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堂談往《知堂回想錄》手稿本

2021-02-19 照亮我

藥堂談往《知堂回想錄》手稿本

出版說明

 

 

《知堂回想錄》是一部傷逝之作。一九六二年書寫到第四卷「北大感舊錄」知堂老人說,「今天聽說胡適之於二月二十四日在臺灣去世了,這樣便成為我的感舊錄裡的材料,因為這感舊錄中是照例不收生存的人的。」繼二○一九年出版《知堂回想錄》校訂本後,牛津大學出版社再次印行《知堂回想錄》手稿本,手稿原題「藥堂談往」署名「豈明」,分四卷二百○七篇。知堂老人此書本身的史料和文學價值,加上知堂手書的典雅美觀,使得這部手稿本異常珍貴。

 

《回想錄》緣於曹聚仁一九六○年十二月的約稿,背後有香港《新晚報》老總羅孚連載發表的承諾。一九六二年十一月底知堂老人完成三十八萬字全稿(「後序」寫於一九六五至六六年),期間因為連載被腰斬停止,一度差點擱筆。據曹景行整理父輩留下來的資料,當時香港報刊經營艱難,報社還要顧及知堂老人是時所處的環境、抗日時期那段歷史,以及北京的反應。羅孚當時能做的就是按最高標準預支稿費,以保證老人筆耕不停。手稿通過《大公報》駐內地辦事處渠道轉送至香港,得以免去海關檢查。連載一波三折,但在曹聚仁不懈的努力下,一九七○年《知堂回想錄》終於在香港出版,遺憾的是時知堂老人已辭世三年。曹聚仁得以放下十年牽掛後,把手稿交託給羅孚保存,二十五年後一九九三年羅孚把手稿捐贈給中國現代文學館。時光荏苒,而今又過了三十個寒暑,在周吉宜和中國現代文學館的協助下,《知堂回想錄》全部手稿(「後序」除外),含目錄共五百六十三張筒子頁,現在都完整無缺的原色刊印在此了。

 

披覽知堂遺稿,紙墨猶香。一開始老人用的是六百字的「知堂自用」稿箋,毛筆順序漢字編碼,至第一三三頁起版再次題記「藥堂談往」,換用「東京奧谷納」二十六行箋,沒有格子,字數約六二○字。寫到第二百頁再換無名朱絲格稿紙,新紙首頁題記:「藥堂談往二○一以後稿紙,每張計八三二字」。第三次換紙是三八一頁開始的「晏一盧集稿張氏藏本」二十四行箋。四八一頁起換「榮寶齋」每頁七二○字稿紙。「藥堂談往目次」八頁,用的是最後來的榮寶齋稿紙,並有全稿編碼,可見是最後謄寫的。

整部手稿可以看出,知堂老人行文流暢,極少修改。略有修改之處,不是在原稿上塗改,而是先將錯處挖空,裁出新稿紙,漿糊塗在新稿紙周邊貼在原處,然後再寫上要改的字句,字數往往相等,像第二十頁那樣多出兩行的不多見。正因知堂手稿的完整與潔淨,手稿本不僅成為一部極為難得的文學作品手稿,更是一部書法珍品。書名由《藥堂談往》改為《知堂回想錄》請參閱書末「後記」。需要說明的是手稿編碼從目錄第一頁開始,其中第五十至五一章之間的頁一一七因編碼重複,本書頁碼和原稿頁碼並不完全對應。

六十年來,《回想錄》手稿得到曹聚仁、羅孚、中國現代文學館的悉心保存實在是難得的一種機緣,香港三育出版社《知堂回想錄》排印本一九七○年面世,更為現代中國文學留下了這部重要的著述,後來流通的各種版本均係再版重印三育版,未及根據手稿作仔細校訂。知堂老人書寫,正體異體雜糅並用,各種排印本仍有待進一步校訂,手稿本的出版正適得其時也。

周作人(一八八五─一九六七),原名櫆壽,又名豈明,號知堂,現代中國散文大家,他繼承中國古典,吸收西方東洋文化,以文言的雅約以及外語的新奇和白話語體相結合,為二十世紀新文學散文,創造出沖淡雋永的風貌。

 

