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家聖典的《孫子兵法》在現代社會是否還有實戰意義?

2020-12-16 公子品史

《孫子兵法》在今天當然還是有實戰意義的,這部中國戰爭史上的經典著作可以說是經歷了很多戰火考驗的經驗總結,而人類的戰爭不管怎麼發展,形式怎麼變化,其實質的東西依然沒有什麼改變,最終的目標:還是在儘量減少我方傷亡的情況下爭取最大的勝利成果。而這本書裡面的內容就充分地展示了,在面對各種敵情的情況下,應該採取的正確應對方法,其本質就是上面說的在勝利的前提下,儘可能地減少己方的傷亡甚至沒有傷亡,不戰而屈人之兵是最好的方法了。下面我從幾個方面來闡述:

孫子兵法書

《孫子兵法》的情況

《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孫子兵書》、《孫武兵書》等,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早於西方最有名的軍事著作,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約2000多年,這本書也被稱為「兵學聖典」。全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文章。作者為春秋時期的吳國將軍孫武。

孫武圖

這本書最早的版本為1972年山東銀雀山出土的漢墓竹書《孫子兵法》,惜為殘簡,不能窺其全貌,經漢簡專家整理小組整理,於1975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現存最早的刻本為南宋孝宗、光宗年間的《十一家注孫子》本;又有《武經七書》本《孫子》,1935年中華學藝社影印。

這本書中的十三篇文章,每篇皆以「孫子曰」開頭,按專題論說,有中心,有層次,邏輯嚴謹,語言簡練,文風質樸,善用排比鋪陳敘說,比喻生動具體,如描寫軍隊的行動,文章中是這麼形容的:「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孫子兵法·軍爭篇》),既貼切又形象,氣勢不凡。以作戰的縝密思維為文章謀篇布局,對身經百戰的將軍孫武而言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

在《孫子兵法》一書的開篇就寫明了:「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軍事是直接關係到國家生死存亡的事情,必須要重點關注它。這本書裡繼承和發展了前人的軍事理論 ,把政治作為決定戰爭勝敗的首要因素,歸納出戰爭的原理原則,舉凡戰前之準備,策略之運用,作戰之部署,敵情之研判等,無不詳加說明,巨細靡遺,周嚴完備,它充分總結了古代軍事作戰的經驗,至今仍有重要的意義。偉人毛主席也對這本《孫子兵法》也十分推崇,並且熟讀它。

日本陸軍大學學員訓練

《孫子兵法》在現代戰爭中的作用

《孫子兵法》這本書作為兵家聖典,不僅我國的軍人耳熟能詳,很早就傳到了國外,被國外軍人視為重要的必讀軍事著作。在鄰國日本曾經的軍事最高學府陸軍大學裡面,所有來這裡學習的人必須看的一本書就是這本《孫子兵法》,而這所日本的陸軍大學是培養日本高級軍官將官的學校,可見這本書的影響力。

美國西點軍校圖

在美國著名的軍事院校西點軍校裡面,這本《孫子兵法》也是所有在裡面學習的人必須要看的一本軍事著作,可以說是必讀書目。這本書在全世界軍事院校裡面即使不是必讀書目也是重要的參考書目,一直到現在都是如此不曾改變過。

伊拉克戰爭圖

舉個現代戰爭的中有名例子,在21世紀初的伊拉克戰爭前期,美軍充分地運用了《孫子兵法》裡面的『用間』思想。具體表現為:當時在伊拉克薩達姆手中最有戰鬥力力的軍隊是數量龐大的伊拉克共和國衛隊,這是所有伊拉克軍隊中最精銳的部隊。但是這支部隊直至最後也沒有做出像樣抵抗,並且大批共和國衛隊投降了美軍,這成為了當時戰爭的一大謎團。一直到戰後,美軍才公布真相,他們是用數千萬美元收買了共和國衛隊裡面的將領,從而避免了和共和國衛隊的一場惡戰。不過美軍只學到了《孫子兵法》中「攻」的原理,卻沒有注重它的另一方面—「防」,也就是鞏固戰果,這導致在伊拉克戰爭結束後,美軍傷亡數字反而在不斷提高。

伊拉克共和國衛隊

綜上所述,在現代社會裡,經典的東西依然會繼續傳承,因為它被漫長的歷史深刻檢驗了,證明了它是正確有用的,就如《孫子兵法》這本書一樣,它經歷了無數場戰爭的考驗,並且通過了,所以它能流傳到現在還一直在被各種人學習,不只是軍事謀略,還有很多其他的,所以在今天它是有實戰意義的。

