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指揮的奇襲官陡門,到底有多厲害?看傷亡數字就知道了

2020-12-15 留名講史

1939年,侵華日軍企圖通過增加兵力部署,進一步威脅新四軍在江南的活動範圍

為了打擊侵華日軍的囂張氣焰,粟裕開始醞釀一場對侵華日軍的戰役打擊行動

這次戰役就是著名的「奇襲官陡門」之戰,這次戰鬥以極小的代價取得勝利,極大的鼓勵了官兵和江南人民的抗日士氣。

奇襲官陡門也是新四軍首次使用的長途奔襲新戰法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戰神粟裕的軍事指揮才能:

1.敵我分析

1939年初,日軍突然增加兵力,加強了對蕪湖 南京 鎮江三角地帶的控制,日軍根據現有的交通線路,構建了第一道封鎖線,然後在封鎖線線內建立了很多碉堡,企圖通過這樣的封鎖方式,壓縮江南新四軍的作戰活動範圍。

為了儘快的搞清楚日軍的部署情況,新四軍派出了很多的情報人員,收集日軍的情報,隨後日軍的部署情報不斷地送到了粟裕的面前。粟裕站在地圖面前,仔細分析了敵人的部署情況,在地圖上詳細標出敵人的位置,做到知己知彼

2.實地偵查地形

粟裕通過望遠鏡不斷的對地形進行偵查,以獲取更加準確的地理信息,為後續的戰役部署提供更加準確的信息,利用一切有利地形,為我所用,增加部隊的生存空間。

3.確定攻擊地點

粟裕詳細的偵查地形後,就開始思考選擇哪個地方攻擊日軍,最後粟裕決定反常規,選擇在敵人自認為最安全的中心地帶進行打擊,敵人自認為最安全的地方,往往就是敵人最鬆懈的地方。而官陡門這個地方正好在敵人的中心地帶。

官陡門是一個小鎮,位於蕪湖的郊外,當時日軍侵略蕪湖時,立刻就佔領了蕪湖的機場,而官陡門剛好離這個飛機場很近,有一條河從南往北,將小鎮分成兩邊。小鎮周圍河網很多。

日軍為了保護飛機場,在河的兩邊修築了嚴密的防禦工事,3層的鐵絲網和放置障礙,日軍在西、南、北3個方向修築了互為犄角的炮樓,相互配合,很難攻打。是非常重要的軍事位置。

4.如何攻打

粟裕指出:想在敵人的中心地帶作戰,就要求我們必須採取速戰速決,不給敵人反應的時間,快速撤離,必須要採取突然襲擊,才能達到這樣的目的

5.戰前演習

這次的戰鬥,是新四軍第一次長途奔襲作戰,為了保證奇襲獲得成功,粟裕要求部隊要進行戰前演習,根據現有掌握的官陡門地形和日軍的兵力部署,有針對性地進行演習,通過演習不斷地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力圖通過最小的代價取得勝利。

6.長途奔襲作戰

1938年1月18日清晨,粟裕帶領部隊,冒著寒風,開始長途奔襲,為了保證部隊的安全,部隊向北冒雨前行25公裡後,隱蔽停止行動。1月19日上午,部隊先後乘坐2次船,午夜後部隊穿插到一個離官陡門只有40公裡的村莊隱蔽待命

1月20日上午,粟裕召集排以上的指揮員,再次確認各自的攻擊目標和戰鬥任務,確保在20分鐘內結束戰鬥,並迅速回撤。當天傍晚5點,部隊繼續前行到亭頭鎮。為了保證主力部隊的側翼安全,掩護部隊負責青山和黃池的日軍據點,主力攻擊部隊繼續往官陡門方向前進

1月21日凌晨的2點,主力部隊離官陡門不到10公裡,這個時候,前面要通過一條河,考慮到離總攻擊時間已經很近了,為了節省時間,粟裕下令改陸路急行軍,確保按時趕到指定地點。凌晨4點左右,部隊到達官陡門不到2公裡的地方,指揮員確定了各自的作戰任務後,主力部隊分兩個方向實行了對官陡門日軍據點的合圍。

