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當武漢金銀潭醫院的護士們出現在庚子年春節聯歡晚會上,向全國乃至世界觀眾傳遞一種樂觀堅強的戰疫姿態時,浙江省勞動模範、「公羊會」創始人何軍腦海中那根高度敏感的弦,一下子又繃緊了。
連家喻戶曉的春晚都特地加排了關於新冠肺炎疫情的節目,說明武漢的疫情已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視。何軍清楚地意識到,「公羊會」出手作為的時刻又一次到來了。
「公羊會」是一個以踐行公益、開展賑災救援和社會救助為己任的全球華人民間公益社團組織,在全世界擁有數千名會員,足跡遍及中國大江南北和海外國家,曾組織參與過全球各地的近百次急難險重救援行動和數千次公益慈善服務活動,被譽為「中國人道救援事業的排頭兵」。
作為這個組織的「領頭羊」,何軍對時政向來十分關注。因此,早在2020年1月的上中旬,新冠肺炎疫情驚現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的消息就引起了他的密切關注。當時,何軍正在參加浙江省人代會,聽說這種新型肺炎極有可能人傳人,他的心頭就猛地緊了一下。經歷過無數次搶險救災的何軍,深知人傳人意味著什麼,那將很有可能引發一場巨大而可怕的瘟疫。
然而此時,整個社會對這突如其來的疫情似乎是準備不夠充分的。一種遠超2003年非典時期的恐慌心態在大眾心頭肆意蔓延,而當地政府卻顯得有些措手不及,加之正逢春節,無論是思想準備、工作準備,還是群眾的動員都是滯後而被動的。疫情就像一個趁虛而入的惡魔,在短時間內驟然暴增,情況變得異常嚴峻。
在整個社會組織都尚未高度重視和迅速啟動的情況下,「公羊會」率先行動起來了。戰疫的號角在1月24日,也就是大年三十的晚上訇然吹響。
庚子年的這個春晚,電視裡到底播放了哪些精彩的節目,何軍幾乎完全沒有印象。感受到了武漢疫情嚴峻態勢的他,哪裡還有心思再看春晚啊。
必須搶抓時間,儘快行動起來!但當時的疫情還沒有在正式渠道披露出來,「公羊會」作為一個社會組織,到底能夠做些什麼呢?畢竟他們既沒有自己的醫院,也沒有雄厚的資金後備,更不可能有防疫上的太多準備呀。
不過,在這種緊要關頭的時刻,身經百戰的何軍頭腦和思路是異常清晰的。整個除夕之夜,他都一直捧著手機,在不停地用電話和微信聯絡各方。他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通過自己的「公羊會」聯席會議主席、省青聯會常委、省勞模、市新聯會會長等各種身份所能影響到的群體,發起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救援募捐,用以緊急採購送往湖北的醫療救援物資。
募捐動員發出後,何軍的手機就一直叮叮咚咚地響個不停,各種微信群裡的春節祝福與問候剎那間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幾乎都是有關抗疫募捐的話題,大家或以微信紅包、或以接龍認捐等方式,紛紛獻出了自己的一片愛心。
在何軍的號召下,短短幾天時間,來自社會各界的愛心人士就為湖北迅速募集起了近百萬元的善款和第一批醫療物資。可千萬別小看了那區區幾十萬的善款,這可是湖北黃岡收到的來自民間社會的第一筆愛心捐款,裡面既有耄耋老人的養老金,也有純真孩童的壓歲錢,凝聚著來自千裡之外西子湖畔的拳拳愛心。
大年初一,隨著大量返浙人員的到來,杭州、溫州等地風聲驟緊,輸入性的新冠肺炎病例也開始陸續爆出。
「這是一場傳染病,要想戰勝它,對環境會提出特別高的要求。所以下一步,我們要儘快採取措施,對本地的重要場所進行防疫消殺。」
長期在災區開展搶險救災工作的特殊經歷,使得「大災之後必有大疫」的防患意識早已牢牢地紮根在何軍的頭腦之中。因此在社會大眾對測溫槍、防護服等防疫專用設備還比較陌生的情況下,「公羊會」卻已擁有一批消毒藥水、防護面罩等消殺物資儲備。關鍵時刻,這批防患於未然的物資終於要派上大用場了!