相關焦點

  • 《孫子兵法》:兵家聖典中蘊藏的人生處世哲學
    《孫子兵法》,由春秋時期著名軍事家孫武所著,被奉為「兵家聖典」,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李世民曾說:「觀諸兵書,無出孫武」。《孫子兵法》文辭恢宏豁達,內容精博深邃,歷盡大浪淘沙,蕩滌歷史塵埃,已成為世界各民族的共同財富。
  • 兵家的軍事計謀,孫子兵法的智慧結晶,中國謀略的起源
    兵家的軍事計謀,孫子兵法的智慧結晶,中國謀略的起源我們現在一直都在說,三十六計,走為上計,這實際上並不是現在的一種術語,而是自古以來流傳下來的,這種思想主要體現在中國古代的兵家裡面,而兵家最著名的代表就有孫子等人,那麼孫子以及流傳下來的孫子兵法到底有哪些作用
  • 「兵學聖典」《孫子兵法》,它的作者有哪些出色戰績呢?
    這樣的軍事奇才有很多,尤其是很多少數民族的開國皇帝或者將領,他們當時還未開化,幾乎還處於原始社會,甚至連文字都沒有,更沒有兵書、兵法可供研讀,他們憑藉過人天賦和實戰經驗,硬生生的打出一個王朝!中原王朝這樣的軍事奇才就更多了,比如兵法之祖孫武、秦國白起、王翦、漢朝韓信、唐朝李靖、南宋嶽飛、明朝徐達等等。其中最出色軍事家的當屬春秋時代的孫武!
  • 《孫子兵法》與統帥之道
    說起《孫子兵法》,每個人都耳熟能詳,當今商界更是將其奉為經典。《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歷來被奉為兵家寶典,是中國古典文化軍事遺產中的燦爛瑰寶,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據重要地位。它已經被翻譯成很多種語言,在全球軍事史上佔據重要的地位。
  • 《孫子兵法》合集
    《孫子兵法》03 謀攻篇《孫子兵法》04 形篇《孫子兵法》05 勢篇《孫子兵法》06 虛實篇《孫子兵法》07 軍爭篇>《孫子兵法》08 九變篇《孫子兵法》09 行軍篇《孫子兵法》10 地形篇《孫子兵法》11 九地篇《孫子兵法》12 火攻篇
  • 君智諮詢謝偉山:從《孫子兵法》中萃取現代商業謀略
    誕生於春秋時期的《孫子兵法》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早於克勞塞維茨《戰爭論》約2300年,被譽為「兵學聖典」。  參考史料可知,《孫子兵法》的作者孫武曾幫助齊國帶兵戰勝過楚國,也就是說,孫武不僅具有系統的理論知識,還具有豐富的實戰經驗,這點與普魯士軍事理論家和軍事歷史學家卡爾·馮·克勞塞維茨又有不同。
  • 《孫子兵法》:商戰致勝寶典
    更有一位日本學者山孚先生概言之,「日本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有兩個支柱:一個是美國的現代管理制度;另一個則是《孫子兵法》的戰略和策略。」事實表明,日本民族研究《孫子兵法》的廣度和深度超過了孫子的故鄉中國人。   美國人用《孫子兵法》打造「戰略家的頭腦」。著名的鮑威爾將軍在任職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國務卿期間,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曾表示:他的家中就收藏了好幾個版本的《孫子兵法》。
  • 中國歷史中,兵家不可不讀的十部兵書,我猜你只知道《孫子兵法》
    當然,在中國有很多兵書著作,但唯有十部可稱之為兵書之最,我們來看看是哪十部:第一部:世界公認最早的兵書《孫子兵法》《孫子兵法》作者為春秋末期吳國將軍孫武,此書被孫中山先生譽為"中國的軍事哲學",是眾所周知的第一兵戰奇書。《孫子兵法》又稱《孫子》、《兵策》、《吳孫子》、《孫子十三篇》等,為孫武所作。唐太宗李世民對《孫子兵法》推崇備至:"觀諸兵書,無出孫武"。
  • 《孫子兵法》作者,兵聖!孫武.
    後人尊稱其為孫子、孫武子、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 約活動於公元前六世紀末至前五世紀初。由齊至吳,經吳國重臣伍員舉薦,向吳王闔閭進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為將。他曾率領吳國軍隊大敗楚國軍隊,佔領楚國都城郢城,幾近覆亡楚國。 其著有巨作《孫子兵法》十三篇,為後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譽為「兵學聖典」,置於《武經七書》之首。
