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發出重磅信號:中國無意與美全面對抗,中美不能強行脫鉤

2020-12-17 有料的號

最近一段時間,美國處處針對咱們,比如在南海領域軍演,銷售給印度武器,賣給臺灣武器等等,而且還把咱們的很多企業列入制裁名單,從軍事和經濟以及科技等各方面對咱們進行壓制,不僅對華為、中興等高科技企業進行打壓,還對中國的一些大學和研究機構進行限制,可以說為了打壓咱們,真的是不遺餘力。

不過咱們並不怕他們,就在7月9日,王毅霸氣發聲,他表示,中美關係正面臨建交以來最嚴重的挑戰。美方一些人想方設法遏制中國的發展,到了不擇手段的程度。

王毅部長還表示,中國不會也不可能變成另一個美國。

而且,中國從來無意挑戰或取代美國,無意與美國全面對抗。

不過隨後王毅表示:

我們有權利維護自身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有權利保衛中國人民艱苦奮鬥獲得的勞動成果,有權利拒絕任何對中國的霸凌和不公。

最後王毅提出建設性的建議,他表示,中美關係不應另起爐灶、不能強行脫鉤,而應繼往開來,與時俱進。

看到這裡,網友紛紛為王毅部長的胸襟和大氣感到由衷地點讚,這才叫全球視野,這才叫全球胸懷,這才叫大國擔當!

大家都知道中國和美國都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分別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美關係對整個世界都會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處理好了就會促進世界和平和穩定,促進各國經濟的良好發展,是一個雙贏甚至多贏的局面。如果處理不好,有可能會兩敗俱傷,而且對全球經濟發展和環境的穩定造成不利的影響。

而現在美國有一小部分人唯恐全球不亂,到處搞事,這不是一個超級大國應該有的做法,也不是一個超級大國應該有的擔當,如果執迷不悟,一條道走到黑,只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因為,中國的崛起是任何人都無法阻擋的,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誰和趨勢作對,誰就會被趨勢打得頭破血流。大家說是不是?

