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為何迅速的殺掉和珅而沒有被滿門抄斬?

2021-02-08 網易

2020-05-19 09:07:54 來源: 海春桃愛娛樂

舉報

  和珅(1750年7月1日—1799年2月22日),鈕祜祿氏,字致齋,原名善保,自號嘉樂堂、十笏園、綠野亭主人,滿洲正紅旗人。生於乾隆十五年。乾隆帝死後十五天,嘉慶帝以一條白綾賜和珅自盡。和珅自盡之前留下絕命詩,說盡人間滄桑,讀完後人生瞬間開悟。

  

  關於和珅的死,有人說因為和珅「富可敵國」,扳倒和珅,可以緩解嘉慶面臨的財政壓力。所謂「和珅跌倒,嘉慶吃飽」,就是這個意思。

  有人說是為緩解官民之間的矛盾。嘉慶元年(1796年),發生白蓮教民變,清軍連連失利。嘉慶三年,清軍抓住四川農民軍首領王三槐,王三槐的口供說「官逼民反」。嘉慶意識到,正是因為地方官吏皆如和珅似的貪暴,所以屢屢激起民變。嘉慶帝總結說:「層層朘削,皆為和珅一人。」又說:「朕所以重治和珅之罪者,實為其貽誤軍國重務。」所以,嘉慶殺和珅,以謝天下。

  也有人說是為解決君權與相權的矛盾,是和珅「權高震主」。嘉慶說:「朕若不除和珅,天下人只知有和珅而不知有朕。」他甚至懷疑和珅蓄意謀反,所以要殺掉和珅。當相權威脅到君權的時候,君主必然採取行動。

  和珅用條白練一了結了自己的性命。上吊前,他口佔一訣,為我們留下了下面的一首詩:

  五十年來夢幻真,今朝撒手謝紅塵。他日水泛含龍日,認取香菸是後身。

  數百年來,這首詩耗盡了無數史家的心血,也為附會者提供了活生生的素材,和珅自己可能也不會想到,自己死後能用一首詩掀起如此大的波瀾。為什麼呢?

  我們只要把這首詩翻譯成現代的白話文,您就明白了。

  

  詩的意思是說,我和珅活了50歲,跟做夢似的;現在呢,我死了。但是,我還會再轉世回來的,我轉世後將把皇帝牢牢的控制在我的手掌心裡,諸位可一定要認清楚啊。

  先說詩的前兩句「五十餘來夢幻真,今朝撒手謝紅塵」的解釋。

  和珅為什麼會受乾隆寵愛呢?有野史記載,在乾隆未登基時,為寶親王,與父皇雍正王妃馬佳氏暗生情愫,但他們的「故事」被皇后鈕祜祿氏撞破了。皇后惱怒萬分,賜馬佳氏於月華門自盡,乾隆聞訊,趕往月華門,可此時乾隆尚幼,父雍下不會容許他救下馬佳氏的,只好眼睜睜看著愛人死去,出於留戀,乾隆咬破手指,滴血在馬佳氏額頭,兩人相約如馬佳氏能投胎,來世使此印記與乾隆相認。後來,寶親王當了皇帝,是為乾隆,可他依然想念馬佳氏。苦等二十年,且南巡好幾次,始終沒遇見額頭有紅記之人,就在乾隆快忘了這事之際。在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乾隆在侍衛中無意看見和珅,當時和珅不過是世襲之輕車都尉,但乾隆憑和珅額上的紅記認定他乃馬佳氏投生而成,於是擢升和珅為御前侍衛,值乾清門,併兼任正藍旗副都統。正因有這一段淵源,在野史中才會傳出和珅與乾隆關係不正常,兩個是同性之戀,不知是哪位史家率先「編撰」了這一故事,總之,這個故事影響極廣,後世史家,尤其是民間野史都承襲了這種說法,這就是和珅亡命詩的前兩句的最佳解釋。 再說詩的後兩句「他日水泛含龍日,認取香菸是後身」的解釋。有以下幾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認為和珅詩中「水泛含龍」用的是夏後龍嫠的典故。大意是說夏朝未年,夏帝從兩條龍那求得龍嫠(即龍的唾液),鎖在一個櫝盒子裡,日後代代相傳沒人敢打開,此櫝似象西方傳說中的潘多粒魔盒,可周厲王偏不信邪,他打開盒子,裡面的龍嫠流出化為玄黿,玄黿進入一童女體中,此女無夫受孕,產有一女,是為褒姒,也就是後來周幽王為了博其一笑而烽火戲諾候的女子,也是導致西周滅亡那個褒姒,而「香菸」在古文中是傳宗接代的意思,於是乎,有人把兩者串聯起來,說和珅死後也會化身為褒姒似的女子來禍害大清帝國,這個女人當然就是慈禧了。

