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孫子兵法》是否太過吹捧?它真正的價值是什麼?

2020-12-14 紅小巖談古論今

今天小巖想說說 《 孫子兵法》,嗯……其實小巖想說的是大家對《孫子兵法》的誤解。

很多人都喜歡讀《孫子兵法》,但也因為喜歡而誤解的最深刻。要先講清楚的是,《孫子兵法》真的沒有那麼神,被稱為古今第一兵書的理由,只是因為出書的早,而不是其內容有何後無來者之處,更加重要的是,書中概念太多,雖有開頭跟結尾,但過程往往省略不談,更加讓人撲朔迷離。這並不是要貶低這本書的身價,而是要在吹捧到天上年代裡,還原其真正的價值。

談論《孫子兵法》,必先知道兩件事,孫子其人與其時代背景。孫子本人在歷史中是否真實存在,還有待考證,但至少我們可以知道《孫子兵法》的成書時間是春秋後期,若照歷史與相關的考證,孫子或其先祖應該是來自於齊國,後來被吳王封為將軍。但這也是我們最難理解之處,因為記載春秋史料翔實的《左傳》、《國語》都沒提到孫子,有關孫子的其人其事,除了野史中記載了他訓練嬪妃之外,攻打楚國的記錄一應空缺。

也就是說,我們要對整段歷史抱持高度懷疑的理由在於,孫子若是真的被拜為大將,史書中怎麼可能對他攻打楚國取得大勝的重大事件,竟無一字一句的記載呢?而只是在野史中記載他訓練後宮嬪妃以及斬寵妃上多所著墨,也難怪有人懷疑孫子其人的真實性。但無論如何,至少我們可以從這中間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那就是孫子的實際作戰經驗並沒有可靠的記載,也無從查證其兵法的實際應用性。

而且,《孫子兵法》中所談論的各種將道兵法,任何具有相當管理經驗的朋友,都會有心領神會之感,這顯示有其廣泛的原則性,但卻沒有任何技術指導性。九地篇的戰術指導,任何一個有實際作戰經驗的軍官,都不會不清楚地形地物的重要性。小巖要強調的是,孫子其人應該是有實際經驗的,不然不會寫出這些東西,但是否有做到統帥或是領兵出徵,這倒是值得我們懷疑。

原因不難理解,但凡知名的戰略家或是將軍著作,往往與其經驗有非常大的關聯性,以至於許多兵書的內容變得沒有太多參考價值,因為僅為當事者的個人體驗,很難被複製。而被抽取出來的概念,能夠被應用到實際狀況上,也通常要有相關經驗的人才能夠使用。

因此,綜合起來,《孫子兵法》的最大優點,在於其概念性的統括,它適合任何人的入門學習,適合大家去了解到策略與管理的基本。但要說到進階應用,仍然需要實際經驗,不然整本兵書背到爛掉,戰爭也不會照著書上走。

接著是重點,春秋時代的背景,在近年來古裝劇的狂轟濫炸之下,搞得好像每個朝代都活像是近代。事實上,古代跟現在的耕作技術不同、農作品種不同、氣候條件不同,實際上在春秋時期,一個大國可以養活的人口數量,要超過一百萬都不大可能,更別提吳越等比較小的國家,這些國家若想發動戰爭,派出的士兵數量必須審慎處理。

另外,春秋時期的交通條件很差,沒有全國性的交通設施,要集結全國兵力到攻打他國,後方的糧草運補是很大的挑戰。對比亞歷山大攻打波斯的記錄,波斯王也是每到一處徵集一些士兵,除了直屬王軍外,大部分的兵力都是從周邊徵集的。依照習慣來說,長距離的運補大概只有5%會送到前線,其他都會在運輸途中被消耗掉了,除非因糧於敵,但這也要敵人有糧可以搶。別忘了兩軍對戰,敵人也在吃自己周邊的糧食。

再來是技術水準,絕對不能望文生義,古書中金、鐵等字句,很多時候是泛稱金屬,並不是真的拿金拿鐵來打造兵器。春秋時代的鍛造技術,大概只有長江流域等沼澤地帶中,有足夠的焦煤可以煉鐵,而在高溫爐沒問世前,加溫效率是很差的,煉出的鐵也是雜質甚多的生鐵。在這種金屬狀況下,連帶的也要把農作技術考慮進去。

講這麼多,小巖想講的是,以春秋時期的狀況,孫子絕不可能帶領十萬大軍出徵。綜合各種考古資料來說,那時代的戰爭不會出現數萬大軍對壘,頂多是數千兵力對峙而已,而且以吳楚兩國的土地範圍來講是超級廣泛的,吳國出兵楚國,若是情報準確,楚國就算有十倍兵力,措手不及之下被吳國攻破國都是極有可能的。

