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化蝶
雖然川普還是美國總統,但拜登已經開始組建新內閣,近日,一眾擁有豐富政治經驗的業內人士被拜登委以重任,成為拜登的助手。
在最重要的國務卿職位上,拜登選擇了布林肯出任。布林肯與拜登有20年的私交,在外交領域有豐富的經驗,在政策上的立場也與拜登一致。
中美存在競爭
布林肯9月份接受採訪時曾表示中國對美國構成的挑戰正逐步擴大,已經是美國在經濟、軍事和外交上的最大挑戰。布林肯的政策是重視美國與盟友合作,以西方國家的價值觀和行為模式來集體遏制中國。
目前在美國的政壇上,兩黨對於中國問題的看法上態度一致,就是視中國為極大挑戰,要堅決遏制中國發展。美國認為中國對美國掌控國際規則造成了阻礙,意識形態和基本利益的不同使中國不會按照美國的規則來處理事務。
美國的軍事霸權和美元霸權使全球大多數國家都在按照美國的意志行動,只有中國和俄羅斯除外。而俄羅斯的經濟逐漸衰落,中國則在未來幾年後有可能超過美國,這是美國無法接受的。一旦美國從全球獲取的利益不足以滿足美國人那種極端浪費的生活模式,美國的社會將會發生動蕩,對於聯邦制國家來說是個嚴重的問題。
中美需要合作
美媒預測拜登上任後不會像川普那樣對中國使用極端強硬的態度,拜登曾表示俄羅斯才是美國最大的敵人,布林肯也表示中美不能脫鉤。原因在於俄羅斯是能源出口型國家,與美國在歐洲存在能源出口矛盾。中國則是全球生產鏈最完整的國家,中美間的貿易額太過於龐大。美國人離不開中國製造的輕工業產品,美國企業也離不開中國龐大的市場,而中國也需要美國的高科技產品,雙方存在巨大的優勢互補和相互需求。在資本全球化的時代,中美兩國作為經濟大國更是互相糾纏不清,這種複雜的情況是不可能脫鉤的。
中美之間存在競爭,也在多個領域存在合作的必要性,而且不以政客的觀點而變動。
免責聲明:本文由時代之聲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海峽消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