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成是山東省的縣級市,隸屬於山東省威海市,地處山東半島最東端,三面環海,海岸線長500公裡,是中國大陸距離韓國最近的地方與韓國隔海相望,是中國距韓國最近的地區。擁有兩個一類開放港口、一個省級開發區、一個省級工業園、兩個省級旅遊度假區,陸地面積1526平方公裡,轄12個鎮、10個街道,826個行政村,125 個居民委員會,67萬人。
早在新石器時代,榮成就有人類聚居。西漢始置不夜縣,屬東萊郡。據史書記載,秦始皇先後兩次來榮築橋立祠、觀海祀日,漢武帝也曾前來拜日主。 榮成地處暖溫帶季風性溼潤氣候區,四季分明,氣候宜人。擁有成山頭、法華院兩處國家4A級景區,兩個國家級森林公園,一處國家級海洋公園,森林覆蓋率達到41.2%,空氣品質優良天數100%,適宜居住和養生。
雍正十二年(1734年)河東總督王士俊以"文登幅員遼闊,殊難管轄"為由,奏請裁衛設縣,次年二月建議認準,雍正以"始皇嘗射大魚於榮成山,山在邑境內,故命名因之",遂稱新設縣為榮成縣,治所為原成山衛城。據河口、北蘭格古遺址考察,新石器時代境內就有人類聚居。 殷商"有日夜出東萊"之萊國(於境內築不夜城)。 春秋,齊滅萊,改不夜城名夜易。 秦屬齊郡昌陽縣。西漢高帝六年(前201年)置不夜縣。東漢不夜縣併入東萊郡昌陽縣。
三國屬魏長廣郡昌陽縣。晉初屬長廣;元康八年(298年)改屬牟平。 南北朝北齊天統四年(568年)析牟平、觀陽縣地置文登、地屬文登縣,隸光州長廣郡。 後周至隋,皆屬東萊郡文登縣。唐武德四年(621年)置登州,地屬河南道登州文登縣。 宋隸京東東路登州東牟郡文登縣。 金、元屬山東東路寧海州文登縣。 明於境內置成山、靖海兩衛,境內大部屬屯區,隸山東都指揮使司及五軍督都府的左軍都督府。
清初衛設守備署,除屯地外,其它蓋屬文登縣地。 民國元年(1912年)榮成隸山東省膠東道;1927年直隸山東省;1937年隸屬於山東省第七專員督察公署。1940年2月,日軍入侵,國民政府宣布解散。4月9日,成立榮成縣抗日民主政府,隸東海專署。1948年10月將治所遷至崖頭鎮。 新中國建立後,屬文登專區(後改萊陽專區);1958年改屬煙臺專區;1983年改屬煙臺市。 1987年10月改屬威海市。1988年12月10日撤縣設市,仍屬威海市管轄。
成山頭國家AAAA風景名勝區位於膠東半島榮成成山山脈的最東端,故而得名"成山頭"。這裡是中國陸海交接的最東端,也是中國最早看見日出的海上高角--世稱好運角。
西霞口是我國著名的小康村,成立於1987年,以和諧理念為指導,讓群眾從經濟發展中受益,大力推進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村與村之間的和諧,營造出社會主義小康村和諧、富足、安寧、快樂的新局面。西霞口村為國家4A級風景區,西霞口以和諧理念為指導,讓群眾從經濟發展中受益,大力推進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村與村之間的和諧,營造出社會主義小康村和諧、富足、安寧、快樂的新局面
赤山風景區2005年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為威海三大龍頭景區之一,年接待遊客100多萬人次,是著名的"山嶽文化和濱海休閒型旅遊景區",被譽為"山東省新興旅遊的精品景區和典型代表"和"國際友好文化交流勝地"。
石島位於膠東半島東南端,瀕臨黃海,屬暖溫帶溼潤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有"東方夏威夷"的美譽。秀美的自然風光、眾多的人文景觀、 濃鬱的民俗風情,使這一海濱小城獨具魅力。
榮成槎山風景區的"槎"字,古代作"筏"字解,船的意思。這裡春夏秋三季,時有海霧隨風漫上岸來,翻卷升騰,形成霧海。有時,只有槎山九座高頂置於雲海之上,如葉葉扁舟,"山如海上槎",故名榮成槎山風景區。又因榮成槎山風景區九座較峻美的峰頂,並且,滿山巖石其色如黛,似鐵的顏色,所以,榮成槎山風景區又被稱其為"榮成九頂鐵槎山風景區"。榮成槎山風景區由正常花崗巖組成,形成於中生代燕山晚期,其同位素年齡值為82.3-144.7ma。