根據以往部署搶險救災的經驗,何軍當即作出安排,組織公羊隊的骨幹隊員赴杭州主城區的五個社區進行「掃街」式消殺。
大年初二,火速集結起來的18名公羊隊志願者放棄春節休息,迅速投入嚴格的疫區防疫消殺訓練之中,為上街消殺做好了充分的戰前準備。
1月27日,大年初三。摩拳擦掌的公羊隊隊員們在隊長王斌和徐立軍的帶領下,攜帶12臺大功率消殺噴霧機,迎著清晨凜冽的寒風走上街頭,分赴濱江區聯莊社區、江幹閘弄口街道、拱墅米市巷街道和下城區的十五家園社區、直戒壇寺巷社區開展消殺工作。
至此,全國民間組織疾控消殺的第一槍,由「公羊會」率先在杭州打響。
此時的杭城已是一派寂寥,為了抵制瘟疫的侵襲,人們都足不出戶,自覺地「畫地為牢」,儘可能隔絕與外界的直接接觸。行進在空蕩的街巷中,背負著消殺器的公羊隊隊員們,每個人的腳步都顯得那樣的沉重而又堅實。在這支逆行的抗疫隊伍中,一個矯健挺拔的身影顯得格外亮眼。沒錯,他就是何軍,作為公羊隊的普通一員,他也來到下城區長慶街道參加了消殺行動。
在杭州進行疾控消殺作業,雖然還不需要穿上一次性的全套防護服,但是背上30多公斤重的大功率油動噴霧消殺器,在沒有電梯的老舊小區上上下下地跑上一整天,那也絕對不是什麼輕鬆快活的事情。好在平時就酷愛運動的何軍有著一副強健的體魄,他和隊員們一層一層地爬上樓梯,再一層一層地消殺下來,中間幾乎都沒怎麼休息過。
「我們要儘快地多消殺一些地方,儘可能減少疫情的發生。」抱著這樣的樸素念頭,何軍和隊員們在一幢又一幢居民樓裡爬上爬下,儘管累得滿頭大汗,卻仍細緻得連一個犄角旮旯都不肯放過。
在鳳起路和建國路交界的地方有一片很大的工地,這裡是正在建設之中的杭州地鐵2號線和5號線換乘站施工工地。聽說工地上滯留著不少提前返回的湖北籍民工,何軍二話沒說,立即戴上面罩,背著消殺器率先走進了工地。
民工們居住的建設工棚,環境狀況可想而知,更何況這還是湖北籍民工的聚集地。在當時大眾對新冠肺炎認知還相對欠缺,都被一種「似乎空氣中都是新冠肺炎病毒」的盲目恐慌心態籠罩的情況下,消殺隊員們心中所承受的壓力是不言而喻的。
何軍當然最能夠體會大家的這種緊張心理,他特意囑咐隊員們一定不能心急忙慌,越是有潛在危險的地方,就越要消殺得格外仔細。於是,從寢室到倉庫,從廚房到廁所,僅僅這一個工地,他們就整整消殺了兩個多小時。走出工棚的時候,大家的全身衣服都已被汗水浸溼,寒風倏地吹來,隊員們頓時凍得直打哆嗦,但是大家的心裡,卻是說不出的踏實和溫暖。
就是在年初三這一天,剛剛從消殺現場回來的何軍收到了湖北省黃岡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發來的請求緊急支援的函,他們希望「公羊會」能派出人員「協助抗擊冠狀病毒肺炎」。
此時的黃岡,疫情防控形勢已相當嚴峻複雜,特別突出的是醫療救治力量薄弱、醫用物資嚴重短缺、救治能力嚴重不足。接到支援請求的當晚,滿身疲憊的何軍顧不上休息,當場調集了王斌、幹財鴻、李國明、劉書金和王一哲等5名公羊救援隊隊員,火速成立志願突擊隊,準備馳援黃岡市。
大年初四的上午11時,在「公羊會」總部舉行的簡短而莊重的行前會上,5名突擊隊員舉起緊握的右拳,以志願宣誓的方式籤下了充滿悲壯的「生死狀」:
「我自願成為一名去湖北疫區提供志願服務的志願者,參加為湖北省黃岡市紅十字會護送防疫醫護用品及開展衛生消殺的任務。我和我的家屬完全明白這次任務潛在的醫學風險,我也確認目前自己的身體處於健康狀態。如果不幸染病或者過程中發生任何人身意外,我願意自己承擔所有責任。我承諾我自己包括我的直系親屬,不會向任何志願者組織或者組織中的個人提起民事和刑事訴訟,包括經濟賠償……」
