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疫情之下,富人反而越來越富,財富是怎麼到富人手上的

2020-12-16 閒指論道

今年年初,很多人被困在家,大家都應該有這樣一個感覺:日用品食品水果肉類都漲價了,有些地方一棵白菜甚至漲到了30塊,超市的貨架因為大家搶購,空了很多。

隨著疫情的結束,各地開始復工復產,很多人開始感受到:工作不好找了,工資降低了。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股市卻創了近兩年新高。現在,雖然大部分地區恢復了正常,也時不時的傳出「允許員工自願降薪」的新聞,令人啼笑喈非。

我們國家算是控制得比較好的的,但也經歷了一輪物價上漲,失業加劇,資本市場活躍的過程。歐美等西方國家疫情泛濫,幾乎失控,這種情況就更明顯。

每次經濟危機,首先會帶來通貨緊縮,隨後演變為通貨膨脹,導致財富更加的兩極分化。

經濟出現問題,最先感受到的是大宗商品,比如石油,有色金屬,礦石,銅鋰等。出於對大宗商品的悲觀預期,石油等商品價格會首先大幅下跌,投資實體經濟的錢會轉而投向避險類產品,比如黃金,有些需求靈活的資本會變成可控制的現金。

實體經濟的錢都去避險了,整個社會的經濟運轉就會出問題。加上大量金融機構做空,更加加劇了經濟問題,市面上的商品少了,物流也少了,廠家不活躍了,於是通貨緊縮就來了,大量貨物漲價,食品飲料漲價,老百姓用於支出明顯增多,於是開始減少別的消費,比如影視娛樂,買房買車的打算,週遊世界的計劃。然後,服務業開始受創。

國家肯定不希望看到這種情況,比如川普就開始向美聯儲施壓,要求他們儘快放水。於是美國大量發行國債,美聯儲拼命買,讓錢流向市場。同時還降低利率,讓更多的人來借錢。此外,M2大幅增加,說明印的錢也多了,這些錢最終都流向市場。

這麼多錢,很低的利率,一部分流向實體市場,一部分流向股市,一部分通過層層轉移,流向了樓市,這麼多錢入市,同時形成通貨膨脹。但是,不管流到哪裡,最終都流向了資產階級,流向富裕階層,有些腦袋靈光的普通人,也能喝到一點湯。

前面說到股市上漲,玩資本遊戲的大佬首先吃到了第一筆紅利。今年六月份開始,樓市開始上漲,地產商又吃到了一筆紅利。實體經濟也得到了補貼,也彌補了一部分損失。這些現象,雖然我們國家感受不深,不過歐美金融資本相當發達,疫情期間,美國富人平均資產上漲了23%。市場放水的錢,絕大部分都流向了富人的口袋。

只有普通百姓,既要承受降薪的委屈,還要承擔物價上漲的壓力。結果就是窮人更窮,富人更富。所以,我們堅決反對那些,自己賺得盆滿缽滿,卻把風險甩給社會,甩給窮人的資本家。

