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說起清朝的貪官,大家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和珅,這位乾隆身邊的紅人在整個大清歷史中都是鼎鼎大名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他的「貪」。在他被嘉慶皇帝抄家後,家中竟然搜出了8億到11億兩的白銀,再加上各種奇珍異寶以及古董字畫,大清第一貪官非他莫屬。其他幾個歷史上的巨貪也遠遠不如他但讓嘉慶自己都沒有想到的是,15年後他卻會對這個結果感到十分後悔,這是為何呢?
嘉慶在少年時期就十分的厭惡這位朝廷中的蛀蟲,但是乾隆帝在位的時候他扳不倒和珅。所以在乾隆帝駕崩僅僅15天後,嘉慶帝就下令處死了和珅,他的這一行為也讓朝野上下都齊聲叫好,也為新登基的他鞏固了自身的地位,同時也在表面上得到了一些大臣的支持,但登基之後日復一日的繁雜工作卻在不斷侵蝕著嘉慶皇帝的耐心,在他處死和珅若干年後他自己也對處死和珅的這個決定追悔莫及,因為和珅雖然喜愛金銀,但他無疑也是處理政事的一把好手。
大家了解和珅的原因一定是因為他的貪,乾隆帝在位的年歲中,這位巨貪可謂是處理政務與收斂財富兩不誤呀,他依靠著自己的職權,在各地購入大量的良田,根據大清史料記載,和珅的府邸也就是現在京城赫赫有名的恭王府,據傳這位和大人的府邸裝修的比皇帝的寢宮還要輝煌,在府中小橋流水,庭院樓閣,可謂是應有盡有,其中在府後的花園更可謂是建築史上的瑰寶!乾隆四十一年(1776)四月,在乾隆帝的授予下,和大人成為了內務府的總管大臣,這是什麼意思呢?
也就是說他成為了皇帝的管家,皇家的錢袋子已經成為了他的手中之物了,這無疑是黃鼠狼進入了雞舍,把這位和大人樂的呀好幾天都睡不著,秉持著皇帝有的我一定有,我有的皇帝也不一定有的原則,全國各地向北京來的貢品,都會經過和大人的挑選,這要他覺得有趣,那麼就會搬回自己的府上!毫不客氣的說,皇帝用的也都是他剩下的。
這位大貪官憑藉著自己特殊的職位瘋狂斂財,根據清朝野史記載,當時大清國庫中的收藏都沒有他的私人收藏豐富,就是這樣的一位「巨貪」卻在乾隆在世的時候執掌了數十年朝政的大權,難道乾隆沒有察覺到和珅的「貪」嗎?肯定不是,乾隆帝留著他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和珅雖然貪,但他對皇家是一個有用的人。這裡就不得不提及這位貪官出色工作能力,在政治上,這位貪官十分的精明能幹,他十分清楚乾隆的個人喜好,往往一個眼神就能看出乾隆想要什麼,所以老皇帝無論去哪都帶著和珅。
而且他還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大臣,他與當時赫赫有名的東印度公司,以及周邊的一些附屬國家都有商業的來往,對內他也推動廣東十三行等諸多商行的商業往來,可以說正是因為有他的存在,省去了乾隆帝的許多工作,老皇帝對他十分的欣賞。所以在乾隆臨終前也囑咐嘉慶要善待和珅,就是希望和珅能夠好好的輔佐嘉慶,如果嘉慶帝妥善使用和珅的話當時的社會矛盾也會得到緩解。
但世上沒有後悔藥,雖然嘉慶的一生都兢兢業業,但可惜的是當時的社會矛盾已經愈演愈烈,而朝野上下也並不一心,有些臣子明面上是忠心報國,但在背地裡卻是各自有自己所擁護的勢力,這也讓這位年輕的帝王十分的頭疼,他成長在乾隆帝的羽翼下,年少時候也算得上無憂無慮,但當他真正地接受這個龐大的帝國的時候,他才真正地發現帝國並不像表面上的那樣輝煌,它也有著屬於自己的陰暗面。甚至可以說整個大清王朝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也許嘉慶帝是在懷念自己父親在位時候帝國的強盛吧!
而他雖然肅清了和珅這個朝堂上最大的貪官,但因為錯綜複雜的關係,嘉慶沒有能夠將整個貪汙系統連根拔起,而這些貪汙的官吏依然像水蛭一般汲取著大清的血液!毫無疑問康乾盛世是大清歷史上最輝煌的時刻,但極盛的背後就是急速的衰退,這單憑嘉慶皇帝一個人是無法改變這一局面的,但我們還是看到了這位帝王為此做出的努力,雖然失敗了,但他依然值得當時大清百姓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