5名特遣隊員中,王斌、幹財鴻、李國明和劉書金都是共產黨員,而年僅23歲的大男孩王一哲,也在出徵的前一刻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
何軍曾經不止一次地向人解釋「公羊會」名稱的含義,他說,「公」代表的是一種強烈的「利他」情懷的公民烏託邦精神;「羊」寓意著那些願意去犧牲和奉獻的人類。如果這樣的一群人能夠聚集在一起發光發熱,那麼他們就可以為人類文明建設和社會高階段發展帶來無窮無盡的力量。而在5名即將出徵黃岡的特遣隊員身上,這種「公羊精神」綻放得特別絢爛。在祖國有難的危急時刻,他們不圖一分錢回報,甚至置個人生死於度外,義無反顧地挺身而出,那種大公無私的高尚品格令人為之動容。
當時的街上空無一人,去往湖北的公共運輸幾乎斷絕。為了將募集到的首批救援物資及時送抵湖北黃岡,「公羊會」專門派出專車負責運送特遣隊員和救援物資。
上午11時30分,行前會一結束,首批馳援湖北的特遣隊員就在兼任「公羊會」黨支部書記的王斌隊長帶領下,攜帶著兩天內緊急募集和採購的1150瓶醫藥消毒藥水、31200個N95口罩、3000個N99口罩等價值近50萬元的救援物資奔赴黃岡。
經過千裡奔波,特遣隊將第一批寶貴的醫療救援物資悉數交接到黃岡市紅十字會的手中。隨後,隊員們就在黃岡市防控辦的要求下,立即前往黃岡市黃州區確診住戶的家中開展消殺工作。當他們完成了全部住戶的家居消殺,從這個已有30幾例確診患者的小區走出來的時候,回身望著這個已被水泥牆體封閉起來的沉寂小區,隊員們情不自禁地發出這樣的感嘆:「有些路,一旦走上去了,是要拿自己的命來搏,才能走得完的。」
正是靠著這樣的信念,5名特遣隊員在情況相當危險的黃岡疫區連續奮戰了四天。從初四到初七,他們先後對黃岡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市信訪局、市紅十字會、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的辦公樓和翡翠城小區、明珠小區家屬院、行署大院和市政府家屬院開展了整院消殺作業,其中僅翡翠城小區受益群眾就達1500戶;同時,他們還對作為疑似病例集中觀察區的惠明醫院、支援黃岡醫療隊駐地的維也納酒店東門店、黃岡市防控指揮部物資接收點等地開展了全面精細的消殺作業。
在不斷有人被抬出來的疫情小區,公羊救援隊的到來,無疑給人心惶惶的社區居民群眾帶來了心理上的巨大安慰。為此,黃岡市分管衛生工作的副市長專門給何軍打來電話,請求公羊救援隊能在黃岡再繼續支援一段時間。於是,原定三天的首批援助時間又被延長了一周。
在杭州大後方,何軍時刻牽掛著戰鬥在一線的隊員們,他每天與大家視頻通話,叮囑他們完成一天的救援任務回到住地後,都要做好自身的測溫和消殺工作。當首批特遣隊超額完成既定的救援任務準備撤回的當晚,何軍還專門指令所有汽車在開上高速公路之前,必須連人帶車進行整體消殺;當車隊進入浙江,抵達服務區後,他又要求車隊及其人員再次全面進行嚴格的消殺。
「絕對不允許把一丁點的病毒帶回浙江!」儘管無比心疼已在戰疫前線苦戰了十多天的隊友們,但為了大後方的安全,何軍還是嚴格按照防疫要求,將疲憊不堪的特遣隊員們連人帶車直接送去了條件非常簡陋的隔離點。
「公羊會」在湖北疫情發生的最初階段,就以最快速度介入醫療物資救援和環境消殺救助的消息,就像長了翅膀似地很快傳開了。一時間,來自湖北各地的請求支援函就像雪片般紛至沓來,「公羊會」仿佛成了大家心目中最值得信賴的「救護神」。