我們也要做一些抗風險措施,真正認識到資本市場的規律,並且學會運用一些金融手段,才會讓我們在特殊情況下儘可能地減少損失。

相關焦點

  • 為何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
    不知你發現沒有,社會上有種奇怪的現象,就是窮人越來越窮,而富人越來越富,窮人怎麼努力都是貧困,甚至越來越窮。而富人則是躺著攢錢,想不攢錢都難,而且貧富差距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大,這是什麼原因呢?經濟學上的「馬太效應」又稱為「二八定律」,是指世界上80%的財富與權利都掌握在20%的人手中,即世界上大多數人是窮人,只有極少數人是富人,而且這種財富分配的不均衡會隨著時間推移越拉越大的,這也是造成"貧富兩極化"越來越嚴重的根本原因。
  • 疫情之下,為什麼美國的富人財富激增,窮人的生活卻更加艱難?
    ,ATF)的研究人員根據《福布斯》的實時數據計算了美國億萬富翁的財富增長,根據他們的分析報告,從2020年3月18日到9月15日,美國643位億萬富翁的財富總和反而增加了8450億美元。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的最新數據,新冠肺炎疫情對非裔和拉美裔的影響更大,他們的住院率是非西班牙裔白人的4.5倍。有色人種在普通工人中的比例很高,他們一般不能居家工作,所以更容易接觸到病毒。帕帕季米特裡歐還說:「儘管大多數人認為疫情無視種族、信仰或財富,但我們並不是『所有人都在這場疫情中』。
  • 疫情之下美國經濟極度不平衡:富人越富,窮人越窮
    隨著全美範圍內新型冠狀病毒病例數量的增加,個體的經濟狀況也越來越分化,越來越多的老百姓失業,但是另一邊富人的財富積累卻越來越多。這邊是4000萬美國租房族將流落街頭,那邊是美國的億萬富翁們,在疫情期間淨資產增加了近萬億美元,最富有的那50個人的財富總和甚至超過了全美國一半人口的財富總和。
  • 疫情致富?3月來美國富人財富激增萬億美元,馬斯克身家飆升400%!
    大發疫情財?美國富人疫情爆發以來資產大增值,前650人掌握4萬億美元財富,8個月時間總計增長33%以上,是底部1.6億人持有財富的兩倍。隨著道指衝破3萬點大關,美國富人的財富又再進一步。
  • 疫情之後美國富人財富大漲,說明他們經濟方面,還沒有準備好復甦
    疫情之下美國普通民眾的日子不在好過,大部分失業人員開始出現,將近有四千三百萬美國人,首次領取了失業救濟金,特別是在旅遊業和服務行業工作的人員,疫情之前,這些人是首當其衝受到衝擊的。受到疫情方面的衝擊,美國經濟界其實有著一種十分有意思的變化,首先是有錢人,在美國,疫情之下,那站在金字塔頂端的一小部分人的財富,非但沒有受到衝擊,反而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上漲。比如貝佐斯,財富上漲了362億美元,疫情之後身價達到了3.5萬億美元。
  • 為什麼富人交稅越多貧富差距越大?
    富人多交稅、窮人享福利,這是已成為共識的治國金律,按道理在這一模式下社會將變得越來越平等,全體公民共享社會發展的紅利。不過統計數字表明理想社會在現實中並不存在,近三十年美國的總財富迎來爆炸式增長,但佔總人口一半的低收入群體,卻實現了收入零增長的另類奇蹟。
  • 2020年財富洗牌加劇,為什麼富人更有錢了?
    立即關注,提升認知漲財富 在新冠病毒危機發生以後,富人的財富增長了很多,而窮人財富沒有任何增長。 香港大學亞洲環球研究所所長陳志武,在剛舉行的鳳凰網財經峰會上的演講中如是說。
  • 為什麼窮人越窮,富人越富?
    市場整體財富規模增長了10%,想想看自己的資產有這個增長速度嗎?為什麼窮人越窮,富人越富看到一個數據,疫情以來,中低收入群體的收入增速在3%左右,而高收入群體收入增速在8%左右。上半年大家覺得汽車銷量下降,但賓利銷量暴增70%,保時捷卡宴訂單周期上升到7個月。大家覺得超市生意不行,都在消費降級,而三亞免稅店被買爆,上海LV店排長隊。不是疫情影響了收入,而是影響了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
  • 疫情下的美國:窮人潦倒,富人狂歡。美國發明新詞「K型復甦」
    而最貧困50%美國人擁有的財富比例則從3.6%降至了1.9%。面對"窮人失業、富人的錢包卻越來越鼓"的現象,美國經濟學家提出了"K型復甦"理論,認為這是美國的走勢,同時說明了"財富可以帶來幸福,但財富並不等於幸福"這一觀點。
  • 周文強:富人為什麼能成為富人
    看了周老師這本書之後,我那些過往的經驗、片斷的認識全部拼接起來了,我對怎麼實現財務自由有了一個系統的認識,這也可以從側面反映本書的魅力所在。為什麼窮人是僱員,富人是企業家?為什麼窮人擁有的是主動收入,富人擁有的是被動收入?為什麼窮人不敢停止工作,必須為錢工作一輩子,富人快速積累財富一輩子不用工作還有源源不斷的收入?窮人怎麼轉變為富人,草根如何逆襲為成功者?
