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技能人才通過應用型職業教育登「雲」逐夢

2020-12-18 中國發展網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繆曉琴報導在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上海代表隊的參賽選手中,來自中高職院校的學生展現出了非凡的實踐能力。就讀於上海第二工業大學高等職業技術(國際)學院的袁明經過層層選拔脫穎而出,代表上海青年技能人才參加「雲計算」項目的角逐,憑藉紮實的技能水平彰顯著精彩的人生價值。

據悉,「雲計算」項目是45屆世界技能大賽根據時代發展、產業進步新設立的項目之一。在本屆大賽中,參賽選手要在公有雲平臺上按照設計的架構部署雲資源,完成基礎設施的搭建、管理運維以及公有雲設施的安全,並保障雲資源的高可用、可擴展和良好的彈性。不僅考驗選手對分析、設計、部署、測試、監控技能的全面掌握,而且還要滿足競賽項目應用的高性能、高可用、安全性、降低成本等要求。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雲計算」項目指導教練楊寅春介紹,學校緊跟業界對新型信息技術人才的需求,不斷對原有的專業結構進行主動調整和升級,例如增設智能科學與技術、數據科學與大數據等前沿專業;為網絡工程專業加入「雲計算」技術相關課程、為軟體工程專業增加移動網際網路開發相關課程等。在培養高職信息技術人才時也大量採用了「雲計算」技術,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水平。學校還對接美國及澳大利亞職業教育相關專業標準,培養具備國際視野的技能人才。袁明就是來自二工大高等職業技術(國際)學院 17級網絡技術專業的學生。

目前,上海市人社部門正圍繞強化「四大功能」、建設「五個中心」,大力加強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工作。在工程技術領域,探索開展高技能人才與工程技術人才職業發展貫通的試點,暢通技能人才職業發展通道。深化職業技能證書與學歷證書「雙證融通」試點改革,進一步擴大培養規模。調查顯示,上海技能人才平均工資高於全市平均工資1.29萬元。高等職業教育畢業生的職業發展路徑已越來越明亮、寬闊。

二工大曾培養了「抓斗大王」包起帆、「萬能技師」李斌等全國勞動模範,近年來,學校又穩步邁入了新型高技能人才的特色發展之路,學生的職業技能也屢創佳績。在教育部第12屆、第13屆「西門子杯」中國智能製造挑戰賽中,該校學生獲得全國特等獎;在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上海市選拔賽中,該校CAD機械設計項目包攬了一、二、三等獎。

在60年的辦學歷程中,二工大始終保持對職業教育成才的實踐和耕耘。經過科學研判社會需求、深入調研總結學校辦學經驗現狀,確立了「職業導向的高等教育」的辦學定位,制定了「掌握職業技能、崇尚職業信用、彰顯職業特色」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在辦學過程中,注重建立健全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育人體系和教育教學質量保證體系,持續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和內涵建設。

寶劍鋒從磨礪出,在二工大,學生可以參與真刀真槍的項目,有效提升自己的研發能力和綜合能力。為了增加學生的動手能力,學校積極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與華為、亞馬遜、神州數碼等一線企業籤署合作協議。智能製造工廠實訓基地項目被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授予「智能製造智慧學習工場(2020)」稱號。

在二工大,學生可以不斷充電緊跟技術進步,向高精尖專業化轉型。學校通過深化改革,以新的機制、新的模式為應用型人才培養注入新的內涵、新的動力,從2015級學生開始啟動實施完全學分制改革,精簡學分,實行彈性學制,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制度性地預留空間。學校配套推行學業導師制,提供給學生個性化的人才培養方案,形成了具有二工大特點的完全學分制管理方式。

在二工大,踏實鑽研的勞模文化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被一代代師生傳承延伸。學校將《勞模精神與職業信用》列為必修課,在人才培養上不單注重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更注重以勞模精神、工匠精神為引領,對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素養和職業精神加以鍛造。