2月2日一大早,「公羊會」收到了來自湖北省疾控中心要求緊急支援病毒核酸檢測儀、提取試劑等醫療物資的信息。何軍這才知道,武漢的疫情之所以會在短時間內大規模爆發,最大的問題就在於病人根本沒辦法收治,其原因一是醫療資源不足,二就是沒有辦法對如此龐大的人群做核酸檢測,所以大部分病人只能呆在家裡,死亡率因此居高不下。
「這可是人命關天的大事,雖然我們公羊會只是能量有限的社會組織,但也要竭盡全力幫助武漢共渡難關!」怎麼辦?首先還是要解決錢的問題。何軍當即放下手頭的其他工作,開始籌集資金。僅僅用了兩天時間,他就通過民盟中央、上海民盟市委和公羊會基金會募集到了260萬資金。
與此同時,對接醫療物資生產廠家的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同步進行。通過湖北省疾控中心提供的國家衛健委目錄清單,他們找到了一家位於上海的指定生產廠家,及時採購到了5臺核酸檢測儀和59000份提取試劑。
但新的問題又來了:該怎麼把這批醫療物資運到武漢去?此時去湖北的所有交通方式全都暫停了,而這其中又有一批試劑必須低溫冷凍,即便「公羊會」想派出專車自行運送,那也無法在短時間內找到一輛可以容納下這麼多醫療物資的冷藏車啊。
時間就是生命,容不得半點耽誤啊!緊急關頭,何軍再次發揮了「公羊會」協調救援的特殊能力,通過協調「杭州高真」和「浙江德盛」通用航空,決定出動H155直升機來執行此次醫用物資的投送任務。
「如果我們把物資全都運送到武漢,再由他們轉送到各地,中間又會耽擱不少時間。」於是,在直升機的飛行極限範圍內,何軍決定將這批物資分別送往疫情最嚴重的武漢、黃岡和孝感三地。但是飛機不能在湖北過夜,必須當天來回,否則就會連人帶機滯留湖北無法及時返回。這就意味著直升機要在一天內完成跨越六個航段的飛行任務,即首先從浙江出發,飛到江西景德鎮加油,然後再從景德鎮飛往湖北,第一站抵達黃岡,第二站轉至武漢,第三站再到孝感,完成物資運送任務後飛回景德鎮加油,最後才能回到浙江。
這麼高難度的飛行運送任務,還得把物資一站一站送到三地,中間不能出任何差錯,實在太難了,派誰帶隊去,何軍都不放心啊。為了將這批重要的醫療物資安全送到湖北,何軍決定親自上機執行押運任務。
這時杭州機場通往湖北的航線已全面封停,唯一的辦法就是「曲線救國」。經多方聯繫,最後終於落實好了從新昌萬豐通用機場起飛。2月4日,一心想著儘快把物資運到湖北的何軍匆匆趕到新昌,無奈天公不作美,直升機因氣候原因無法飛行。
「今天回杭州,明天還得再來,一來一去太浪費時間,不如就在這裡將就一晚,明天可以早點出發。」可當時新昌的賓館都還沒有開放,於是何軍和隊員們就決定在機場的候機室對付一晚。
二月的江南氣候異常寒冷,到了傍晚六點多,氣溫就降到了攝氏五六度左右。何軍身披一床白色的被子,捧著一碗剛剛泡開的老壇酸菜面,呼嚕嚕吃了一口,樂觀地對隊友們說:「吃飽了,暖和點!」
慶幸的是,2月5日一大早,太陽就出來了。上午7時,滿載著醫療救援物資的直升機在一片轟鳴聲中騰空而起,朝著西方疾馳而去。空間狹小的機艙內,何軍和另兩名押送物資的隊員們全程席地而坐。為了裝載貨物,直升機上的座位已全被拆除了。
上午10時45分,直升機安全抵達黃岡,雪中送炭的醫療物資被鄭重地交到了當地醫療部門代表的手中;11時30分,何軍一行飛抵武漢新華路體育場,望著煙雲籠罩的這座城市,他的心中感慨萬千。將又一批醫療物資交給當地後,他們又馬不停蹄地趕往孝感;12時整,直升機在孝感軍用機場穩穩降落,在戰士們的協助下,最後一批物資也順利交到了當地醫療人員的手中。