相關焦點

  • 中美全面對抗即將開始,中國須以動態發展手段捍衛國家安全
    我們首先要明白一點,中美這一輪的對抗是全面對抗,之前中美之間比如:在貿易問題上;在大使館被炸問題上;在中美撞擊問題上;只是一個局部的領域,現在是全面對抗的,包括你看休斯頓總領館被關是中美脫鉤的又一步驟,那麼中國對美國進行反制裁成都總領館也被關雙方之間在外交領域進行博弈。
  • 王毅:中美對抗對兩國和世界肯定是災難
    (原標題:王毅:中美對抗對兩國和世界肯定是災難)
  • 把中國視為敵人?美國有人犯下大錯!7日,王毅鏗鏘發聲鮮明表態
    中國從來無意挑戰或者取代美國,無意與美國全面對抗。中國最關心的是提高本國人民的福祉,最重視的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復興,最期待的是世界的和平穩定。然而,美國國內一些政客抱著冷戰思維和零和博弈的過時觀念不放,偏執地認為中國會威脅到美國在全球的領導地位,為此不遺餘力地把中國渲染成對手甚至敵人。
  • 非要來惹中國?美反華勢力瘋狂挑釁!11日,王毅霸氣警告引爆輿論
    中國從來無意挑戰或取代美國,無意與美國全面對抗。然而,美國國內一些政客為撈取政治私利以及出於遏制中國的目的,在全世界近乎瘋狂地圍追堵截中國、毫無底線地造謠污衊中國、肆無忌憚地幹涉中國內政。日前,美國方面再度宣布對臺進行軍售,美國國務院也借香港問題無端指責中國,並對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領導成員進行所謂「制裁」。面對美方的瘋狂挑釁,11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進行了嚴正表態。據外交部網站12月11日消息,當天,王毅在京出席「2020年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研討會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
  • 美國強行關閉中國領館,時隔3天,又對華蠢蠢欲動!王毅有言在先
    最近這些年,隨著中國綜合實力的不斷增長,美國對華政策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尤其是在川普上任後,更是將「對華強硬」當作手中的一張牌。自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美暴發後,川普就多次就疫情問題「甩鍋」中國,從而達到轉移國民注意力的目的。而在近日,美國更是在川普的帶領下,強行關閉了中國領館。
  • 美知道怕了?20日,中國正式打出「王牌」,王毅第一時間把話挑明
    在川普輸掉大選後,美國針對中國的封鎖政策變得越來越多了。但即便如此,川普並未成功阻止中國前進的步伐。近日,中國嫦娥五號所取得的成就更是令美媒驚嘆。美國「外交學者」網站報導稱,中國的太空計劃表明,美國推行的脫鉤政策不會像它所希望的那樣奏效。報導指出,作為嫦娥五號任務的一部分,一個著陸器從月球表面收集月壤,然後將其轉移到軌道器上,後者於12月17日返回地球表面。這是中國開展雄心勃勃太空計劃以來的第一次。報導還強調,中國在航天領域的成績是在與美國完全脫鉤的情況下取得的。
  • 中國任人欺凌時代早已不復返!王毅鏗鏘發聲,向美國釋放強烈信號
    2020年以來,川普政府為了打壓中國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一方面,美軍的艦艇和軍機頻繁抵近南海、臺海、東海,對華進行軍事挑釁;另一方面,美國大肆制裁中國科技企業,對華發動「科技戰」。而在外交上,美國在2020年7月強行關閉了中國駐休斯敦總領館,引發了中美兩國間的一場「外交戰」。
  • 中方通知美關閉成都總領館,王毅:中國不會隨美方起舞,但也絕不容...
    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24日同德國外長馬斯舉行視頻會晤時表示,中國不會隨美方起舞,但也絕不容美方胡來。對等反擊傳遞清晰信號中國外交部24日在官方網站刊登的聲明強調,中美之間出現目前的局面,是中方不願看到的,責任完全在美方。我們再次敦促美方立即撤銷有關錯誤決定,為兩國關係重歸正常創造必要條件。
  • 被提名的美新國務卿表態:中美不能脫鉤!
    中美存在競爭 布林肯9月份接受採訪時曾表示中國對美國構成的挑戰正逐步擴大,已經是美國在經濟、軍事和外交上的最大挑戰。布林肯的政策是重視美國與盟友合作,以西方國家的價值觀和行為模式來集體遏制中國。
  • 崔天凱談中美關係:"新冷戰"和"脫鉤"根本沒有出路
    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網站12月10日刊登崔天凱大使9日在美中貿委會2020視頻年度晚宴上的致辭。幾天前,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同美中貿委會董事會成員代表舉行了視頻會議,就共同關心的問題深入交換看法。感謝美中貿委會為此所做精心周到安排。艱難的2020年即將過去,人們從未像現在這樣期盼2021年是一個真正的「牛年」,對中美關係而言也同樣如此。但是,我們無法把這視作理所當然的事。眾所周知,中美關係正面臨建交以來罕見的嚴峻局面。
  • 王毅:中美應開啟各層級對話,任何問題都可以拿到桌面上來談