這能說明孫子的用兵神妙嗎?坦白說,小巖完全不認為,理由有兩點,第一點就是沒有確實記錄孫子的實戰經驗的史書,根本無從討論其概念的應用性。

第二點就是吳國對外作戰的重大記錄中,孫子有參與的是徵楚之戰,但考量楚國的廣大以及當時階級貴族等制度,實際上吳國遠徵軍的兵力可能不多,迎擊的楚國防衛隊也不會太多。

說到底,就是孫子真正有經歷過的戰役,還是有得考證的,大概就是幾千人對戰的狀況,而且當時楚國算是遇到爛君主,楚軍作戰意志還得打很大的折扣,再加上吳軍打完國都搶一筆就走,這樣說是什麼重大的戰略成功,小巖也是抱持懷疑態度的。

講到這,《孫子兵法》對於現代的價值在哪?

小巖認為,若假設孫子其人其事為真,對比現代來說,孫子比較像是旅級部隊的教官,因為就記錄上來看,唯一可以參考的就是他怎樣訓練精銳,但從沒講過他的實際用兵狀況。而他的訓練成果,偏重我們所認知的法家,以嚴刑峻法控制。就以隻字片語的推斷,孫子不會是帶兵不帶心的,但這必須建立在嚴厲的軍法之上。

就以《孫子兵法》一書來說,孫子本人比較像是將軍的首席參謀官,除了提供大方向的建議外,訓練將領也是其任務。從始計篇來看,通篇計算敵我雙方的優劣勢,但細節完全沒說,造成後世研究者的無窮誤解,但若考量到一個參謀官,無權指揮一國的各種內政外交,若是提出太過具體建議,導致貴族反抗引來殺身之禍,也不是不能理解。

為何說《孫子兵法》一書很像是訓練將領用的,因為書中提到將道、用間、布署等等,就相對具體許多,不僅明確提出一個軍官應該要有怎樣的氣質,也指出間諜的運用種類,而在九地中提到各種地形相對的優缺點,都是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但問題在於,形勢、九變、虛實篇,與其說是軍事著作,不如說是易經太極的擴充,尤其以虛實篇的陰陽概念更為明顯,後世李靖曾言,通篇《孫子兵法》不過虛實而已。

李靖這話其實已經講的很明白了,因為欺敵向來是軍事法則,欺騙敵人前要先欺騙朋友,也是古今中外的通則。說穿了就是講了跟沒講一樣,欠缺的是實際應用的經驗,這放在現代來說也是沒有重大價值的。

理由很簡單,現代戰略早就變了,在衛星滿天飛、商人滿地走的時代,想要欺敵獲得重大的戰略效果,後果可能就是伊拉克攻擊科威特的狀況,贏了一時一地又如何?在世界根本無法接受的情況下,失敗不過早晚的事情。而在戰術上,科技的進展將戰爭迷霧幾乎打散,玩弄小把戲是沒有用的。這變成只有在類似敘利亞內戰的情況下,或多或少有適用價值。(註:說白了,敘利亞跟菲律賓南部,那比較像是軍閥割據,每個軍閥考慮的點都不大一樣,戰略目標跟我們坐在幾千公裡外想得很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事情。 )

綜上所述,《孫子兵法》在現代的價值,小巖認為是一種概念的初期入門,適合每個有志於軍事,或是對策略有興趣的朋友閱讀,因為其普遍性的概念,可以很有效的統合初學者混亂的思緒,將之整理成系統思路。

但千萬別陷入古今第一兵書的陷阱中,將之字字句句反覆斟酌,這不是宋明理學在那格物致知,一個沒當兵的宅男拿本《孫子兵法》磕到死,都不如去當兩年兵來得實在。對其字句斟酌也要有限度,我們研究戰略的目的是抽離其有價值的概念,不是在做考古研究。

很多人認為《孫子兵法》越念越香,越來越抓到它的真實意義。這其實只代表您個人的經驗累積得夠多了,可以把概念性的東西轉換成具體的運用,這是年紀跟經驗的累積而已。

把牛頓定律背熟,去開車並不會讓你不容易撞車。想要不撞車,安全駕駛、眼觀四面、耳聽八方重要多了。讀這些兵書也是一樣的道理。

(完)

