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轉載自《遵義日報》7月13日第五版
伴隨著遵義現代化城市改造建設工作的不斷推進,紅花崗區作為遵義中心城區的地域「心臟」,承載著遵義產業結構調整的重任,以及提升遵義城市品位和形象、提檔升級遵義第三產業、優化市場布局、方便百姓生活等無數期許。
「十三五」伊始,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努力謀求搶抓機遇,加快發展,通過做大城市規模,做美城市環境,做強城市基礎,做好新農村建設,通過致富一方百姓實現「彎道取直、培植優勢、後發趕超」的遵義發展工作新任務後,紅花崗區在2015年率先實現全面小康的基礎上,正致力在深化改革中謀求突破紅花崗區的新發展。
十九年磨一劍,紅花崗區各級幹部群眾為此卯足了勁。
其他的不說,僅就今年4月啟動的中心城區棚戶區改造工程來說,其規模之大,涉及的點之多、面之廣,在遵義城市發展史上尚屬首次。更為重要的是,此次的城市「翻新」,對遵義現代化城市建設,特別是對促進遵義產業結構調整和市場布局優化,創建「企業集聚、產業集群、資源集約」的城市發展新格局,以及提升遵義城市品位和形象,升級遵義第三產業,都將成為遵義經濟和社會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拐點」。
改革需要膽識,改革更需要智慧。
棚戶區改造,紅花崗區委區政府做出了表率!
▲遵義市紅花崗區一瞥
2015年6月9日凌晨1點多,匯川區高橋鎮魚芽村一棟七層樓房坍塌,68名住戶所幸全部安全撤出,未造成人員傷亡;
2015年6月14日凌晨5時58分,紅花崗區延安路五金市場商住樓A棟發生局部垮塌,致4死3傷。
血淋淋的事實,充分印證了我市中心城區住房安全隱患日益嚴重的實情。
據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總工程師黃正文介紹,自這兩棟居民樓發生垮塌後,全市各縣市區在之後的4個月時間內,共排查了各類房屋120多萬棟。排查出有重大安全隱患的房屋12286棟,目前,全市已經消除重大安全隱患房屋5947棟,還有6339棟房屋沒有消除。
▲紅花崗區延安路五金市場商住樓A棟發生局部垮塌
為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進一步推動棚戶區改造「早謀劃、早安排、早動工」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加快推進遵義市2016年棚戶區改造項目工程建設,2015年12月16日,遵義市2016年棚戶區改造項目集中動工現場會在紅花崗區長徵鎮舉行。
紅花崗區副區長袁建平在會上表示,2016年紅花崗區將實施14個棚戶區改造項目,解決23493戶危房群眾的住房問題。
就此,紅花崗區委、區政府把以老舊危房為主的棚戶區改造工作提到空前高度加強領導,舉全區之力統籌安排,精心組織,嚴格管理,保障工程質量和進度,確保按期完成目標任務,讓受益群眾搬進新居後,住得放心、順心、安心、舒心,真正把這項民生工程抓實抓好。
▲舟水片區棚戶區定點拆遷安置點——思達·遵義國際商貿城「商城雅苑」一瞥
為徹底改造紅花崗區老舊危房,紅花崗區委、區政府決定在「十三五」期間,以「一軸兩區多點」(一軸:以萬裡路、中山路、中華南路、中華北路、北京路為軸;兩區:老城片區和以長徵、舟水橋為主的高鐵輻射區;多點:分布零散的零星棚戶區,實行一點一策,一點一案)為主線,用5年時間對全區約10萬戶危舊房屋進行徹底改造提升。
2016年7月1日上午,記者在紅花崗區「棚改」指揮部採訪時獲悉,紅花崗區今年實施的「棚改」重點項目均在有序推進。其中,長徵片區棚戶區、舟水片區棚戶區、東聯片區、碧雲峰片區等已順利動工,共涉及D級危房項目296棟1583戶市民已全部搬離,籤訂安置協議813戶,涉及的C級危房項目452棟4474戶正在開展模擬搬遷。鳳新片區棚戶區已籤訂徵收協議2215戶;中華南路東片區棚戶區、延安路東片區棚戶區、北京路長徵八廠棚戶區、忠莊片區棚戶區已全部啟動模擬搬遷。
現在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思達集團200億巨資,7200畝佔地,攜「三城兩園六中心」,以世界氣度建遵義城市新中心,一路前行,感謝有您!!!
思達人,百折不撓,執筆江山,共譜遵義未來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