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住建局:推動城市有機更新 喚醒濟南城市活力

2020-12-14 海報新聞

城市更新伴隨著城市建設的全過程,是城市持續發展和繁榮的驅動器。不久前,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十四五」規劃,「實施城市更新行動」首次出現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裡,上升為一項國家行動。近年來,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堅持以人為本、和諧宜居的理念,持續推進老城區有機更新、城市空間重新梳理整合,不搞大拆大建,實施溫和漸進的「微改造」,通過棚戶區改造、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城市品質提升等一系列舉措,推進城區高質量建設、高顏值改造,激發了濟南老城區的新活力。

獲評山東省唯一「全國棚改激勵支持城市」

寬敞的道路、半弧形燈杆、LED照明、無障礙通道、會「喝水」的地磚、能「呼吸」的草坪……在全市體量最大的村莊整合項目——郭董片區城中村改造回遷現場,郭店街道山頭村村民李義生高興地說,八十多歲了還能住上新房子,得感謝黨的好政策。

李義生對新家的讚嘆也是我市30餘萬戶棚改家庭共同的感受。近年來,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以改善人居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為目標,高標準實施棚戶區改造,最大限度保障了百姓居住權益,提高了群眾生活質量,也確保了市民共享更多改革發展成果。

「近幾年,我們的棚改舊改工作已經不再是過去的『一刀切』形式,而是通過堅持『留、拆、改』並舉,將過去的『大拆大建』逐步過渡到以提升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環境、傳承歷史文脈為核心內容的城市有機更新階段。」該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棚戶區改造建設過程中,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安置房與同地段商品房「一視同仁」,統一規劃建設公共服務設施和市政基礎設施,確保安置房小區菜市場、超市、醫院、學校、商場、公交線路等配套功能和公共服務一應俱全,讓回遷群眾從「有的住」變為「住得好」。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僅今年前三季度,我市便有2萬餘戶「李義生」拿到了高品質安置小區的鑰匙,即將入住新家。與此同時,成大片區城市更新項目、濟南高新區東區安居工程等一大批棚改舊改項目也進入了開工建設階段。其中,成大片區項目創造了籤約拆遷速度最快、規劃批覆速度最快、多元融資速度最快、建設實施速度最快、群眾滿意度最高「四個最快一個最高」。

更值得一提的是,我市棚改工作因成效顯著,被國務院列為全國十個、山東唯一的國家「棚改激勵支持城市」,為濟南再添了一張「國字號」金字招牌,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出臺首部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地方性法規

像對待「老人」一樣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築,保留城市歷史文化記憶,也是我市實施城市有機更新的重要內容。

走進歷下區明府城片區,映入眼帘的是黛瓦青牆、雕花門帘的老宅古街和十足文藝範的青年旅社、咖啡店,古樸靜謐與現代時尚相得益彰,老城區變得更有濟南味兒。作為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我市正有一批百年歷史街區在有機更新中重煥生機。

「今年10月1日,我市首部針對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地方性法規《濟南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實施,其中明確了保護規劃、保護名錄、保護措施等具體內容,極具操作性和實用性。」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歷史文化名城保護,不是單純為守住老、舊,也不是把歷史文化寫進檔案裡,而是要處理好新與舊、改造與建設的關係,在傳承與保護中,進行城市更新。

保護好濟南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是建設「文化濟南」的重要舉措。為此,市住房城鄉建設局一方面建章立制、強化監管,指導區縣住建部門成立專門工作機構,並建立聯席會議機制,形成齊抓共管的合力;另一方面加大宣傳、提高意識,通過開展以「進街區、進單位、進社區、進村鎮、進住戶」為主題的「五進」宣傳活動,使社會各界廣泛知曉、自覺遵守《條例》。

據了解,目前我市明府城等部分歷史文化街區已經啟動了以《條例》為依據的「微改造」「微更新」,下一步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還將繼續探索歷史文化保護與城市更新的有機結合,尋求城市功能完善、品質提升、文化傳承的最大公約數,為建設文化濟南貢獻力量。

聚力「中優」探索有機更新「濟南模式」

今年召開的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會明確提出,要從「中疏」到「中優」,優化中心城區城市肌理和風貌,提升綜合承載功能,加快產業迭代升級,進一步凸顯泉城特色,再現「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獨特魅力。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作為牽頭部門,擬定了濟南市「中優」戰略工作領導小組、工作專班和三個專班工作組的組成架構,研究起草了《關于堅持「留改拆」並舉深入推進城市有機更新的通知》、《濟南市舊區改建類城市更新項目實施流程(試行)》兩個政策文件,目前已印發實施。