下午1時左右,援助任務圓滿結束,何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這時,隊員們才終於吃上當天的第一頓飯。他們在機場席地而坐,匆匆吃完後又立即登機返航。而等待他們的,將是為期兩周的隔離觀察。
就在何軍帶領著圓滿完成物資運送任務的公羊救援隊隊員啟程回杭之際,一輛滿載著100臺大功率油動噴霧消殺器、30噸無毒醫用消殺液和其他緊急救援物資的大貨車,也在沉重的暮色中抵達了湖北武漢。
搭乘這輛運送物資的大貨車而來的,還有「公羊會」派出的第二批特遣隊隊員吳海波和汪一鳴。他倆肩負的使命,是應武漢市向「公羊會」提出的請求,前去幫助培訓該市的市政環衛和城管人員開展環境消殺工作。
當時各地派往武漢支援的醫務人員,幾乎都被安排在了當地的星級賓館入住,還有後勤保障,而作為社會組織的「公羊會」志願者們,連住的地方都得靠自己想辦法解決。
儘管情況如此艱難,但兩名特遣隊員沒有絲毫的怨言,他們顧不上安頓自己的生活,就立即對武漢市的城管隊員和志願者展開了培訓。他們耐心細緻地教大家怎麼安裝使用消毒設備、如何合理配比消毒藥水、在消殺過程中怎樣操作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以及如何排除設備使用中出現的故障。
培訓剛結束,吳海波和汪一鳴又會同黃陂區防控指揮部的近200名城管隊員和志願者,一起走上街頭開展消殺工作。按照網格化、小組化推進,全域覆蓋式疾控消殺工作的部署要求,吳海波和汪一鳴每天要協助完成兩到三個街道(鄉鎮)的消殺工作,其中包括黃陂方艙醫院、確診患者的住家和小區,以及當地政府的辦公區域等眾多場所。
當時武漢的疫情已經十分嚴重,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被感染。要深入到確診病人的發熱門診現場去展開消殺作業,其心理壓力是十分巨大的。
正是冒著這樣的生命危險,吳海波和汪一鳴每天早上8點就準時出門,一直要忙到傍晚5點才回到住處。如果當天消殺的兩個鎮街相距比較遠,忙到晚上七八點鐘也是常有的事。最痛苦的是,因為要穿上一次性的全罩防護服,他們起床之後就不敢再喝水了。所以除了早飯之外,他們一整天在外作業都不能吃飯、不能喝水,更不能上廁所。這樣一天忙下來,回到住處脫掉防護服,裡面的內衣內褲就像是剛從水中撈出來的一樣,全都溼透了。更別說肚皮,也早已餓得前胸貼後背了。
2月14日,一個浪漫的陰雨綿霏之日,「公羊會」的第三批特遣隊隊員張曉峰和管東偉又告別家人,登上前往湖北孝感疫區開展救援工作的徵程。伴隨著他們啟程的,是總價值超過150萬元的消殺機、無毒消殺液、制氧機和血氧儀等物資設備。
而前一天從武漢啟程返回杭州的第二批特遣隊大貨車司機李景榮,經過整整一個通宵的長途跋涉,此時也已到達了杭州境外的高速服務區。他將在那裡等待從杭州出發的第三批特遣隊隊員,以及即將運往湖北孝感的醫療物資,並且載著大家折返湖北。為了不讓後面的大車司機因赴湖北而承擔感染的風險,他主動請纓,要求繼續駕車返回湖北參戰。
在服務區加油站工作的一位大姐看到這一幕,感動地說:「我們普通老百姓都有這種覺悟了和決心了,中國一定會勝利!」
支援和幫助湖北武漢、黃岡、孝感、襄陽等多地全面完成環境消殺工作後,「公羊會」的戰疫步伐絲毫沒有停頓下來。隨著時間的推移,一批又一批的抗疫救援物資仍在源源不斷地從杭州「公羊會」總部發往武漢。只不過救援救助的重點,正在根據形勢的發展,悄悄地從環境消殺轉向了醫療單位。