  

  另一種說法是說夏桀不但殘暴,而且荒淫,他寵愛妹喜和一個半人半蛟龍的女子「蛟妾」。二人不但在一起荒淫無度,而且,「蛟妾」每天還要保持人形,夏桀也一併滿足。最終,中國第一個王朝就此斷送在夏桀手中,有人便據此解釋道,和珅死後要化身為「蛟妾」式的妃子,來禍亂大清帝國。此說與上一說實乃同出一宗,不過典出不同,一為褒姒,一為蛟妾。可以說,實際是解釋方法和途徑不同。

  還有一種說法是「水泛含龍」中的龍不是真正的龍,而是發大水,在和珅被賜死的頭一年,也就是嘉慶三年,河南的黃河決堤,因此,有人對「他日水泛含龍日」意思是說和珅等到下一次發大水時要轉世為生,不知是史家的附會,還是歷史的巧合,道光十二年,黃河再度在河南決堤,同年十月,一個小女孩哇哇落地,這個女孩叫做葉赫那拉·慈禧。

  但最後都是殊途可歸,無論怎麼解釋,如何附會,最終都是為了把和珅變成慈禧。

  和珅在巔峰的時候就開始修建自己的墓地。當時的墓地建築宏偉壯觀,佔地面積很大,竟然跟皇帝的陵寢一樣大,被當地人稱為「和陵」。和珅死後,「和陵」被嘉慶皇帝拆毀。解放初期,天津薊縣修建於橋水庫,和珅的墓地被淹沒在水庫下,現僅存一對石獅子在獨樂寺院內。

  和珅死了。死得不但不明不白,而且還成為日後中國乃至世界的歷史教科書中最大的反面教員!中國有句俗話,「一俊遮百醜」!這句話反過來就是「一醜遮百俊」才適合和珅!畢竟,功不抵過!那麼有才能的一個人,僅僅是因為一個「貪」字在心頭,就毀了他的一生,落得個身敗名裂的可恥、可悲、可憐的下場!他的死,應該警示後人些什麼呢?不同的讀者會有不同的結論。

  