「要在品質提升上有更多的舉措,堅持精準規劃、精美建設、精緻管理,從細處著手的『繡花功夫』,夯實「中優」戰略背景下城市更新的工作基礎,堅持「留改拆」並舉、分類實施的總體思路,強化規劃引領和政策保障,規範項目運作流程,破解安置房源和改造資金難題,積極協調相關主體,形成全市工作合力,提升城市更新運作管理能力。」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城市有機更新不僅是重大的民生工程,而且是激活老城區活力的經濟工程,更是助推城市高質量的發展工程。下一步,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將持續推進這項工作,精心謀劃、精細實施、耐心推進,提升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水平的同時,真正讓濟南老城「活」起來。

相關焦點

  • 濟南市住建局:推動城市有機更新,喚醒濟南城市活力
    近年來,濟南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堅持以人為本、和諧宜居的理念,持續推進老城區有機更新、城市空間重新梳理整合,不搞大拆大建,實施溫和漸進的「微改造」,通過棚戶區改造、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城市品質提升等一系列舉措,推進城區高質量建設、高顏值改造,激發了濟南老城區的新活力。
  • 仲量聯行發布城市更新白皮書之《聚焦社區更新,喚醒城市活力》
    《聚焦社區更新,喚醒城市活力》指出,加速推動社區更新改造,是城市存量挖潛、產業人口重構的重要抓手,亦是喚醒中國城市活力的關鍵。仲量聯行中國區戰略顧問部總監徐岱雄表示:「在新一輪城市更新進程中,伴隨產業回流和人口重構,社區將作為產業和人口的重要空間載體,也是串聯城市不同功能模塊的介質。社區更新,特別是城市中心區老舊社區的改造,是推動城市更新,煥發城市活力的核心著力點。」
  • 威海:城市有機更新 百姓幸福升級
    威海:城市有機更新 百姓幸福升級 2021-01-08 22: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濟南天橋區城市更新全面起勢
    作為濟南市唯一一個地跨黃河的中心城區,天橋區處於全市南北中軸線的核心位置,是「中優」「北起」戰略的橋頭堡、主陣地。由於棚戶區多、舊村居多、舊廠區多,實施城市更新,對天橋、對濟南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今年以來,天橋區搶抓重大國家戰略落地和濟南城市新發展格局形成的重大機遇,提出天橋發展「1339」戰略,大力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努力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樣板區。為支持天橋城市更新,濟南制定了支持天橋區城市更新的有關政策,確定全力支持天橋加快實施城市更新,打造全市城市更新的「天橋樣板」,把天橋打造成連接濟南「中優」和「北起」的城市新地標。
  • 濟南時隔17年這樣定義城市發展新格局!
    據大眾日報報導,從「東拓、西進、南控、北跨、中疏」到「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濟南市城市發展新格局正在逐漸展開。23日,記者從中共濟南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體會議上獲悉,2003年6月26日省委常委會擴大會議確定了「東拓、西進、南控、北跨、中疏」的濟南城市空間布局,經過十幾年的實踐和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為適應濟南城市發展由空間拓展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內在需求,推進全域統籌協調發展,需進一步形成「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城市發展新格局。
  • 城市更新: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
    從眾多發達國家的城市發展經驗和國內各大城市探索通過文化挖掘再造、產業經濟升級、空間集約高效、民生服務提升等推進城市發展的實踐來看,城市更新是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當城鎮化率達到60%左右,包括市中心衰敗、人口流失等問題將出現。
  • 看見|構建「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城市發展新格局 濟南...
    在這裡,放慢腳步,聆聽泉水叮咚的脈動,看見濟南此時此地的不同側面。為您進行深層次解讀,講好新時代濟南故事,助力經濟社會更好發展。本期《看見》聚焦為構建「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城市發展新格局,濟南市的新規劃。
  • 濟南天橋區:連接「中優」和「北起」,打造城市更新樣板區
    1月13日,濟南市人大代表、天橋區委書記韓偉在接受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專訪時表示,2021年,天橋區將圍繞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樣板區的目標定位,打造省會連接「中優」和「北起」城市新地標,同時加快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打造濟南城市更新樣板區,推動城市品質化、功能現代化、業態高端化。
  • 濟南臺北城市文化旅遊交流周12月臺北開幕