為了幫助湖北共同戰爭病魔,全國各地的醫療精兵紛紛匯聚荊楚各地,醫用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物資因此顯得更加短缺。
「白衣戰士不下火線,我們支援前線決不停步!」何軍堅決而果斷的部署,再次掀起了「公羊會」抗疫戰鬥的新篇章。從來自家鄉杭州的邵逸夫醫院、浙醫一院、浙二醫院和浙江省人民醫院援鄂醫療隊,到剛剛突擊建立起來的雷神山醫院,甚至還有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上海復旦大學中山醫院等祖國各地的援鄂醫療隊,都成了「公羊會」的援助對象。
「援鄂醫療隊最缺什麼,我們就送什麼!」後期當何軍了解到醫務人員口罩不缺了,缺的是蔬菜的時候,立即安排採購杭州當地的新鮮蔬菜。
3月5日凌晨四時,又一架直升機飛往湖北,機艙內一箱一箱裝得滿滿的,都是「公羊會」的志願者們從臨安山區的田地裡挖出來的青菜、菠菜和春筍。大家堅信,這些帶著露珠和泥土氣息的新鮮蔬菜,一定能讓奮戰在抗疫前線的白衣天使們感受到家鄉的味道。
與此同時,隨著復工、返工潮的到來,杭州本地的公共運輸、公眾場所也開始面臨著新的巨大壓力。
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公羊隊的身影。一場聲勢浩大的消殺新戰役再次打響,機場消殺服務隊、公交消殺服務隊紛紛組建起來,為期整整一周的全面消殺,有近150人次的公羊隊志願者參與,完成了上百萬平方的環境消殺。杭州中小學開學復學後,「公羊會」又為全市上百所學校提供了消殺培訓和校園消殺志願服務。
眾所周知,「羊群效應」是一種比較盲目的跟風現象。然而在「公羊會」這個足跡遍布全球的組織中,羊群效應卻將無私奉獻的可貴精神放大到了最大。在何軍帶領著「公羊會」總部的一班人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殫精竭慮的時候,全球各地的「公羊會」組織也紛紛行動起來:在義大利,「公羊會」的志願者們驅車前往託斯卡納、普拉託等地,為各大醫院捐贈各種醫用物資,並為華人社區義務消殺;在美國達拉斯,「公羊會」和當地華人社團不僅向醫療機構、警察、消防部門捐贈防護物資,還通過網際網路平臺向當地居民提供消殺作業培訓,傳授抗疫經驗;在衣索比亞,「公羊會」積極配合當地政府,持續開展精準的疾控消殺志願服務……
截至2020年5月25日,公羊會公益基金會累計為中國湖北各地市及義大利、法國、奧地利、美國、衣索比亞的疫情防治捐贈價值2008.857萬元人民幣的物資,前後累計發放300臺油動噴霧設備和價值324.3萬元人民幣的醫用無毒消殺水216.2噸,共出動6347人次的志願者力量,累計消殺行走裡程18430公裡,消殺面積達到9300平方公裡。
何軍曾說過:「這個世界上一定沒有免費的午餐,所有的喜悅都來自因為我們彼此相愛而願意溫暖對方的溫情。而恰恰就是這股猶如沁入毛細血管的涓涓暖流,才有力地推動了這個社會和文明的長足發展和人類進步。」因此,在這場前所未有的巨大疫情中,何軍和他帶領的「公羊會」所做出的貢獻,絕不僅僅只是這一組組令人讚嘆的數據,更是凝聚在那些數據背後的艱辛付出。他們帶給這個社會的,是一種可以溫暖人心、並且推進社會文明和人類進步的力量。
(本文作者陳博君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杭州市作家協會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