7.粟裕下達攻擊命令

借著黎明即將到來的時刻,粟裕下令部隊發起攻擊,衝鋒號 響起,瞬間槍聲 炮聲 震耳欲聾,主力部隊衝破敵人的鐵絲網,衝進據點。據點內的偽軍和日軍還沒搞清楚發生什麼事情,就已經成為了我軍的俘虜。借著敵人還未反應過來,粟裕迅速帶領部隊佔領偽軍的司令部,切斷他們和上級的聯繫。

從戰鬥開始到結束,僅用了分鐘就結束戰鬥,加上清理戰場的時間,不到20分鐘。等到日軍的增援部隊趕到的時候,粟裕帶領新四軍早就安全撤離。

奇襲官陡門戰役的勝利,新四軍共消滅日偽軍300餘人。而新四軍無傷亡,只有3個人受了輕傷,並繳獲了大量的步槍、短槍、機槍、手榴彈等軍用物資

粟裕指揮的奇襲官陡門之戰,讓我們再次感受到了戰神粟裕的指揮才能,是抗擊日本侵略者的一次經典戰例,有力的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激發了江南民眾和新四軍的士氣。向英雄們致敬!和平來之不易,珍惜當下

相關焦點

  • 抗日戰爭最後一役:高郵戰役——粟裕大將為日軍敲響了喪鐘
    粟裕,開國將軍之首,一生經歷大小戰爭無數,從一個士兵成長為令敵人膽寒的大將,他的一生可謂是一個傳奇,他在21歲就已經擔任戰場指揮官,早在1939年就指揮了水陽鎮伏擊戰、橫山戰鬥、奇襲官陡門等戰鬥,但在這些戰爭中粟裕以配合主力部隊為主,粟裕在這些戰爭中嶄露頭角,日軍投降時粟裕已任華中野戰軍司令員。
  • 從抗戰到解放戰爭,慣於奇襲,敢於決戰,粟裕十大經典戰役
    紅軍時期,粟裕歷經連長、營長、團長、師長。1929年到1934年,他又歷任紅四軍參謀長,紅十一軍參謀長,紅七軍團參謀長、閩浙贛軍區參謀長、紅軍第十軍團參謀長等職位。參謀長是負責軍事,說明了他的指揮能力。紅軍時期,粟裕沒有擔任過獨立部隊的軍事正職,也就沒有機會展現軍事才能。抗戰時期,他終於開始爆發。
  • 戰神粟裕有多牛?敢打險仗硬仗,十大戰爭奇蹟無人能比
    1、抗戰奇襲戰 新四軍在抗戰中成長,積小戰為大戰,粟裕用兵,慣於出乎敵人意料。 官陡門據點位於蕪湖近郊,日軍飛機場外圍的扁擔河兩岸,東西兩岸共駐有偽軍300餘人。1939年1月20日,新四軍二支隊3團冒雨出發,21日凌晨4時逼近據點前沿。
  • 粟裕導演的「狗咬狗」讓眉頭緊鎖的陳毅也連連叫好
    畑俊六低頭便看,誰知不看則已,一看大驚。他兩眼一黑,癱坐在沙發上,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來。這電報上到底寫的是什麼呢?諸位莫急,先說說粟裕使用的錦囊妙計。▲粟裕(左二)粟裕打仗有個習慣,每到一處,總是先去察看地形、地物、地貌。他到江南已一年有餘,對江南的地形可以說是摸得一清二楚。哪裡有山,哪裡有水,哪裡有溝,哪裡有坎,全都印在了腦中,可以說,他的頭腦就是一份活地圖。
  • 個個有勇有謀,讓人敬佩
    整個二戰長達6年,參戰國家和地區先後有60多個,人口17億,有形無形的戰爭創傷在各國人民特別是歷經8年抗日的中國人民心頭打上深深烙印,決不允許這種悲劇重演,已經成為戰後世界人民的共同心聲。 今天筆者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國最勇猛的五大悍將,他們為祖國做出了巨大貢獻,值得人們致敬以及懷戀。
  • 「小委員長」陳誠有多厲害?粟裕:他的陣型一流,可惜太天真