  和珅有20條罪狀,應該全家抄家問斬的。但是,為什麼嘉慶皇帝沒有這麼做呢?這可借了和珅的兒媳婦——固倫和孝公主的光了——她不是乾隆的女兒,嘉慶的妹妹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嘉慶問和珅:你為何要貪汙?和珅的一番話,讓嘉慶相當尷尬
    嘉慶表面上非常憤怒,大罵和珅貪汙之行為,但心裡卻樂開了花,國庫立馬充盈起來,嘉慶睡覺都能笑醒,故有「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的說法。和珅被關押期間,嘉慶獨自一人來到大牢之中,其目的並非看望和珅,而是看一下和珅落魄的樣子。見到嘉慶皇帝後,和珅施了君臣之禮,但嘉慶卻一副冷冰冰的樣子,甚至都沒有正眼看和珅一眼。
  • 嘉慶為什麼一定要匆忙查抄和珅,聰明一世的和珅為什麼不早做打算?
    嘉慶皇帝是在乾隆帝去世後的十五天內砍掉了和珅這顆大樹,之所以如此迅速,我認為初衷是和珅對嘉慶帝沒有足夠的重視,而深層原因是當了三年傀儡「兒皇帝」的嘉慶帝,急需樹立自己的政治威嚴
  • 為什麼乾隆明知道和珅是個大貪官卻沒有殺掉他呢?
    說起和珅相信我們大家幾乎沒有不知道的,他在大清朝是個典型的大貪官。他平時善於阿諛奉承,迎合乾隆的心意,他結黨營私,排除異己,貪汙腐敗,他的貪汙財產富可敵國。乾隆的兒子嘉慶皇帝抄他的家時,發現他的家產足夠大清朝十五年的花銷,可以說在大清朝他是最有錢的富翁。
  • 乾隆不讓嘉慶殺和珅,嘉慶皇帝沒有聽,多年後他終於明白其中真相
    在我國歷史上和珅為何能被評為第一大貪官呢?因為在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和珅跌倒,嘉慶吃飽,」意思就是嘉慶查抄和珅的家產時,大清的財政直接從赤字變成了巨盈,由此可見和珅的一生貪汙了多少銀子。很多人都說和珅貪汙乾隆都是明白的,但是因為和珅能夠拍他的馬屁,甚至在死的時候還跟嘉慶說不要殺和珅,這是怎麼一回事情呢?
  • 和珅被賜死後,為何兒女沒被誅連?不是嘉慶心慈手軟
    有了這個稱號的和珅不僅不知收斂,反而更加賣力的拉攏朝臣對抗嘉慶,所以在乾隆去世之後,嘉慶就迅速的對和珅下手,叫來了剛直不阿並且跟和珅小有過節的劉墉查辦和珅貪汙的案件,當時為了定罪,劉墉羅列了二十條罪狀要一口咬死和珅。
  • 嘉慶不服從乾隆臨終囑咐,抄家和珅,為何15年後追悔莫及?
    這些都被嘉慶皇帝看在眼裡,嘉慶皇帝十分對和珅的這些行為恨之入骨,不過由於當時太上皇乾隆皇帝的寵信和珅的原因,才選擇沒有處理和珅,嘉慶皇帝在當時對於和珅貪腐的事情只是恨之入骨,真正讓嘉慶皇帝之後選擇殺了和珅的導火索,還是因為嘉慶皇帝的老師朱珪。
  • 一意孤行,抄家和珅,若干年後的嘉慶為何黯然神傷?
    在他被嘉慶皇帝抄家後,家中竟然搜出了8億到11億兩的白銀,再加上各種奇珍異寶以及古董字畫,大清第一貪官非他莫屬。其他幾個歷史上的巨貪也遠遠不如他但讓嘉慶自己都沒有想到的是,15年後他卻會對這個結果感到十分後悔,這是為何呢?嘉慶在少年時期就十分的厭惡這位朝廷中的蛀蟲,但是乾隆帝在位的時候他扳不倒和珅。
  • 視頻丨殺和珅的為什麼是嘉慶而不是乾隆?嘉慶為何在乾隆剛去世就對和珅痛下殺手?
    1799年的正月初三,乾隆駕崩,兩天後嘉慶就下旨逮捕和珅,三天後抄家,十天後賜死,嘉慶登基後第一把火,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處死了和珅,嘉慶這麼做是為了報自己與和珅的不共戴天之仇,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乾隆83歲那年,想要立太子早日禪讓,正當年的皇十五子永琰希望最大,也就是後來的嘉慶。
  • 嘉慶問和珅:為何要貪如此多的錢?聽完和珅的理由,嘉慶默不作聲
    和珅是清朝歷史上最著名的貪官。而根據歷史的記載,在和珅被抄家之後,從他的家裡抄出來的銀兩達到了十億兩以上。
  • 為何乾隆一死,嘉慶就急忙處死和珅,真的是另有隱情?
    ,可是為何在他剛去世了之後,他的兒子嘉慶就立馬將和珅處死,並且還說他貪汙公款,這又是因為什麼呢?,而這個數目並不會讓我們的嘉慶皇帝看在眼睛,也更不會是為了彌補國家的庫存而抄了他的家,因為當時國庫還是十分富裕,並且雍正爺給乾隆可是留了很厚的家底,而且我們的乾隆皇帝更是一個治國的好手,當時的國家可是十分富足,所以說對於他的這些錢自然不會動心,因此並不是衝著他的錢來的,那又是為何呢?
  • 和珅之死:為何不提前和新皇嘉慶搞好關係,是不願意還是不行?