  • 孫子兵法 奇門遁甲——《序》
    秦漢時除黃石公傳至張良這一脈奇門外,尚有一脈隱世而傳,就是鬼谷子一脈,其弟子孫臏將兵法謀略融入奇門遁甲當中,又因師承鬼谷,為紀念恩師以修煉時在雲夢山又名陰山,故曰「陰山詭道」,全稱為「陰山詭道奇門遁甲」,簡稱「兵家奇門」。奇門遁甲自古運用於軍事戰爭,兵法云:兵家之勝,不可先傳。
  • 關於孫子兵法的知識
    《孫子兵法》又稱《吳孫子兵法》、《孫子》、《孫武兵法》,孫武撰。《孫子兵法》被譽為「兵學聖典」和「古代第一兵書」。它在我國古代軍事學術和戰爭實踐中,都起過極其重要的指導作用。
  • 《孫子兵法》千秋萬代,無法超越!
    《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孫子兵書》《孫武兵書》等,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被譽為「兵學聖典
  • 《孫子兵法》:職場就是「戰場」,讀懂這8句話,讓下屬心服口服
    《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早於克勞塞維茨《戰爭論》約2300年,被譽為「兵學聖典」。很多人會問,2000多年前的《孫子兵法》,在現代還有用嗎?如此多的經典戰役,給孫武提供了無數的實戰經驗,也為《孫子兵法》注入了靈魂,所以它絕不對不是一部「紙上談兵」的紙老虎。外交不如「伐交」《孫子》謀攻篇講: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 被譽為「兵家至聖」的孫武是怎樣一個人?不僅人品正,而且兵法高
    孫武(約公元前545年-約公元前470年),字長卿,是春秋末期齊國人,他的偉大創舉在於一是用三萬吳軍五戰五捷、攻入楚國都城郢城,幾乎滅亡楚國,後世稱其為「兵家至聖」、 「東方兵學的鼻祖」;二是編寫了《孫子兵法》十三篇,被譽為是「兵學聖典」
  • 《孫子兵法》精華錄——感悟兵家鼻祖的智慧!
    《孫子兵法》也稱《孫子》,是由2500年前春秋時期的孫武所作,是我國最早的兵書著作,是我國軍事學的奠基之作,也是全世界公認的軍事名著,現被譯成20多種文字,在世界上廣為傳播。《孫子兵法》是歷代將帥的必修課程,文字簡練,意義豐富,被尊稱為「兵經」。下面我們節選其中的一些經典名言,與大家共享。
  • 我們對《孫子兵法》是否太過吹捧?它真正的價值是什麼?
    孫子本人在歷史中是否真實存在,還有待考證,但至少我們可以知道《孫子兵法》的成書時間是春秋後期,若照歷史與相關的考證,孫子或其先祖應該是來自於齊國,後來被吳王封為將軍。但這也是我們最難理解之處,因為記載春秋史料翔實的《左傳》、《國語》都沒提到孫子,有關孫子的其人其事,除了野史中記載了他訓練嬪妃之外,攻打楚國的記錄一應空缺。
  • 孫子兵法在今天也是很精闢
    孫子兵法距今有兩千多年的了,有人說孫子兵法沒有用處,沒有實戰的用處早就淘汰了,其實不然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們的老祖宗,就是最早的提出了用間諜了啊!使用間諜離間計反間計等都在歷史上,使用無數次之多也人們津津樂道的,空城計諸葛亮唱空城計那麼經典,千古傳唱也確實是對今天也是頗有影響了啊!
  • 先秦諸子百家-兵家,兵家四勢,帶你了解兵法中的奧秘
    兵家是中國先秦、漢初研究軍事理論,從事軍事活動的學派,是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精華。然而關於兵家的起源說口不一。有人認為兵家源於九天玄女,有人認為兵家鼻祖是呂尚,有人認為兵家源自道家,也有人認為兵家源自法家,不過最讓當代人信服的說法就是兵家始於兵家至聖孫武。
  • 孫子兵法篇:兵家睥睨縱橫之術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俗話說,好人以德,小人以敬。那敵人呢,則用之以兵法。和敵人對陣,乃是生死存亡之道,勝,則生。敗,則亡。不能夠不去對這些事情有所察覺。
  • 「道天地將法」:《孫子兵法》中的企業謀略「心和塾」
    《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被譽為「兵學聖典」,處處表現著道家與兵家的哲學。亞洲問題學家史克威爾曾說,「我推薦這本書成為一切政界人士乃至大學生的必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