    張靈甫的74師有多恐怖?不光政治出身根正苗紅,他的作戰能力也有著非常過人的厲害之處,他是國軍中為數不多善於指揮大兵團作戰的將領。首先,我軍大兵團主力北上要做到瞞天過海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要知道,敵軍的偵察飛機可不是吃素的,這麼多烏泱泱的人在地上走,天上的偵察飛機可不是擺設。其次,我軍集結於臨沂一帶的主力北上,防守臨沂的人數必然大幅度減少,敵人不可能不會所有察覺。
  • 粟裕與洪江的故事
    媽媽看了看通知書,沉思了一會,遲疑地說: 「 現在外邊不太平啊,等到外邊太平了再出去念書也不晚呀! 」我覺得母親這樣回答,實際上是答應我出去念書的。我也沒有再給父親說,就在一九二四年一月八日離家上路了。到底是年輕沒經驗,沒有把路費籌劃好。我步行一百一十裡到了湘西水陸碼頭洪江,要在這裡乘船去常德,才發現買船票的錢不夠,只好給家裡寫信要路費。
  • 對越自衛反擊戰,如果由戰神粟裕來指揮,結果會怎麼樣?
    粟裕大將,除了敢打敢拼以外,在戰場上最擅長的就是指揮戰術。他計謀深遠,善用奇兵,以奇得勝,也因為勤於思考,勇於實踐,總能夠帶給大家驚喜。粟裕大將的指揮能力已經達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被稱之為是天才謀略型的統帥。
  • 李雲龍的二師和楚雲飛的89師哪個更厲害?對此粟裕是這樣說的
    李雲龍的二師和楚雲飛的89師哪個更厲害?對此粟裕是這樣說的文/月半現在哪個臺沒有播出過個幾部抗日神劇,劇情雷人又誇張,簡直就是把我軍神化,日軍懦弱化,因此這樣的片子讓很多觀眾覺得沒意思,逐漸對抗日劇失去了興趣。
  • 粟裕打遊擊戰為何無往不勝?全賴他的6大遊擊方針,5大作戰要領
    下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 一、以小博大,方顯英雄本色 當時的日本在被外國侵略突然打醒以後,他們早早的明白了,有實力才能在國際有話語權,所以結合他們的傳統武士道,發展軍國主義可以說是得天獨厚,他們的軍人都有一種悍不畏死的精神,這也讓中國人民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當時的紅軍戰士,多半是從鄉間地頭臨時徵召上來的,自然無法同那些軍國主義的狂熱分子相比較
  • 日寇出兵400多人,搶奪我軍1門大炮,粟裕笑答道:偏不給你們
    可畢竟作為三軍之主的粟裕,他的目的是要鍛鍊前線指揮員,讓他們在戰鬥中成長起來獨當一面,自然,粟裕不會選擇大包大攬。粟裕留給嚴昌榮的,只有充足的自主權和想像空間,至於能否打好仗就得看嚴昌榮是否有悟性了,這是名將粟裕常常用來「逼」下屬的一招。在古溪戰鬥中,粟裕用這招成功「逼」得葉飛學會了巧打攻堅戰,現在該輪到「老虎團」團長嚴昌榮了。
  • 解放上海,殲敵一個營我軍要傷亡1000多人,粟裕下令一炮也不能打
    當時的上海就已經是一座國際化的大都市,各國在上海都有駐外機構,另外,上海還是當時中國的金融中心,解放軍此時接收的不僅僅是一座城市,還是未來這個國家發展所依賴的經濟脊梁。因此在解放上海的戰鬥中,解放軍付出的傷亡很大,他們要保證儘可能的不對上海人民的生活造成影響。
  • 華野很多仗都是粟裕指揮的,為何最終授元帥軍銜的是陳老總?
    華野很多仗都是粟裕指揮的,為何最終授元帥軍銜的是陳老總?關於陳粟,爭論很多。客觀講,陳統兵幾十年,雄居一方,確實是軍事行家裡手,後來評帥應是名至實歸。陳的亮點是:當他發現粟更優秀時毅然放權讓粟施展,當有分歧時沒有以權相壓而是報軍委裁決。