  • 疫情之後,富人們財富縮水了嗎?美國研究報告已經出來了
    普通人受苦受難,但富人們大賺特賺!和我們多數人想像的不一樣的是,疫情過後,富豪們反而變得更富裕了,即使全球股市出現了大幅度的動蕩。雖然股市暴跌曾經對富豪們造成了一些傷害,但億萬富翁們卻不可思議的正在鞏固他們的財富。美國是全球富豪最多的地方,我們不妨以美國大富翁們為例,簡單做一個分析。大富翁們的財富,很多時候都在股市上。股市上下波動,財富加加減減。
  • 美國一面天堂一面地獄!富人財富激增萬億,小企業遭「斷糧」危機
    來源:金十數據一天之內(12月1日),出現了兩條關於美國的新聞,新聞對象的「處境」卻截然不同,誇張地說,一個處在天堂,另一個處在地獄。處在天堂的是大發疫情財的美國富人,處在地獄的是美國持續倒閉的小企業。
  • 財富定律:想要變成富人,學習富人知識改變自己的認知!
    俗話說:人無外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對於大部分普普通通的人來說,往往是靠辛苦勞動去賺錢,如果沒有特別的機會,就很難賺到大錢,真是這樣的嗎? 2:最初幾年困難最大 其實,貧窮者要變成富人,最大的困難是最初幾年。財智學中有一則財富定律:對於白手起家的人來說,如果第一個百萬花費了10年時間,那麼,從100萬元到1000萬元,也許只需5年,再從1000萬元到1億元,只需要3年就足夠了。
  • 為什麼說窮人越來越胖,富人越來越瘦?真相很扎心
    而最近一則消息講述:窮人越來越胖,富人越來越瘦,這是怎麼回事,真的是這樣嗎?為什麼說「越窮越胖,越富越瘦」?在我們的印象中,肥胖一直是財富的象徵,說明家庭條件好,吃的多,身材才會胖,而窮人因為吃不飽,經常有營養不良的情況,所以身材一直是處於一個消瘦的狀態。
  • 美國疫情故事:窮人撐不過3個月,富人財富仍在增長
    但長久的停工也對美國民眾的生活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甚至有民調顯示,近50%底特律居民表示,他們手中的錢可能只夠支撐3個月的生活。在此背景下,第一財經記者對話了美國幾個還未正式宣布解封地區的專家和民眾,了解到了「一個疫情下的兩個故事」。
  • 美國富人打算插隊打疫苗 美媒:醫療體系正在殺死普通人
    (美聯社資料圖)海外網12月21日電 美國《華盛頓郵報》當地時間18日發表題為《富人們將如何插隊接種新冠疫苗》的評論文章。這並不奇怪:一項研究顯示,富人們更傾向於認為自己比別人更重要,且不太可能給予他人幫助。美國的私人醫療保健系統不但沒有緩和,反而放大了這些傾向。財富對美國的制度以及政策有很大影響力。我們已經看到類似情況在全球範圍內展開。樂施會(Oxfam)和其他人權組織的一份報告顯示,僅佔世界人口14%的富裕國家正利用他們的資源和影響力獲取疫苗。這些國家甚至計劃額外儲備,以防萬一。
  • 窮人買保險越買越窮,富人買保險越買越富?
    之前有一個朋友問我說,你對「窮人買保險越買越窮,富人買保險越買越富」的說法怎麼怎麼看?本人保險從業十幾年,還沒有聽說過這個說法,也許真的是自己孤陋寡聞吧。這句話猛地一聽,貌似很有道理,就是說窮人花錢買保險,買得越多可能越窮,富人買的保險越多就會越有錢。但是這句話更準確解應該是:每個人買保險,都要買合適金額保險費的保險,要買適合自己實際需求的保險。因為,這實際上涉及的是基本的生活需求和美好的精神追求,到底應該優先選擇哪個的問題。
  • 從買LV到冰島購地 中國富人成各國期盼財神爺
    但無論是陳光標慈善困局,還是郭美美滿屋子的愛馬仕,與這一階層龐大的且在持續增長的數字相比,當下的中國富人顯然尚未學會如何與其巨額的財富和平自處,而大多數中國人,也尚未學會如何平和對待這一群體。  上個世紀,「美國歷史富豪榜」的頭把交椅頒給洛克菲勒時,《福布斯》給出了這樣的評語:「他不單單影響經濟,還直接確定了這個國家的走向。」那麼,越來越引人注目的中國富人們又影響了什麼?
  • 北美觀察丨富人「逃離」美國為那般?
    「決堤(般的需求)實際上去年年底已開始,我們當時並沒有意識到,而且需求還變得越來越強。」這波少見的移民浪潮早於新冠疫情暴發,但是疫情無疑助推了其增長。由於自身控制疫情不力,美國一直被列入歐盟的旅行禁令清單。要知道,去年有1900萬美國人前往歐洲旅行,但如今,擁有美國護照也難以「暢行天下」。對國際旅行的需要促使一些富人尋求通過移民的方式擁有第二本護照。
  • 窮人思維和富人思維有什麼區別——解讀《富爸爸窮爸爸》
    我們有沒有意識到為什麼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對金錢觀念的不同。大部分人的金錢觀都不是來自學校,而是來自於家庭。貧困的父母在培養孩子的理財觀念的時候,總會說:在學校裡要好好學習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