相關焦點

  • 五角大樓再次翻譯孫子兵法,四星上將帶頭吹捧,一句話令白宮炸鍋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30日的報導稱,美國軍方再次組織翻譯《孫子兵法》,這次翻譯是對以往存在疑問之處進行重新的譯註,美方希望將這本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軍事戰略書籍,翻譯的更加透徹,並分析出其中的奧秘所在。
  • 《孫子兵法》講得太透徹了!果斷收藏了!
    百戰百勝還在戰,證明勝的質量很低.」這樣解讀孫子兵法你可曾聽過?這麼多年來,我們真正讀懂《孫子兵法》了嗎?真正領悟到它的精髓了嗎?今天,就讓我們來跟著華杉一起讀透《孫子兵法》。《孫子兵法》對我最大的影響就是「勝利一定來源於壓倒性的優勢」這句話。
  • 讀《孫子兵法》心得
    文的方面,長期以來是儒家的經典,有十三經;武的方面,有以《孫子兵法》為領頭的《武經七書》。在座的各位不管對《孫子兵法》是否了解,我覺得《孫子兵法》已經作為中國文化裡重要的組成部分,作為一種元素滲透到我們的行為方式和思維方式當中。
  • 《孫子兵法》主要是講的什麼
    《孫子兵法》6111字,似乎每個字都艱深玄奧,讓很多人望而卻步;其實,只要抓住兵法的根本思想,就會發現處處豁然開朗、字字明明白白。曹操是第一個注孫子的,他說:「吾觀兵書戰策多矣,孫武所著深矣……但世人未之深亮訓說,況文煩富,行於世者失其旨要,故撰為略解焉。」
  • 《孫子兵法》:商戰致勝寶典
    據史書記載,它是我國古代大軍事家孫武所著。孫武為春秋末期齊國人,約與孔子同時期,《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中,記錄了孫子同伍子胥輔助吳王經國治軍,對於吳國的崛起,「西破強楚,入郢,北威齊晉,顯名諸侯」,起過重要作用。《孫子兵法》對我國軍事思想的發展產生過重大影響,在哲學史上也佔有重要地位。曹操稱讚《孫子》說,「吾觀兵書戰策多矣,孫武所著深矣。」唐太宗李世民則有「觀諸兵書,無出孫武」的感言。
  • 一句「兵者,詭道也」,讓很多人誤讀了《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這本書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它寫成的時候大約是春秋末期,到現在已經有2500多年了。全書一共三卷十三篇,共6千多字。作者是春秋時期的將軍孫武。這本書自從成書以來,被歷史上很多名人解讀過。第一個系統性地給它做注釋的就是三國時期的曹操,後來又被很多名家做注釋、解讀,流傳到現在。
  • 毛澤東到底是什麼時候研讀《孫子兵法》的?
    但是,文獻記載,20世紀60年代初,毛澤東曾三次親口直截了當地講到他是在,「遵義會議之後」才讀《孫子兵法》的。第一次,是1960年12月25日毛澤東在同部分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聚餐時的談話。他說:「那時候我沒有事情做,走路坐在擔架上,做什麼?我看書!他抬他的擔架,我看我的書。
  • 從戰爭論的「勝利頂點」看,我們真的誤解了《孫子兵法》戰略思想
    遺憾的是,他並沒有告訴我們勝利的頂點在哪裡,在什麼條件下會出現「勝利頂點」,怎麼確定「勝利頂點」的到來。從說法上看,與我們傳統思想「物極必反」、「否極泰來」的思想一致,故不難理解,難的是如何清楚它什麼時候到來,什麼條件下到來。實際上,這個概念的出現,給了我們一個理清戰略問題的線索。一、勝利頂點在哪裡?
  • 【看書】終於有人把《孫子兵法》講透了...
    百戰百勝還在戰,證明勝的質量很低.這些是華與華董事長華杉讀到的《孫子兵法》。我們真的讀懂《孫子兵法》了嗎?真的領悟到它的精髓了嗎?剛剛錄製完北京衛視《總裁讀書會》節目的華與華董事長華杉,和你分享「《孫子兵法》的核心要義,以及企業經營和軍事戰爭的不同之處」。
  • 讀《孫子兵法》容易走入的誤區
    《孫子兵法》是中國古代的兵書,作者為春秋末年的齊國人孫武(字長卿),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兵書,歷來受到兵家的重視。一般認為,《孫子兵法》成書於專諸刺吳王僚之後至闔閭三年孫武見吳王之間,也即前515至前512年,全書為十三篇,是孫武初次見面贈送給吳王的見面禮;事見司馬遷《史記》:「孫子武者,齊人也,以兵法見吳王闔閭。闔閭曰:子之十三篇吾盡觀之矣」。1974年6月7日,《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竹簡出土。