    希望雙方秉持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精神,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穩定向前發展,同各國和國際社會攜手推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這是中方對下階段中美關係的主張和期許,也希望能成為美國各界越來越多有識之士的共同認知。當務之急是,雙方應一道努力,排除各種幹擾阻力,實現中美關係平穩過渡。
  • 美國步步緊逼,中美面臨建交來最嚴峻局面!王毅講話給美指出明路
    2020年以來,美國為了遏制中國,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一方面,美軍的艦艇和軍機頻繁抵近中國沿海,對華進行軍事挑釁;另一方面,白宮不斷出臺各種對中國企業的打壓措施,對華發動「科技戰」和「經濟戰」。此外,美國政客還大肆鼓吹所謂「中國威脅」,叫囂對華「新冷戰」。
  • 守正不移,與時俱進 維護中美關係的正確方向——王毅國務委員在...
    中國不會也不可能變成另一個美國。正確的態度是,彼此相互尊重、相互欣賞、相互借鑑、相互成就。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從發達國家學到了很多有益經驗。同樣,中國的一些成功做法也對許多國家解決當下的問題不無啟發。在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中,中美雖然社會制度不同,但完全可以並行不悖,和平共存。第二,中國的對美政策沒有變化,我們仍願本著善意和誠意發展中美關係。
  • 王毅在與法國外長勒德裡昂通話時就中美關係發表看法
    新華社北京7月28日電 7月28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與法國外長勒德裡昂通話時就中美關係發表了看法。 王毅表示,當前,中美關係引起國際社會普遍擔憂,根本原因是美國國內一部分政治勢力,出於拉抬選情的政治考量和維持單極霸權的需要,不惜全面否定中美關係的歷史,毫無道理地對中國進行全方位打壓,不斷挑釁中國的核心利益,攻擊中國人民選擇的社會制度,污衊與中國人民血肉相連的執政黨。
  • 聚焦全國兩會|王毅:疫情是中美共同敵人,相互支持幫助是兩國人民...
    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24日訊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今天下午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行記者會,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為有效防控疫情,共同維護公共衛生與健康,記者會採用網絡視頻形式進行。
  • 李濱丨中美關係會走向全面對抗嗎?
    而要避免中美之間出現更激烈的衝突,首先雙方要進行利益的新協調,同時中國必須堅持改革開放,堅持既定的外交方針,將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思想貫徹到底,這是改變美國霸權慣習,避免中美關係出現顛覆倒退的根本保障。中美間存在如美蘇陣營間對抗的制度基礎嗎?
  • 中美會走向全面對抗嗎?
    中美合作曾經是大國合作的典範,但是隨著中國政治、經濟影響力的不斷提升和科技、軍事的持續發展,美國對中國的態度逐漸從支持、壓制走向對抗。在川普上臺之前,以壓制為主,表現為拒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對外合作項目各種使絆拆臺、兩國最起碼維持了表面上的「和諧」。但自從生意人川普上臺之後,逐漸從壓制走向對抗,甚至基本的政治禮節和外交禮儀等不要了,直接開懟。
  • 事關中美關係,王毅一番話振聾發聵,直戳美方要害
    建交40多年來,經過雙方幾代人的共同努力,中美關係成為世界上相互交融最深、合作領域最廣、共同利益最大的雙邊關係之一。中美兩國經濟總量超過世界三分之一,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50%。然而,美方一些人固守陳舊的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從零和博弈角度看待中國發展和中美關係,把中國視為對手甚至敵人,攻擊中國人民選擇的制度和道路,對中國進行全方位遏制,甚至鼓吹搞「脫鉤」和「新冷戰」。為推動中美關係早日重回正軌,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日前再度發聲。據外交部網站消息,王毅日前在京同美國亞洲協會舉行視頻交流時表示,在意識形態問題上,要尊重彼此選擇的制度和發展道路。
  • 拜登勝選使中美現轉機,中國對美外交「鬥而不破」仍是基調
    2020年中美關係在「川普主義」操弄下,陷入雙方建交以來最嚴峻的挑戰。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傅高義及哈佛大學政治系教授艾利森,不約而同以一戰歷史為殷監,示警兩國若不能找到新的大國合作模式,雙方將步入災難性戰爭,導致全人類的失敗。
  • 不和中國做生意了?川普接受福克斯採訪,又談「中美脫鉤」
    尤其是在近段時間,美總統不斷的強調對華脫鉤,或將意味著中美關係將迎來歷史性的轉折點。「中美脫鉤」的影響據環球時報在8月27日消息,據美國福布斯在8月25日報導,川普政府對華脫鉤的政策將會付出巨大的代價。該媒體認為,白宮正在發動貿易戰,但卻沒有任何收穫。據報導,川普在近日表示,將會對中美兩國的經濟貿易重新審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