月開啟眾籌!
    現在市面上的模擬遊戲非常多,除了各種身份的人的模擬以外,各種動物的模擬也層出不窮,最近甚至傳出了一款將要模擬上帝的耶穌模擬器,不過目前僅僅是概念階段,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吧。
  • 第七課:耶穌是我的安慰者 | 遇見耶穌
    最後,霍夫曼牧師對她說:「你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將一切告訴耶穌。」令他驚奇 的是,這個婦人的面龐亮了起來,她開始重複:「對的,我必須告訴耶穌!我必須告訴耶穌!」在牧師離開她家後的幾個小時裡,他仍然能夠看到她重複「我必須告訴耶穌」這句話時喜樂的面容。霍夫曼牧師回到家中,腦海中一直迴響著這句話,他就寫了一首詩歌。
  • 《耶穌二十苦》,一首歌,把耶穌的一生都唱盡了
    音樂是宗教儀式非常重要的部分,宗教音樂可以傳達上帝給人的啟示,也可以表達信徒對上帝的信靠讚美和祈禱。宗教音樂曾經是歐洲音樂藝術的源頭,又叫做聖樂,很多著名的作曲家都樂於為宗教貢獻自己的才華。比如貝多芬的《莊嚴彌撒曲》,巴赫的《b小調彌撒曲》。
  • 信上帝,為什麼還要信耶穌?猶太教和基督教有什麼不同?
    我們中國人常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頭上三尺有青天」、「天道酬勤」、「人算不如天算」,所以很多人說,如果上帝就是我們常說的老天,那我信,就像我相信有老天一樣,我也可以相信有上帝,但為什麼還要相信耶穌呢?今天,我們就先來認識一下上帝,看一看上帝和我們的老天爺有什麼不同?再來認識一下耶穌,看看耶穌和上帝是什麼關係?
  • 耶穌的門徒—猶大
    在耶穌最後一次進耶路撒冷之前,耶穌在伯大尼參加了一個宴席,馬利亞拿著一斤極貴的純哪噠香膏,抹耶穌的腳,又用自己頭髮去擦,屋裡充滿了膏的香氣。(約12:1-3)猶大在這一聞一看之間,立刻估出這瓶香膏的價值約卅兩銀子,也就是當時普通人一年的工價。猶大識貨,經驗老道,因此有人推測他跟隨耶穌之前可能是個商人。
  • 耶穌的出生
    她餘生的每時每刻都完全隨之改變。難怪瑪麗亞這位猶太少女會極為憂慮!她沒有那些激情的經驗,卻要面對可怕的未來。當然在美國現在的社會,每年有上百萬的少女未婚懷孕,瑪麗亞的遭遇多少失去了一些震撼力。可是想一想在第一世紀那種封閉的社會裡,天使所帶來的消息恐怕並不太受歡迎,當時的法律規定一個女人如果未婚懷孕是犯了姦淫罪,應該要被石頭打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