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名片】南空航空兵某團殲擊機飛行員、上尉陳鴻程
【強軍座右銘】敢於亮劍,勇當捍衛祖國領空的「拼命三郎」
新春伊始,江淮某地,南空航空兵某團組織的一場空戰對抗訓練拉開帷幕。
伴隨著發動機的轟鳴,兩架戰鷹呼嘯升空。此戰,該團「85後」飛行員陳鴻程將與團副參謀長樊偉偉捉對廝殺。
「一個是老將出馬,一個是『少俠』亮劍!」指揮室內,團長沈軍洪向記者介紹,樊偉偉多次參加大型演訓,具有良好的戰術素養和豐富的對抗經驗,而陳鴻程是團裡的空戰新秀、空軍「金頭盔」獲得者,這場對抗有看頭。
說話間,只見兩架殲擊機從東西兩個方向迎頭逼近。經驗老到的樊偉偉首先發現目標,拉升佔據高位有利態勢,隨即發起攻擊。就在這時,陳鴻程駕機一個半扣倒轉躲避攻擊,順勢形成「咬尾」態勢,死死纏住對方……
「好小子,這麼驚險的動作也敢做!」大屏幕前,指揮室內多名指揮人員驚呼。
「狹路相逢勇者勝,打仗需要這種虎氣膽氣!」一旁觀戰的沈團長向記者介紹說,去年空軍「金頭盔」比武時,陳鴻程就是憑著這股狠勁、衝勁一戰成名。
那次比武,空軍170餘名飛行精英雲集大漠,年僅29歲、飛行時間才800小時的陳鴻程與上一屆「金頭盔」獲得者對決。
「豁出去了,一定要把他打下來!」面對久經歷練的「老鷹」,陳鴻程向師團領導立下「軍令狀」。
果然,戰鬥打響後,陳鴻程臨危不懼,時而拉起,時而盤旋,時而俯衝,時而追擊,在閃轉騰挪間向對手發起猛烈攻擊,最終以8∶0的戰績完勝對手。考核組的評價是:招招見血,劍劍封喉!
「怎麼可能?奇蹟!」消息傳來,參加比武的各路精英驚嘆不已,陳鴻程「拼命三郎」的名號不脛而走。
「新一代革命軍人,『有血性』是重要一條。這種血性,說到底就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鬥精神,就是一往無前、敢於亮劍的精神狀態,這些精神品質在陳鴻程的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團政委姚小寶說。
血性需要本領支撐。熟悉陳鴻程的人都說,他的這份血性擔當不是「傻大膽」,而是把「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頭轉化為了潛心鑽研、苦練精飛的行動。他逐一研究老飛行員在訓練中的飛參、視頻,仔細分析一個個動作、一組組數據,努力提高自身技戰術水平。
戰鬥還在繼續,完成第一輪空戰對抗訓練的陳鴻程與樊偉偉攻守易位。兩架戰鷹再次隱蔽接敵,處於低高度的陳鴻程並未按常理實施機動擺脫,而是拉升機頭形成低位仰角攻擊態勢,在對手攻擊之前,率先摁下了發射按鈕。
「這個動作雖然有些冒險,但在對抗中十分奏效。」沈團長介紹說,「由於我們飛的是二代機,一般認為近距空戰高位一方可佔據能量優勢,而陳鴻程和戰友們通過大量試飛和數據驗證,探索出低位進攻的戰法,成為二代機空戰對抗的『撒手鐧』。」
空戰對抗訓練結束,走下戰機的陳鴻程大汗淋漓。他顧不上休息就直奔飛行參數判讀室,和戰友一起進行對抗復盤。用他自己的話說,雖然自己險勝,但戰鬥中他發現好多地方要向樊副參謀長學習。
「軍人就要敢於亮劍,我要當好捍衛祖國領空的『拼命三郎』!」陳鴻程認為二代機完全可以與三代機進行空戰對抗,並完全有機會取勝。
不久前空軍召開訓練研討會,空軍首長點名讓陳鴻程參加。面對全場的將軍、師長、團長及各路飛行精英,陳鴻程把自己的訓練心得和盤託出,受到廣泛好評。
「爭做新一代革命軍人,首先必須立足本職;實現強軍目標,也需要每一個人幹好本職。作為一名飛行員,我的本職就是捍衛祖國領空,讓進犯之敵有來無回!」這位「85後」飛行員的話,透出一股捨我其誰的沖天豪氣。(李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