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爾達斯舞曲(又譯:查爾達什舞曲)起源于吉普賽人的民間舞蹈,時間大概是在15世紀的30年代,在匈牙利廣為流行,到了19世紀的50、60年代成為匈牙利主要的民間器樂體裁。它採用兩拍子的節奏,在樂曲結構上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叫「拉遜」(Lassau),速度緩慢,第二部分叫「弗裡斯」(friss)是主要部分,速度大都很快,常用切分節奏,氣氛熱烈狂放。
斯蒂潘·豪瑟(Stjepan Hauser),出生於克羅埃西亞的大提琴家。豪瑟出身音樂世家,
中學畢業後就讀於薩格勒布音樂學院,曾在英國,美國求學,並師從美國著名大提琴家伯納德·格林豪斯
(1916~2011)學習。豪瑟在全球超過40個國家和地區進行過演出,獲獎無數,深受觀眾歡迎,已經是世界著名的大提琴演奏家。
卡羅林·坎貝爾(Caroline Campbell),美國小提琴家,在八歲時就舉辦了首場獨奏表演,
高中時則登上美國標誌性音樂殿堂「甘迺迪藝術中心」舞臺演奏。畢業於名校史丹福大學,取得社會學碩士學位。
演奏曲風廣泛,既曾於交響樂團中演奏正統古典樂,又曾與多位知名流行跨界古典藝人合作過,
諸如義大利盲人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加拿大爵士樂手麥克布雷等。
今天分享的版本為大提琴與小提琴合奏,演出地點就是克羅埃西亞競技場普拉,現場演繹醉美動人。
其中小提琴演奏美國Caroline Campbell(卡羅琳.坎貝爾),美國卡洛琳·坎貝爾小提琴手。跨界古典藝人,優雅雍容的迷人形象,爐火純青的音樂技巧與熱情。
大提琴演奏家為克羅埃西亞Stjepan Hauser(司傑潘.豪瑟),他的演奏豪爽、奔放、深沉,有時看似蓬頭垢面不修邊幅,實則不拘小節異常投入,是典型著魔似的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