  • 兩軍戰神在戰場上對壘,粟裕和薛嶽誰更勝一籌?1947年一戰分高低
    在新四軍時期和解放戰爭的很多戰役中,粟裕的指揮達到了出神入化的狀態。時至今日,粟裕都是國人心中的"軍神"。  薛嶽,抗日名將。在1938年的武漢會戰中,他指揮9戰區第1兵團在萬家嶺殲滅日軍第106師團,擊斃敵軍3000多人。在此後,他指揮了三次長沙會戰,每一次會戰,他都指揮部隊重創敵人,日軍對他是又恨又怕。
  • 林彪VS粟裕:雙星爭輝,一時瑜亮,到底哪個戰神更勝一籌?
    當然,如果單從軍銜上看,如您所言。但是,開國授銜,是綜合考量,既看軍功,也看素質,還看資歷。如果僅僅看兩人指揮大兵團作戰的能力,這就不好說了。實事求是地講,開國10大元帥,10位大將,57位上將,單就指揮大兵團作戰而言,從戰略謀劃、戰役指揮、戰術運用、戰鬥實施,綜合來看,林彪與粟裕絕對是一時瑜亮,無人能與之相提並論。為什麼拿他們2人相比較?因為建國之後,軍迷有過幾次比較集中的討論,這個問題一直就是說不清道不明的熱點。
  • 看看陳元帥手下十大虎將有多牛!
    一次,面對搜山敵軍的大火包圍,陳毅在沉著應戰之餘,寫下了後來膾炙人口的詩篇:「斷頭今日意如何,創業艱難百戰多。此去泉臺集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 抗戰後不久,陳元帥遇到了此後10多年的搭檔,驍勇善戰的粟裕大將。 1927年,粟裕還是學生兵的時候,趕到南昌參加起義。此後南下作戰時頭部中彈,經戰友幫助,才趕上隊伍。粟裕回憶,南下剩餘部隊集合時,是陳毅第一次同全體軍人見面。他以堅強的意志震動了大家並贏得欽佩。剩下的千餘人跟隨著他和朱老總,戰勝了食不果腹且冬天還穿單衣的惡劣環境,走向與毛主席會師的道路。
  • 為什麼說粟裕打仗最厲害?粟裕擊敗國軍十大名將:誰做得到?
    為什麼說粟裕將軍厲害?因為他打敗過十大名將。在蘇中七戰七捷,以3萬人擊敗李默庵12萬大軍。李默庵號稱能文能武,忻口會戰李默庵任左翼軍總指揮,忻口會戰堅持了20多天,共擊斃、擊傷日軍上萬人,勇挫日軍銳氣一戰成名。1942年調任第32集團軍總司令,駐防浙江,開展遊擊戰。
  • 解析解放戰爭中毛澤東指揮作戰的三大失誤,兩次遭粟裕糾正
    敗仗,也有兩種涵義,一種是被敵人消滅,如解放戰爭時期的金門戰役,9000多人上了島一個也沒回來,毫無疑問,這是敗仗;還有一種是消耗仗,我們沒有被敵人消滅,但傷亡不小,沒有達到作戰目的,這在當時來說也叫敗仗。如果被敵人完全消滅掉才叫敗仗,那麼整個解決戰爭,只有一個金門戰鬥。如果把消耗仗叫敗仗,那歷史上就多了,無論何人都有。如1946年的大同戰役,我們殲敵8000多,但都是殺傷的,很少俘虜。
  • 紅十軍團餘部400人能夠堅持三年遊擊戰爭,粟裕的指揮藝術是關鍵
    紅十軍團時有兵力三個師(第19、第20、第21師)約6800餘人,其中戰鬥人員也有4000多,所以譚家橋一戰雖然沒有打好,但是主力尚在。然而接下來最致命的因素,是黃埔一期的軍團長劉疇西在譚家橋戰後有些畏手畏腳,部隊士氣也沒有鼓舞起來,在此後的半個多月的野戰中連續失利,天寒地凍之下,糧彈兩缺的紅軍遂陷入困境。
  • 粟裕的封神之戰:3萬對戰國軍12萬,為何屢屢獲勝
    1937年他作為第14軍軍長,擔任左翼兵團指揮官,在忻中戰役中與八路軍密切配合,在23天的慘烈戰鬥中,共消滅日軍3.6萬餘人,沉重地打擊了日軍精銳部隊的囂張氣焰,打出了中華民族的國威和軍威,大大鼓舞了全國人民抗戰到底的激情。