    從嘉慶皇帝登基到和珅被賜自盡,其實有四年的時間,一個待在乾隆皇帝身邊能取得多年信任的權臣,為何不選擇緩和與嘉慶皇帝之間的關係,或者向嘉慶皇帝示好呢?他無視嘉慶皇帝的行為和舉動,必定會讓自己在乾隆死後成為嘉慶皇帝的眼中釘,但和珅為何還是這樣做呢?要想充分了解和珅這樣選擇,還是要從嘉慶皇帝即位說起。和珅從古至今都是出了名的大貪官,這也是和珅後期做官最大的目的。
  • 和珅家產八億兩白銀,為何嘉慶一年就花光,是嘉慶把私藏了嗎?
    在清朝乾隆時期,地方縣令還有一些巡撫,每次進京的時候總要備兩份禮物,一份是進貢給皇帝的,一份是孝敬和珅和大人的,就這樣和珅慢慢變得富甲敵國起來。嘉慶抄家花光和珅錢財的原因 和珅私藏金銀珠寶嘉慶是乾隆的兒子,在乾隆死後他也做了一段時間的皇帝,但那幾年他都只是個傀儡皇帝,乾隆皇帝當了三年太上皇,而在這三年之中,和珅和乾隆把他欺負得不像人樣,因此嘉慶對和珅本來就懷著仇恨的
  • 此人是「三十六計」創立者,為國鞠躬盡瘁,最後竟然被滿門抄斬
    此人是「三十六計」創立者,為國鞠躬盡瘁,最後竟然被滿門抄斬檀道濟是南朝劉宋時期的大將,因為很會打仗而累積戰功,卻遭到劉宋文帝與宰相劉義康的猜忌,最後竟然被滿門抄斬。《南齊書》說:「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策。」
  • 和珅跌倒 嘉慶吃飽
    但見乾隆兩眼微閉,「口中喃喃有所語」,嘉慶凝神諦聽,終不能解一字。而站在一旁的和珅卻應答自如,並代乾隆授意嘉慶。這種情景,令嘉慶驚駭莫明,和珅所傳乾隆之言真與不真,無人敢去考辨,只要和珅自稱所傳乃乾隆之言,就具有神聖的效力,就連嗣皇帝嘉慶也不能不唯命是從。正因如此,人稱和珅為「二皇帝」。 此時的和珅,更加猖狂無忌,甚至敢於冒犯皇權尊嚴。
  • 蜀國滅亡,劉禪封為安樂公,為何唯獨他被滿門抄斬?
    這些使得蜀國的軍民都成了階下囚,但是司馬氏並沒有為難蜀國的老臣,當時的統治者劉阿鬥還被封為安樂公,這對於蜀國臣民來說也是些許的安慰,但是就在桃園三結義中,關羽關雲長卻沒有得到善終,敗走麥城之後不但慘死,在日後的清算中更是被滿門抄斬,如此英烈,落得此番下場,也不禁不令人扼腕嘆息。
  • 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曾經幫助嘉慶處理和珅一案的官員最終被查出貪汙四萬兩白銀。所以,嘉慶寬鬆的反腐政策無法根除國家腐敗之風,僅僅起到除掉部分異己的作用。孔子畫像          此時的嘉慶在治國上充滿著乏力感,他認為即使日日夜夜為國操勞也無法有效地使國家重振旗鼓。有人曾說,當時的清朝是一個軟弱無力到讓所有人大吃一驚的王朝,處於半癱瘓狀態。
  • 嘉慶問和珅:太上皇對你如何?和珅哭道:好,嘉慶說:那你殉葬吧
    他做太上皇的時候,儘管年號已經改為了嘉慶,但是幾乎所有的政治大權依然是掌握在他的手中的。因此,嘉慶在最初做皇帝的時候可謂是十分的憋屈,沒有一點實權,如果沒有乾隆的點頭,他是連詔書都發不出去的。在《南亭筆記》中記錄了一個關於和珅與嘉慶之間的小故事。一天,和珅的人去嘉慶帝那裡處理一些事情,順便考察一些嘉慶有沒有犯什麼過錯,不過,就在這時,一個消息直接就將嘉慶「解放」了:「乾隆帝駕崩了。」
  • 和珅明知嘉慶可能對他下手,為何不趁早起兵造反?原因很簡單
    「和珅跌倒,嘉慶吃飽」——民間俗語引言和珅在乾隆年間深受恩寵,但是乾隆皇帝一過世,嘉慶就對和珅下手了。嘉慶對和珅下手是必然,因為和珅不辦,嘉慶就吃不飽。其實,和珅也料到了嘉慶繼位之後肯定會收拾他,那為什麼和珅卻沒有早做準備,最後使得自己苦心積累的萬貫財富一下子就被沒收了呢?和珅在乾隆年間被戲稱為二皇帝,從這個稱號中已經足以說明他的權力有多大。
  • 嘉慶為何不敢對和珅耍威風:知道他有用,以及知道自己該韜光養晦
    相比較這些,嘉慶還有一個問題值得關注,那就是在他上位之後,仍然對於和珅畢恭畢敬,甚至是不敢大勝斥責他,那麼為何會出現一個皇帝仍然要看大臣臉色這樣的奇怪事情呢?而嘉慶呢,他在有事情的時候甚至乾隆都不這麼見他,這就讓嘉慶只能去找和珅,而和珅若是在乾隆面前說幾句好話,那麼嘉慶才會被自己的父親接見,在這樣的情況下嘉慶自然是不敢得罪和珅了。
  • 乾隆剛死,嘉慶就殺和珅,難道不怕和珅多年來培養的勢力嗎
    嘉慶四年正月初三,大清「太上皇」乾隆帝駕崩,正月初四「親政」的嘉慶帝,就剝奪了和珅軍機大臣的職務,正月初八起,嘉慶帝又把和珅及其親信福長安下獄治罪,命令儀親王與成親王接管吏部和戶部,輕鬆就把「和珅一系」全拿下。七天後,嘉慶帝公布了和珅的二十條大罪,正月十八又正式宣布和珅「賜令自盡」。昔日乾隆帝的心腹寵臣,大清政壇上權勢燻天的和珅,僅過了十四天就徹底涼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