相關焦點

  • 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受關注 在線技能教育助力打造高技能人才大軍
    當今世界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技能人才是支撐中國製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基礎,更是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環。新發展階段對新時代從業者的技能和素養也提出了新要求。因此,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加強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要求「加快提升勞動者技能素質」。
  • 福建工程學院京東智聯雲產業學院成立 加快應用型人才培養
    東南網記者 陳楠 攝東南網12月10日訊(本網記者 陳楠)今天上午,作為第十八屆「海創會」配套活動的福建工程學院京東智聯雲產業學院成立儀式暨首屆「智聯雲」現代產業學院建設高峰論壇在福州市開幕。記者在會上獲悉,此次雙方聯合成立的福建工程學院京東智聯雲產業學院將致力於開展產教融合創新示範,在電商、貿易、物流供應鏈、人工智慧等領域建立長效穩固的合作機制,加快福建省該領域應用型人才培養。學院依託於網際網路經貿學院,開設電子商務行業工程師實驗班,並整合線下線上教學資源等多種教學模式。
  • 優質高職院校有望升格為應用型本科高校,《湖南省職業教育改革實施...
    1月22日,湖南省政府公布了《湖南省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此次改革緊密對接國家、湖南發展戰略,對接產業布局調整專業布局,強調到2022年,職業院校畢業生本省就業率達到60%以上,為經濟提質、增速、轉型提供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支撐。
  • 上海職校學生如何逐夢、築夢、圓夢?這裡有三個小故事
    2020年是上海職教質量年。隨著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不斷加快,城市發展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愈加緊迫,上海的職業教育也進入了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在10月11日晚舉行的2020上海教育博覽會「技與未來」職教圓桌論壇「我的未來不是夢」專場直播中,上海市商貿旅遊學校優秀畢業生卓俊傑,上海市醫藥學校優秀學生王國珍,上海船廠技工學校教師、優秀畢業生李曼,以及上海船廠技工學校校長鄭高健、上海市醫藥學校副校長茅燕萍共聚直播間,傾情講述了職校學生逐夢、築夢、圓夢的故事。誰說設備與維修專業只有男孩子能選?
  • 江蘇五維教育科技 助力職業技能培訓
    「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1+X證書」)已在全國試行,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宜興中等專業學校等無錫9所職校入選全國首批「1+X證書制度試點院校」,試點項目包括web前端開發、汽車運用與維修、建築信息模型、物流管理、智能新能源汽車、老年照護等。
  • 面向未來的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如何培養
    清單背後,指向的是未來人才培養問題。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會長、教育部原副部長魯昕強調,助力解決「有原料、沒有好材料,能設計、不能優製造」問題是現代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任務,是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的重點突破方向。  2014年,178所高校在首屆產教融合發展戰略國際論壇上共同發布《駐馬店共識》,圍繞「建設中國特色應用技術大學」的主題發出時代先聲。
  • 我市大力推進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各職業院校學生在全國、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頻頻折桂;2016年以來,我市共有近1500名中職畢業生被應用型本科院校錄取;繼續完善專業教師引進位度,兩年來我市從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等高校引進中職新教師20餘人……近年來,蕪湖市職業教育發展成績令人矚目。
  • 激起陶瓷職業技能人才「一池春水」
    剛剛落幕的第一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掀起了一波崇尚技能的熱潮,職業技能比賽對推動高素質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促進就業、弘揚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對職業技能人才有著迫切需求的陶瓷行業來說,職業技能比賽並不陌生。
  • 「電子競技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呼之欲出,青年如何逐夢前行
    【編者按】11月30日,受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技能鑑定中心委託,中國文化管理協會在京舉辦「電子競技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終審會,「電子競技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呼之欲出。近年來,在青年中「圈粉」無數的電子競技逐漸發展成為一項群眾性運動。
  • 職業教育:大力培養技術技能人才
    ,深化職普融通、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國特色學徒制,大力培養技術技能人才」。在服務國家戰略上,全國職業學校開設了1200餘個專業和10餘萬個專業點,基本覆蓋了國民經濟各個領域,每年培養1000萬左右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在現代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等領域,一線新增從業人員70%以上來自於職業院校畢業生。