牛津大學出版社

二○二一年二月

相關焦點

  • 原創|閆平凡:張選青《七略別錄》輯本考述
    如洪頤煊的《經典集林》本、嚴可均的《全漢文編》本、馬國翰的《玉函山房輯佚書》本、王仁俊《玉函山房輯佚書補編》本、張選青的《受經堂叢書》本、姚振宗的《快閣師石山房叢書》本、顧觀光的《別錄》、《七略》輯本,顧觀光輯本,稿本藏北京圖書館,章宗源據姚氏《七略別錄文敘》的未刊本等等諸家。」[11]王連龍《劉向〈別錄〉佚文輯補》言:「自清以來,《別錄》輯本陸續出現。
  • 東京中央8月10日拍賣LIVE AUCTION|時光穿梭 賽璐璐動畫片手稿
    >預展/拍賣:東京都中央區京橋3-7-5 東京中央拍賣 本社 2F東京中央拍賣8月LIVE AUCTION Arts in Life 專題特別為大家推薦「時光穿梭 賽璐璐動畫片手稿動畫片工作室的工作人員們通過在透明塑料片上勾勒和塗色,從而繪制出我們在電視電影上看到的每一幀動畫,最後 保存下來的賽璐璐手稿,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是唯一的一幀。時至今日,技術的革新讓賽璐璐逐漸退出了動畫片製作的舞臺,成為了歷史。然而,時代的印記,註定讓它以不同的方式再次進入人們的眼簾,被情懷眷顧,被人珍藏。
  • 《聊齋志異》手稿全彩影印本出版發行 裡面有《嶗山道士》等多篇...
    半島記者 張文豔近日,瀋陽出版社日前出版發行了蒲松齡手稿《稿本聊齋志異》,該版本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手稿的細節特徵,是一部最接近蒲氏手稿原貌的《聊齋志異》版本,讓讀者可跨越時空,一睹蒲松齡真跡。一生困苦的蒲松齡沒有行萬裡路的經濟實力,去過的大地方除了他做幕賓的江蘇寶應縣之外,就是嶗山和泰山了。
  • 《朱生豪情書全集(手稿珍藏本)》句句動人心魄,字字刻骨銘心
    【書籍信息】書名:朱生豪情書全集(手稿珍藏本)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ISBN:978-7-5153-0622-3定價:68.00元【內容簡介】>本書手稿經朱生豪後人朱尚剛先生整理並授權。全書共收錄朱生豪情書308封,全面展示了朱生豪當時寫作的手跡和心跡,是迄今遺留的保存最完整的朱生豪情書手稿。308封情書,封封感人肺腑,句句動人心魄,字字刻骨銘心!1932年秋,朱生豪在之江大學與宋清如相識,兩人志趣相投,相知相許。1933年,朱生豪畢業後,兩人兩地分隔,開始近十年的苦戀之旅,以書信交流情感,傾訴相思。
  • 澄定堂古籍與手稿座談會暨手稿捐贈儀式
    「澄定堂」為西洋古籍藏書名家,自2018年起陸續移藏本館西洋善本數十種,多為首版。
  • 甲申政變的朝鮮政府手稿孤本試讀(一)
    手稿的中文書寫字體與同期的中國官樣文字「館閣體」迥異。中國的「館閣體」蕭規曹隨,工而刻板,缺少變化,難免千篇一律。而此件朝鮮王朝官方寫本,是由「統理交涉通商事務衙門」若干官員分別手錄,前後字體非出自一人之手,但字體或硬朗剛毅,或靈動飄逸,極富變化,手稿本身就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書藝瑰寶。
  • 【工美迎春拍】弘一法師著作罕見本三種
    ,錄寫警句100餘則,輯為《晚晴集》,為其晚年之作,後附永覺和尚廣錄摘要。        據書後所言,沙門傳貫於甲申年(1944)於茀林禪院曬經籍,此時弘一法師已圓寂,於《永覺廣錄》中檢得弘一手澤,為弘一採錄於諸經籍中的勸善警語,於是沙門傳貫募刻行世。是書卷前序言延印光作,書末附助刻人姓名。是書為弘一大師晚年居住地福建地區寺院刻本,極罕見,諸目不載,拍場罕見,為民國時期弘一大師集作珍罕本。
  • 運動健身手稿健心!尚揚、譚平、蘇新平、蔡錦、尹朝陽暢談手稿
    蔡錦、尚揚、蘇新平、譚平、夏小萬、尹朝陽等諸多知名參展藝術家出席了開幕式,暢談了他們對於手稿的創作心得,並受到非常多前來參觀展覽的藝術「粉絲們」的熱捧,其中不乏很多藝術機構的負責人,足以見得這次手稿展取得的成功。人們很關心,這些知名藝術家們在創作手稿時,他們想得是什麼?從中窺見他們的創作思路。億萬富豪的五大新奇收藏 從老照片到達文西手稿藝術家畫手稿時畫了什麼?
  • 短短四五年間,牛愛科已採寫編寫各類手稿40餘本