  • 兵家聖典的《孫子兵法》在現代社會是否還有實戰意義?
    《孫子兵法》在今天當然還是有實戰意義的,這部中國戰爭史上的經典著作可以說是經歷了很多戰火考驗的經驗總結,而人類的戰爭不管怎麼發展,形式怎麼變化,其實質的東西依然沒有什麼改變,最終的目標:還是在儘量減少我方傷亡的情況下爭取最大的勝利成果。
  • 國防教育欄目|《孫子兵法》是一本什麼樣的書?(上)
    事實上,《孫子兵法》已經有2500多年的歷史了,是世界公認古代保存下來最古老的一部戰爭與戰略理論著作,而《三十六計》則是指中國古代三十六個兵法策略,語源於南北朝,成書於明末清初,作者不詳。它是根據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鬥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優秀的軍事文化遺產之一。但它只是一部謀略書,屬於戰術層面,與《孫子兵法》這本書沒有一點關係,其理論價值與《孫子兵法》更不可同日而語。
  • 跟《孫子兵法》學投資
    《孫子兵法》我很後悔沒有早點學習它,這本書裡的軍事思想過了2000多年依舊不過時,看來他是抓住了很多事物的本質。不僅僅是在軍事上有用,在生活,商業和投資方面都非常適用。我是做投資的,當然重點要講是《孫子兵法》和投資之間的關係。
  • 《孫子兵法》中的管理藝術
    《孫子兵法》是2500多年前先秦兵家流傳下來的智慧寶庫,它以深邃而奧秘的思辨內容、博大而精深的軍事學說內涵、清新而鮮明的實踐風格、辭如珠玉的文學語言,跨越了時空的界限,贏得了古今中外諸多領域人們的讚譽與推崇。但是,經常有人對我說,《孫子兵法》太深奧了,看不透,看不懂,我們普通人該如何學習,如何借鑑呢?
  • 《孫子兵法》合集
    《孫子兵法》03 謀攻篇《孫子兵法》04 形篇《孫子兵法》05 勢篇《孫子兵法》06 虛實篇《孫子兵法》07 軍爭篇>《孫子兵法》08 九變篇《孫子兵法》09 行軍篇《孫子兵法》10 地形篇《孫子兵法》11 九地篇《孫子兵法》12 火攻篇
  • 孫子兵法:真正厲害的人,善於從5個角度規劃人生!(醍醐灌頂)
    《孫子兵法》是最偉大的軍事著作之一,也是現代人應該讀一讀的智慧寶典。《孫子兵法》中的智慧,對現代人應該怎樣思考與行動,有著極大的實踐意義,不僅適用於商場,也適用於人生。孫子將這五個角度稱為「五事」,從這5個角度,規劃你的人生,成功路上,少走10年彎路;真正厲害的人,也善於從這5個角度規劃人生,醍醐灌頂!角度一、「道」——找到自己該走的路孫子兵法這裡所說的「道」,指的是民與上、兵與將上下一心的意思。
  • 《孫子兵法》千秋萬代,無法超越!
    《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孫子兵書》《孫武兵書》等,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被譽為「兵學聖典
  • 新書速遞|宮玉振《善戰者說:孫子兵法與取勝法則十二講》,善戰者是...
    對很多人來說,那個時代的文言文,和我們今天的白話文相比,基本跟外語差不多。你可能認識書中的每一個字,但就是不清楚它在說什麼。第二,這畢竟是一部兵書,講的都是用兵打仗的基本原則,要是你沒有一點兒軍事學的基礎,可能很難讀懂,更不用說領會它的精妙之處了。第三,這本書太抽象了。《孫子兵法》的通行版本有5900多字。
  • 現存的《孫子兵法》竟是「假」兵法?而孫武怒斬兩美女只為操練
    在這個群雄競爭、人才輩出的光輝時代,產生了舉世聞名的軍事理論著作--《孫子兵法》。《孫子兵法》的內容豐富,成就輝煌,是前人為我們留下的寶貴軍事遺產,也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遺產的一個重要部分。可是《孫子兵法》的真偽一直在各界存在爭議,那麼現存的《孫子兵法》到底是不是由孫武所著呢?其中的內容又是否為後人撰改過的呢?孫武怒斬寵姬《孫子兵法》是春秋末期吳國的名將孫武所著。
  • 讀《孫子兵法》,學會戰略性思考
    由此,《善戰者說》從《孫子兵法》中提煉出企業管理中核心的戰略、組織、領導力三大要素,抽絲剝繭,循循善誘,選用大量鮮活的案例來解讀,妙趣橫生,發人深思。書中導讀介紹,《孫子兵法》是一本講戰略的書,也就是給戰爭中的決策者寫的書。它從戰略的高度揭示了戰爭取勝的基本原理,是一部關於戰略的經典著作。我們今天讀《孫子兵法》,就是要學會戰略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