  • 教育部與德國博世公司在華全面啟動「雙元制」職業教育和應用型...
    教育部與德國博世公司在華全面啟動「雙元制」職業教育和應用型人才培養合作 2020-09-14來源:教育部   2020年9月,教育部與德國羅伯特·博世有限公司以換文形式籤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與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羅伯特·博世有限公司關於深入推進產教融合
  • 創新技術領航,小牛互娛多維度建立網際網路人才 「逐夢場」
    有人笑稱快速發展的企業就是「高速路上邊開車邊換輪胎」,而引發「換輪胎」的本質,是網際網路企業對各類技能的多元化需求,導致了匹配度高的專業人才總量短缺、尖端人才復用性低、業務線差異影響企業平衡等問題。 對於走過五年,人員規模擴展至七百餘人的小牛互娛來說,這些問題是企業發展路上的必經功課。根據布局移動應用及遊戲領域的經驗,小牛互娛通過實際行動,向業界交出一份可持續發展的參考答案。
  • 技工教育迎來春天,人社部透露將提高技能人才待遇
    新京報快訊(記者 姜慧梓)國新辦今天(12月18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人社部副部長湯濤在發布會上表示,「十四五」時期,我國將大力發展技工教育,緩解當前的結構性就業矛盾。在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十四五」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首次提出加強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專門提出了對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要求。目前,我國技工學校接近2400所,在校生360萬,每年有100萬的技校畢業生進入產業工人和技術工人隊伍。
  • 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引發熱議 「以賽促學」推動人才培養
    當今世界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技能人才是支撐中國製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基礎,更是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環。新發展階段對新時代從業者的技能和素養也提出了新要求。因此,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加強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要求「加快提升勞動者技能素質」。
  • 首冠教育集團大數據財務分析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試點項目說明會成功...
    作為我國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業教育既是中學教育的延伸,也是對高等教育的補充。為了更好的促進我國職業教育健康有序發展,2019年2月國務院出臺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在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啟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簡稱「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
  • 上海中僑職業技術大學揭牌,滬上首個「職業大學」,招收三校生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完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推動具備條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鼓勵有條件的普通高校開辦應用技術類型專業或課程;開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打造現代職教體系,職教本科,成為不能迴避的重要環節。
  • 煙臺市支持優質高職院校建設本科應用型大學
    記者從會上獲悉,煙臺市將推行中高職一體化發展,支持優質高職院校按照本科應用型大學標準進行建設,支持新建一批應用型高職院校。 會上,有記者提問「煙臺市作為全省首個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試驗區,圍繞打造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具體開展了哪些工作?」
  • 「勞動模範的搖籃」上海第二工業大學迎來60周年華誕
    創辦於1960年的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從成人教育起步,到舉辦全日制高等職業教育,再升格為普通本科高校,到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列為「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試點單位,直至成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走出了一條應用型高校的特色發展之路。六十年來,二工大輸送了包起帆、李斌、徐小平等為代表的各級各類技術與應用型人才11萬餘名。
  • 杭州職達電商學校:專注職業技能教育,培育優秀高技能人才
    杭州職達電商學校是一家致力於全日制職業教育與專業技能培訓的學校,走學歷加技能的培養模式,它歸屬杭州職達教育集團。這裡,培育優秀高技能人才,為你提供大量就業機會,提高就業優勢,也為你追求更高學歷保駕護航!
  • 職業教育橫向縱向全打通
    通過「半數省屬本科高校轉型為應用型本科高校」「『雙高計劃』高職院校的骨幹專業試辦本科」「增加職業教育本科計劃、專業碩士和專業博士計劃」等一系列具有突破性的舉措,建立職業教育人才上升通道,是破冰之舉。    對此,省教育廳職教處處長梁斌言說,根據教育部近日公布的「雙高計劃」建設名單,山東15所高職院校的19個專業群榜上有名,「高職院校試辦本科,將從這份名單中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