榮成槎山風景區是地球內多層次的巖漿噴發出來形成的,其巖體不斷隆升,接受外營力的侵蝕、剝蝕,在中國海岸帶上形成了極具獨特的海蝕地貌。它是華北與揚子兩大板塊裂谷作用大背景下的鬼斧神工,它是地質地貌類型中的新類型,是中國海岸帶上極具特色的海蝕地貌,它具有原始地跡遺產和生態組合的稀有性與保留的完整性,是地質科考、科研、科普的重要基地。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率領文官武將東巡至成山頭,認為到達天的盡頭,便令丞相李斯撰寫了「天盡頭秦東門」,並立碑於成山頭頂峰。 因年代久遠,石碑斷成兩截,上半截有字部分落入大海,現存山頂的底座高120釐米,寬145釐米,厚75釐米,據專家考證「此碑石質為木成巖,與成山石質不同,確是「秦代立石」。
延壽宮位於榮成市槎山風景區龍井頂南麓。為金代所建,三進廟堂式結構。 它前臨深谷,後背雲光洞,景色十分秀麗,「懸榻低雲樹,開窗近鬥星」。置身其間,使人有進入福地洞天之感。 可惜樸素典雅的延壽宮毀於戰火,只留下斷碑殘碣供人憑弔。 一九九一年,榮成市人民政府為了發展旅遊事業,對延壽宮廟群進行了修復。宮內塑像雕琢精美,栩栩如生。每年有大批遊客來此觀光朝拜,香火十分旺盛。
始皇廟坐落在成山峰下陽坡上,原是秦始皇在公元前210年東巡成山頭時修建的行宮。後來當地居民為了紀念始皇曾親臨此地,改建為始皇廟。也是全國唯一的一座紀念秦始皇的廟宇。 廟內有前殿日主祠、正殿始皇殿、東殿東後宮、鄧公祠、鐘樓及戲臺。大殿青磚紅柱,飛簷凌空,殿內塑像金面王冠,神態威嚴。 鄧公祠內有光緒皇帝詔彰北洋水師愛國將領鄧世昌的御碑及屬清代出土文物的第一代修廟人、第一位老道長徐復昌羽化的坐棺。
聖水觀是中國道教全真派的發祥地之一,位於榮成市崖西鎮,因觀內有聖泉而得名。七真之一王玉陽於公元1164年在此定觀建廟傳教,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公元1901年因戰亂被毀。1993年以吳道國同志為首的朱埠企業聯合總公司的決策者們開發重修,1994年5月28日開光,再現聖水觀輝煌。
榮成市馬道花斑彩石風景旅遊區位於山東省威海東南部沿海,距劉公島風景旅遊區30KM,成山頭風景旅遊區10KM,地處交通要道,佔地面積600公頃,以享譽海內外的花斑彩石為標誌性景點與崮山半島、萬米海水浴場等自然風景及眾多的人文景觀有機地組合成我國北部沿海優良的度假旅遊勝地。
由於島上尚無居民,也沒有其它天敵,故海鷗之繁衍越演越烈。有時一大群海鷗同時棲息在一塊巖礁上,必乎覆蓋了整個巖礁,遠遠望去,宛若一塊潔白的冰山。每當清明過後,即是海鷗的產卵時期。產卵後月餘開始孵化,這時海鷗很少離窩,即使人們去趕它,它也不願離開。經長久的潮水波浪衝擊侵蝕,島之四周岸崖已是滿目瘡痍,洞孔累累,千奇百怪,各具風韻。
大的海蝕洞內可以行舟,小的海蝕洞則僅能容納數人。在唐代以前,島上布遍耐冬花。每逢早春,耐冬鮮花盛開,漫山遍野均是花的海洋。往日佳景早已不再。但是,總算還有些山菊花,每逢金秋時節,金黃色的花朵便充分地開放起來,遠遠望去,一片金色,亦煞是好看。海驢島相傳為豬八戒當年用扁單挑著一隻雞和驢過海時,因天將破曉,雞鳴驢嚎,不慎將雞和驢落入海中而化為雞鳴島和海驢島。
榮成天鵝湖為省級旅遊度假區,坐落於膠東半島最東端的成山衛鎮境內,東南兩面瀕臨渤海,屬中緯度溫帶季風性海洋氣候。每年11月份至翌年4月份,萬隻大天鵝、幾萬隻野鴨、大雁不遠萬裡,從西伯利亞、內蒙古等地棲息越冬,形成世界上最大的天鵝湖,被國內外專家學者譽為「東方天鵝王國」。湖與海由一條寬100米的大沙壩相隔,形成天然的萬米海水浴場和沙浴場地。榮成天鵝湖又名月湖。
西霞口神鵰山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位於威海市榮成市成山鎮西霞口村東北處,臨海兀立,山勢陡峭。相傳,秦始皇東巡成山曾在此彎弓射過大雕,故名神鵰山。總投資已超過1億元,全區佔地3800畝,有猛獸區、草食動物區、海洋動物區、非洲動物區、熊樂園、百鳥園、猛禽園、猩猩園、豹狼山、猴子山、金絲猴館、熊貓館等動物棲息地。是全國最大的、風格獨特的海岸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擁有國家一、二類保護動物150多種,1500多頭(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