    短短四五年間,他筆耕不輟,採寫編寫各類手稿40餘本,還將240餘位中國奧運冠軍資料整理成冊。  3月28日,記者走訪了這位「跨界」統計調查員——牛愛科。  滿架子的書 都是他的心血  上午10時許,太原市小店區昌盛街附近,老牛邊走邊接著一個電話,商議重新草印《詩說奧運冠軍》的事情。
  • 展訊:[鳳凰手稿] 鳳凰名家手稿展(7月13日 北京鳳凰美術館)
    做手稿原本是為平時的創作積累庫存,但往往有的手稿就成了正式作品。有的精彩是不可替代的,再也畫不出那種隨性的意趣,如同寶石一般。很多特別滿意的小稿並沒有畫成大畫,反而偶爾興致來了畫大畫時竟有畫小稿時的從容與自在,這當然是平時做手稿的收穫了。      手稿就是藝術創作的庫區、源泉、實驗田和寶石。
  • 銘眼看手稿 | Jordan CP3.X
    雖然本賽季由他帶領的Thunder並未跨過馬賽克的大關,可Chris Paul還是證明了35歲的他依舊是球場上最硬的老炮。在今天的手稿環節之前,小銘為大家準備了幾個關於CP3.X的小知識,希望這能幫助大家更深一步地了解手稿
  • 銘眼看手稿 | Jordan CP3.X
    雖然本賽季由他帶領的Thunder並未跨過馬賽克的大關,可Chris Paul還是證明了35歲的他依舊是球場上最硬的老炮。下面小銘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Chris Paul第十雙籤名鞋:CP3.X的手稿!2.0」模式,我依舊想要為大家介紹我最愛的籃球鞋與手稿。
  • 伏尼契手稿已被破譯?
    這部密碼般的手稿文獻,如今保存在耶魯大學的拜內克古籍善本圖書館,但它最早的所有者,卻要一路追溯到神聖羅馬帝國的魯道夫二世。這位皇帝獲選之前,曾是波希米亞國王,其統治中心布拉格由此成為帝都,於是很長時間伏尼契手稿都保存在那裡。
  • 郝潤華:明代李白詩選注評點本考錄
    據明徐象梅《兩浙名賢錄》卷三三《吉安知府朱君佐諫》一文[ (明)徐象梅《兩浙名賢錄》,《續修四庫全書》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知朱諫有《李白詩注》一書。萬斯同《明史·藝文志》亦著錄朱諫《李太白詩注》,丁丙《善本書室藏書志》卷二四著錄《李詩選注》十三卷、《辯疑》二卷,云:「明刊本,溫州樂清蕩南朱諫選注,姪守仁校刊。」
  • 科學家的秘密手稿——牛頓的驚天末日預言
    根據他的秘密手稿顯示,牛頓在生前機迷於《聖經》,並曾預測世界將於2060年毀滅。2007年6月18日,一份此前從未同世的牛頓手稿在耶路撒冷的一家博物中被研究人員發現, 讓人感到驚訝的是, 這份手稿的內容並不是探討諸如「蘋果為什麼會從樹上掉下來」之類的科學問題,而是關於聖經密碼以及玄秘的神學問題。
  • 牛頓手稿試圖揭開金字塔的秘密,被拍賣 329 萬
    著名科學家艾薩克 · 牛頓(Isaac Newton)的一本殘缺手稿日前以 37.8 萬英鎊(約合 329 萬元人民幣)的價格拍賣。這本差點被燒毀的手稿顯示,牛頓試圖破解隱藏在埃及大金字塔尺寸中的秘密。
  • 「醫聖」萬密齋手稿真跡
    他的著作手稿保留了張即之、趙孟頫和魏碑痕跡,尤重魏晉書風的點畫之趣,較之二王筆致迅疾,可見當時「醫聖」陶醉在書寫的快感中,深得右軍筆法。他行醫用藥的軌跡,大都記錄在這些珍貴的稿本上,可惜大部分原著手稿經已散佚無蹤。  著作豐碩的萬密齋出身於醫學世家,祖父萬杏坡是位名醫,他的父親萬筐擅長兒科,尤精於痘疹,樹立了「萬氏小兒科」的聲望,名噪鄉裡。
  • 銘眼看手稿 | 安踏「倒踏」
    來咯,不過這一期的手稿與以往有些許不同,之前的手稿都是關於「已經發售」的球鞋,而今天的主角可能你找不著呢(而且只能在這裡看到哦)!這張可以說是今天的重頭戲了,我們將這張手稿拆開來看,小銘為你解釋為什麼我覺得光憑手稿這雙就不止¥369。
  • 曼德拉自傳出版 手稿系在獄中完成(圖)
    曼德拉自傳出版 手稿系在獄中完成(圖) 2013年12月09日 16:53 來源:烏魯木齊晚報 這本創作於1970年代獄中,出版於1990年代的曼德拉自傳,記錄了曼德拉和南非黑人族群的艱難自由之路。此外由曼德拉好友、紀錄片導演丹尼·謝克特創作的曼德拉傳記《漫漫自由路:南非國父不為人知的多面人生》中文版也即將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