    濟南臺北城市文化旅遊交流周12月臺北開幕 2014年07月29日 11:49:04  來源:你好臺灣網   你好臺灣網11月12日消息 為促進濟南與臺灣的文化交流與合作,由濟南市與臺北縣
  • 長沙推動城市有機更新,讓老城區更有長沙味,讓老百姓更具幸福感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建設人民嚮往的城市」 。在長沙,正是以文化為魂推動城市的有機更新,突出了「老長沙、新氣質」,留住了山水洲城的靈魂空間所在。「突出宜居性,留住老長沙」,有機更新賦予了長沙老城區新的生機和活力。 「要有效推進城市有機更新,讓老街區更有品質品位。」改善人居環境是「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的具體實踐,是現代城市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選擇。
  • 濟南市住建局通報!泰禾濟南院子、中鐵逸都國際等37個項目被點名批評
    魯網10月22日訊 近日,濟南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在全市範圍內開展揚塵治理強化督查檢查,對問題情節嚴重的濟南中央商務區區域能源工程南部能源中心一期工程土石方工程等6個項目進行曝光並提出批評;對泰禾濟南院子、中鐵逸都國際三期閱山等31個問題項目進行點名批評;並將所有問題項目的檢查結果計入月度掛牌管理。
  • 2020年第一屆和平精英城市賽山東省決賽在濟南打響
    11月15日,濟南二工具機廠,2020第一屆和平精英城市賽山東省決賽在此打響。伴隨著此起彼伏的歡呼聲和掌聲,這個國際一流的傳統裝備製造企業,將在電競的推動下迸發出嶄新的活力。本次活動由山東省體育產業聯合會,濟南市體育局,濟南市槐蔭區政府指導,賽事選擇與濟南二工具機集團有限公司,濟南市電子競技協會進行深度合作.山東省體育產業發展中心主任翟培建、槐蔭區副區長劉兵、市體育局黨組成員奧體中心主任王建軍、濟南工具機二廠副總經理趙紀明、濟南市電子競技運動協會會長王婷婷出席賽事開幕式,王建軍同志為賽事開幕致辭。
  • 推動綠色城市建設!濟南發布綠色建築創建行動實施計劃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谷婉寧為落實《山東省綠色建築促進辦法》的要求,推動濟南市綠色建築高質量發展,按照《山東省綠色建築創建行動實施方案》等文件要求,濟南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聯合濟南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濟南市教育局、濟南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等7部門共同制定了濟南市綠色建築創建行動實施計劃。
  • 事關濟南未來城市規劃發展,答案全在這場發布會
    濟南將如何開展黃河生態風貌帶規劃?如何保護老建築?9月2日,濟南市委市政府舉行「全力打造『五個濟南』 加快建設黃河流域中心城市」系列發布會的第七場新聞發布會,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就市民關注的熱點問題,一一作出回答。
  • 2020智慧城市年度收官之作—濟南樣板
    圍繞「優政、惠民、興業」三大目標,完善提升城市生活「一屏感知」、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和產業發展「一網通覽」四大智慧應用賦能體系,全面提升業務數據化、數據智慧化、智慧普惠化水平,不斷增強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推動智慧城市與產業和城市能級雙提升,持續打造「智慧泉城」中國樣板。
  • 旭美集團董事長劉曉毅出任濟南市歷下區城市管理局特約監督員
    原標題:旭美集團董事長劉曉毅出任濟南市歷下區城市管理局特約監督員2020年4月23日,濟南市歷下區聘請黨外代表人士擔任特約人員暨培訓工作會議在濟南歷下大廈召開,中國民主建國會會員、旭美集團董事長劉曉毅先生受聘出任"濟南市歷下區城市管理局特約城管監督員
  • 濟南市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時代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八場(市住建局...
    今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對2019年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幹成效明顯地方予以督查激勵的通報》,濟南市獲評棚戶區改造工作積極主動、成效明顯的城市,成為全國十個、山東唯一的國家「棚改激勵支持城市」,成為濟南棚改走在全國前列的最好佐證,也為濟南再添一張「國字號」金字招牌。5.老舊小區改造全面推進。
  • 構建「三條天際線、六大標誌區」濟南天橋區將實施115個城市更新項目
    原標題:構建「三條天際線、六大標誌區」濟南天橋區將實施115個城市更新項目   日前,濟南市天橋區舉辦專家研討會,以全新理念實施全域城市更新,助力黃河流域中心
  • 對話山東—濟南中日城市合作交流會舉行
    海外網11月3日電為進一步深化濟南市與日本產業合作與友城交流,助推濟南市打造對日開放新高地,作為「對話山東—日本·山東產業合作交流會」的活動之一,由濟南市政府主辦,濟南市政府外事辦公室承辦的「濟南中日城市合作交流會」11月3日在濟南舉行。
  • 城市更新煥發老城市新活力 賦能廣州高質量發展
    老社區新了,古街區活了,城中村變了,城市更新煥發老城市新活力,賦能廣州高質量發展。補短板強弱項 城市更新解決老城市「老問題」8月裡一個星期天的早晨,住在南崗四航塘頭小區的楊叔像往常一樣,到樓下鵝卵石步道上慢走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